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分布式磁吸附多参量传感光缆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712779发布日期:2020-08-05 00:58阅读:122来源:国知局
全分布式磁吸附多参量传感光缆的制作方法
本申请涉及光缆技术及光纤分布式传感
技术领域
,尤其涉及一种全分布式磁吸附多参量传感光缆。
背景技术
:光纤分布式传感技术利用光纤中的散射光进行传感,可对应变及温度等外界物理量进行大范围、高精度的探测,其在边界安防、轨道安全、结构健康监测及火灾告警等领域已得到了广泛应用。例如光纤分布式声波传感(das)技术,通过探测光纤中信号光的后向瑞利散射光的相位变化定量还原外界声场的位置、幅度及频率等信息,实现声波测量;光纤分布式温度传感(dts)技术利用光纤中的拉曼散射信号对外界温度场进行定量监测;布里渊光时域分析仪(botda)技术利用光纤中的布里渊散射光频率变化量与光纤应变或环境温度之间的线性关系进行传感,实现应变及温度的分布式测量。光纤分布式传感技术在实际应用中,需采用光缆作为传感媒介,而现有传感光缆多采用多层铠装保护,灵敏度较低,在井中油气勘探及管道泄漏监测中的金属管道边传感光缆通常处于自由靠近状态,与金属管道间留有缝隙,这样,当金属管道产生应变时,传感光缆难以有效跟随其形变;当金属管道的温度发生变化时,传递至传感光缆的温度场会不准确;并且,地震波或管道泄漏声波很难有效传递至传感光缆。因此,传感光缆与应变、温度、声波的有效耦合问题必须解决。另外,目前传感光缆内部大多仅包含一根单模光纤,系统难以同时对外界声波、应变及温度多参量进行同时测量。技术实现要素:有鉴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吸附效果好的全分布式磁吸附多参量传感光缆。本申请一实施方式中提供一种全分布式磁吸附多参量传感光缆,用于安装于金属管道管壁上,包括外护套及设置于所述外护套内的传感组件,所述全分布式磁吸附多参量传感光缆还包括设置于所述外护套内的全分布式的磁性吸附加强件,所述磁性吸附加强件设置于所述传感组件周侧,所述外护套通过所述磁性吸附加强件贴合于所述金属管道管壁,通过改变所述磁性吸附加强件的尺寸及所述磁性吸附加强件与所述金属管道的距离调节所述磁性吸附加强件与所述金属管道管壁间的吸力大小。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外护套垂直于轴向的横截面一侧呈圆弧形,所述圆弧形的形状及尺寸与所述金属管道管壁的形状及尺寸匹配。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当所述外护套贴合于所述金属管道外壁时,所述外护套垂直于轴向的横截面贴合于所述金属管道外壁的一侧呈凹圆弧形;当所述外护套贴合于所述金属管道内壁时,所述外护套垂直于轴向的横截面贴合于所述金属管道内壁的一侧呈凸圆弧形。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传感组件包括弹性增敏件、传感光纤及增敏固化层,所述传感光纤设置于所述弹性增敏件周侧,所述增敏固化层包覆于所述弹性增敏件及所述传感光纤。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传感光纤包括应变传感光纤及温度传感光纤,所述应变传感光纤及温度传感光纤相对设置于所述弹性增敏件周侧。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应变传感光纤包括应变传感光纤纤芯,以及依次包覆于所述应变传感光纤纤芯外的应变传感光纤包层及应变传感光纤涂覆层,所述应变传感光纤包层的直径大于等于40μm且小于等于125μm,所述应变传感光纤涂覆层直径大于等于100μm。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温度传感光纤包括温度传感光纤纤芯,以及依次包覆于所述温度传感光纤纤芯外的温度传感光纤包层及温度传感光纤涂覆层。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温度传感光纤为直径50μm或直径62.5μm的多模光纤。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全分布式磁吸附多参量传感光缆与所述金属管道管壁的磁力大小随所述磁性吸附加强件的半径增大而增大,随所述磁性吸附加强件距所述金属管道管壁的距离增大而减小。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全分布式磁吸附多参量传感光缆还包括设置于所述外护套内的抗拉强度加强件,所述抗拉强度加强件设置于所述传感组件及所述磁性吸附加强件之间。上述全分布式磁吸附多参量传感光缆中,所述外护套一侧呈弧形面并贴合于所述金属管道管壁,所述磁性吸附加强件通过磁力与所述金属管道壁紧密吸附,以使所述全分布式磁吸附多参量传感光缆更加贴合于所述金属管道管壁。附图说明图1为本申请一实施例中的全分布式磁吸附多参量传感光缆与金属管道外壁联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申请一实施例中的全分布式磁吸附多参量传感光缆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申请一实施例中的全分布式磁吸附多参量传感光缆与金属管道内壁联结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中的全分布式磁吸附多参量传感光缆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申请一实施例中的应变传感光纤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申请一实施例中的温度传感光纤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申请一实施例中的磁性吸附加强件半径与磁力大小关系图。图8为本申请一实施例中的磁性吸附加强件中心与管道壁的距离与磁力大小关系图。主要元件符号说明全分布式磁吸附多参量传感光缆100外护套10传感组件20弹性增敏件21传感光纤22应变传感光纤223应变传感光纤纤芯2231应变传感光纤包层2232应变传感光纤涂覆层2233温度传感光纤224温度传感光纤纤芯2241温度传感光纤包层2242温度传感光纤涂覆层2243增敏固化层23磁性吸附加强件30抗拉强度加强件40金属管道90如下具体实施方式将结合上述附图进一步说明本申请。具体实施方式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申请实施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申请进行详细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的实施方式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申请实施例,所描述的实施方式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方式,而不是全部的实施方式。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申请实施例公开范围。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申请实施例的
技术领域
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在本申请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方式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申请实施例。本申请的实施例提供一种全分布式磁吸附多参量传感光缆,用于安装于金属管道管壁上,包括外护套及设置于所述外护套内的传感组件,所述全分布式磁吸附多参量传感光缆还包括设置于所述外护套内的全分布式的磁性吸附加强件,所述磁性吸附加强件设置于所述传感组件周侧,所述外护套通过所述磁性吸附加强件贴合于所述金属管道管壁,通过改变所述磁性吸附加强件的尺寸及所述磁性吸附加强件与所述金属管道的距离调节所述磁性吸附加强件与所述金属管道管壁间的吸力大小。上述全分布式磁吸附多参量传感光缆中,所述外护套一侧呈弧形面并贴合于所述金属管道管壁,所述磁性吸附加强件通过磁力与所述金属管道壁紧密吸附,以使所述全分布式磁吸附多参量传感光缆更加贴合于所述金属管道管壁。下面结合附图,对申请的一些实施方式作详细说明。请一并参阅图1及图2,一种全分布式磁吸附多参量传感光缆100,安装于金属管道90管壁上用于勘探管道中的信息,包括外护套10,以及设置于所述外护套10内的传感组件20、磁性吸附加强件30及抗拉强度加强件40。所述外护套10贴合于所述金属管道90管壁。所述磁性吸附加强件30设置于所述传感组件20周侧,以通过磁力将所述全分布式磁吸附多参量传感光缆100吸附于所述金属管道90管壁。所述抗拉强度加强件40设置于所述传感组件20及所述磁性吸附加强件30之间,以提高所述全分布式磁吸附多参量传感光缆100的机械性能。请一并参阅图3及图4,在一实施方式中,所述外护套10大体呈长条状,所述传感组件20、磁性吸附加强件30及抗拉强度加强件40沿所述外护套10的轴向设置于所述外护套10内。所述外护套10垂直于轴向的横截面一侧呈圆弧形,所述圆弧形的形状及尺寸与所述金属管道90管壁的形状及尺寸匹配,以使所述外护套10一侧呈弧形面贴合于所述金属管道90管壁,进而增强所述全分布式磁吸附多参量传感光缆100与所述金属管道90管壁的贴合程度,有效提高所述全分布式磁吸附多参量传感光缆100的信噪比及分辨率。具体的,针对不同的应用场景、施工方式及测试方式,所述外护套10贴合于所述金属管道90内管壁或外管壁,当所述外护套10贴合于所述金属管道90外壁时,所述外护套10垂直于轴向的横截面贴合于所述金属管道90外壁的一侧呈凹圆弧形;当所述外护套贴合于所述金属管道90内壁时,所述外护套10垂直于轴向的横截面贴合于所述金属管道90内壁的一侧呈凸圆弧形。可以理解的是,当所述金属管道90垂直于轴向的截面为方形或其他多边形时,所述外护套10贴合于所述金属管道90管壁的一侧呈平面。在一实施方式中,所述外护套10周侧与所述弧形面相邻的两个面互相平行,以便于单根所述全分布式磁吸附多参量传感光缆100在所述金属管道90管壁上的排布。可以理解的是,在多根所述全分布式磁吸附多参量传感光缆100并行的情况下,所述外护套10周侧与所述弧形面相邻的两个面相互倾斜设置,以便于相邻两个所述全分布式磁吸附多参量传感光缆100相互吸附并贴合,进而便于理顺线路。所述外护套10由低杨氏模量的柔性材料制成,相较于传统的多层铠装传感光缆,所述外护套10减小了对外界应变及温度作用的衰减,从而增大了设置于所述外护套10内的传感组件20的感应信号强度,提高传感光缆的应变及温度灵敏度,进而提升所述全分布式磁吸附多参量传感光缆100在井中油气勘探及管道泄露监测等领域的实际测试效果。具体在一实施方式中,所述外护套10采用聚氯乙烯(pvc)制成。请一并参阅图2及图4,所述传感组件20沿所述外护套10轴线设置,以使所述全分布式磁吸附多参量传感光缆100受力平衡。所述传感组件20包括弹性增敏件21、若干传感光纤22以及增敏固化层23。具体的,在所述传感光纤22的数量不小于2的情况下,不同所述传感光纤22沿所述弹性增敏件21轴向均匀排列于所述弹性增敏件21的周侧。所述弹性增敏件21周侧通过涂覆胶水形成包覆于所述弹性增敏件21及所述传感光纤22外的所述增敏固化层23。所述增敏固化层23用于加固所述传感光纤22与所述弹性增敏件21之间的连接,以及保护所述弹性增敏件21及所述传感光纤22。在一实施方式中,所述弹性增敏件21由杨氏模量小于1gpa的柔性材料制成。在一实施方式中,所述传感光纤22包括应变传感光纤223及温度传感光纤224,以实现对声波、应变及温度信号的一体化测量。具体的,所述应变传感光纤223对声波及应变均敏感,所述应变传感光纤223及所述温度传感光纤224相对设置于所述弹性增敏件21周侧。请一并参阅图5,在一实施方式中,所述应变传感光纤223包括应变传感光纤纤芯2231、以及依次包覆于所述应变传感光纤纤芯2231外的应变传感光纤包层2232及应变传感光纤涂覆层2233。所述应变传感光纤包层2232的直径大于等于40μm且小于等于125μm。所述应变传感光纤包层2232采用石英或掺杂石英材料制成,以使所述应变传感光纤包层2232的杨氏模量小于等于纯石英包层。所述应变传感光纤涂覆层2233直径大于等于100μm。所述应变传感光纤涂覆层2233采用杨氏模量大于等于0.1mpa且小于等于1gpa的涂覆材料制成。在其他实施方式中,所述应变传感光纤223为具有抗弯特性的标准单模光纤、大有效面积光纤、散射增强型光纤及微结构光纤中的一种或多种。为了清楚说明上述应变传感光纤223在所述全分布式磁吸附多参量传感光缆100中的有益效果,以下对上述应变传感光纤223作用原理进行具体阐述。光纤分布式传感技术可用于声波及应变测量。其中,das技术是利用光纤中的后向瑞利散射光对声波进行测量。由于后向瑞利散射光对应变敏感,外界声场发生变化会引起传感光纤长度和折射率的变化,进而导致光纤相邻点传播的信号光的相位差发生变化。通过对光纤中后向瑞利散射光的相位进行解调,可以定量还原外界声场的频率、幅度和相位信息并能够实现长距离、大范围的声波测量。此外,由于光纤中布里渊频移量与应变呈线性关系,因此botda技术可利用布里渊频移对传感光纤静态应变进行分布式测量。对于das技术,光纤的应变灵敏度mp用公式1进行计算:公式1:其中,为后向瑞利散射光相位变化量,ε为应变作用于光纤后产生的应变,e为光纤纤芯的杨氏模量,μ为光纤纤芯的泊松比。根据公式1所示,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当光纤的杨氏模量降低,其应变灵敏度可提高。光纤纤芯和包层大多采用石英材料,为保证信号光的传输特性,纤芯杨氏模量可变化范围较小,而通过减小光纤包层直径,在包层内掺杂磷等元素降低其杨氏模量以及增大杨氏模量较低的涂覆层直径可有效提高光纤的应变灵敏度。因此,所述应变传感光纤223通过由低杨氏模量材料制成的所述应变传感光纤包层2232及所述应变传感光纤涂覆层2233,以及通过设置小直径的所述应变传感光纤包层2232及大直径的所述应变传感光纤涂覆层2233有效提高了所述应变传感光纤223的应变灵敏度。请一并参阅图6,在一实施方式中,所述温度传感光纤224包括温度传感光纤纤芯2241,以及依次包覆于所述温度传感光纤纤芯2241外的温度传感光纤包层2242及温度传感光纤涂覆层2243。在其他实施方式中,所述温度传感光纤224为具有抗弯特性的纤芯直径50μm的多模光纤或纤芯直径62.5μm的多模光纤。为了清楚说明上述温度传感光纤224在所述全分布式磁吸附多参量传感光缆100中的有益效果,以下对上述温度传感光纤224作用原理进行具体阐述。光纤分布式传感技术还可以实现温度测量。由于光纤纤芯和包层主要由石英材料构成,当外界温度场发生变化时,热效应会引发光纤中的晶格振荡,导致光粒子和分子电子之间相互作用发生拉曼散射,产生波长长于入射信号光的斯托克斯光和波长短于入射信号光的反斯托克斯光。由于反斯托克斯光强度对温度敏感,而斯托克斯光强度与温度无关,因此光纤的局部温度可由斯托克斯光和反斯托克斯光的强度比值得出。dts技术正是基于上述原理实现对外界温度场的传感测量。所述磁性吸附加强件30对称设置于所述传感组件20两侧,所述磁性吸附加强件30轴向平行与所述外护套10轴向,以使所述全分布式磁吸附多参量传感光缆100受力平衡。在一实施方式中,所述磁性吸附加强件30呈圆柱体状,所述磁性吸附加强件30垂直于所述磁性吸附加强件30轴线的横截面为圆形。所述磁性吸附加强件30由连续磁性材料组成,以全分布式的结构设置在所述外护套10内。与现有的间断设置的磁性吸附件的方式相比,全分布式的磁性吸附加强件30吸附效果更好,并且能使所述外护套10一侧紧密贴合于所述金属管道90管壁,进而使所述全分布式磁吸附多参量传感光缆100紧密贴合于所述金属管道90管壁。相较于无磁性传感光缆在实际应用中呈自由靠近状态,所述全分布式磁吸附多参量传感光缆100通过所述磁性吸附加强件30贴合于所述金属管道90管壁,减少由于自由状态引起的杂波,并提高所述全分布式磁吸附多参量传感光缆应变及温度的耦合效果,实现信噪比更高的分布式测量。所述磁性吸附加强件30与所述金属管道90管壁的吸力大小根据实际需要通过改变所述磁性吸附加强件30的尺寸及所述磁性吸附加强件30与所述金属管道90的距离调节。所述全分布式磁吸附多参量传感光缆100与所述金属管道90管壁的磁力大小随所述磁性吸附加强件30的半径增大而增大,随所述磁性吸附加强件30距所述金属管道90管壁的距离增大而减小。为了清楚说明上述磁性吸附加强件30在所述全分布式磁吸附多参量传感光缆100中的有益效果,以下对上述磁性吸附加强件30作用原理进行具体阐述。首先,静磁学方程为高斯磁定律:公式2:磁性材料的磁场强度h可用公式3表示:公式3:其中,b为磁通密度,μ0为磁导率,m为磁化矢量场。对于线性磁性材料,磁化强度与磁场强度成正比,即:公式4:m=xmh其中,xm为磁化率。其与磁通密度b的关系为:公式5:b=μ0h+m=μ0(1+xm)h同时,线性磁性材料无自由电流的磁场强度场为无旋场,即存在标量势(即vm),因此可得:公式6:此时的静磁场方程为:公式7:利用上述公式1至公式6,对所述全分布式磁吸附多参量传感光缆100与所述金属管道90间的磁力作用进行计算。假设铁质的所述金属管道90直径为10cm,壁厚为1cm,相对磁导率为7000,所述磁性吸附加强件30材料为钕铁硼磁铁,磁化强度为900ka/m,密度为7600kg/m3。请一并参阅图7及图8,对所述磁性吸附加强件30的尺寸以及所述磁性吸附加强件30在所述外护套10中的位置,即所述磁性吸附加强件30横截面的中心与所述金属管道90管壁的距离和磁力大小关系进行计算。图7为所述磁性吸附加强件30横截面的中心与所述金属管道90管壁距离为6mm时,所述全分布式磁吸附多参量传感光缆100与所述金属管道90管壁的磁力大小与所述磁性吸附加强件30半径的关系,可以看出二者间磁力大小随所述磁性吸附加强件30的半径增大而增大。图8为所述磁性吸附加强件30横截面半径为2mm时,所述全分布式磁吸附多参量传感光缆100与所述金属管道90管壁的磁力大小与所述磁性吸附加强件30横截面中心距所述金属管道90管壁距离的关系,可以看出二者间磁力大小随所述磁性吸附加强件30距所述金属管道90管壁的距离增大而减小。根据图7及图8可知,所述磁性吸附加强件30与所述金属管道90管壁的吸力大小根据实际需要通过改变所述磁性吸附加强件30的尺寸及所述磁性吸附加强件30与所述金属管道90的距离调节。可以理解的是,当所述全分布式磁吸附多参量传感光缆100已经制作完成后,所述磁性吸附加强件30与所述金属管道90间的磁力大小也可通过在所述金属管道90与对应的所述外护套10间加入垫片进行调节。具体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外护套10采用pvc材料制成,尺寸为15mm×30mm,所述全分布式磁吸附多参量传感光缆100的等效密度为1500kg/m3,铁与pvc的摩擦系数μ为0.3,所述抗拉强度加强件40半径为1.5mm,等效密度为7800kg/m3,取所述全分布式磁吸附多参量传感光缆100中长为0.5m的一段进行分析,则所述全分布式磁吸附多参量传感光缆100整体的重力为fg=3.901n。当所述磁性吸附加强件30半径为2mm,与所述金属管道90管壁距离为6mm时,每个所述磁性吸附加强件30的磁力fn为16.56n,此时磁力造成的静摩擦力为:f=μ·fn=0.3×16.56×2=9.936n由f>fg可知,所述全分布式磁吸附多参量传感光缆100与所述金属管道90管壁紧密贴合。在一实施方式中,所述抗拉强度加强件40数量为2,分别设置于所述传感组件20及磁性吸附加强件30之间,并对称设置于所述传感组件20两侧,以使所述全分布式磁吸附多参量传感光缆100受力平衡。所述抗拉强度加强件40呈圆柱体状,用于增加所述全分布式磁吸附多参量传感光缆100的机械性能,防止所述全分布式磁吸附多参量传感光缆100在使用中发生断裂。上述全分布式磁吸附多参量传感光缆100中,所述外护套10一侧呈弧形面贴合于所述金属管道90管壁,以增强所述全分布式磁吸附多参量传感光缆100与所述金属管道90管壁的贴合程度,进而有效提高所述全分布式磁吸附多参量传感光缆100的信噪比及分辨率。所述传感光纤包括应变传感光纤223及温度传感光纤224,以实现对声波、应变及温度信号的一体化测量。所述全分布式磁吸附多参量传感光缆100通过所述磁性吸附加强件30贴合于所述金属管道90管壁,减少由于自由状态引起的杂波,并提高所述全分布式磁吸附多参量传感光缆应变的耦合效果。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申请的特征和性能作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详细描述。实施例1请再次参阅图1及图2,为提高所述全分布式磁吸附多参量传感光缆100在所述金属管道90管壁外的吸附效果,所述外护套10垂直于轴向的横截面贴合于所述金属管道90外壁的一侧呈凹圆弧形。所述外护套10采用柔性材料,对声波及应变的响应更灵敏。所述磁性吸附加强件30对称设置于所述传感组件20两侧,用于增大所述全分布式磁吸附多参量传感光缆100与所述金属管道90外壁间的磁吸作用。所述抗拉强度加强件40用于增加所述全分布式磁吸附多参量传感光缆100的机械性能,防止所述全分布式磁吸附多参量传感光缆100在使用中发生断裂。所述传感光纤22包括应变传感光纤223及温度传感光纤224,所述传感光纤22及所述弹性增敏件21用于增大所述全分布式磁吸附多参量传感光缆100的声波、应变及温度灵敏度。所述增敏固化层23对所述传感光纤22及弹性增敏件21进行固定及保护。当外界声场及温度场发生变化时,所述全分布式磁吸附多参量传感光缆100作为光纤分布式传感系统的传感媒介,可将外界物理量变化信息传递至光纤分布式传感系统接收端。在油气勘探应用中,声源产生声波并传递至井中所述全分布式磁吸附多参量传感光缆100,所述全分布式磁吸附多参量传感光缆100发生形变,利用das技术对所述全分布式磁吸附多参量传感光缆100内的所述传感光纤22中信号光的相位信息进行解调,即可反演出声源及地质结构等信息,实现高效率、高性能且低成本的垂直地震剖面测量。相较于传统电子检波器只对机械振动波敏感,无法实现温度测量,通过所述全分布式磁吸附多参量传感光缆100的dts技术可以对井中温度梯度变化进行实时探测,有助于为井中勘探施工提供指导。此外,botda技术更适用于静态应变测量,因此可对井中套管变形进行永久性监测。实施例2请再次参阅图3及图4,为提高所述全分布式磁吸附多参量传感光缆100在所述金属管道90管壁内的吸附效果,所述外护套10垂直于轴向的横截面贴合于所述金属管道90内壁的一侧呈凸圆弧形。所述外护套10内部设置有对称的所述传感组件20、所述磁性吸附加强件30及所述抗拉强度加强件40,以将外界声波、应变及温度信号更好的耦合到所述全分布式磁吸附多参量传感光缆100内的所述应变传感光纤223及所述温度传感光纤224中,且杂波较少,系统整体性能较高。在油管内光纤分布式传感油气勘探应用场景中,当外界声场及温度场发生变化时,所述全分布式磁吸附多参量传感光缆100作为光纤分布式传感系统的传感媒介,可将外界物理量变化信息传递至光纤分布式传感系统接收端进行解调反演。实施例3此外,在管道泄露监测领域,光纤分布式传感技术可通过感知管道形变引起的信号光变化及泄露时温度变化定位管道泄露位置,提升维修效率,并减少生产损失。在管道泄露监测领域,通过将所述全分布式磁吸附多参量传感光缆100紧密吸附于所述金属管道90管壁外。当所述金属管道90发生泄露时,由于所述全分布式磁吸附多参量传感光缆100吸附的所述金属管道90发生变形,带动所述全分布式磁吸附多参量传感光缆100产生形变,利用光纤分布式传感技术实时定位管道形变位置及变形程度。同时,当所述金属管道90泄露导致所述全分布式磁吸附多参量传感光缆100外界温度发生改变时,所述温度传感光纤224可快速导热,利用dts技术可进一步定位泄露位置。通过多种光纤分布式传感技术相结合,可使得抢修精准且及时。上述三个实施例表明,所述全分布式磁吸附多参量传感光缆100在使用时增强与所述金属管道90的联合程度,在实际探测中减少了杂波信号干扰,且有效提高所述全分布式磁吸附多参量传感光缆100的应变及温度灵敏度,提升了光纤分布式传感技术在井中油气勘探及管道泄漏监测应用中的整体性能。以上实施方式仅用以说明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以上较佳实施方式对本申请实施例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等同替换都不应脱离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当前第1页12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