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水管损伤检测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990475发布日期:2021-02-20 13:18阅读:55来源:国知局
隔水管损伤检测装置的制作方法

[0001]
本发明涉及无损检测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隔水管损伤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0002]
隔水管是从海上钻井平台下到海底浅层的套管,是钻井作业时隔绝海水、循环泥浆的安全通道,隔水管上接导流器,下接防喷器,是一种重要的水下钻井装备,同时也是钻井系统中最重要也最薄弱的环节。通常海上隔水管工况复杂多变,除承受管内油气液等介质的高压作用,还承受外部海洋风、浪、流等恶劣环境和气候等的影响。在复杂载荷的作用下极易诱发隔水管疲劳损伤,尤其是焊缝处容易产生疲劳裂纹甚至发生断裂,断裂后会造成钻井液等介质泄漏到海水中造成海洋污染,同时影响钻井作业,因此进行隔水管定期疲劳损伤检测尤为重要。
[0003]
目前,隔水管疲劳裂纹检测常用的方法主要包括磁粉法、超声法等等,然而传统的检测方法只适合基地离线检测,一般不适合在井口对在役隔水管进行实时检测。例如,如申请号为cn201910332807.8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隔水管检测装置,其将检测装置连接于钻杆头部,利用钻杆下放检测装置,这样很难避免钻杆大幅晃动造成检测单元与隔水管内壁贴合不良而影响检测效果,且其支撑结构与检测结构都向上倾斜布置,具有较强的方向性,从隔水管内下放该种隔水管检测装置容易,但提起时如遇较大凸台则十分容易出现卡堵现象,强行提起更会造成设备的损坏。
[0004]
因此,有必要提出一种新型的隔水管损伤检测装置,以克服上述缺陷之一。


技术实现要素:

[0005]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发明实施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了一种隔水管损伤检测装置,其能够确保隔水管损伤检测装置在隔水管中轻易的下放和上提,且在对隔水管进行检测时可以保证磁记忆探头与隔水管内壁平行紧贴。
[0006]
本发明实施例的具体技术方案是:
[0007]
一种隔水管损伤检测装置,所述隔水管损伤检测装置包括:
[0008]
沿竖直方向延伸的支撑体;连接在支撑体上端的沿径向方向延伸的上支撑板;连接在支撑体下端的沿径向方向延伸的下支撑板;
[0009]
连接在所述上支撑板上端的多个上支撑轮机构,其绕所述上支撑板呈周向分布,所述上支撑轮机构包括上弹性件和上支撑轮,所述上弹性件使得所述上支撑轮能沿所述上支撑板的径向方向移动且具有沿所述上支撑板的径向方向向外的移动趋势;
[0010]
连接在所述下支撑板下端的多个下支撑轮机构,其绕所述下支撑板呈周向分布,所述下支撑轮机构包括下弹性件和下支撑轮,所述下弹性件使得所述下支撑轮能沿所述下支撑板的径向方向移动且具有沿所述下支撑板的径向方向向外的移动趋势;
[0011]
在所述上支撑轮和所述下支撑轮未受到外力作用时,所述上支撑轮和所述下支撑的最外侧超出所述上支撑板和所述下支撑板的外边缘;
[0012]
多个变径检测机构,其绕所述支撑体呈周向分布,所述变径检测机构包括:固定杆,其连接在所述上支撑板与所述下支撑板之间;传感器安装件;第一摆杆,其两端分别与所述固定杆和所述传感器安装件相铰链连接;第二摆杆,其两端分别与所述固定杆和所述传感器安装件相铰链连接,在所述第一摆杆和所述第二摆杆转动过程中,所述第一摆杆、所述第二摆杆、所述传感器安装件和所述固定杆之间始终保持平行四边形状;支撑杆,其一端与所述传感器安装件相铰链连接,其另一端连接在所述固定杆上并能沿竖直方向进行滑动;拉簧,其两端分别连接在所述第二摆杆和所述支撑杆上;安装在所述传感器安装件上的磁记忆探头。
[0013]
优选地,上支撑轮机构还包括:上固定座;上摆动轮叉,其与所述上固定座通过转轴连接,所述上摆动轮叉具有第一部分上摆动轮叉和第二部分上摆动轮叉,两者之间的角度大于90度小于180度,所述上支撑轮安装在第一部分上摆动轮叉上;上拉杆,其一端转动连接在所述第二部分上摆动轮叉上,其另一端穿出所述上固定座的上盖板,所述上弹性件套设在所述上拉杆上,所述上弹性件的下端抵住所述上盖板,所述上弹性件的上端抵住所述上拉杆的上端。
[0014]
优选地,所述上支撑轮的轮轴上连接有u型连接扣;所述隔水管损伤检测装置还包括:多根副牵引绳,每一根所述副牵引绳的一端与一个所述u型连接扣相连接;主牵引绳,下端与所述上支撑板的中部相连接;连接在所述主牵引绳中的拉力传感器。
[0015]
优选地,所述下支撑轮机构还包括:下固定座;下摆动轮叉,其与所述下固定座通过转轴连接,所述下摆动轮叉具有第一部分下摆动轮叉和第二部分下摆动轮叉,两者之间的角度大于90度小于180度,所述上支撑轮安装在第一部分下摆动轮叉上;下拉杆,其一端转动连接在所述第二部分下摆动轮叉上,其另一端穿出所述下固定座的下盖板,所述下弹性件套设在所述下拉杆上,所述下弹性件的上端抵住所述下盖板,所述上弹性件的下端抵住所述下拉杆的下端。
[0016]
优选地,所述固定座的上盖板沿水平方向延伸,所述上拉杆沿竖直方向延伸;第一部分上摆动轮叉和第二部分上摆动轮叉之间的角度大于120度小于150度。
[0017]
优选地,所述固定杆沿竖直方向延伸,所述传感器安装件与所述固定杆始终保持平行;所述传感器安装件的外侧壁上具有凹进的安装槽,所述磁记忆探头设置在所述安装槽中。
[0018]
优选地,所述支撑体具有内腔,所述支撑体的上端封闭,所述支撑体的下端呈开口状;所述隔水管损伤检测装置还包括:具有供电模块、数据采集模块的电子设备,所述电子设置安装在所述支撑体的内腔中,所述电子设备与所述磁记忆探头相电性连接。
[0019]
优选地,所述传感器安装件外侧壁的上端和下端设有过度圆角,以减小所述传感器安装件在隔水管中卡堵的几率。
[0020]
优选地,所述隔水管损伤检测装置还包括:用于对所述支撑体的下端进行密封的端盖,所述端盖上开设有开口,所述端盖上设置有可拆卸的用于对所述开口进行密封的密封板。
[0021]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具有以下显著有益效果:
[0022]
本申请中的隔水管损伤检测装置在隔水管中时,位于支撑体上端和下端的多个上支撑轮机构和下支撑轮机构分别在自身的上弹性件和下弹性件的作用下,将自身的上支撑
轮和下支撑轮向隔水管的内壁推靠,使得上支撑轮和下支撑轮抵住隔水管内壁,这样在上支撑轮和下支撑轮的同时作用下可以达到隔水管损伤检测装置的定心目的,可以避免较大偏心造成磁记忆探头与隔水管的内壁接触不良或推靠力变小,也可以避免当装置运行时发生磁记忆探头强烈震颤而影响检测结果。其次,变径检测机构中的第一摆杆、所述第二摆杆无论如何转动以适应隔水管的内径时,变径检测机构中安装的传感器安装件、第一摆杆、所述第二摆杆和所述固定杆之间始终保持平行四边形状,这样,传感器安装件始终与固定杆相平行,当变径检测机构沿径向方向进行伸缩时,在拉簧的作用下,传感器安装件能够始终与隔水管的内壁相平行且贴紧,这样可以最大程度的确保磁记忆探头对隔水管无损检测的有效性和可靠性,避免在传感器安装件与隔水管的内壁之间处于倾斜状态下磁记忆探头采集到失真或不可靠数据。
[0023]
参照后文的说明和附图,详细公开了本发明的特定实施方式,指明了本发明的原理可以被采用的方式。应该理解,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在范围上并不因而受到限制。在所附权利要求的精神和条款的范围内,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包括许多改变、修改和等同。针对一种实施方式描述和/或示出的特征可以以相同或类似的方式在一个或更多个其它实施方式中使用,与其它实施方式中的特征相组合,或替代其它实施方式中的特征。
附图说明
[0024]
在此描述的附图仅用于解释目的,而不意图以任何方式来限制本发明公开的范围。另外,图中的各部件的形状和比例尺寸等仅为示意性的,用于帮助对本发明的理解,并不是具体限定本发明各部件的形状和比例尺寸。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的教导下,可以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各种可能的形状和比例尺寸来实施本发明。
[0025]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中隔水管损伤检测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26]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变径检测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0027]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中传感器安装件的结构示意图;
[0028]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中上支撑轮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0029]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中下支撑轮机构倒置后的结构示意图;
[0030]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中支撑体、上支撑板和下支撑板处的剖面图;
[0031]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中隔水管损伤检测装置对在役隔水管检测的效果示意图;
[0032]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中隔水管损伤检测装置对基地隔水管检测的效果示意图。
[0033]
以上附图的附图标记:
[0034]
1、下支撑轮机构;11、下支撑轮;13、下摆动轮叉;15、下固定座;16、下拉杆;18、下弹性件;2、变径检测机构;21、固定杆;22、销轴;23、第一摆杆;24、第二摆杆;25、传感器安装件;251、安装槽;26、磁记忆探头;27、拉簧;28、支撑杆;29、滑动销;3、支撑体;31、吊环;32、吊环连接座;33、高压密封塞;34、数据采集模块;35、供电模块;36、端盖;361、开口;37、密封板;4、上支撑板;5、下支撑板;6、上支撑轮机构;61、上支撑轮;62、轮轴;63、上摆动轮叉;631、第一部分上摆动轮叉;632、第二部分上摆动轮叉;64、转轴;65、上固定座;651、上盖板;66、上拉杆;67、螺母;68、上弹性件;69、u型连接扣;7、主牵引绳;8、副牵引绳;9、拉力传感器;10、隔水管。
具体实施方式
[0035]
结合附图和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的描述,能够更加清楚地了解本发明的细节。但是,在此描述的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解释本发明的目的,而不能以任何方式理解成是对本发明的限制。在本发明的教导下,技术人员可以构想基于本发明的任意可能的变形,这些都应被视为属于本发明的范围。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机械连接或电连接,也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的具体含义。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上”、“下”、“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
[0036]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申请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申请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方式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申请。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和/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0037]
为了能够确保隔水管损伤检测装置在隔水管10中轻易的下放和上提,且在对隔水管10进行检测时可以保证磁记忆探头26与隔水管10内壁平行紧贴,在本申请中提出了一种隔水管损伤检测装置,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中隔水管损伤检测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变径检测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和图2所示,隔水管损伤检测装置可以包括:沿竖直方向延伸的支撑体3;连接在支撑体3上端的沿径向方向延伸的上支撑板4;连接在支撑体3下端的沿径向方向延伸的下支撑板5;连接在上支撑板4上端的多个上支撑轮机构6,其绕上支撑板4呈周向分布,上支撑轮机构6包括上弹性件68和上支撑轮61,上弹性件68使得上支撑轮61能沿上支撑板4的径向方向移动且具有沿上支撑板4的径向方向向外的移动趋势;连接在下支撑板5下端的多个下支撑轮机构1,其绕下支撑板5呈周向分布,下支撑轮机构1包括下弹性件18和下支撑轮11,下弹性件18使得下支撑轮11能沿下支撑板5的径向方向移动且具有沿下支撑板5的径向方向向外的移动趋势;在上支撑轮61和下支撑轮11未受到外力作用时,上支撑轮61和下支撑的最外侧超出上支撑板4和下支撑板5的外边缘;多个变径检测机构2,其绕支撑体3呈周向分布,变径检测机构2包括:固定杆21,其连接在上支撑板4与下支撑板5之间;传感器安装件25;第一摆杆23,其两端分别与固定杆21和传感器安装件25相铰链连接;第二摆杆24,其两端分别与固定杆21和传感器安装件25相铰链连接,在第一摆杆23和第二摆杆24转动过程中,第一摆杆23、第二摆杆24、传感器安装件25和固定杆21之间始终保持平行四边形状;支撑杆28,其一端与传感器安装件25相铰链连接,其另一端连接在固定杆21上并能沿竖直方向进行滑动;拉簧27,其两端分别连接在第二摆杆24和支撑杆28上;安装在传感器安装件25上的磁记忆探头26。
[0038]
本申请中的隔水管损伤检测装置在隔水管10中时,位于支撑体3上端和下端的多个上支撑轮机构6和下支撑轮机构1分别在自身的上弹性件68和下弹性件18的作用下,将自身的上支撑轮61和下支撑轮11向隔水管10的内壁推靠,使得上支撑轮61和下支撑轮11抵住隔水管10内壁,这样在上支撑轮61和下支撑轮11的同时作用下可以达到隔水管损伤检测装置的定心目的,可以避免较大偏心造成磁记忆探头26与隔水管10的内壁接触不良或推靠力
变小,也可以避免当装置运行时发生磁记忆探头26强烈震颤而影响检测结果。其次,变径检测机构2中的第一摆杆23、第二摆杆24无论如何转动以适应隔水管10的内径时,变径检测机构2中安装的传感器安装件25、第一摆杆23、第二摆杆24和固定杆21之间始终保持平行四边形状,这样,传感器安装件25始终与固定杆21相平行,当变径检测机构2沿径向方向进行伸缩时,在拉簧27的作用下,传感器安装件25能够始终与隔水管10的内壁相平行且贴紧,这样可以最大程度的确保磁记忆探头26对隔水管10无损检测的有效性和可靠性,避免在传感器安装件25与隔水管10的内壁之间处于倾斜状态下磁记忆探头26采集到失真或不可靠数据。
[0039]
为了能够更好的了解本申请中的隔水管损伤检测装置,下面将对其做进一步解释和说明。如图1所示,隔水管损伤检测装置可以包括:支撑体3、上支撑板4、下支撑板5、上支撑轮机构6、下支撑轮机构1和变径检测机构2。支撑体3沿竖直方向延伸,即与隔水管10的延伸方向相同。上支撑板4连接在支撑体3的上端,上支撑板4沿径向方向延伸,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中支撑体、上支撑板4和下支撑板5处的剖面图,如图6所示,支撑体3的上端连接在上支撑板4的中部,两者之间可以通过螺栓连接。下支撑板5连接在支撑体3的下端,下支撑板5沿径向方向延伸,支撑体3的下端连接在下支撑板5的中部,两者之间也可以通过螺栓连接。一般而言,上支撑板4和下支撑板5的水平横截面形状与隔水管10相匹配,呈圆形。
[0040]
如图1所示,多个变径检测机构2绕支撑体3呈周向分布,多个变径检测机构2位于支撑体3的外围。如图2所示,变径检测机构2可以包括:固定杆21,传感器安装件25,第一摆杆23,第二摆杆24,支撑杆28,拉簧27和磁记忆探头26。其中,固定杆21连接在上支撑板4与下支撑板5之间,固定杆21沿竖直方向延伸。固定杆21的上端与上支撑板4的边缘通过螺栓相连接,固定杆21的下端与下支撑板5的边缘通过螺栓相连接。第一摆杆23两端分别与固定杆21和传感器安装件25相铰链连接,第一摆杆23的上端与固定杆21之间通过销轴22实现铰链连接,第一摆杆23向外侧延伸,其能够在支撑体3的径向平面内进行转动。第一摆杆23的下端与传感器安装件25之间通过销轴22实现铰链连接,传感器安装件25与第一摆杆23之间能够在支撑体3的径向平面内进行转动。第二摆杆24两端分别与固定杆21和传感器安装件25相铰链连接,第二摆杆24位于第一摆杆23的下方,第二摆杆24的上端与固定杆21之间通过销轴22实现铰链连接,第二摆杆24的下端与传感器安装件25之间通过销轴22实现铰链连接。第一摆杆23与第二摆杆24等长且相平行,第一摆杆23与固定杆21的连接处距离第二摆杆24与固定杆21的连接处的长度等于第一摆杆23与传感器安装件25的连接处距离第二摆杆24与传感器安装件25的连接处的长度。通过上述方式,在第一摆杆23和第二摆杆24转动过程中,第一摆杆23、第二摆杆24、传感器安装件25和固定杆21之间始终保持平行四边形状。在改变第一摆杆23/第二摆杆24的角度达到调节传感器安装件25到固定杆21的距离时,以适应隔水管10的内径时,传感器安装件25始终与固定杆21相平行,即始终与隔水管10的内壁相平行,这样可以最大程度的确保传感器安装件25上安装的磁记忆探头26对隔水管10无损检测时的有效性和可靠性,避免在传感器安装件25与隔水管10的内壁之间处于倾斜状态下磁记忆探头26采集到失真或不可靠数据。
[0041]
如图2所示,支撑杆28的一端与传感器安装件25的下端相铰链连接,支撑杆28的另一端连接在固定杆21上并能沿竖直方向进行滑动。支撑杆28的倾斜角度与第一摆杆23相反。具体而言,固定杆21上开设有沿竖直方向延伸滑槽,滑槽中设置有滑动销29,滑动销29能在滑槽中沿竖直方向进行滑动,而支撑杆28的另一端被滑动销29穿过,支撑杆28能绕滑
动销29转动,同理该转动在支撑体3的径向平面内。拉簧27的两端分别连接在第二摆杆24和支撑杆28上,当传感器安装件25在隔水管10的内壁处遇到凸台等障碍时,传感器安装件25可以沿支撑体3的径向方向向内移动,此时,支撑杆28的另一端在滑槽中竖直向下滑动,拉簧27被拉伸。当传感器安装件25越过隔水管10内壁处的障碍时,在拉簧27收缩力的作用下,传感器安装件25沿支撑体3的径向方向向外移动并具有向外移动的趋势,从而使得传感器安装件25能够始终紧贴在隔水管10的内壁上。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中传感器安装件的结构示意图,如图3所示,传感器安装件25的外侧壁上具有凹进的安装槽251,磁记忆探头26设置在安装槽251中。例如,磁记忆探头26安装在安装槽251安装槽251中后再采用环氧树脂灌封以做密封防水处理。可以为多个,每一个安装槽251沿竖直方向延伸,多个安装槽251绕支撑体3的周向分布。通过上述方式,可以使得每一个磁记忆探头26始终紧贴隔水管10的内壁且保持平行,这样就保证了磁记忆探头26对隔水管10无损检测时的有效性和可靠性。由于变径检测机构2为多个,也绕支撑体3呈周向分布,因此,所有变径检测机构2上的磁记忆探头26可以覆盖整个隔水管10内壁的一周,在隔水管损伤检测装置在隔水管10中移动的过程中,可以实现对隔水管10内壁全周无死角扫描检测。
[0042]
磁记忆探头26是利用金属磁记忆效应来检测部件应力集中部位的一种快速无损检测,其克服了传统无损检测的缺点,能够对隔水管10的铁磁性金属构件内部的应力集中区,即微观缺陷和早期失效和损伤等进行诊断,防止隔水管10的铁磁性金属构件出现突发性的疲劳损伤。磁记忆探头26扫描检测铁磁性构件表面剩磁场,在隔水管10应力集中的位置,磁场会发生较强突变。利用磁记忆原理可以发现隔水管10应力集中,实现对隔水管10表面损伤缺陷或疲劳裂纹等检测,且因其基于应力检测的性质可在裂纹萌生阶段实现早期诊断预警,避免突发性疲劳损伤发生。
[0043]
作为可行的,传感器安装件25的外侧壁在水平横截面上呈圆弧状态,这样就可以使其完美的匹配隔水管10的圆形形状,实现最佳贴合。传感器安装件25外侧壁的上端和下端设有过度圆角,该过度圆角具有较大的曲率,以减小传感器安装件25在隔水管10中卡堵的几率,增加传感器安装件25的通过性。
[0044]
如图1所示,多个上支撑轮机构6连接在上支撑板4上端,多个上支撑轮机构6绕上支撑板4呈周向分布。上支撑轮机构6可以包括上弹性件68和上支撑轮61,上弹性件68使得上支撑轮61能沿上支撑板4的径向方向移动且具有沿上支撑板4的径向方向向外的移动趋势。在隔水管损伤检测装置在隔水管10中移动的过程中,上支撑轮机构6遇到障碍时,在上弹性件68的作用下,上支撑轮61能沿上支撑板4的径向方向向内缩进,以使上支撑轮机构6通过障碍物。具体而言,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中上支撑轮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如图4所示,上支撑轮机构6还可以包括:上固定座65,其固定连接在上支撑板4的上端面上;上摆动轮叉63,其与上固定座65通过转轴64连接,上摆动轮叉63具有第一部分上摆动轮叉631和第二部分上摆动轮叉632,两者之间的角度大于90度小于180度,上支撑轮61安装在第一部分上摆动轮叉631上;上拉杆66,其一端转动连接在第二部分上摆动轮叉632上,其另一端穿出上固定座65的上盖板651,上弹性件68套设在上拉杆66上,上弹性件68的下端抵住上盖板651,上弹性件68的上端抵住上拉杆66的上端。其中,第一部分上摆动轮叉631和第二部分上摆动轮叉632的连接处与上固定座65相转轴64连接。第二部分上摆动轮叉632大体沿水平方向延伸,第一部分上摆动轮叉631朝向外侧的斜上方。上拉杆66的下端与第二部分上摆动轮叉
632的尾部铰链连接,以实现转动。固定座的上盖板651沿水平方向延伸,上拉杆66沿竖直方向延伸,这样以后,整个上拉杆66和上弹性件68设置在竖直方向上,并实现使得上支撑轮61能沿上支撑板4的径向方向移动且具有沿上支撑板4的径向方向向外的移动趋势,如此,解决了隔水管损伤检测装置在径向方向上面积较小,无法充分容纳上拉杆66和上弹性件68的问题。当上支撑轮61抵住隔水管10的内壁时,上支撑轮61受到径向向内的力并产生移动,此时,上摆动轮叉63中间部位以转轴64作为支撑点,上支撑轮61以第一部分上摆动轮叉631为半径绕圆转动,在此期间,上支撑轮61具有径向向内移动的趋势。第二部分上摆动轮叉632向下转动,从而拉动上拉杆66向下运动,上弹性件68受到压缩。在上弹性件68恢复力的作用下,上支撑轮61始终具有一个径向向外的作用力和运动趋势,如此,可以使得上支撑轮61紧贴着隔水管10内壁。由于上支撑轮61在径向方向上移动时,不是呈直线运动的,其呈圆周运动,因此,其能够更好的越过隔水管10内壁的障碍物,更难以出现隔水管损伤检测装置在隔水管10上下移动时出现卡堵的问题。作为优选地,第一部分上摆动轮叉631和第二部分上摆动轮叉632之间的角度大于120度小于150度。
[0045]
作为可行的,如图4所示,上拉杆66的上端可以拧设有一螺母67,上弹性件68的上端抵住该螺母67。通过在竖直方向上拧动螺母67可以调节上弹性件68的弹力大小,从而调节上支撑轮61抵住隔水管10内壁时的压力。作为可选的,上弹性件68可以采用压簧。
[0046]
如图4所示,上支撑轮61的轮轴62上连接有u型连接扣69。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中隔水管损伤检测装置对在役隔水管检测的效果示意图,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中隔水管损伤检测装置对基地隔水管检测的效果示意图,如图7和图8所示,隔水管损伤检测装置可以包括:多根副牵引绳8,每一根副牵引绳8的一端与一个u型连接扣69相连接;主牵引绳7,其下端与上支撑板4的中部相连接,副牵引绳8的另一端均收拢在主牵引绳7处;连接在主牵引绳7中的拉力传感器9。在对在役的隔水管10进行检测时,利用隔水管损伤检测装置自身重量下放至隔水管10最深检测位置,而后利用主牵引绳7缓慢牵拉隔水管损伤检测装置,完成对隔水管10内壁的扫描检测。在提升过程中,当拉力传感器9的阈值大于一定值时,可通过提拉副牵引绳8,减少上支撑轮61与隔水管10内壁的接触压力,进而减少提升阻力。
[0047]
如图1所示,多个下支撑轮机构1连接在下支撑板5下端,多个下支撑轮机构1绕下支撑板5呈周向分布。下支撑轮机构1可以包括下弹性件18和下支撑轮11,下弹性件18使得下支撑轮11能沿下支撑板5的径向方向移动且具有沿下支撑板5的径向方向向外的移动趋势。在隔水管损伤检测装置在隔水管10中移动的过程中,下支撑轮机构1遇到障碍时,在下弹性件18的作用下,下支撑轮11能沿下支撑板5的径向方向向内缩进,以使下支撑轮机构1通过障碍物。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中下支撑轮机构倒置后的结构示意图,如图5所示,下支撑轮机构1还可以包括:下固定座15;下摆动轮叉13,其与下固定座15通过转轴连接,下摆动轮叉13具有第一部分下摆动轮叉13和第二部分下摆动轮叉13,两者之间的角度大于90度小于180度,上支撑轮61安装在第一部分下摆动轮叉13上;下拉杆16,其一端转动连接在第二部分下摆动轮叉13上,其另一端穿出下固定座15的下盖板,下弹性件18套设在下拉杆16上,下弹性件18的上端抵住下盖板,上弹性件68的下端抵住下拉杆16的下端。下支撑轮机构1与上支撑轮机构6基本相同,仅无u型连接扣69,在此不再进行赘述。
[0048]
如图1所示,在上支撑轮61和下支撑轮11未受到外力作用时,上支撑轮61和下支撑的最外侧超出上支撑板4和下支撑板5的外边缘,从而保证上支撑轮61和下支撑轮11在下入
隔水管10中后能起到对隔水管损伤检测装置的定心目的。位于支撑体3上端和下端的多个上支撑轮机构6和下支撑轮机构1分别在自身的上弹性件68和下弹性件18的作用下,将自身的上支撑轮61和下支撑轮11向隔水管10的内壁推靠,使得上支撑轮61和下支撑轮11抵住隔水管10内壁,这样在上支撑轮61和下支撑轮11的同时作用下可以达到隔水管损伤检测装置的定心目的,可以避免较大偏心造成磁记忆探头26与隔水管10的内壁接触不良或推靠力变小,也可以避免当装置运行时发生磁记忆探头26强烈震颤而影响检测结果。
[0049]
如图8所示,隔水管损伤检测装置除了可以适用于在役呈竖直布置的隔水管10进行牵拉检测,还适用于对基地水平摆放的隔水管10进行检测,此时需要通过调节上支撑轮机构6中上拉杆66上端的螺母67和下支撑轮机构1中下拉杆16下端的螺母以增加位于检测装置下方的多个支撑轮的推靠力,避免因为检测装置自身重力原因造成装置偏心,影响检测结果。
[0050]
如图6所示,作为可行的,支撑体3可以具有内腔,支撑体3的上端封闭,支撑体3的下端呈开口361状。支撑体3的上端连接有吊环连接座32,吊环连接座32上安装有吊环31,吊环31用于与主牵引绳7相连接。作为可行的,吊环连接座32与支撑体3采用螺栓连接,两者之间夹设固定住上支撑板4。
[0051]
如图6所示,隔水管损伤检测装置可以包括:具有供电模块35、数据采集模块34的电子设备,电子设置可以安装在支撑体3的内腔中,电子设备与磁记忆探头26之间相电性连接。具体而言,支撑体3的侧壁上沿周向方向可以开设有多个贯穿孔,贯穿孔处安装有高压密封塞33,电子设备与磁记忆探头26之间通过导线相电性连接,该导线穿过高压密封塞33实现支撑体3的密封。
[0052]
如图6所示,作为可行的,隔水管损伤检测装置可以包括:用于对支撑体3的下端进行密封的端盖36,端盖36与支撑体3之间通过螺栓实现连接固定。端盖36与支撑体3之间通过双o型圈轴向密封的形式实现密封。优选地,端盖36上开设有开口361,端盖36上设置有可拆卸的用于对开口361进行密封的密封板37。密封板37与端盖36之间采用o型圈端面密封。通过上述方式,可以方便的对支撑体3内的供电模块35充电、数据采集模块34中的数据导出以及控制设备启停等。
[0053]
本申请中的隔水管损伤检测装置与现有同类隔水管10检测装置相比的优点可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采用磁记忆检测技术相较于漏磁检测,探头部分更加简洁,且该方法可在裂纹萌生期实现早期预警。磁记忆检测不需要对待检试样进行励磁,仅利用磁记忆探头26获取试样表面剩磁场即可。2、采用上下反向布置的上支撑轮机构6和下支撑轮机构1,同时结合副牵引绳8,可确保在隔水管10内下放的检测装置不易出现卡堵,且即使出现卡堵也能安全取出。3、利用安装于第二摆杆24与支撑杆28间的拉簧27作为传感器安装件25推靠力的来源,如此具有更好的力学效果,可提供更加强劲的推靠力。4、增加了可拆卸的用于对开口361进行密封的密封板37,在不取出支撑体3内相关电子设备的条件下,可实现数据的导出、供电模块35充电及启停机操作,操作更为便捷。5、本发明隔水管损伤检测装置可对在役隔水管10进行在线检测,亦可适用于基地水平堆放的隔水管10。
[0054]
披露的所有文章和参考资料,包括专利申请和出版物,出于各种目的通过援引结合于此。描述组合的术语“基本由

构成”应该包括所确定的元件、成分、部件或步骤以及实质上没有影响该组合的基本新颖特征的其他元件、成分、部件或步骤。使用术语“包含”或

包括”来描述这里的元件、成分、部件或步骤的组合也想到了基本由这些元件、成分、部件或步骤构成的实施方式。这里通过使用术语“可以”,旨在说明“可以”包括的所描述的任何属性都是可选的。多个元件、成分、部件或步骤能够由单个集成元件、成分、部件或步骤来提供。另选地,单个集成元件、成分、部件或步骤可以被分成分离的多个元件、成分、部件或步骤。用来描述元件、成分、部件或步骤的公开“一”或“一个”并不说为了排除其他的元件、成分、部件或步骤。
[0055]
本说明书中的各个实施例均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的部分互相参见即可。上述实施例只为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项技术的人士能够了解本发明的内容并据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发明精神实质所作的等效变化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