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受电弓磨耗趋势分析仪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708058发布日期:2020-05-12 16:44阅读:118来源:国知局
一种受电弓磨耗趋势分析仪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厚度测量装置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受电弓磨耗趋势分析仪。



背景技术:

列车使用的受电弓在长时间与高压线接触的过程中会产生磨损,而受电弓各个部位的磨损情况不一致,因此需要专门的厚度测量仪对受电弓进行厚度测量,但是现有的厚度测量仪多数采用激光位移传感器来进行测量受电弓的厚度,无论是重复精度和绝对精度均达不到要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受电弓磨耗趋势分析仪,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受电弓厚度测量不准确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受电弓磨耗趋势分析仪,包括:

固定框架,用于固定于受电弓上;

移动框架,设置于所述固定框架上且可沿所述受电弓的长度方向移动;

第一位移测量元件,可移动地设置于所述移动框架上;

第二位移测量元件,可移动地设置于所述移动框架上;以及

弹性件,连接于所述第一位移测量元件和所述第二位移测量元件之间;

所述第一位移测量元件和所述第二位移测量元件相对设置,分别抵接于所述受电弓的相对侧面以夹持所述受电弓。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位移测量元件的与所述第二位移测量元件相对的一端设置有第一抵接件,所述第二位移测量元件的与所述第一位移测量元件相对的一端设置有第二抵接件,所述第一抵接件和所述第二抵接件分别抵接于所述受电弓的相对两侧面上。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抵接件和所述第二抵接件的移动方向垂直于所述移动框架的移动方向,并且所述第一抵接件和所述第二抵接件的移动方向平行于所述移动框架的长度方向。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弹性件的弹力方向平行于所述第一抵接件和所述第二抵接件的移动方向。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抵接件为第一滚轮,所述第二抵接件为第二滚轮,所述第一滚轮可沿所述受电弓的长度方向并贴于所述受电弓的一侧面滚动,所述第二滚轮可沿所述受电弓的长度方向并贴于所述受电弓的另一侧面滚动。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位移测量元件设置有定位块,所述移动框架上设置有定位柱,所述定位柱可与所述定位块配合以限制所述第一位移测量元件的移动;和/或,所述第二位移测量元件设置有定位块,所述移动框架上设置有定位柱,所述定位柱能够与所述定位块配合以限制所述第二位移测量元件的移动。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移动框架形成有滑动通道,所述固定框架穿设于所述滑动通道中,所述滑动通道内设置有与所述固定框架配合的驱动轮。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移动框架上设置有用于感测测量原点的第一传感器。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移动框架上设置有用于感测相邻受电弓的第二传感器。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固定框架的两端设置有夹持臂,所述夹持臂包括第一爪部和弹性连接于所述第一爪部的第二爪部,所述第一爪部的本体位置设置有解锁槽,所述第二爪部上转动设置有配合所述解锁槽的解锁拨杆。

本发明提供的受电弓磨耗趋势分析仪的有益效果在于:

通过第一位移测量元件和第二位移测量元件分别设置于受电弓的相对侧面,并且在弹性件的弹力作用下第一位移测量元件和第二位移测量元件夹持受电弓,使得第一位移测量元件和第二位移测量元件可以紧贴于受电弓进行位移测量,并且分析两者的差值即可获得受电弓的厚度变化,也即受电弓的磨损变化。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受电弓磨耗趋势分析仪的立体结构图;

图2是图“a”处的放大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受电弓磨耗趋势分析仪的部分爆炸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受电弓磨耗趋势分析仪的部分爆炸图;

图5是图4“b”处的放大图。

图中各附图标记为:

固定框架-1;夹持臂-11;第一爪部-12;第二爪部-13;解锁槽-14;解锁拨杆-15;

移动框架-2;定位柱-21;滑动通道-22;驱动轮-23;第一传感器-24;第二传感器-25;

第一位移测量元件-3;第一抵接件-31;定位块-32;

第二位移测量元件-4;第二抵接件-41;

弹性件-5;

受电弓-6。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位于另一个元件上或者间接位于另一个元件上。当一个元件被称为“连接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或间接连接至另一个元件。

需要理解的是,术语“长度”、“宽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而不是指示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相对重要性或指示技术特征的数量。在本发明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具体实现进行更加详细的描述:

如图1至图3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受电弓磨耗趋势分析仪,其用于测量受电弓的厚度变化,从而获得受电弓的磨损趋势。

受电弓磨耗趋势分析仪包括:固定框架1、移动框架2、第一位移测量元件3、第二位移测量元件4以及弹性件5;固定框架1用于固定于受电弓6上,可采用夹持或者嵌合的方式固定于受电弓6上;移动框架2滑动设置于固定框架1上且可沿着受电弓6的长度方向移动;第一位移测量元件3和第二位移测量元件4均可移动地设置于移动框架2上;弹性件5连接于第一位移测量元件3和第二位移测量元件4之间;第一位移测量元件3和第二位移测量元件4相对设置,分别抵接于受电弓6的相对侧面以夹持受电弓6。

本实施例提供的受电弓磨耗趋势分析仪的测量原理如下:

第一位移测量元件3和第二位移测量元件4均可以测量自身的位移,首先将固定框架1固定于受电弓6上,在测量前将第一位移测量元件3用于测量受电弓6上的一端和第二位移测量元件4用于测量受电弓6的一端相互抵接,在纵向上测得受电弓6的原点,该纵向指的是受电弓6厚度方向;其次,再将第一位移测量元件3和第二位移测量元件4分别抵于受电弓6的相对的两个侧面的测量点上,该两个侧面位于厚度方向上,通过测得该测量点上第一位移测量元件3和第二位移测量元件4的位移值差即可获得该测量点的厚度值;最后,沿着受电弓6的长度方向移动移动框架2,带动第一位移测量元件3和第二位移测量元件4沿着受电弓6的长度方向移动,在第一位移测量元件3和第二位移测量元件4移动的同时,第一位移测量元件3和第二位移测量元件4随着受电弓6表面的起伏而移动,并且在弹性件5的作用下第一位移测量元件3和第二位移测量元件4始终紧贴于受电弓6的表面,从而获得整个受电弓6在其自身长度方向上的厚度变化,进而获得受电弓6的磨损趋势。

本实施例提供的受电弓磨耗趋势分析仪的有益效果在于:

通过第一位移测量元件3和第二位移测量元件4分别设置于受电弓6的相对侧面,并且在弹性件5的弹力作用下第一位移测量元件3和第二位移测量元件4夹持受电弓6,使得第一位移测量元件3和第二位移测量元件4可以紧贴于受电弓6进行位移测量,并且分析两者的差值即可获得受电弓6的厚度变化,也即受电弓6的磨损变化。

现有技术多数依靠激光传感器接收受电弓6表面反射的激光进而测量受电弓6的厚度,激光照射在受电弓6表面有损耗,同时激光的发射和反射有延迟性,以上的特点会造成受电弓6的厚度测量不准确进而造成整个受电弓6的磨耗趋势不准确。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实施例通过第一位移测量元件3和第二位移测量元件4直接抵于受电弓6的表面上,可以准确及时地感测受电弓6的厚度变化,避免测量有延迟,造成测量结果不准确。

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一位移测量元件3的与第二位移测量元件4相对的一端设置有第一抵接件31,第二位移测量元件4的与第一位移测量元件3相对的一端设置有第二抵接件41,第一抵接件31和第二抵接件41分别抵接于受电弓6的相对侧面以夹持受电弓6。可以理解的是,该第一抵接件31和第二抵接件41避免第一位移测量元件3和第二位移测量元件4直接抵接于受电弓6上,避免多次的测量直接造成第一位移测量元件3和第二位移测量元件4的磨损。

具体地,第一抵接件31和第二抵接件41可以是端部为半圆状的抵接杆,其端部为为润滑材料或者涂覆有润滑材料,使得抵接杆可以在受电弓6上顺畅地滑动。

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一抵接件31和第二抵接件41的移动方向垂直于移动框架2的移动方向,并且第一抵接件31和第二抵接件41的移动方向平行于移动框架2的长度方向。

可选地,第一抵接件31与第一位移测量元件3固定设置,第一抵接件31带动第一位移测量元件3移动,第一位移测量元件3通过测量自身的位移以得出第一抵接件31的位移数据,同样地,第二抵接件41与第二位移测量元件4固定设置,第二抵接件41带动第二位移测量元件4移动,第二位移测量元件4通过测量自身的位移以得出第二抵接件41的位移数据;在另一个实施例中,第一抵接件31活动设置于第一位移测量元件3上,第一位移测量元件3测量第一抵接件31的位移数据,同样地,第二抵接件41活动设置于第二位移测量元件4上,第二位移测量元件4测量第二抵接件41的位移数据。

需要进一步说明的是,无论是哪种方式测量第一抵接件31和第二抵接件41的位移数据,通过将第一抵接件31和第二抵接件41的移动方向设置为垂直以移动框架2的移动方向,即将第一抵接件31和第二抵接件41的移动方向垂直于受电弓6的长度方向,因为受电弓6的厚度方向垂直于长度方向,因此第一抵接件31和第二抵接件41的移动方向即为受电弓6的厚度方向,使得第一位移测量元件3和第二位移测量元件4可以直接获得第一抵接件31和第二抵接件41的位移数据,进而直接获得受电弓6的厚度数据。

可选地,第一抵接件31为第一滚轮,第二抵接件41为第二滚轮,第一滚轮能够沿着受电弓6的长度方向贴于受电弓6的一侧面滚动,第二滚轮能够沿着受电弓6的长度方向贴于受电弓6的另一侧面滚动。第一滚轮和第二滚轮可以更顺畅地在受电弓6上移动,避免受电弓6上的摩擦力过大影响厚度测量结果。

在一个实施例中,弹性件5的弹力方向平行于第一抵接件31和第二抵接件41的移动方向。可以理解的是,弹性件5引导第一抵接件31和第二抵接件41夹持受电弓6,使得第一抵接件31和第二抵接件41可以紧贴于受电弓6的表面上。

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一位移测量元件3设置有定位块32,移动框架2上活动设置有定位柱21,定位柱21能够与定位块32配合以限制第一位移测量元件3的移动;同时,第二位移测量元件4设置有定位块32,移动框架2上活动设置有定位柱21,定位柱21能够与定位块32配合以限制第二位移测量元件4的移动。在另一个实施例中,第一位移测量元件3设置有定位块32,移动框架2上活动设置有定位柱21,定位柱21能够与定位块32配合以限制第一位移测量元件3的移动;或者第二位移测量元件4设置有定位块32,移动框架2上活动设置有定位柱21,定位柱21能够与定位块32配合以限制第二位移测量元件4的移动。

具体地,定位柱21弹性连接于移动框架2上,定位柱21可以在受外力作用下贯穿移动框架2设置并且朝定位块32突出,其卡于定位块32上,用于限制第一位移测量元件3移动;定位柱21也可以在外力左右下脱离定位块32,使得定位块32可以自由移动;定位块32的位置设置为使得第一位移测量元件3和第二位移测量元件4间隔开预设距离,优选地,定位块32的数量至少为两个,使得第一位移测量元件3和第二位移测量元件4可以间隔开至少两种不同预设距离,便于使用者把第一位移测量元件3和第二位移测量元件4张开,进而在第一位移测量元件3和第二位移测量元件4之间进行设置受电弓6。

在一个实施例中,移动框架2形成有滑动通道22,固定框架1穿设于滑动通道22中,滑动通道22内设置有与固定框架1配合的驱动轮23。可以理解的是,通过设置该驱动轮23可以驱动移动框架2沿着固定框架1的长度方向移动,进而驱动第一位移测量元件3和第二位移测量元件4沿着受电弓6的长度方向移动,在第一位移测量元件3和第二位移测量元件4移动时,依次获得受电弓6的厚度,进而分析出受电弓6沿着长度方向上的厚度变化。

在一个实施例中,移动框架2上设置有用于感测测量原点的第一传感器24。具体地,该第一传感器24为非接触式传感器,使用者可以通过选取受电弓6的用于安装于列车上的安装部件为原点,通过感测该安装部件以获得第一位移测量元件3和第二位移测量元件4的测量原点。

在一个实施例中,移动框架2上设置有用于感测相邻受电弓6的第二传感器25。可以理解的是,通过设置该第二传感器25检测相邻是否有受电弓6物体存在,使用前可以及时向操作人员报警。

在一个实施例中,固定框架1的两端设置有夹持臂11,夹持臂11包括第一爪部12和弹性连接于第一爪部12的第二爪部13,第一爪部12的本体位置设置有解锁槽14,第二爪部13上转动设置有配合解锁槽14的解锁拨杆15。

具体地,第二爪部13弹性连接于第一爪部12上,在不受外力作用下,第二爪部13和第一爪部12之间呈夹紧受电弓6的状态,通过设置解锁拨杆15与解锁槽14的配合,当解锁拨杆15嵌入解锁槽14时,解锁拨杆15将第一爪部12推离第二爪部13,使得第一爪部12和第二爪部13张开,方便使用者在第一爪部12和第二爪部13之间设置受电弓6,然后将解锁拨杆15退出解锁槽14时,第二爪部13在弹力作用下与第一爪部12共同夹持受电弓6。

细化地,夹持臂11夹持于受电弓6的两端,第一位移测量元件3和第二位移测量元件4在两个夹持臂11之间移动。

进一步地,第一爪部12上设置有第一固定槽16,第二爪部13设置有第二固定槽17,第一固定槽16和第二固定槽17相对设置,当受电弓6夹持于第一爪部12和第二爪部13之间时,受电弓6的两侧端嵌入于第一固定槽16和第二固定槽17中,防止在测量过程中受电弓6脱离第一爪部12和第二爪部13。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