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标本检测传输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857438发布日期:2020-08-14 18:45阅读:356来源:国知局
一种标本检测传输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申请涉及医疗检测装置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标本检测传输系统。



背景技术:

医生在确诊患者病情前需要确定患者的各项身体数据或指标,而这些数据或指标通常是对病人的血液或排泄物等进行检测以获取的,而大便检测便是其中一项。通过此项检查可较直观地了解胃肠道一些病理现象,间接地判断消化道、胰腺、肝胆的功能状况。在对大便进行分析前需要先采样,但是目前对大便进行分析处理的仪器中,比如医院常用的“沃文特fa160全自动粪便处理分析系统”,该仪器和系统虽然在分析处理大便样品的时候非常方便,也非常的智能化,但是该仪器和系统在检测的过程中也不可避免的出现了一些缺陷,比如经常会因为标本取量太多、导致稀释后的浓度太浓,从而容易产生后带现象,即影响了检测数据的准确性。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标本检测传输系统,采用该系统可以提高检测数据的准确性。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基础方案如下:一种标本检测传输系统,包括放置口、控制器、第二通道和与检测仪连通的第一通道,所述第一通道和第二通道一端均与放置口连通,所述第一通道与放置口连通处设有第一阀门;所述第二通道与放置口连通处设有第二阀门;所述放置口处设有重力传感器;所述第二通道连通有盛有稀释剂的稀释管;所述控制器与重力传感器电连接且可控制第一阀门和第二阀门。

采用本基础方案的工作原理在于:在检测前,第一阀门和第二阀门均处于关闭状态。将待检测的大便标本放置到放置口处,放置口处的重力传感器对标本的重力进行检测,若标本的重量符合检测要求,则重力传感器将信号传递至控制器,控制器控制第一阀门打开,标本进入第一通道并在重力作用下沿第一通道进入到检测仪中进行检测。若重力传感器检测到标本的重量偏重,重力传感器同样会将信号传递至控制器,控制器控制第二阀门打开,标本进入到第二通道内,稀释管内的稀释剂也进入到第二通道内,对标本先进行预稀释,然后经稀释后的标本沿第二通道进入到第一通道内并进入到检测仪内进行检测。

采用本基础方案的有益效果为:1.本技术方案中的标本不是直接进入的检测仪中进行检测的,在检测之前需要经过重量的检测,避免因取量较多,导致后期的检测结果无效,或者检测结果不准确。2.本技术方案通过设置两条通道,其结构简单的同时能够实现较好的检测效果,两条通道能够对将标本进行分类,合格的标本直接进入检测仪中进行检测,而不合格的标本(取量过多)则会进入另一个通道,不合格的标本需要在该通道内先进行稀释后,再传输到检测仪中进行检测,这样就能够有效的避免出现后带现象,从而有效的提高的检测数据的准确性。3.本技术方案中采用检测标本的重量来判断标本是否取量较多,相比于采用检测标本浓度的方式,本技术方案中的检测方式简单且可行性高。

进一步,所述稀释管内设有活塞,所述活塞连接有活塞杆;所述活塞杆连接有驱动活塞杆滑动的驱动部,所述控制器可控制驱动部。在需要对第二通道内的标本进行稀释时,控制器控制驱动部做功,驱动部驱动活塞沿稀释管移动从而将稀释管内的稀释剂输送到第二通道内对标本进行稀释。

进一步,所述驱动部包括气缸,所述气缸输出轴与活塞杆固接。控制器通过控制气缸输出轴伸出进而推动活塞沿稀释管滑动,将稀释管内的稀释剂排到第二通道内,这样操作方便。

进一步,所述驱动部包括电机、螺杆和螺纹件,所述螺杆与螺纹件螺纹配合,所述电机输出轴与螺杆一端连接,所述螺杆另一端与活塞杆转动连接。控制器控制电机转动,从而带动螺杆转动,因为螺杆与螺纹件螺纹配合,所以螺杆转动的同时会推动活塞沿稀释管滑动,操作方便。

进一步,所述驱动部包括电机、齿轮和齿条,所述电机输出轴与齿轮固接,所述齿轮与齿条啮合,所述齿条与稀释管滑动配合,所述齿条端部与活塞杆连接。控制器控制电机转动,电机转动带动齿轮转动。因为齿轮与齿条啮合而且齿条与稀释管滑动配合,所以齿轮转动时齿条会沿稀释管滑动并推动活塞滑动,将稀释管内的稀释剂排入到第二通道内。

进一步,所述第一阀门为第一电磁阀

进一步,所述第二阀门为第二电磁阀

进一步,所述控制器为plc控制器。plc控制器方便操作。

进一步,还包括吸风机,所述吸风机分别与第一通道连通。吸风机可以产生负压,加速标本在第一通道或第二通道内的移动。

进一步,所述螺纹件为螺母,螺母廉价易得,采用螺母成本较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标本检测传输系统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中稀释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种标本检测传输系统实施例二中稀释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一种标本检测传输系统实施例三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一种标本检测传输系统实施例四中稀释管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详细说明:

说明书附图中的附图标记包括:第一通道1、第二通道2、稀释管3、放置口4、重力传感器5、第一电磁阀6、第二电磁阀7、检测仪8、风机9、出液口10、活塞11、活塞杆12、气缸13、螺杆14、螺母15、电机16、联轴器17、齿条18、齿轮19。

实施例一

本实施例基本如附图1所示:一种标本检测传输系统,包括支架(图中未画出)、放置口4、控制器、第二通道2和与检测仪8连通的第一通道1,第一通道1和第二通道2一端均与放置口4连通。本实施例中第一通道1和第二通道2均为玻璃或塑料制成的,这样可以使第一通道1和第二通道2的内壁光滑,减少与标本的摩擦力,方便标本在第一通道1或第二通道2内移动。第一通道1和第二通道2均通过抱箍固定在支架上,支架为第一通道1和第二通道2进行支撑。第一通道1与放置口4连通处设有第一阀门;第二通道2与放置口4连通处设有第二阀门。本实施例中第一阀门为第一电磁阀6,第二阀门为第二电磁阀7。放置口4处设有重力传感器5,本实施例中的控制器为plc控制器,本实施例中所采用的控制器、重力传感器5、第一电磁阀6和第二电磁阀7均为现有技术中常用的结构,如控制器可以是型号为fx1n-14mr-001的控制器,重力传感器5可以是型号为bma250e的重力传感器5。控制器与重力传感器5、第一电磁阀6和第二电磁阀7的连接结构也是现有技术,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知晓。本实施例中的检测仪8为沃文特fa160全自动粪便处理分析系统。

第二通道2连通有盛有稀释剂的稀释管3,如图2所示,稀释管3内设有活塞11,活塞11套设有橡胶垫,活塞11与稀释管3密封滑动连接,在活塞11上端卡接有活塞杆12。在稀释管3下部开有出液口10,出液口10呈圆台形,使得稀释管3内的稀释剂不会仅在重力作用下从稀释管3流出,稀释管3内的稀释剂为现有技术所采用的稀释剂。活塞杆12连接有驱动活塞11滑动的驱动部。本实施例中驱动部包括气缸13,气缸13通过螺栓固定在支架上,气缸13输出轴与活塞杆12固接,其连接方式可以为卡接或通过螺栓连接等。控制器与气缸13电连接。控制器与气缸13的连接方式也是现有技术,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知晓的,在此不再赘述。

具体实施过程如下:在检测前,将待检测的大便标本放置到放置口4处,放置口4处的重力传感器5对标本的重力进行检测,若标本的重量符合检测要求,则重力传感器5将信号传递至控制器,控制器控制第一电磁阀6打开,标本进入第一通道1并在重力作用下沿第一通道1进入到检测仪8中进行检测。当然在检测仪8在进行检测前也可以对标本进行稀释,其稀释方法与现有技术相同,在此不再赘述。若重力传感器5检测到标本的重量偏重,重力传感器5同样会将信号传递至控制器,控制器控制第二电磁阀7打开,标本进入到第二通道2内,稀释管3内的稀释剂同样进入到第二通道2内,对标本先进行预稀释。具体稀释过程如下:控制器控制气缸13输出轴伸出进而推动活塞11沿稀释管3滑动从而将稀释管3内的稀释剂输送到第二通道2内对标本进行稀释。然后经稀释后的标本沿第二通道2进入到第一通道1内并进入到检测仪8内进行检测,其检测步骤如前所述。

本技术方案中的标本不是直接进入的检测仪8中进行检测的,在检测之前需要经过重量的检测,避免因取量较多,导致后期的检测结果无效,或者检测结果不准确。本技术方案通过设置两条通道,其结构简单的同时能够实现较好的检测效果,两条通道能够对将标本进行分类,合格的标本直接进入检测仪8中进行检测,而不合格的标本(取量过多)则会进入另一个通道,不合格的标本需要在该通道内先进行稀释后,在传输到检测仪8中进行检测,这样就能够有效的避免出现后带现象,从而有效的提高的检测数据的准确性。

实施例二

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的区别在于,本实施例中驱动部包括电机16、螺杆14和螺纹件。本实施例中的电机16为伺服电机,螺纹件为螺母15。伺服电机16通过螺栓固定在支架张,螺母15与支架卡接。电机16输出轴通过联轴器17与螺杆14一端连接,螺杆14穿过螺母15且与螺母15螺纹配合,螺杆14另一端为光杆,螺杆14为光杆的端部伸入活塞杆12内且与活塞杆12转动连接。控制器与电机16电连接,其连接方式同样为现有技术,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知晓,在此不再赘述。当需要对第二通道2内的标本进行稀释时,控制器控制电机16转动,电机16转动从而带动螺杆14转动,因为螺杆14与螺母15螺纹配合,所以螺杆14转动的同时会推动活塞11沿稀释管3滑动,进而将稀释管3内的稀释剂推入到第二通道2内进行稀释。

实施例三

如图4所示,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的区别在于,本实施例中还包括吸风机9,吸风机9与第一通道1连通,吸风机9与第一通道1连通处安装了过滤棉,避免标本进入到吸风机9内。吸风机9可以产生负压,加速标本在第一通道1或第二通道2内的移动,使标本更加快速、方便的进入到检测仪8内进行检测。

实施例四

如图5所示,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的区别在于,本实施例中驱动部包括电机16、齿轮19和齿条18,电机16输出轴与齿轮19键连接,齿轮19与齿条18啮合。在支架上开设了滑槽,齿条18位于滑槽内且通过滑槽与支架滑动连接。齿条18端部与活塞杆12卡接连接。在需要将稀释剂排入第二通道2内时,控制器控制电机16转动,电机16转动带动齿轮19转动。因为齿轮19与齿条18啮合而且齿条18与滑槽滑动配合,所以齿轮19转动时齿条18会沿稀释管3滑动并推动活塞11滑动,将稀释管3内稀释剂排入到第二通道2内。

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方案中公知的具体结构及特性等常识在此未作过多描述。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结构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也应该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这些都不会影响本实用新型实施的效果和专利的实用性。本申请要求的保护范围应当以其权利要求的内容为准,说明书中的具体实施方式等记载可以用于解释权利要求的内容。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