一种饱和聚酯树脂阻燃效果测试炉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706512发布日期:2020-08-05 00:41阅读:180来源:国知局
一种饱和聚酯树脂阻燃效果测试炉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机械技术领域,涉及一种测试炉,特别是一种饱和聚酯树脂阻燃效果测试炉。



背景技术:

粉末涂料因其优良的综合性能、无有机溶剂释放、利用率高和成本较低等优点被大量用于冰箱、电脑、空调等户内外白色家电。目前大量的火灾报道揭示出未来家用材料的发展方向,即材料阻燃。目前用于制作阻燃材料的热固性粉末涂料配方是以聚酯树脂为主要原料制备的,而一般的饱和聚酯树脂阻燃测试是将饱和聚酯树脂制作成粉末涂料后喷涂至金属板材上面进行阻燃测试,但这这种测试方式,由于经过了几种制粉材料的加入而无法准确判别饱和聚酯树脂的阻燃级别。本实用新型通过一种改进的饱和聚酯树脂阻燃效果专用测试炉,可直接将模压成型制备的饱和聚酯树脂块放进测试炉内进行阻燃测试。

经检索,如中国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纤维板阻燃测试装置【申请号:201920071095.4;公开号:cn209460174u】。这种纤维板阻燃测试装置,包括测试仓,其特征在于:所述测试仓的上端外表面设置有防护盖,所述防护盖的上端外表面设置有开关式通气窗,所述测试仓的下端外表面设置有存储式底座,所述测试仓的一侧外表面设置有排烟机构,所述排烟机构的一侧外表面设置有外接管,所述外接管的上端外表面设置有闭合阀,所述排烟机构的内部设置有电机,所述电机的一侧设置有风扇,所述电机另一侧设置有防护网,所述测试仓的一侧内表面设置有一号伸缩杆,所述一号伸缩杆的外表面设置有一号转钮,所述测试仓的另一侧内表面设置有二号伸缩杆,所述二号伸缩杆的外表面设置有二号转钮,所述测试仓的下端内表面设置有抽拉板,所述抽拉板的前端外表面设置有一号把手,所述存储式底座的内部设置有承接抽屉,所述承接抽屉的前端外表面设置有二号把手。

该专利中公开的阻燃测试装置虽然具有阻燃测试效果,但是,该阻燃测试装置使用不方便,且不易观察阻燃情况,因此,设计出一种饱和聚酯树脂阻燃效果测试炉是很有必要的。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的技术存在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饱和聚酯树脂阻燃效果测试炉,具有使用方便且易直接观察其阻燃情况的优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饱和聚酯树脂阻燃效果测试炉,包括炉体,其特征在于,炉体上固定有若干支撑脚,炉体上端开设有用于排出废气的出气口,炉体下端开设有用于燃烧进气的进气口,炉体上开设有用于取放饱和聚酯树脂块的取放料口,炉体内通过固定架固定有燃烧腔体,燃烧腔体上固定有用于阻止杂质进入的防护板,燃烧腔体上还设置有燃烧机构,燃烧机构和一燃气管相连通,燃气管上设置有防止燃气回流的单向结构,燃气管上设置有用于紧急关闭的手动控制阀门,炉体上还设置有传送机构和夹持机构。

采用以上结构,饱和聚酯树脂块放入取放料口,传送机构对饱和聚酯树脂块输送至夹持机构处,夹持机构对饱和聚酯树脂块进行夹持,燃烧机构对饱和聚酯树脂块进行阻燃测试。

所述燃烧机构包括空气均匀分配盘、燃烧盘和控制电磁阀,燃烧盘固定在燃烧腔体上,燃烧盘上设置有用于点火的点火开关,控制电磁阀一端和燃烧盘相连通,控制电磁阀另一端和燃气管相连通,空气均匀分配盘固定在燃烧腔体上,且空气均匀分配盘和燃烧腔体相通。

采用以上结构,空气通过空气均匀分配盘均匀地向燃烧盘输送,控制电磁阀控制燃气地输送量,打开点火开关,燃气和空气在燃烧盘中进行燃烧反应。

所述传送机构包括丝杆一、导柱一、电机一和置物板,电机一固定在炉体上,电机一的输出轴水平设置,丝杆一的一端和炉体转动设置,丝杆一的另一端和电机一的输出轴相连接,且丝杆一水平设置,导柱一固定在炉体上,导柱一和丝杆一平行设置,置物板通过螺栓一和丝杆一相配合连接,且置物板的一端套设在丝杆一上,置物板的另一端滑动设置在导柱一上,置物板上还固定有两条限位条。

采用以上结构,饱和聚酯树脂块放置在置物板上,通过电机一带动丝杆一转动,置物板在螺栓一和导柱一的作用下实现移动,从而实现饱和聚酯树脂块的上下料。

所述夹持机构包括夹持块一、夹持块二、活动块一、活动块二、丝杆二、丝杆三、导轨二、导轨三、电机二和链条,导轨二竖直固定在炉体上,电机二固定在炉体上,电机二的输出轴竖直设置,丝杆二的下端和电机二的输出轴相连接,丝杆二的上端转动设置在炉体上,丝杆二和导轨二平行设置,丝杆二上还固定有主动链轮,活动块一通过螺栓二和丝杆二相配合连接,活动块一套设在丝杆二上,活动块一和导轨二滑动设置,活动块一上固定有气缸一,气缸一的活塞杆水平设置,夹持块一固定在气缸一的活塞杆上,导轨三竖直固定在炉体上,丝杆三转动设置在炉体上,丝杆三和导轨三平行设置,丝杆三上还固定有从动链轮,活动块二通过螺栓三和丝杆三相配合连接,活动块二套设在丝杆三上,且活动块二和导轨三滑动设置,活动块二上固定有气缸二,气缸二的活塞杆水平设置,夹持块二固定在气缸二的活塞杆上,链条套设在主动链轮和从动链轮上,且链条分别和主动链轮、从动链轮相啮合。

采用以上结构,通过电机二带动丝杆二转动,在主动链轮、从动链轮和链条的作用下,丝杆三实现共同转动,活动块一和活动块二分别在螺栓二、螺栓三、导轨二和导轨三的作用下共同实现上下移动,活动块一和活动块二带动气缸一和气缸二移动到适当位置时,气缸一和气缸二分别推动夹持块一和夹持块二,从而对饱和聚酯树脂块进行夹持。

所述夹持块一和夹持块二上分别设置有若干防滑块,且夹持块一和夹持块二均采用耐高温隔热的石英材料。

采用以上结构,确保夹持块一和夹持块二对饱和聚酯树脂块夹持牢靠,同时夹持块一和夹持块二采用耐高温隔热的石英材料可以阻断热量传递至炉体上。

所述单向结构包括阀体、若干弹簧和若干挡板,阀体内开设有安装腔体,挡板转动设置在腔体上,弹簧的一端和安装腔体相连接,弹簧的另一端和挡板相连接,在弹簧的弹力作用下,挡板之间相抵靠。

采用以上结构,在弹簧的弹力作用下挡板之间相抵靠,从而实现密封,燃气输送时,在压力差下燃气推动挡板,实现燃气的单向输送。

所述炉体上开设有用于观察饱和聚酯树脂阻燃情况的观测口,观测口上安装有透明玻璃,炉体上设置有用于通风的通风口,通风口和外界环境相连接,炉体内还设置有用于测量温度的测温仪。

采用以上结构,通过观测口直接观察饱和聚酯树脂阻燃情况,通风口可排出炉体内燃烧产生的有毒有害气体。

所述出气口上通过出气管连接有负压风机,且出气管上还设置有防尘结构。

所述防尘结构包括防尘盖和防尘盒体,防尘盒体和出气管相连通,防尘盒体上开设有储尘槽,防尘盖通过若干支撑杆固定在防尘盒体上。

采用以上结构,通过设置防尘盒体和储尘槽,可以防止存放时灰尘进入炉体。

所述进气口上通过进气管连接有进气风机,且进气管上还设置有过滤网。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如下:饱和聚酯树脂块放置在置物板上,通过电机一带动丝杆一转动,放置有饱和聚酯树脂块的置物板在螺栓一和导柱一的作用下实现移动,饱和聚酯树脂块运输至合适位置后,电机二带动丝杆二转动,在主动链轮、从动链轮和链条的作用下,丝杆三实现共同转动,活动块一和活动块二分别在螺栓二、螺栓三、导轨二和导轨三的作用下共同实现上下移动,活动块一和活动块二带动气缸一和气缸二移动到适当位置时,气缸一和气缸二分别推动夹持块一和夹持块二,从而对饱和聚酯树脂块进行夹持,夹持完成后,置物板进行复位,进气风机和负压风机开始工作,空气通过空气均匀分配盘均匀地向燃烧盘输送,控制电磁阀控制燃气地输送量,打开点火开关,燃气和空气在燃烧盘中进行燃烧反应,工人通过观测口直接观察饱和聚酯树脂阻燃情况,测试完成后,夹持块一和夹持块二松开饱和聚酯树脂块,并通过置物板将其运输至取放料口处,通风口对炉体内进行通风,排出炉体内燃烧产生的有毒有害气体。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饱和聚酯树脂块放入取放料口,传送机构对饱和聚酯树脂块输送至夹持机构处,夹持机构对饱和聚酯树脂块进行夹持,燃烧机构对饱和聚酯树脂块进行阻燃测试,工人通过观测口直接观察饱和聚酯树脂阻燃情况,测试完成后,通风口对炉体内进行通风,排出炉体内燃烧产生的有毒有害气体,具有具有使用方便且易直接观察其阻燃情况的优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传送机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夹持机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防尘结构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单向结构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中,1、炉体;1a、出气口;1b、进气口;1c、取放料口;2、支撑脚;3、燃烧腔体;4、固定架;5、防护板;6、燃气管;7、单向结构;7a、阀体;7b、安装腔体;7c、弹簧;7d、挡板;8、手动控制阀门;9、空气均匀分配盘;10、燃烧盘;11、控制电磁阀;12、点火开关;13、丝杆一;14、导柱一;15、电机一;16、置物板;16a、限位条;17、螺栓一;18、夹持块一;19、夹持块二;20、活动块一;21、活动块二;22、丝杆二;23、丝杆三;24、导轨二;25、导轨三;26、电机二;27、链条;28、主动链轮;29、螺栓二;30、气缸一;31、从动链轮;32、螺栓三;33、气缸二;34、防滑块;35、负压风机;36、防尘结构;36a、防尘盖;36b、防尘盒体;36c、储尘槽;36d、支撑杆;37、进气风机;38、过滤网;39、透明玻璃;40、通风口;41、测温仪;42、进气管;43、出气管。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

如图1-5所示,本饱和聚酯树脂阻燃效果测试炉,包括炉体1,在本实施例中,炉体1上固定有若干支撑脚2,在本实施例中,支撑脚2的数量为四个,炉体1上端开设有用于排出废气的出气口1a,炉体1下端开设有用于燃烧进气的进气口1b,炉体1上开设有用于取放饱和聚酯树脂块的取放料口1c,炉体1内通过固定架4固定有燃烧腔体3,燃烧腔体3上固定有用于阻止杂质进入的防护板5,燃烧腔体3上还设置有燃烧机构,燃烧机构和一燃气管6相连通,燃气管6上设置有防止燃气回流的单向结构7,燃气管6上设置有用于紧急关闭的手动控制阀门8,炉体1上还设置有传送机构和夹持机构。

采用以上结构,饱和聚酯树脂块放入取放料口1c,传送机构对饱和聚酯树脂块输送至夹持机构处,夹持机构对饱和聚酯树脂块进行夹持,燃烧机构对饱和聚酯树脂块进行阻燃测试。

燃烧机构包括空气均匀分配盘9、燃烧盘10和控制电磁阀11,燃烧盘10固定在燃烧腔体3上,燃烧盘10上设置有用于点火的点火开关12,控制电磁阀11一端和燃烧盘10相连通,控制电磁阀11另一端和燃气管6相连通,空气均匀分配盘9固定在燃烧腔体3上,且空气均匀分配盘9和燃烧腔体3相通。

采用以上结构,空气通过空气均匀分配盘9均匀地向燃烧盘10输送,控制电磁阀11控制燃气地输送量,打开点火开关12,燃气和空气在燃烧盘10中进行燃烧反应。

传送机构包括丝杆一13、导柱一14、电机一15和置物板16,电机一15固定在炉体1上,电机一15的输出轴水平设置,丝杆一13的一端和炉体1转动设置,丝杆一13的另一端和电机一15的输出轴相连接,且丝杆一13水平设置,导柱一14固定在炉体1上,导柱一14和丝杆一13平行设置,置物板16通过螺栓一17和丝杆一13相配合连接,且置物板16的一端套设在丝杆一13上,置物板16的另一端滑动设置在导柱一14上,置物板16上还固定有两条限位条16a。

采用以上结构,饱和聚酯树脂块放置在置物板16上,通过电机一15带动丝杆一13转动,置物板16在螺栓一17和导柱一14的作用下实现移动,从而实现饱和聚酯树脂块的上下料。

夹持机构包括夹持块一18、夹持块二19、活动块一20、活动块二21、丝杆二22、丝杆三23、导轨二24、导轨三25、电机二26和链条27,导轨二24竖直固定在炉体1上,电机二26固定在炉体1上,电机二26的输出轴竖直设置,丝杆二22的下端和电机二26的输出轴相连接,丝杆二22的上端转动设置在炉体1上,丝杆二22和导轨二24平行设置,丝杆二22上还固定有主动链轮28,活动块一20通过螺栓二29和丝杆二22相配合连接,活动块一20套设在丝杆二22上,活动块一20和导轨二24滑动设置,活动块一20上固定有气缸一30,气缸一30的活塞杆水平设置,夹持块一18固定在气缸一30的活塞杆上,导轨三25竖直固定在炉体1上,丝杆三23转动设置在炉体1上,丝杆三23和导轨三25平行设置,丝杆三23上还固定有从动链轮31,活动块二21通过螺栓三32和丝杆三23相配合连接,活动块二21套设在丝杆三23上,且活动块二21和导轨三25滑动设置,活动块二21上固定有气缸二33,气缸二33的活塞杆水平设置,夹持块二19固定在气缸二33的活塞杆上,链条27套设在主动链轮28和从动链轮31上,且链条27分别和主动链轮28、从动链轮31相啮合。

采用以上结构,通过电机二26带动丝杆二22转动,在主动链轮28、从动链轮31和链条27的作用下,丝杆三23实现共同转动,活动块一20和活动块二21分别在螺栓二29、螺栓三32、导轨二24和导轨三25的作用下共同实现上下移动,活动块一20和活动块二21带动气缸一30和气缸二33移动到适当位置时,气缸一30和气缸二33分别推动夹持块一18和夹持块二19,从而对饱和聚酯树脂块进行夹持。

夹持块一18和夹持块二19上分别设置有若干防滑块34,在本实施例中,防滑块34的数量为十块,且夹持块一18和夹持块二19均采用耐高温隔热的石英材料。

采用以上结构,确保夹持块一18和夹持块二19对饱和聚酯树脂块夹持牢靠,同时夹持块一18和夹持块二19采用耐高温隔热的石英材料可以阻断热量传递至炉体1上。

单向结构7包括阀体7a、若干弹簧7c和若干挡板7d,在本实施例中,弹簧7c的数量为两个,挡板7d的数量为两个,阀体7a内开设有安装腔体7b,挡板7d转动设置在安装腔体7b上,弹簧7c的一端和腔体相连接,弹簧7c的另一端和挡板7d相连接,在弹簧7c的弹力作用下,挡板7d之间相抵靠。

采用以上结构,在弹簧7c的弹力作用下挡板7d之间相抵靠,从而实现密封,燃气输送时,在压力差下燃气推动挡板7d,实现燃气的单向输送。

炉体1上开设有用于观察饱和聚酯树脂阻燃情况的观测口,观测口上安装有透明玻璃39,炉体1上设置有用于通风的通风口40,通风口40和外界环境相连接,炉体1内还设置有用于测量温度的测温仪41。

采用以上结构,通过观测口直接观察饱和聚酯树脂阻燃情况,通风口40可排出炉体1内燃烧产生的有毒有害气体。

出气口1a上通过出气管43连接有负压风机35,且出气管43上还设置有防尘结构36。

防尘结构36包括防尘盖36a和防尘盒体36b,防尘盒体36b和出气管43相连通,防尘盒体36b上开设有储尘槽36c,防尘盖36a通过若干支撑杆36d固定在防尘盒体36b上,在本实施例中,支撑杆36d的数量为四个。

采用以上结构,通过设置防尘盒体36b和储尘槽36c,可以防止存放时灰尘进入炉体1。

进气口1b上通过进气管42连接有进气风机37,且进气管42上还设置有过滤网38。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如下:饱和聚酯树脂块放置在置物板16上,通过电机一15带动丝杆一13转动,放置有饱和聚酯树脂块的置物板16在螺栓一17和导柱一14的作用下实现移动,饱和聚酯树脂块运输至合适位置后,电机二26带动丝杆二22转动,在主动链轮28、从动链轮31和链条27的作用下,丝杆三23实现共同转动,活动块一20和活动块二21分别在螺栓二29、螺栓三32、导轨二24和导轨三25的作用下共同实现上下移动,活动块一20和活动块二21带动气缸一30和气缸二33移动到适当位置时,气缸一30和气缸二33分别推动夹持块一18和夹持块二19,从而对饱和聚酯树脂块进行夹持,夹持完成后,置物板16进行复位,进气风机37和负压风机35开始工作,空气通过空气均匀分配盘9均匀地向燃烧盘10输送,控制电磁阀11控制燃气地输送量,打开点火开关12,燃气和空气在燃烧盘10中进行燃烧反应,工人通过观测口直接观察饱和聚酯树脂阻燃情况,测试完成后,夹持块一18和夹持块二19松开饱和聚酯树脂块,并通过置物板16将其运输至取放料口1c处,通风口40对炉体1内进行通风,排出炉体1内燃烧产生的有毒有害气体。

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精神作举例说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