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荧光免疫分析仪及试剂卡插装导引防拔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506286发布日期:2021-01-01 18:16阅读:120来源:国知局
一种荧光免疫分析仪及试剂卡插装导引防拔机构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体外诊断检测仪器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荧光免疫分析仪及可用于构建该荧光免疫分析仪的试剂卡插装导引防拔机构。



背景技术:

体外诊断检测领域中的免疫层析检测技术是建立在层析和抗原-抗体特异性免疫反应基础上的技术;目前,主要免疫层析技术包括荧光免疫层析和胶体金层析,例如在公开号为cn1645146a的专利文献中公开了一种基于荧光物质作为标记物的免疫层析方法;由于免疫层析快速检测技术具有检测时长较短的优点,甚至可在半个小时获取检测分析结果,而可作为即时检测技术,以用于提高病毒等的检测速度,例如用于新型冠状病毒的快速、准确检测分析,从而能够为当前疫情防控提供强有力的检测手段,常用于临床现场使用,属于现场快速生化/免疫检测(poct)。

荧光免疫分析仪作为一种基于免疫层析检测技术进行工作的检测仪器,例如公开号为cn2252991y的专利文献所公开了荧光免疫分析仪结构,具体包括光源、测样进给机构、检测及接口电路等;为了提高检测自动化程度与检测速度,通常会采用如图1所示的试剂卡01承载待检测试样,并可通过布设在该试剂卡上的二维码、条形码等身份识别码,以便于仪器自动识别出该试剂卡的相关信息,并将检测分析结果归至该检测对象的存储信息上;与该试剂卡的结构相对应的是,将分析仪的结构设置成如图2所示的结构,将测样进给机构设置成包括支架02,用于卡持地装载试剂卡01的试剂卡插装槽座03,及直线位移输出装置。其中,试剂卡插装槽座03通过导轨滑块机构05而沿图中x轴向往复移动地安装在支架02上;直线位移输出装置的动子04与试剂卡插装槽座03固连,从而可在控制器的控制下而驱使试剂卡插装槽座03沿x轴向往复移动。同时,利用安装支架06将信息读取头07固定安装在支架02上。在工作过程中,将试剂卡01插装到试剂卡插装槽座03的容纳槽内,并被卡持地容纳于该容纳槽内,通常为弹性地卡持在该容纳槽内,随着直线位移输出装置04驱使槽座沿x轴正向移动,当试剂卡01对应区域移动至位于信息读取头06的下方目标位置时,将获取相关信息,包括检测信息。

此外,对于测样进给与信息读取头07在支架02上安装结构还可以设置成,信息读取头06在直线位移输出装置的驱使下,而沿x轴负向移动,而用于插装试剂卡01的试剂卡插装槽座03直接固定至支架02上而保持位置不动。

无论采用上述哪种结构构建荧光免疫分析仪,均存在以下问题:存在不经意地将试剂卡01从试剂卡插装槽座03的插装容纳槽内拔出的风险,而存在交叉感染和未正确检测的风险。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荧光免疫分析仪,以能有效地避免出现未经注意的取卡,从而降低交叉感染与未正确检测的风险;

本发明的再一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构建上述荧光免疫分析仪的试剂卡插装导引防拔机构。

为了实现上述主要目的,本发明提供的荧光免疫分析仪包括支架及安装在支架上的试剂卡插装槽座、信息读取头、直线位移输出装置与试剂卡插装导引防拔机构;试剂卡插装槽座用于卡持插装在其容纳槽内的试剂卡,直线位移输出装置用于驱使试剂卡插装槽座与信息读取头相对移动;试剂卡插装导引防拔机构布设在向容纳槽插装试剂卡的入口处的侧旁,包括辊安装座、导向辊、单向转动锁定机构及解锁机构;导向辊可转动地安装在辊安装座上,至少用于对试剂卡的插装动作提供导向;单向转动锁定机构用于对导向辊朝插卡反向的单向转动进行可释放地锁定;解锁机构用于控制单向转动锁定机构的工作状态,以解除对导向辊的转向锁定状态;导向辊为辊面是摩擦阻尼面的弹性挤压辊,用于对压于其上的试剂卡提供表面挤压力的同时,在试剂卡与弹性挤压辊相对滑动时提供锁定防拔摩擦力。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通过在试剂卡插装口处增设一个试剂卡插装导引防拔机构,以基于在转向锁定状态下,仅能沿插卡方向转动的导向辊为沿插卡反向拔出的试剂卡提供防拔摩擦力,从而能够有效地防止不经意地将试剂卡从试剂卡插装槽座的插装容纳槽内拔出的风险,而降低交叉感染和未正确检测的风险。并在完成检测之后,需要拔出时操控解锁机构工作,而解锁单向转动锁定机构对导向辊的转向锁定状态,从而不会防止试剂卡的拔出。

具体的方案为单向转动锁定机构包括锁定复位机构,用于在解锁机构释放对单向转动锁定机构的锁定解除控制后,使单向转动锁定机构复位至转向锁定状态。该技术方案能对锁定状态进行自动复位,以避免出现锁定未复位的状态。

更具体的方案为单向转动锁定机构为棘轮机构,其棘轮固定在导向辊的端部上,其棘爪固定在辊安装座上;解锁机构用于使棘爪与棘轮脱离耦合。采用棘轮机构构建单向转动锁定机构,能有效地简化整体结构。

进一步的方案为棘爪为一端固定在辊安装座上的簧片;解锁机构为电磁铁,用于在通电时对簧片的自由端部磁吸而使自由端部与棘轮脱离耦合;锁定复位机构包括簧片。采用簧片构建棘爪,能进一步地简化整体的结构。

进一步的方案为导向辊包括可转动地安装在辊安装座上的支撑芯轴,及固定地套装在支撑芯轴外的弹性辊筒;棘轮固定在支撑芯轴的端部上。便于制造具有支撑强度且能提供弹性力的导向辊。

更具体的方案为单向转动锁定机构为单向离合机构;该单向离合机构包括与辊安装座固连的从动部,与弹性挤压辊固连的主动部,及弹性压紧机构;该弹性压紧机构的弹性恢复力用于迫使离合从动部与离合主动部单向传动接合;解锁机构为离合操作机构,用于迫使离合从动部克服弹性压紧机构的弹性恢复力,而使离合从动部与主动部脱离接合。

再具体的方案为导向辊包括支撑芯轴,及可转动地套装在支撑芯轴外的弹性辊筒;主动部为内凹地形成于弹性辊筒的端面上的第一锯齿形槽组;第一锯齿形槽组包括多个环绕支撑芯轴的周向一圈且连续布置的锯齿形槽;在第一锯齿形槽组中,沿插卡反向,每个锯齿形槽均包括位于上游侧的第一斜向导入导出面部、位于下游侧的第一轴向锁定面部及用于连接二者的第一过渡面部;单向转动锁定机构包括固定在外连端部上的止挡卡盘,及可转动且可沿轴向滑动地套装在支撑芯轴外的滑套;从动部为内凹地形成于滑套的端面上的第二锯齿形槽组,第二锯齿形槽组与第一锯齿形槽组啮合配合;弹性压紧机构为套装在支撑芯轴外的扭簧;滑套位于第一锯齿形槽组与止挡卡盘之间;扭簧的簧圈压于滑套与止挡卡盘之间,且可压缩行程大于两组锯齿形槽的啮合深度;扭簧的一个扭臂耦合于止挡卡盘上,另一个扭臂耦合于滑套上;解锁机构包括用于驱使滑套克服簧圈的弹性推力,以使第二锯齿形槽与第一锯齿形槽脱离耦合;锁定复位机构包括扭簧。

优选的方案为在试剂卡背离导向辊的一侧,布设有压于试剂卡上的紧压块,用于迫使试剂卡紧压于导向辊上。

更优选的方案为紧压块固设在试剂卡插装槽座上,或紧压块固设在辊安装座上。

优选的方案为导向辊为支撑辊,用于从底侧挤压而支撑试剂卡。

优选的方案为试剂卡插装槽座固定在支架上,信息读取头可移动地安装在支架上,试剂卡插装导引防拔机构固定在试剂卡插装槽座上。

优选的方案为信息读取头固定在支架上,试剂卡插装槽座通过导轨而可滑动地安装在支架上,试剂卡插装导引防拔机构固定在支架上或导轨上。

为了实现上述另一目的,本发明提供的试剂卡插装导引防拔机构用于布设在试剂卡插装入口处的侧旁,具体包括辊安装座、导向辊、单向转动锁定机构、紧压块及解锁机构;导向辊可转动地安装在辊安装座上,至少用于对试剂卡的插装动作提供导向;单向转动锁定机构用于对导向辊朝插卡反向的单向转动进行可释放地锁定;解锁机构用于控制单向转动锁定机构的工作状态,以解除对导向辊的转向锁定状态;紧压块用于迫使位于其与导向辊之间的试剂卡弹性地紧压于导向辊上;导向辊的辊面为摩擦阻尼面,用于对压于其上的试剂卡提供表面挤压力的同时,在试剂卡与导向辊相对滑动时提供防拔摩擦力。

具体的方案为紧压块为位置固定的刚性块体结构,导向辊为弹性挤压辊。

优选的方案为单向转动锁定机构包括锁定复位机构,用于在解锁机构释放对单向转动锁定机构的锁定解除控制后,使单向转动锁定机构复位至转向锁定状态。

进一步的方案为单向转动锁定机构为棘轮机构,其棘轮固定在导向辊的端部上,其棘爪固定在辊安装座上;解锁机构用于使棘爪与棘轮脱离耦合。

更进一步的方案为棘爪为一端固定在辊安装座上的簧片;解锁机构为电磁铁,用于在通电时对簧片的自由端部磁吸而使自由端部与棘轮脱离耦合;锁定复位机构包括簧片。

更进一步的方案为导向辊包括可转动地安装在辊安装座上的支撑芯轴,及固定地套装在支撑芯轴外的弹性辊筒。

更具体的方案为单向转动锁定机构为单向离合机构;该单向离合机构包括与辊安装座固连的从动部,与弹性挤压辊固连的主动部,及弹性压紧机构;该弹性压紧机构的弹性恢复力用于迫使离合从动部与离合主动部单向传动接合;解锁机构为离合操作机构,用于迫使离合从动部克服弹性压紧机构的弹性恢复力,而使离合从动部与主动部脱离接合。

再具体的方案为导向辊包括支撑芯轴,及可转动地套装在支撑芯轴外的弹性辊筒;主动部为内凹地形成于弹性辊筒的端面上的第一锯齿形槽组;第一锯齿形槽组包括多个环绕支撑芯轴的周向一圈且连续布置的锯齿形槽;在第一锯齿形槽组中,沿插卡反向,每个锯齿形槽均包括位于上游侧的第一斜向导入导出面部、位于下游侧的第一轴向锁定面部及用于连接二者的第一过渡面部;单向转动锁定机构包括固定在外连端部上的止挡卡盘,及可转动且可沿轴向滑动地套装在支撑芯轴外的滑套;从动部为内凹地形成于滑套的端面上的第二锯齿形槽组,第二锯齿形槽组与第一锯齿形槽组啮合配合;弹性压紧机构为套装在支撑芯轴外的扭簧;滑套位于第一锯齿形槽组与止挡卡盘之间;扭簧的簧圈压于滑套与止挡卡盘之间,且可压缩行程大于两组锯齿形槽的啮合深度;扭簧的一个扭臂耦合于止挡卡盘上,另一个扭臂耦合于滑套上;解锁机构包括用于驱使滑套克服簧圈的弹性推力,以使第二锯齿形槽与第一锯齿形槽脱离耦合;锁定复位机构包括扭簧。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试剂卡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现有荧光免疫分析仪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安装本发明实施例1中荧光免疫分析仪的结构立体图;

图4为利用本发明实施例1中荧光免疫分析仪的结构主视图;

图5为利用本发明实施例1中荧光免疫分析仪在试剂卡插装入口处的局部结构图;

图6为图5中的a局部放大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1中荧光免疫分析仪在试剂卡插装入口处在区别于图5所示视角下的局部结构图;

图8为图7中的b局部放大图;

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1中导向辊与单向转动锁定机构的结构分解图;

图10为图9所示结构的端部局部放大图;

图11为本发明实施例1中第一锯齿形槽组与第二锯齿形槽组完全啮合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12为本发明实施例1中第一锯齿形槽组与第二锯齿形槽组完全脱离耦合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13为本发明实施例2中荧光免疫分析仪在试剂卡插装入口处的局部结构图;

图14为图13中的c局部放大图;

图15为本发明实施例3中荧光免疫分析仪在试剂卡插装入口处的局部结构分解图;

图16为本发明实施例3中单向转动锁定机构迫使导向辊单向转动的第一状态图;

图17为本发明实施例3中单向转动锁定机构迫使导向辊单向转动的第二状态图;

图18为本发明实施例中试剂卡插装槽座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实施例及其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本发明的主要构思是对现有荧光免疫分析仪的局部结构进行改进,具体为在试剂卡插装的入口处的侧旁增设试剂卡插装导引防拔机构,以避免在测试过程中出现未经注意的取卡,从而降低交叉感染与未正确检测的风险。此外,可根据实际需要设置或增设本发明的主要发明点之外的功能单元,例如加热单元,以用于对插装在试剂卡槽座内的试剂卡进行加热处理;或例如试剂卡到位检测单元,以检测试剂卡是否位于目标位置处,例如试剂卡在试剂卡槽座内的插装到位检测,且到位检测传感器可采用光电传感器、接触式触发开关等进行构建;对于前述主要构思的发明点之外结构增设或设置,可参照现有产品进行设置。

实施例1

参见图3至图12,本发明荧光免疫分析仪1包括支架10及安装在该支架10上的试剂卡插装槽座2、信息读取头11、直线位移输出装置3与试剂卡插装导引防拔机构4。试剂卡插装槽座2位于信息读取头11的下方侧。其中,支架10包括连接成一体结构的底安装板100与竖向安装板101,二者布设成横截面为l型结构;信息读取头11通过连接架102而固定在竖向安装板101上,试剂卡插装槽座2通过导轨51与导轨52而可沿x轴向往复滑动地安装在支架10上。

参见图18,试剂卡插装槽座2包括槽主体部20及用于与直线位移输出装置3连接的连接端部21;在槽主体部20上,由底壁板部21、侧壁板部22与侧壁板部23围成上侧敞口的容纳槽200,从而在y轴向上将试剂卡01限定在容纳槽200内;在侧壁板部22的上端部沿横向朝里延伸而形成有多个压紧块220,在侧壁板部23的上端部沿横向朝里延伸而形成有多个压紧块230,从而在z轴向上可将试剂卡01限定在其容纳槽200内;在压紧块220前端侧形成有倾斜布置的导入面221,在压紧块230前端侧形成有倾斜布置的导入面;在容纳槽200的入口处,底壁板部21的内壁面前端部形成有倾斜布置的导入面210,侧壁板部22的内壁面前端部形成有倾斜布置的导入面222,侧壁板部23的内壁面前端部形成有倾斜布置的导入面。

在工作过程中,如图1所示的试剂卡01沿x轴正向插装经容纳槽200内,即x轴正向构成本实施例中的插卡方向,而x轴负向构成本实施例中的插卡反向。

导轨51与导轨52均为横截面是t型结构的导轨,二者固定在底安装板100上,从而与底安装板100的上板面围成横截面为凸字型结构的滑槽50,从而y轴向与z轴向上对试剂卡插装槽座2的自由度进行限位,滑槽50的槽长方向沿x轴向布置,从而使试剂卡插装槽座2可沿x轴向往复移动地套装在滑槽50内。

直线位移输出装置3包括伺服电机30、同步带轮31、同步带轮32、同步带轮33、同步带34、张紧轮35及固连在同步带34上的连接头36,连接头36与连接端部21固连,伺服电机30固定在竖向安装板101上,同步带轮31、同步带轮32、同步带轮33、同步带34与张紧轮35均可转动地安装在竖向安装板101上;张紧轮35抵靠在同步带34的外带面上,以用于对同步带34的张紧度进行调节;伺服电机30用于驱使同步带轮31正反转动,从而带动啮合在三个同步带轮外的同步带34,以驱使连接头36沿x轴向行进或后退,从而带动试剂卡插装槽座2在滑槽50内沿x轴向往复移动。即在工作过程中,直线位移输出装置3用于驱使信息读取头11与试剂卡插装槽座2相对沿x移动。

即在本实施例中,试剂卡插装槽座2上设有沿插卡方向延伸布置的容纳槽200,该容纳槽200用于弹性地卡持插装在其内的试剂卡01;具体为可在底壁板部21、侧壁板部22与侧壁板部23上布设弹性结构,与压紧块220及压紧块230配合,从而将试剂卡01限定在容纳槽200内,且在z轴向上与y轴向上不会出现晃动。

如图4至图12,试剂卡插装导引防拔机构4包括导向辊40、单向转动锁定机构6、辊安装座及解锁机构41;在导轨51上设有一个供导向辊40穿过的通孔519,及在导轨52上各设有一个供导向辊40穿过的通孔529,从而使导向辊40的轴向沿y轴向布置,且使导向辊40布设在向容纳槽200插装试剂卡01的入口处的侧旁;用于支撑安装导向辊40的两端部的辊安装座布设在通孔519与通孔529内。导向辊40包括固定地安装在辊安装座上的支撑芯轴42,及可转动地套装在该支撑芯轴42外的弹性辊筒43。其中,弹性辊筒43由弹性橡胶制成,且外表面被处理成粗糙表面结构,以提高对压于其表面上物体的摩擦力;支撑芯轴42由金属材料或硬质塑料制成,优选采用钢构建,并在其外壁面上设有多条沿其轴向延伸布置的凹槽420,从而可降低弹性辊筒43与其之间的摩擦力,以促进弹性辊筒43相对于支撑芯轴42的相对旋转。

单向转动锁定机构6包括固定在支撑芯轴42的外连端部上的止挡卡盘60,可转动且可沿轴向滑动地套装在支撑芯轴42外的滑套61,及套装在支撑芯轴42外的扭簧62。弹性辊筒43邻近止挡卡盘60的端部内凹或外凸地形成有第一锯齿形槽组430。在本实施例中,第一锯齿形槽组430包括多个环绕支撑芯轴42的周向一圈且连续布置的锯齿形槽431;在第一锯齿形槽组430中,沿前述插卡反向,即沿x轴负向,每个锯齿形槽431均包括位于上游侧的第一斜向导入导出面部433、位于下游侧的第一轴向锁定面部432及用于连接二者的第一过渡面部434;在本实施例中,第一过渡面部434为平行于xoz平面的平端面部,且在两个面部连接处为倒圆面部。

滑套61位于第一锯齿形槽组430与止挡卡盘60之间,且朝向第一锯齿形槽组430的端部形成有与第一锯齿形槽组430啮合配合的第二锯齿形槽组610;对应地,第一锯齿形槽组430包括多个环绕支撑芯轴42的周向一圈且连续布置的锯齿形槽611;在第二锯齿形槽组610中,沿前述插卡正向,即沿x轴正向,每个锯齿形槽611均包括位于上游侧的第二轴向锁定面部612、位于下游侧的第二斜向导入导出面部613及用于连接二者的第二过渡面部614;第二过渡面部614为平行于xoz平面的平端面部,且在两个面部连接处为倒圆面部。

扭簧62的簧圈620压于滑套61与止挡卡盘60之间,且簧圈620的可压缩行程大于两组锯齿形槽的啮合深度,即在簧圈620沿y轴向布置的弹性复位力的作用下,从而使第一锯齿形槽组430与第二锯齿形槽组610完全啮合,当推动滑套61沿y轴正向移动至使第一锯齿形槽组430与第二锯齿形槽组610完全脱离时,簧圈620仍具有可压缩行程;止挡卡盘60上设有沿其径向布置的卡槽600,滑套61的外周面凸起地形成有四个挡臂618,相邻两个挡臂618之间的夹角为90度;扭簧62上的一个扭臂621耦合于止挡卡盘上,具体为该扭臂621卡套在卡槽600内,另一个扭臂622耦合于滑套61上,具体为该扭臂622卡合在两个挡臂618上,其弹性扭力用于迫使滑套61在周向上固定至辊安装座上,且具有小范围的摆动,从而在插拔试剂卡时,减小顿挫感。

解锁机构41为通过铰轴44与导轨52铰接的拨片,其抵靠在其中一个挡臂618邻近导轨52的侧面上,从而在工作过程中,通过拨动该拨片的自由端而使其远离导轨52,以推动挡臂618,而驱使第二锯齿形槽组610与第一锯齿形槽组430脱离耦合。

在工作过程中,直线位移输出装置3驱使试剂卡插装槽座2处于如图7所示的位置时,此时可从滑槽50的槽口朝容纳槽200插装试剂卡01,且解锁机构41未受到外力拨动;此时,扭簧62处于最大可伸长量处,滑套61在扭簧62的轴向弹性恢复力的作用下,而使第一锯齿形槽组430与第二锯齿形槽组610完全啮合,此时结构如图11所示;当有试剂卡01需要插装进容纳槽200内时,其上表面在压紧块220与压紧块230的硬抵靠下而使其下表面紧压于弹性辊筒43的外周面上而使其产生弹性形变,其下表面的摩擦力迫使导向辊40沿插卡方向转动,即接触点位置的切向速度沿插卡方向布置;在扭簧62的扭转弹性恢复力的作用下,且第一斜向导入导出面部433与第二斜向导入导出面部613相互抵靠而产生偏移,随着试剂卡01的插入动作,压缩簧圈620至使两组锯齿形槽组在轴向脱离耦合,从而可连续完成试剂卡01的插装动作,此时结构如图12所示。在完成试剂卡01的插装之后,滑套61不再受到弹性辊筒43的持续作用力,在簧圈620的弹性力作用下,第一锯齿形槽组430与第二锯齿形槽组610恢复完全啮合。若不经意地对试剂卡01施加沿x轴负向的拔出力时,在扭簧62的扭转弹性恢复力的作用下,且第一轴向锁定面部432与第二轴向锁定面部612相互抵靠而使滑套61与弹性辊筒43接合,而无法相对转动。即在本实施例中,单向转动锁定机构6为单向离合机构,扭簧62构成该单向离合机构的弹性压紧机构,第一锯齿形槽组430为该单向离合机构的离合主动部,第二锯齿形槽组610为该单向离合机构的离合从动部。解锁机构41构成离合操作机构,以驱使离合从动部克服弹性压紧机构的弹性恢复力,而迫使离合主动部与离合从动部脱离接合。弹性压紧机构在功能上,构成单向转动锁定机构的锁定复位机构,用于在解锁机构41释放对单向转动锁定机构6的锁定解除控制后,使单向转动锁定机构6复位至转向锁定状态。

当需要进行拔卡操作时,仅需拨动拨片而使滑套61与弹性辊筒43脱离耦合,此时单向离合器被操作成脱离接合,而使弹性辊筒43可连续地朝插卡反向转动,而可正常拔出试剂卡01。

从上述工作过程可知,导向辊用于对试剂卡的插装动作与拔出提供导向;单向转动锁定机构6用于对导向辊朝插卡反向的单向转动进行可释放地锁定;解锁机构41用于控制单向转动锁定机构的工作状态,以解除对导向辊的转向锁定状态。导向辊40为辊面是摩擦阻尼面的弹性挤压辊,用于对压于其上的试剂卡01提供表面挤压力的同时,在试剂卡与弹性挤压辊相对滑动时提供防拔摩擦力。

实施例2

作为对本发明实施例2的说明,以下仅对与上述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进行说明。

参见图13及图14,在上述实施例1中在解锁过程中,需要人工拨动拨片进行解锁,通常需要两手进行拔卡操作;而在本实施例中,通过在底安装板100上布设电磁铁91,以用于对固设在解锁机构41上的衔铁进行磁吸,而完成解锁动作,以能对试剂卡01进行单手拔卡操作。

实施例3

作为对本发明实施例3的说明,以下仅对与上述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进行说明。

参见图15至图17,在本实施例中,导向辊40包括可转动地安装在辊安装座83上的支撑芯轴42,及固定地套装在该支撑芯轴42外的弹性辊筒43;在本实施例中,支撑芯轴42通过旋转支撑槽座85与旋转支撑槽座86而可旋转地安装在底安装板100上;单向转动锁定机构6为棘轮机构,其棘轮81固定在导向辊40的端部上,其棘爪82固定在第一辊安装座83上;在本实施例中,棘轮81固定在支撑芯轴42的端部上;解锁机构41用于使棘爪82与棘轮81脱离耦合,在本实施例中,棘爪82为一端固定在第一辊安装座83上的簧片;解锁机构41为电磁铁,用于在通电时对簧片的自由端部磁吸而使自由端部与棘轮81脱离耦合。在工作过程中,若电磁铁未对棘爪82进行磁吸,则为簧片的棘爪82在其自身弹性恢复力的作用下,而卡合于棘轮81的齿槽内,而使导向辊40仅能沿单向转动,从而实现单向转动锁定,无法进行不经意地拔卡操作;当需要进行拔卡操作时,对电磁铁进行通电而使棘爪82与棘轮81脱离卡合,从而能进行双向转动,从而可进行拔卡操作。即在本实施例中,前述簧片构成本实施例中的锁定复位机构。在本实施例中,第一辊安装座83为底安装板100上的局部结构或固设在底安装板100上的安装座结构,第一辊安装座83、旋转支撑槽座85与旋转支撑槽座86一起构成本实施例中的辊安装座。

实施例4

作为对本发明实施例4的说明,以下仅对与上述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进行说明。

在本实施例中,试剂卡插装槽座固定在支架上,信息读取头可移动地安装在支架上;此时,试剂卡插装导引防拔机构固定在试剂卡插装槽座上,也可固定在支架上。

对于上述实施例中的“弹性挤压辊”,其被配置为在受压时,能够在径向上产生一定反向弹性作用力;“辊”为按照现有语义解释为能提供导向的旋转体结构,在本实施例中,若单向转动锁定机构未解锁时,其只能沿试剂卡插装方向转动,而在插卡反向上被锁定,即其与试剂卡接触周面处的表面速度方向只能沿插卡方向布置。

对于实现试剂卡的防拔操作,只需要求试剂卡无法连续多圈地朝插卡反向转动即可,从而可提醒操作人员该拔出是错误的;优选该转动不是整周以上的转动;进一步地优选为该转动小于预定小角度的转动,例如小于90度、45度、30度,或者不能产生插卡反向的转动;其目标是拔出长度不会超过正常检测的位置偏移。对于本发明的“试剂卡的防拔操作”的理解,应为在于阻止或提醒操作人员未经注意或允许的拔卡是错误的,在已经按上述各实施例或变形形式实施了的情况下,操作人员仍可强力拔出试剂卡,并非完全的锁定不动。

对于试剂卡插装导引防拔机构,其可采用上述结构的单向离合机构进行构建之外,还可采用单向深沟球轴承与齿轮组配合构建,该齿轮组可沿弹性辊筒的轴向插拔离合,主动齿轮与弹性辊筒之间或者从动齿轮与辊安装之间通过单向深沟球轴承进行单向转动连接,从而在主从齿轮啮合时,此时,在单向深沟球轴承的作用下而使弹性辊筒与辊安装座之间能沿插卡方向转动,而无法沿插卡反向转动。

在上述各个实施例中,导向辊从底层提供支撑力,从而在接触面间形成防拔摩擦力,对于防拔摩擦力的施加也可以施加在试剂卡的侧面或顶面上。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