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环境电磁波的监测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014199发布日期:2020-08-28 15:45阅读:349来源:国知局
一种环境电磁波的监测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监测设备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环境电磁波的监测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家用电器产品的种类和数量也越来越多。特别是近几年来,随着人们物质文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多种家用电器如:彩电、电脑、微波炉、电磁炉,以及无线电话、手机等相继进入千家万户。同时,在我们周围还建起了很多的高压电传输线,手机网络的转播站等。这些家用电器和电子设备在使用过程中都会向环境空间发射与漏泄一定强度的电磁波。长期生活、暴露在超过安全剂量电磁波辐射环境中的人类,其身体细胞就会被大面积杀伤或杀死,会产生多种疾病。据有关部门统计,电磁波辐射已成为影响当今人们生活的重要污染源。

现有技术中的电磁波的监测装置大多采用一体化设计,对不低频电磁波和高频电磁波均采用一个吸波板进行吸附,大大降低了电磁波采集的效率,降低环境电磁波数据采集的准确性。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环境电磁波的监测装置。

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取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环境电磁波的监测装置,包括底座,底座上端安装有机体,机体上设有显示屏,机体上端安装有信号传输杆,信号传输杆的外周套接有第二安装盘,第二安装盘的下端安装有第二套管,第二套管下端设有密封第二套管的第一屏蔽盖板,第二套管与第一屏蔽盖板形成第二检测腔,信号传输杆的外周安装有第一检测芯片,第一检测芯片的外周安装有第一吸波板,第二套管上设有多个与第二检测腔连通的第二吸波孔,信号传输杆的外周还安装有第一安装盘,第一安装盘的下端安装有第一套管,第一套管的下端设有密封第一套管的第二屏蔽盖板,第一套管与第二屏蔽盖板形成第一检测腔,第一套管上设有多个与第一检测腔连通的第一吸波孔,信号传输杆的外周且在第一检测腔内安装有第二检测芯片,第二检测芯片上安装有第二吸波板,机体内设有安装腔,安装腔内安装有信号传输杆连接的单片机。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第一吸波孔的孔径大于第二吸波孔的孔径。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第一屏蔽盖板与信号传输杆之间设有第一屏蔽套管。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第二屏蔽盖板与信号传输杆之间设有第二屏蔽套管。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单片机上端安装有安装箱,安装箱内安装有气体检测腔,机体上设有多个进气口,机体内设有多个贯穿安装箱和机体的进气腔道,进气腔道与气体检测腔连通,气体检测腔内安装有第三检测芯片,第三检测芯片上安装有多个气体检测探头。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第一吸波板的厚度小于第二吸波板的厚度。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使用时,低频电磁波可通过第二吸波孔进入到第二检测腔内,低频电磁波在第二检测腔内被第一吸波板吸收,再通过第一检测芯片进行数据采集,采集的数据经过信号传输杆进入到单片机内进行处理,处理后的数据在显示屏上显示,高频电磁波可通过第一吸波孔进入到第一检测腔内,高频电磁波在第一检测腔内被第二吸波板进行吸附,然后由第二检测芯片进行数据采集,采集的数据经过信号传输杆进入到单片机内进行处理,如此可实现对高频和低频的电磁波进行数据采集,如此提高环境内低频和高频电磁波的数据采集和分析,并在显示屏上进行显示,如此提高了电磁波监测效率。

本实用新型的其他特点和优点将会在下面的具体实施方式、附图中详细的揭露。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环境电磁波的监测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环境电磁波的监测装置中第二套管的剖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环境电磁波的监测装置中第一套管的剖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环境电磁波的监测装置中机体的剖视图。

图中各附图标记为:

1、底座;2、机体;3、显示屏;4、信号传输杆;5、进气口;6、第一套管;7、第一吸波孔;8、第二安装盘;9、第二套管;10、第二吸波孔;11、第一安装盘;12、第一检测芯片;13、第一吸波板;14、第一屏蔽套管;15、第二检测腔;16、第一屏蔽盖板;17、第二检测芯片;18、第二吸波板;19、第一检测腔;20、第二屏蔽盖板;21、第二屏蔽套管;22、单片机;23、进气腔道;24、安装箱;25、气体检测腔;26、气体检测探头;27、第三检测芯片;28、安装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进行解释和说明,但下述实施例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全部。基于实施方式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在下文描述中,出现诸如术语“内”、“外”、“上”、“下”、“左”、“右”等指示方位或者位置关系仅是为了方便描述实施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者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参照图1-4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出的一种环境电磁波的监测装置,包括底座1,底座1上端安装有机体2,机体2上设有显示屏3,机体2上端安装有信号传输杆4,信号传输杆4的外周套接有第二安装盘8,第二安装盘8的下端安装有第二套管9,第二套管9下端设有密封第二套管9的第一屏蔽盖板16,第二套管9与第一屏蔽盖板16形成第二检测腔15,信号传输杆4的外周安装有第一检测芯片12,第一检测芯片12的外周安装有第一吸波板13,第二套管9上设有多个与第二检测腔15连通的第二吸波孔10,信号传输杆4的外周还安装有第一安装盘11,第一安装盘11的下端安装有第一套管6,第一套管6的下端设有密封第一套管6的第二屏蔽盖板20,第一套管6与第二屏蔽盖板20形成第一检测腔19,第一套管6上设有多个与第一检测腔19连通的第一吸波孔7,信号传输杆4的外周且在第一检测腔19内安装有第二检测芯片17,第二检测芯片17上安装有第二吸波板18,机体2内设有安装腔28,安装腔28内安装有信号传输杆4连接的单片机22。使用时,低频电磁波可通过第二吸波孔10进入到第二检测腔15内,低频电磁波在第二检测腔15内被第一吸波板13吸收,再通过第一检测芯片12进行数据采集,采集的数据经过信号传输杆4进入到单片机22内进行处理,处理后的数据在显示屏3上显示,高频电磁波可通过第一吸波孔7进入到第一检测腔19内,高频电磁波在第一检测腔19内被第二吸波板18进行吸附,然后由第二检测芯片17进行数据采集,采集的数据经过信号传输杆4进入到单片机22内进行处理,如此可实现对高频和低频的电磁波进行数据采集,如此提高环境内低频和高频电磁波的数据采集和分析,并在显示屏3上进行显示,如此提高了电磁波监测效率。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吸波孔7的孔径大于第二吸波孔10的孔径。通过使第一吸波孔7的孔径大于第二吸波孔10的孔径,如此设置,实现了第一套管6能够对高频电磁波进行吸收,且增大了电磁波进入的量,提高了监测的效率。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屏蔽盖板16与信号传输杆4之间设有第一屏蔽套管14。第一屏蔽盖板16与信号传输杆4之间设第一屏蔽套管14,第一屏蔽管可实现对进入第一套管6内的电磁波进行阻挡,避免电磁波外溢,提高了监测的效率和准确性。

在本实施例中,第二屏蔽盖板20与信号传输杆4之间设有第二屏蔽套管21。第二屏蔽盖板20与信号传输杆4之间设第二屏蔽套管21,第二屏蔽套管21可实现对进入第二套管9内的电磁波进行阻挡,避免电磁波外溢,提高了监测的效率和准确性。

在本实施例中,单片机22上端安装有安装箱24,安装箱24内安装有气体检测腔25,机体2上设有多个进气口5,机体2内设有多个贯穿安装箱24和机体2的进气腔道23,进气腔道23与气体检测腔25连通,气体检测腔25内安装有第三检测芯片27,第三检测芯片27上安装有多个气体检测探头26。通过在单片机22上端安装安装箱24,安装箱24内设气体检测腔25,机体2上多个进气口5,机体2内设多个与进气口5连通的进气腔道23,进气腔道23与气体检测腔25连通,气体检测腔25内安装第三检测芯片27,并通过气体检测探头26对气体检测腔25内进行气体检测,如此实现了对气体的检测,提高了气体检测的效率和准确性。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吸波板13的厚度小于第二吸波板18的厚度。通过使第一吸波板13的厚度小于第二吸波板18的厚度,如此可提高第一套管6内吸波检测的效率和准确性。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即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凡是运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