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密封性检测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356173发布日期:2020-07-04 04:28阅读:153来源:国知局
一种密封性检测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气密性检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密封性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待检测件包括壳体和安装在壳体上的安装件,在待检测件出厂前,一般需要检测壳体与安装件形成的待检测腔是否为仅仅为与壳体上的通孔连通,以对该待检测件的待检测腔的密封性进行判断,防止密封性较差的待检测件进入市场而影响待检测件的性能,从而降低待检测件的产品质量。



技术实现要素:

基于以上所述,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密封性检测装置,能够检测待检测件的密封性,从而增加待检测件的良品率。

为达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密封性检测装置,包括:机架;移动组件,所述移动组件设于所述机架上;放置仓组件,所述放置仓组件与所述移动组件的输出端相连,所述移动组件能够驱动所述移动组件沿第一方向移动,所述放置仓组件包括放置仓本体,所述放置仓本体用于放置待检测件;抵接组件,所述抵接组件位于所述放置仓本体的上方,所述抵接组件的输出端能够沿第二方向移动以使所述抵接组件与所述待检测件抵接;第一测试移动组件,所述第一测试移动组件的输出端能够沿第三方向移动且其输出端设有第一密封件,所述第一密封件上设有与所述待检测件的第一待检测腔连通的第一连通孔,所述第一测试移动组件上设有与所述第一连通孔连通的第一连通管;检测仪器,所述检测仪器能够与所述第一连通管连通;进气组件,所述进气组件与所述检测仪器连通。

作为一种密封性检测装置的优选方案,所述第一测试移动组件包括第一动力件、传动轮组件、连接组件及第一测试轴,所述连接组件包括第一转轴和第一移动板,所述传动轮组件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动力件的输出端传动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一转轴传动连接,所述第一移动板通过螺纹与所述第一转轴相连,所述第一测试轴设于所述第一移动板上,所述第一测试轴上设有第一连通通道,所述第一连通管与所述第一连通通道连通,所述第一动力件能够驱动所述传动轮组件带动所述第一转轴转动以使所述第一移动板带动所述第一测试轴沿所述第三方向移动。

作为一种密封性检测装置的优选方案,所述密封性检测装置还包括第二测试移动组件,所述第二测试移动组件的输出端能够沿第四方向移动且其输出端设有第二密封件,所述第二密封件上设有与所述待检测件的第二待检测腔连通的第二连通孔,所述第二测试移动组件上设有与所述第二连通孔连通的第二连通管,所述检测仪器能够与所述第二连通管连通。

作为一种密封性检测装置的优选方案,所述第一测试移动组件与所述第二测试移动组件分别对应所述待检测件的相邻或者相对的两条边设置。

作为一种密封性检测装置的优选方案,所述第二测试移动组件包括第二动力件、第二转轴、第二移动板及第二测试轴,所述第二动力件设于所述机架上,所述第二转轴的一端与所述第二动力件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二转轴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移动板通过螺纹相连,所述第二测试轴的端部与所述第二密封件连接且所述第二测试轴上设有第二连通通道,所述第二连通通道连通所述第二连通管和所述第二连通孔。

作为一种密封性检测装置的优选方案,所述第一密封件上的所述第一连通孔的个数为至少两个,所述第一待检测腔的个数为至少两个,所述第一连通管的个数为至少两个,所述第一待检测腔、所述第一连通管及所述第一连通孔一一对应设置,至少两个所述第一待检测腔位于所述待检测件的同一侧,至少两个所述第一连通管分别与所述检测仪器连通。

作为一种密封性检测装置的优选方案,所述移动组件包括第三动力件和连接轴,所述第三动力件设于所述机架上,所述连接轴的一端与所述第三动力件的输出端连接,另一端与所述放置仓本体相连。

作为一种密封性检测装置的优选方案,所述机架上设有滑轨,所述放置仓组件可滑动连接在所述滑轨上。

作为一种密封性检测装置的优选方案,所述抵接组件包括第四动力件、输出轴和下压件,所述第四动力件设于所述机架上,所述输出轴的一端与所述第四动力件的输出端连接,另一端与所述下压件相连,所述下压件能够与所述待检测密封件抵接以使所述待检测件位于所述放置仓本体上。

作为一种密封性检测装置的优选方案,所述密封性检测装置还包括扫码件,所述扫码件设于所述机架上且被配置为识别所述待检测件。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本发明公开的气密性检测装置检测第一待检测腔的密封性时,首先移动组件驱动放置仓组件沿第一方向移动至抵接组件的下方,接着抵接组件的输出端沿第二方向移动至与待检测件抵接,然后第一测试移动组件沿第三方向移动至第一密封件与待检测件贴合,最后进气组件通过检测仪器向第一待检测腔内通入气体,待第一待检测腔内的压力稳定后,停止向第一待检测腔内通入气体,并通过检测仪器检测第一待检测腔内的压力,若是基本不变,则判定第一待检测腔的密封性较好,否则认为该第一待检测腔的密封性较差,即该气密性检测装置能够快速的检测出第一待检测腔的密封性,从而增加待检测件的良品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本发明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的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内容和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发明具体实施例提供的气密性检测装置除去测试仪器等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具体实施例提供的第一测试移动组件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具体实施例提供的第二测试移动组件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具体实施例提供的第二测试移动组件的下压件、放置仓本体、壳体、第一连通管、第一测试轴、第一密封件、第二连通管、第二测试轴及第二密封件等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具体实施例提供的抵接组件的示意图。

图中:

11、机架;12、滑轨;

21、第三动力件;22、第一固定块;23、第二固定块;24、第二感应板;25、第二感应开关;

3、放置仓组件;31、放置仓本体;32、连接板;

4、抵接组件;41、第四动力件;42、输出轴;43、下压件;44、支撑板;45、第三移动板;451、第三导向柱;

5、第一测试移动组件;51、第一连通管;52、第一动力件;53、传动轮组件;531、输入轮;532、输出轮;533、连接带;54、连接组件;541、第一转轴;542、第一移动板;55、第一测试轴;56、第一定位板;57、第二定位板;58、第一导向柱;59、第一感应板;510、第一感应开关;

61、第一密封件;62、第二密封件;

7、第二测试移动组件;71、第二连通管;72、第二动力件;73、第二转轴;74、第二移动板;75、第二测试轴;76、第一固定板;77、第二固定板;78、第二导向柱;

100、壳体。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和达到的技术效果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其中,术语“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为两个不同的位置。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如图1至图5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密封性检测装置,该密封性检测装置包括机架11、移动组件、放置仓组件3、抵接组件4、第一测试移动组件5、检测仪器(图中未示出)及进气组件(图中未示出),移动组件设于机架11上,放置仓组件3与移动组件的输出端相连,移动组件能够驱动移动组件沿第一方向移动,放置仓组件3包括放置仓本体31和连接板32,放置仓本体31固定连接在连接板32上,放置仓本体31用于放置待检测件,抵接组件4位于放置仓本体31的上方,抵接组件4的输出端能够沿第二方向移动以使抵接组件4与待检测件抵接,第一测试移动组件5的输出端能够沿第三方向移动且其输出端设有第一密封件61,第一密封件61上设有与待检测件的第一待检测腔连通的第一连通孔,第一测试移动组件5上设有与第一连通孔连通的第一连通管51,检测仪器能够与第一连通管51连通,进气组件与检测仪器连通。

具体地,本实施例的放置仓本体31限定出放置槽,待检测件放置于放置槽内,放置槽的形状与待检测件的外形相匹配以保证待检测件放置在放置槽内而不会发生晃动。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的待检测件包括壳体100和安装件(图中未示出),壳体100位于安装件的外部,壳体100上设有第一通孔,本实施例的壳体100与安装件形成第一待检测腔,第一待检测腔与第一通孔连通,本实施例主要检测第一待检测腔与外界除了通过第一通孔连通是否在其他地方与外界存在缝隙,以防止第一待检测腔进水而使得安装件发生损坏。

本实施例提供的气密性检测装置检测第一待检测腔的密封性时,首先移动组件驱动放置仓组件3沿第一方向移动至抵接组件4的下方,接着抵接组件4的输出端沿第二方向移动至与待检测件抵接,然后第一测试移动组件5沿第三方向移动至第一密封件61与待检测件贴合,最后进气组件通过检测仪器向第一待检测腔内通入气体,待第一待检测腔内的压力稳定后,停止向第一待检测腔内通入气体,并通过检测仪器检测第一待检测腔内的压力,若是基本不变,则判定第一待检测腔的密封性较好,否则认为该第一待检测腔的密封性较差,即该气密性检测装置能够快速的检测出第一待检测腔的密封性,从而增加待检测件的良品率。

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的第一测试移动组件5包括第一动力件52、传动轮组件53、连接组件54及第一测试轴55,第一动力件52为转动电机,传动轮组件53包括输入轮531、输出轮532及连接带533,输入轮531上设有第一啮合齿,连接带533上设有与第一啮合齿啮合的第二啮合齿,输出轮532上设有与第二啮合齿啮合的第三啮合齿,连接带533的一端套设于输入轮531上,另一端套设于输出轮532上,输入轮531与第一动力件52连接,连接组件54设于输出轮532上,第一测试轴55设于连接组件54上。该第一动力件52为转动电机,第一动力件52能够带动输入轮531转动,进而输出轮532能够随输入轮531的转动而同步转动。

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的连接组件54包括第一转轴541和第一移动板542,传动轮组件53的一端与第一动力件52的输出端传动连接,另一端与第一转轴541传动连接,第一移动板542通过螺纹与第一转轴541相连,第一测试轴55的一端设于第一移动板542上,另一端与第一密封件61连接,第一测试轴55上设有第一连通通道(图中未示出),第一连通管51与第一连通通道连通,第一动力件52能够驱动传动轮组件53带动第一转轴541转动以使第一移动板542带动第一测试轴55沿第三方向移动。第一转轴541转动时,第一移动板542能够随之沿水平方向移动,进而带动第一测试轴55和第一密封件61移动,从而使得第一密封件61与待检测件紧密贴合或者分离。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的第一密封件61上的第一连通孔的个数为两个,第一待检测腔的个数为两个,两个第一待检测腔互不连通且均位于待检测件的同一侧。为了对两个第一待检测腔进行分别检测,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的第一连通管51的个数为两个,第一测试轴55上的第一连通通道的个数为两个,第一待检测腔、第一连通管51及第一连通孔一一对应设置,两个第一连通管51分别与检测仪器连通,以分别检测两个第一待检测腔的密封性。

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的第一测试移动组件5还包括第一定位板56、第二定位板57及四个第一导向柱58,第一定位板56固定安装在机架11上,第二定位板57通过四个第一导向柱58固定在第一定位板56上,第一动力件52固定连接在第一定位板56上,四个第一导向柱58分别设于第一移动板542的四个角处,第一移动板542与第一导向柱58间隙配合以使第一移动板542能够相对于第一导向柱58滑动。

为了限制第一移动板542在第三方向上的位置,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的气密性检测装置还包括第一感应板59和第一感应开关510,第一感应板59固定连接在第一移动板542上,第一感应开关510设于第一定位板56上,当第一动力件52驱动第一移动板542带动第一感应板59与第一感应开关510脱离,且第一测试轴55上的第一密封件61与壳体100抵接时,第一动力件52停止转动,当第一动力件52驱动第一移动板542带动第一感应板59向靠近第一感应开关510的方向移动,且第一感应板59与第一感应开关510抵接时,第一动力件52停止转动,使得第一移动板542在第三方向上的位置限制在上述两个位置之间。

本实施例的壳体100上还设有第一通孔,第一通孔与第二待检测腔连通,为了检测第二待检测腔的密封性,如图1和图3所示,本实施例的密封性检测装置还包括第二测试移动组件7,第二测试移动组件7的输出端能够沿第四方向移动且其输出端设有第二密封件62,第二密封件62上设有与待检测件的第二待检测腔连通的第二连通孔,第二测试移动组件7上设有与第二连通孔连通的第二连通管71,检测仪器能够与第二连通管71连通。

本实施例的第一测试移动组件5与第二测试移动组件7分别对应于待检测件的相邻设置的两条边。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若是第一待检测腔和第二待检测腔分别位于待检测件的相对的两条边上,此时第一测试移动组件5与第二测试移动组件7分别位于所述待检测件的相对设置的两侧。

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的第二测试移动组件7包括第二动力件72、第二转轴73、第二移动板74及第二测试轴75,该第二动力件72为转动电机,第二动力件72设于机架11上,第二转轴73的一端与第二动力件72的输出端连接,第二转轴73的另一端与第二移动板74螺纹连接,第二测试轴75的端部与第二密封件62连接且第二测试轴75上设有第二连通通道,第二连通通道连通第二连通管71和第二连通孔。

由于本实施例的待检测件上的第一通孔的中心轴线呈倾斜设置,为了更好地检测第二待检测腔的密封性,该第二测试移动组件7呈倾斜设置,以保证第二连通通道的中心轴线与第一通孔的中心轴线重合,从而便于气体进入第二待检测腔。当然,在本发明的其他实施例中,若是第一通孔的中心轴线呈水平或者竖直设置,相应的第二测试移动组件7呈水平或者竖直设置,具体与第一通孔相关。

进一步地,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的第二测试移动组件7还包括第一固定板76、第二固定板77及四个第二导向柱78,第一固定板76设于机架11上,第二固定板77通过四个第二导向柱78固定连接在第一固定板76上,第二动力件72固定连接在第二固定板77上,四个第二导向柱78分别设于第二移动板74的四个角处,第二移动板74与第二导向柱78间隙配合以使第二移动板74能够相对于第二导向柱78滑动。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的机架11上设有滑轨12,放置仓组件3可滑动连接在滑轨12上。如图1所示,移动组件包括第三动力件21和连接轴,第三动力件21设于机架11上,连接轴的一端与第三动力件21的输出端连接,另一端与放置仓本体31相连。本实施例的第三动力件21为气缸,气缸设于机架11上,连接轴的一端设于气缸上,另一端与放置仓组件3连接。具体地,该第三动力件21包括气缸本体和活塞本体,活塞本体可滑动连接于气缸本体内,连接轴的一端与活塞本体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放置仓组件3连接。进一步地,如图1所示,连接轴与放置仓组件3连接的一端设有第一固定块22,第一固定块22上设有限位凸起,放置仓组件3上设有第二固定块23,第二固定块23上设有限位槽,限位凸起能够安装于限位槽内以实现第一连接轴与夹具组件的连接,这种连接方式安装方便且连接较为牢固。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的气密性检测装置还包括两个第二感应板24和第二感应开关25,第二感应板24设于放置仓组件3上,两个第二感应开关25均设于机架11上且沿连接轴的中心轴线方向设置,当第二感应板24与第二感应开关25抵接时,第三动力件21能够停止带动第一活塞组件沿水平方向移动,以使第二感应板24在两个第二感应开关25之间移动。

如图5所示,本实施例的抵接组件4包括第四动力件41、输出轴42和下压件43,第四动力件41为气缸,第四动力件41设于机架11上,输出轴42的一端与第四动力件41的输出端连接,另一端与下压件43相连,下压件43能够与待检测密封件抵接以使待检测件位于放置仓本体31上。

具体地,该下压件43的下端与壳体100对应设置,当下压件43与壳体100抵接时,下压件43与壳体100为面接触,这与下压件43与壳体100为线接触相比,在两者的作用力相同的情况下,面接触使得下压件43对壳体100的压强更小,减小了下压件43抵压壳体100时由于作用力过大而使得壳体100发生损坏的概率。

如图5所示,本实施例的抵接组件4还包括支撑板44和第三移动板45,支撑板44固定安装在机架11上,第三移动板45能够随输出轴42在竖直方向上移动,输出轴42的一端与第四动力件41的输出端,另一端与第三移动板45固定连接,下压件43设于第三移动板45背离支撑板44的一侧。第四动力件41为气缸,该气缸能够驱动输出轴42带动第三移动板45和下压件43在竖直方向上移动。

为了实现下压件43与放置仓本体31的精确定位,如图5所示,第三移动板45的下端设有两个第三导向柱451,放置仓本体31上设有两个避让槽(未在图中示出),下压件43与待检测件抵接时,第三导向柱451位于避让槽内,增设的第三导向柱451和避让槽能够使下压件43与放置仓本体31正对设置,进而减小了第一测试移动组件5和第二测试移动组件7无法精确的与待检测件上的第一通孔和第一通孔正对设置的概率。

本实施例的气密性检测装置还包括扫码件(未在图中示出),扫码件设于机架11上且被配置为识别待检测件,待检测件上设有二维码或者条形码,扫码件能够识别各个待检测件的二维码或者条形码以区分不同的待检测件。

优选地,本实施例的气密性检测装置还包括控制器(未在图中示出),控制器分别与第一动力件52件、第一感应开关510、第二感应开关25、第二动力件72、第三动力件21、进气组件及检测仪器电连接。该控制器可以是集中式或分布式的控制器,比如,控制器可以是一个单独的单片机,也可以是分布的多块单片机构成,单片机中可以运行控制程序,进而控制上述各个部件实现其功能。

当采用本实施例的气密性检测装置检测其中一个第一待检测腔的密封性时,具体检测步骤如下:

将待检测件放置在放置仓本体31内;

第三动力件21驱动放置仓本体31带动待检测件沿第一方向移动至抵接组件4的下方;

第四动力件41驱动下压件43沿第二方向移动至与待检测件抵接;

第一动力件52驱动第一测试轴55带动第一密封件61沿第三方向移动至与待检测件贴合;

进气组件依次通过检测仪器、第一通气管及第一连通通道向第一待检测腔内通入气体,待第一待检测腔内的压力稳定后,停止向第一待检测腔内通入气体;

检测仪器检测第一待检测腔内的压力,通过检测仪器的指针的具体情况判定第一待检测腔内的压力是否发生变化。

具体地,当检测仪器的指针基本不动,则判定第一待检测腔内的压力基本不变,认为第一待检测腔的密封性较好;若检测仪器的指针发生偏转,则判定第一待检测腔内的压力变化较大,认为第一待检测腔的密封性较差。

若是本实施例的检测仪器的个数为三个,本实施例的气密性检测装置能够同时对两个第一待检测腔和一个第二待检测腔进行检测,检测速度大大提升。

本实施例的气密性检测装置能够实现对第一待检测腔和第二待检测腔的自动化检测,检测速度大大提升,通过对待检测件的检测,将密封性较差的待检测件判定为残次品,从而提高了待检测件的良品率。

注意,上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及所运用技术原理。本领域技术人员会理解,本发明不限于这里所述的特定实施例,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能够进行各种明显的变化、重新调整和替代而不会脱离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虽然通过以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说明,但是本发明不仅仅限于以上实施例,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情况下,还可以包括更多其他等效实施例,而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范围决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