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极性检测设备光纤接头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672803发布日期:2020-10-28 12:24阅读:100来源:国知局
一种极性检测设备光纤接头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光纤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极性检测设备光纤接头。



背景技术:

目前单模光纤mpo/mtp的极性检测、多模光纤mpo/mtp的极性检测是分别通过一套设备来检测,即单模光纤mpo/mtp的极性检测通过一套极性检测设备检测,多模光纤mpo/mtp的极性检测通过另一套极性检测设备检测,这样现有极性检测设备只能检测单模光纤mpo/mtp的极性或者多模光纤mpo/mtp的极性,设备的通用性差,而且需要采购两套设备,成本高,同时维护成本也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特征和优点在下文的描述中部分地陈述,或者可从该描述显而易见,或者可通过实践本发明而学习。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极性检测设备光纤接头,能对单模光纤和多模光纤的极性进行检测。

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提供一种极性检测设备光纤接头,包括入射光纤、被测光纤和接收光纤,所述被测光纤位于所述入射光纤与所述接收光纤之间,光从所述入射光纤经过所述被测光纤后经所述接收光纤接收,所述被测光纤的芯的直径大于等于所述入射光纤的芯的直径,所述接收光纤的芯的直径大于等于所述被测光纤的芯的直径。

所述入射光纤的芯的直径大于等于8μm小于等于10μm。

所述入射光纤的芯的直径为9μm。

所述被测光纤的芯的直径大于等于8μm小于等于10μm。

所述被测光纤的芯的直径为9μm。

所述被测光纤的芯的直径为50μm。

所述被测光纤的芯的直径为62.5μm。

所述接收光纤的芯的直径为62.5μm。

所述极性检测设备光纤接头还包括激光发射器和激光探测器,所述激光发射器发出的光进入所述入射光纤,所述激光探测器接收从所述接收光纤射出的光。

所述激光发射器具有光发射次模块,所述激光探测器具有光接收次模块。

本发明中常用的单模光纤的芯的直径为9μm(9/125μm),常用的多模光纤的芯的直径为50μm(50/125μm)和62.5μm(62.5/125μm)两种。由于被测光纤的芯的直径大于等于入射光纤的芯的直径,接收光纤的芯的直径大于等于被测光纤的芯的直径,而光由小面积的芯入射到大面积的芯可以减小光损耗,无论被测光纤是单模光纤还是多模光纤,光从入射光纤经过被测光纤后经接收光纤接收,光损失小,并不需要对光路具体的损耗进行定量分析,能实现被测光纤的检测,采用该光路设计后,该极性检测设备光纤接头可以检测现有的常规产品(9/125μm;50/125μm;62.5/125μm),因此适用于单模光纤和多模光纤这两种光纤类型,实现设备的通用,降低仪器采购和维护成本。

附图说明

下面通过参考附图并结合实例具体地描述本发明,本发明的优点和实现方式将会更加明显,其中附图所示内容仅用于对本发明的解释说明,而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任何意义上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为本发明第一种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第二种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第三种实施例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发明实施例中提出的极性检测设备光纤接头,极性检测设备为mpo极性检测设备或mtp极性检测设备。该极性检测设备光纤接头包括入射光纤1、被测光纤2和接收光纤3,被测光纤2位于入射光纤1与接收光纤3之间,光从入射光纤1经过被测光纤2后经接收光纤3接收,被测光纤2的芯的直径大于等于入射光纤1的芯的直径,接收光纤3的芯的直径大于等于被测光纤2的芯的直径。常用的单模光纤的芯的直径为9μm(9/125μm),常用的多模光纤的芯的直径为50μm(50/125μm)和62.5μm(62.5/125μm)两种。由于被测光纤的芯的直径大于等于入射光纤的芯的直径,接收光纤的芯的直径大于等于被测光纤的芯的直径,而光由小面积的芯入射到大面积的芯可以减小光损耗,无论被测光纤是单模光纤还是多模光纤,光从入射光纤经过被测光纤后经接收光纤接收,光损失小,并不需要对光路具体的损耗进行定量分析,能实现被测光纤的检测,采用该光路设计后,该极性检测设备光纤接头可以检测现有的常规产品(9/125μm;50/125μm;62.5/125μm),因此适用于单模光纤和多模光纤这两种光纤类型,实现设备的通用,降低仪器采购和维护成本。

入射光纤1的芯的直径大于等于8μm小于等于10μm,本实施例中,入射光纤的芯的直径为9μm。

被测光纤2的芯的直径大于等于8μm小于等于10μm,优选被测光纤的芯的直径为9μm,被测光纤的芯的直径也可以为50μm或62.5μm。

接收光纤3的芯的直径为50μm或62.5μm。

极性检测设备光纤接头还包括激光发射器和激光探测器,激光发射器发出的光进入入射光纤,激光探测器接收从接收光纤射出的光。激光发射器具有光发射次模块(tosa),激光探测器具有光接收次模块(rosa)。

如图1所示,在实施例一中,入射光纤为9/125μm,被测光纤为9/125μm,接收光纤为62.5/125μm,由于接收光纤62.5/125μm远大于入射光纤9/125μm,因此被认为没有光损失,而在入射光纤9/125μm至被测光纤9/125μm中存在较小的误差损失。

如图2所示,在实施例二中,入射光纤为9/125μm,被测光纤为50/125μm,接收光纤为62.5/125μm,由于接收光纤62.5/125μm远大于入射光纤9/125μm,因此被认为没有光损失,而在被测光纤50/125μm至接收光纤62.5/125μm中存在较小的误差损失。

如图3所示,在实施例二中,入射光纤为9/125μm,被测光纤为62.5/125μm,接收光纤为62.5/125μm,由于接收光纤62.5/125μm远大于入射光纤9/125μm,因此被认为没有光损失,而在被测光纤62.5/125μm至接收光纤62.5/125μm中存在较小的误差损失。

综上三种被测方式,光的损失基本一致,可采用一套极性检测设备实现检测单模mpo/mtp光纤和多模mpo/mtp光纤。

当光发射次模块(tosa)的出光采用9/125μm(即入射光纤为9/125μm),光接收次模块(rosa)的入光采用62.5/125μm(即接收光纤为62.5/125μm)时,当单模mpo/mtp光纤接入时,光纤的连接为9/125μm+9/125μm+62.5/125μm;当多模mpo/mtp光纤接入时,光纤的连接为9/125μm+50/125μm或62.5/125μm+62.5/125μm,光由小面积的芯入射到大面积的芯可以减小适配损耗。对于极性检测仪等定性测试仪器,并不需要对光路具体的损耗进行定量分析,采用该光路设计后,该极性检测设备光纤接头可以检测现有的常规产品(9/125μm;50/125μm;62.5/125μm),实现设备的通用,降低仪器采购和维护成本。

以上参照附图说明了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不脱离本发明的范围和实质,可以有多种变型方案实现本发明。举例而言,作为一个实施例的部分示出或描述的特征可用于另一实施例以得到又一实施例。以上仅为本发明较佳可行的实施例而已,并非因此局限本发明的权利范围,凡运用本发明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变化,均包含于本发明的权利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