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LDI用前处理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572946发布日期:2021-04-06 12:18阅读:65来源:国知局
MALDI用前处理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maldi用前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作为使样品离子化的方法的一例,已知有maldi(matrixassistedlaserdesorption/ionization: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离子化法)。在利用maldi进行分析时,作为对样品进行的前处理会预先向样品中混合易于吸收激光且易于离子化的基质物质。

在通常的前处理中,将含有基质物质的溶液(基质溶液)作为试剂向样品中添加,样品所含有的测量对象物质会混入到基质溶液中。然后,通过干燥使基质溶液中的溶剂气化,形成含有测量对象物质的晶粒。通过向该晶粒照射激光,从而能够根据测量对象物质、基质物质及激光的相互作用来使测量对象物质离子化。

作为向样品中添加基质溶液等试剂的方法,已知有能够形成微细的结晶的喷涂法。在下述专利文献1和专利文献2所公开的喷涂法中,通过向收纳有基质溶液的容器内导入非活性气体从而对容器内的基质溶液的液面进行加压。由此,从与容器内连通的配管导出基质溶液,经由阻尼管从喷嘴对基质溶液进行喷雾。

将基质溶液朝向配置有样品的采样板(sampleplate)喷雾。采样板设置在载物台上,通过在对基质溶液进行喷雾的同时使载物台移动,从而能够在采样板上的整个涂敷区域涂敷基质溶液。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国际公开第2019/106799号

专利文献2:国际公开第2019/106800号



技术实现要素:

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涂敷在采样板上的基质溶液的量极为少量。因此考虑使用于收纳基质溶液的容器小型化。但是,需要在用于收纳基质溶液的容器设置用于对容器内进行加压的气体的配管、用于导出容器内的基质溶液的配管、用于固定上述配管的固定构件等各种机械的构造部件。当在容器设置上述那样的部件的情况下,容器需要一定程度以上的体积,因此容器的小型化是有限度的。

此外,由于会向容器内急速地导入气体而对基质溶液的液面进行加压,因此基质溶液会在容器内飞散并且附着在容器的内表面。在无法使容器小型化的情况下,考虑到容器的成本,难以将容器设为一次性的方式。因此,需要每次都清洗容器并将基质溶液再次收纳于容器内,但也有时无法完全除去附着在容器内(特别是机械的构造部件等)的基质溶液。在这样的情况下,上一次使用的基质溶液的混入有可能会对前处理产生不良影响。

本发明即是鉴于上述实际情况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使用于收纳试剂的容器小型化的maldi用前处理装置。

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案

本发明的第1技术方案是一种maldi用前处理装置,其是用于使用maldi用的试剂而进行前处理的maldi用前处理装置,其中,该maldi用前处理装置包括第1容器、第2容器、加压机构及试剂导出管。所述第1容器用于收纳所述试剂。所述第2容器在内部收纳所述第1容器。所述加压机构通过对所述第2容器内的在所述第1容器的外侧形成的加压空间进行加压从而对与该加压空间连通的所述第1容器内进行加压。所述试剂导出管用于从被加压的所述第1容器内导出所述试剂。

发明的效果

根据本发明的第1技术方案,利用第2容器覆盖用于收纳试剂的第1容器的外侧,能够通过对第2容器内的在第1容器的外侧形成的加压空间进行加压从而导出第1容器内的试剂。因而,能够使用于收纳试剂的容器即第1容器小型化。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maldi用前处理装置的一实施方式的示意图。

图2是表示试剂贮存部的具体结构的概略剖视图。

图3是表示止挡件的结构例的俯视图。

图4是表示在配管安装有止挡件的状态的剖视图。

图5是表示第1容器的变形例的概略剖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

31、配管;41、配管;300、加压机构;301、第1容器;302、第2容器;303、加压空间;311、容器主体;312、盖构件;313、开口部;314、止挡件;315、贯通孔;319、通气口;321、容器主体;322、盖构件;323、开口部;324、气体导入口;325、贯通孔。

具体实施方式

1.maldi用前处理装置的整体结构

图1是表示maldi用前处理装置的一实施方式的示意图。该maldi用前处理装置是用于使用maldi用的试剂进行前处理的装置。在本实施方式中,作为maldi用的试剂的一例,对使用含有基质物质的溶液(基质溶液)并利用喷涂法将该基质溶液朝向采样板p喷雾的结构进行说明。但是,maldi用的试剂不限于基质溶液,也可以是衍生化试剂或酶消化试剂等其他的试剂。

在采样板p上配置有例如生物体组织切片等样品(未图示)。配置有样品的采样板p设置在空心状的腔室10内,从喷嘴20向腔室10内喷雾的基质溶液涂敷在腔室10内的采样板p上。喷嘴20与采样板p相对,该喷嘴20沿着与采样板p正交的方向对基质溶液进行喷雾。

在腔室10的内部设有能够装拆采样板p的载物台11。能够利用移动机构12使载物台11移动。移动机构12能够使采样板p在与采样板p平行的平面内沿互相正交的两个方向(x方向和y方向)移动。因而,在从固定的喷嘴20对基质溶液进行喷雾的同时利用移动机构12使采样板p沿x方向和y方向移动,从而能够使采样板p上的被喷雾基质溶液的点(喷雾点)移动。但是,移动机构12不限于使采样板p移动这样的结构,既可以是使喷嘴20平行于采样板p地移动的结构,也可以是使采样板p和喷嘴20这两者移动的结构。

在腔室10的壁面形成有排气口13。排气口13与未图示的通风腔室连通,将腔室10内的气体向通风腔室排出。

喷嘴20包含送液管21和送气管22。送液管21用于向腔室10内喷射基质溶液,其顶端部的内径成为例如0.4mm左右的小径。送气管22用于向腔室10内喷射气体,其比送液管21大径。送气管22以包围送液管21的外侧的方式与送液管21同轴地配置。由此,在送气管22的内周面和送液管21的外周面之间形成有气体的流路。

送液管21和送气管22的各顶端位置在轴线方向上大致一致。在送液管21内沿着其轴线设有针形件23。针形件23的顶端自送液管21的顶端突出。将在送液管21内输送的基质溶液沿着针形件23引导,并将其从针形件23的顶端喷射到腔室10内。此时,利用从送气管22喷射的气体使基质溶液扩散,将成为雾状的基质溶液向腔室10内喷雾。

送液管21借助配管31连通于试剂贮存部30。试剂贮存部30包括第1容器301和第2容器302。第1容器301用于收纳试剂,在本实施方式中收纳有基质溶液。收纳于第1容器301内的基质溶液为例如2ml~10ml左右的少量。配管31的一端位于第1容器301的内部。第2容器302在其内部收纳第1容器301。

将第1容器301内的基质溶液经由配管31向喷嘴20引导,并将其从喷嘴20的送液管21向腔室10内喷射。在配管31的中途设有阻尼管32。阻尼管32的内径小于配管31的内径,是例如0.013mm左右。因而,从第1容器301内输送到配管31的基质溶液因阻尼管32而承受阻尼从而以恰当的流量稳定地向喷嘴20供给。但是,阻尼管32不限于比配管31小径的结构,例如也可以是像在内部设有阻尼体的结构等那样能够对基质溶液施加阻尼这样的其他的结构。

送气管22借助配管41、46连通于气体源40。气体源40例如由储气瓶或气体产生装置构成,向配管41送出比大气压高压的气体。从气体源40送出的气体例如是氮气等非活性气体。配管41借助歧管42和切换阀44连通于配管46。歧管42是用于使从气体源40向配管41送出的气体分支到多个(在该例子中是3个)分支路径的多分支管,在它的1个分支路径设有切换阀44。能够利用切换阀44切换气体从配管41向配管46的供给和供给的停止。

在配管41设有调整阀51和流量计57。基于由流量计57检测到的配管41内的气体的流量来调整调整阀51的开度,从而能够以期望的流量从气体源40向配管41送出气体。在配管46也设有调整阀52,通过调整该调整阀52的开度从而能够调整向喷嘴20供给的气体的流量。

在利用歧管42分支出的各分支路径上除了设有上述切换阀44之外还设有切换阀43、45。配管47与切换阀43连通,配管48与切换阀45连通。能够利用切换阀43切换气体从配管41向配管47的供给和供给的停止。此外,能够利用切换阀45切换气体从配管41向配管48的供给和供给的停止。

配管47与腔室10内连通。在从喷嘴20对基质溶液进行喷雾之前将气体经由配管41、47向腔室10内供给,从而能够将腔室10内的空气置换为来自气体源40的气体。在配管47设有压力计54、流量计55及调整阀56等。基于由压力计54检测到的配管47内的气体的压力和由流量计55检测到的配管47内的气体的流量来调整调整阀56的开度,从而能够以期望的压力和流量向腔室10内供给气体。

配管48与试剂贮存部30连通。具体地讲,配管48的一端位于试剂贮存部30的第2容器302的内部且是第1容器301的外侧。配管48的顶端的内径例如为4mm以上。在第2容器302内的第1容器301的外侧形成有加压空间303。经由配管41、48向加压空间303内供给气体来对加压空间303进行加压,从而能够对与该加压空间303连通的第1容器301内进行加压。此时,第1容器301内的压力例如为0.1mpa以上。由此将基质溶液从被加压的第1容器301内向配管31导出。

这样,气体源40、配管41、48等构成用于对加压空间303进行加压的加压机构300。此外,配管31构成用于从第2容器302内导出试剂的试剂导出管。在配管48设有调整阀53,通过调整该调整阀53的开度从而能够调整向加压空间303供给的气体的流量。

移动机构12和切换阀43、44、45等各部分与控制部60电连接。控制部60包含例如cpu(centralprocessingunit),cpu执行计算机程序从而能够控制各部分的动作。在控制部60电连接有例如包含键盘或鼠标等的输入部61。使用者能够通过操作输入部61来进行各种设定等输入。

2.试剂贮存部的具体结构

图2是表示试剂贮存部30的具体结构的概略剖视图。试剂贮存部30所含有的第1容器301和第2容器302具有彼此不相同的容积。具体地讲,第2容器302的容积大于第1容器301的容积,能够使第1容器301出入该第2容器302的内部。

第1容器301包含容器主体311和盖构件(第1盖构件)312。容器主体311形成为例如在上端部具有开口部(第1开口部)313的有底圆筒状。盖构件312能够相对于容器主体311的上端部装拆,能够以安装于容器主体311的状态覆盖开口部313。即,能够通过相对于容器主体311装拆盖构件312从而对开口部313进行开闭。

在该例子中,通过将盖构件312拧入容器主体311的上端部从而将盖构件312安装于容器主体311。但是,盖构件312不限于拧入式,例如既可以将盖构件312以嵌入式安装于容器主体311,也可以仅通过将盖构件312放置在开口部313上来覆盖开口部313。

容器主体311的材质没有特别的限定,例如由玻璃或树脂形成。在经由开口部313向容器主体311注入基质溶液l之后将盖构件312安装于容器主体311。容器主体311是透明或半透明,能够从外部确认容器主体311内的基质溶液l的量。但是,容器主体311也可以是仅其局部是透明或半透明,也可以是整体不透明。

第2容器302包含容器主体321和盖构件(第2盖构件)322。容器主体321形成为例如在上端部具有开口部(第2开口部)323的有底圆筒状。盖构件322能够相对于容器主体321的上端部装拆,能够以安装于容器主体321的状态覆盖开口部323。即,能够通过相对于容器主体321装拆盖构件322从而对开口部323进行开闭。

在该例子中,通过将盖构件322拧入容器主体321的上端部从而将盖构件322安装于容器主体321。在容器主体321和盖构件322中的至少一者安装有密封件(未图示)。由此,当在容器主体321安装有盖构件322时,开口部323被密闭,容器主体321的内部成为气密状态。但是,盖构件322不限于拧入式,例如也可以将盖构件322以嵌入式安装于容器主体321。

容器主体321的材质没有特别的限定,例如由玻璃或树脂形成。第2容器302的容器主体321的开口部323的内径大于第1容器301的容器主体311的外径。因而,能够经由开口部323向第2容器302内插入第1容器301。在经由开口部323将第1容器301插入容器主体321之后将盖构件322安装于容器主体321。容器主体321是透明或半透明,能够从外部确认收纳在容器主体321内的第1容器301内的基质溶液l的量。但是,容器主体321也可以是仅其局部是透明或半透明,也可以是整体不透明。

在盖构件322形成有气体导入口324和贯通孔(第2贯通孔)325。具体地讲,盖构件322具有相对于容器主体321装拆的环状的周面壁326和封闭周面壁的一端(上端)的端面壁327一体形成的结构。气体导入口324和贯通孔325并列地形成于端面壁327。

配管48的一端部贯穿气体导入口324。具体地讲,在气体导入口324固定有固定构件328,配管48以贯穿该固定构件328的状态固定于该固定构件328。固定构件328隔着密封件(未图示)固定于气体导入口324从而以气密状态封闭气体导入口324。由此,能够经由贯穿气体导入口324的配管48向加压空间303导入气体。在该例子中,配管48的一端位于加压空间303,但不限于这样的结构,也可以使配管48的一端位于气体导入口324或者其外侧并经由气体导入口324向加压空间303导入从配管48供给的气体。

作为试剂导出管的配管31的一端部贯穿贯通孔325。具体地讲,在贯通孔325固定有固定构件329,配管31以贯穿该固定构件329的状态固定于该固定构件329。固定构件329隔着密封件(未图示)固定于贯通孔325从而以气密状态封闭贯通孔325。

在第1容器301的盖构件312形成有贯通孔(第1贯通孔)315。具体地讲,盖构件312具有相对于容器主体311装拆的环状的周面壁316和封闭周面壁的一端(上端)的端面壁317一体形成的结构。贯通孔315形成于端面壁317。

在贯通孔315贯穿有插入到第2容器302的容器主体321内的作为试剂导出管的配管31的顶端部。具体地讲,贯通孔315的内径形成为大于配管31的顶端部的外径。由此,配管31的顶端部以能够沿着其轴线方向滑动的状态贯穿于贯通孔315内。

由于在贯通孔315的内周面和配管31的外周面之间形成有空隙,因此能够经由该空隙向第1容器301的容器主体311内导入加压空间303内的气体。因而,通过对加压空间303进行加压,从而能够对借助贯通孔315而与该加压空间303连通的第1容器301的容器主体311内进行加压,能够从配管31导出容器主体311内的基质溶液l。

第1容器301是具有贯通孔315的简单的结构,没有设置用于固定配管的固定构件等机械的构造部件。因而,第1容器301比第2容器302廉价,也可以一次性使用。由此,能够削减为了再利用第1容器301而进行清洗的工时。

在配管31的插入到第1容器301内的部分安装有止挡件314。该止挡件314用于防止配管31自贯通孔315脱离。通过将止挡件314安装在配管31的恰当的位置,从而能够可靠地将配管31的顶端位置配置在比基质溶液l的液面低的位置。

此外,在将配管31向上方拉起时,止挡件314会与盖构件312的端面壁317接触。即,止挡件314的至少一部分的外径形成为大于贯通孔315的内径,在将配管31向上方拉起时,止挡件314会卡挂于贯通孔315的周缘部。因而,只要在盖构件312安装于容器主体311的状态下将配管31向上方牵引就能够提起第1容器301整体。而且,能够直接拉起配管31从而将第1容器301经由第2容器302的容器主体321的开口部323取出到第2容器302的外部。

在本实施方式中,第1容器301的容器主体311的上端部的外径小于第1容器301的其他部分的外径。即,第1容器301具有上端部缩窄的形状。而且,第1容器301的外周面具有朝向上端部平滑地凸出弯曲的弯曲面318。因而,在拉起配管31而将第1容器301取出到第2容器302的外部时,弯曲面318会与第2容器302的开口部323的周缘部接触,能够沿着该弯曲面318顺畅地取出第1容器301。

图3是表示止挡件314的结构例的俯视图。图4是表示止挡件314安装于配管31的状态的剖视图。止挡件314的材质和形状没有特别的限定,在该例子中形成为由ptfe(polytetrafluoroethylene)形成的薄板状。但是,止挡件314也可以由金属等其他的材料形成。此外,作为止挡件314的外形,不限于圆形形状,能够采用例如矩形形状或字母c形状等任意的形状。

在止挡件314形成有例如互相交叉的多个(例如两个)狭缝314a。由此,因狭缝314a而分离出的多个(例如4个)保持片314b形成为能够弹性变形的状态。在将配管31插入到多个狭缝314a交叉的位置314c时,从配管31对各保持片314b的顶端施加力,各保持片314b发生弹性变形。由此,使配管31在被各保持片314b的顶端弹性地夹持的状态下贯穿止挡件314。

在将止挡件314安装于配管31时,使配管31贯穿于在第1容器301的盖构件312形成的贯通孔315,在该贯穿的配管31的顶端侧安装止挡件314。将止挡件314的相对于配管31的位置调整为在将盖构件312安装于容器主体311时配管31的顶端位于容器主体311内的底部。将安装于配管31的止挡件314固定为在自各保持片314b承受的阻尼的作用下不会容易地相对于配管31滑动。

3.第1容器的变形例

图5是表示第1容器301的变形例的概略剖视图。以下,在图中对与上述实施方式相同的结构标注相同的附图标记并省略详细的说明。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对将加压空间303内的气体经由在盖构件312的贯通孔315和配管31之间形成的空隙而向容器主体311内导入这样的结构进行了说明。相对于此,在本变形例中,在盖构件312独立于贯通孔315地形成有使加压空间303和第1容器301内(容器主体311内)连通的通气口319。由此,能够将加压空间303内的气体经由通气口319导入到容器主体311内。

通气口319形成于盖构件312的端面壁317。通气口319的内径没有特别的限定,是能够将加压空间303内的气体顺畅地导入到容器主体311内的程度即可。也可以是,在盖构件312的贯通孔315固定有固定构件320,配管31以贯穿该固定构件320的状态固定于该固定构件320。在该情况下,固定构件320作为止挡件发挥功能。也可以是,通气口319形成于容器主体311而不是盖构件312。

4.其他的变形例

第1容器301不限于具备能够相对于容器主体311装拆的盖构件312的结构,也可以将盖构件312以能够开闭的方式固定于容器主体311。此外,也可以是如下结构,即,第1容器301不具备盖构件312,能够从形成于容器主体311的1个或多个开口部向容器主体311内注入基质溶液或者向容器主体311内插入配管31。第2容器302也同样不限于具备能够相对于容器主体321装拆的盖构件322的结构,也可以将盖构件322以能够开闭的方式固定于容器主体321。

5.形态

本领域技术人员能理解的是,上述的多个例示的实施方式是以下的形态的具体例。

(第1项)一个形态的maldi用前处理装置是用于使用maldi用的试剂而进行前处理的maldi用前处理装置,其也可以是,

该maldi用前处理装置包括:

第1容器,其用于收纳所述试剂;

第2容器,其在内部收纳所述第1容器;

加压机构,其通过对所述第2容器内的在所述第1容器的外侧形成的加压空间进行加压从而对与该加压空间连通的所述第1容器内进行加压;以及

试剂导出管,其用于从被加压的所述第1容器内导出所述试剂。

根据第1项所记载的maldi用前处理装置,利用第2容器覆盖用于收纳试剂的第1容器的外侧,通过对第2容器内的在第1容器的外侧形成的加压空间进行加压,从而能够导出第1容器内的试剂。因而,能够使用于收纳试剂的容器即第1容器小型化。

(第2项)第1项所记载的maldi用前处理装置也可以是,

所述第1容器包含第1开口部和能够对该第1开口部进行开闭的第1盖构件。

根据第2项所记载的maldi用前处理装置,能够利用第1盖构件阻止被加压的第1容器内的试剂向第1容器的外侧飞散的状况。此外,能够利用第1盖构件阻止异物从第1容器的外侧混入到第1容器内的状况。

(第3项)第2项所记载的maldi用前处理装置也可以是,

在所述第1盖构件形成有供所述试剂导出管贯穿的第1贯通孔。

根据第3项所记载的maldi用前处理装置,能够经由贯穿第1贯通孔的试剂导出管导出第1容器内的试剂。

(第4项)第3项所记载的maldi用前处理装置也可以是,

该maldi用前处理装置还包括止挡件,该止挡件安装于所述试剂导出管并且用于防止所述试剂导出管自所述第1贯通孔脱离的状况。

根据第4项所记载的maldi用前处理装置,通过将止挡件安装在试剂导出管的恰当的位置,从而能够将试剂导出管的顶端位置可靠地配置在比试剂的液面低的位置。此外,能够通过牵引试剂导出管从而提起第1容器整体而将第1容器取出到第2容器的外部。

(第5项)第1项~第4项中任一项所记载的maldi用前处理装置也可以是,

在所述第1容器形成有使所述加压空间和所述第1容器内连通的通气口。

根据第5项所记载的maldi用前处理装置,能够将加压空间内的气体经由通气口导入到第1容器内。

(第6项)第1项~第5项中任一项所记载的maldi用前处理装置也可以是,

所述第2容器包含第2开口部和能够对该第2开口部进行开闭的第2盖构件,

所述第1容器能够经由所述第2开口部插入到所述第2容器内。

根据第6项所记载的maldi用前处理装置,在将第1容器经由第2容器的第2开口部而收纳在第2容器内之后,能够利用第2盖构件封闭第2开口部从而将第2容器内密闭。通过在该状态下对加压空间进行加压从而能够导出第1容器内的试剂。

(第7项)第6项所记载的maldi用前处理装置也可以是,

在所述第2盖构件形成有用于向所述加压空间导入气体的气体导入口和供所述试剂导出管贯穿的第2贯通孔。

根据第7项所记载的maldi用前处理装置,通过将气体经由气体导入口导入到密闭的第2容器内,从而能够对加压空间进行加压。此外,能够将试剂从收纳在密闭的第2容器内的第1容器内经由试剂导出管导出。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