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隧道土工布淤堵量测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172119发布日期:2020-12-04 14:03阅读:123来源:国知局
一种隧道土工布淤堵量测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建筑工程渗水防堵测量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隧道土工布物理淤堵量测装置。



背景技术:

土工布在工程中的功能大致可以分为增强和稳定功能、过滤功能、隔离功能、排水功能、防水(防渗)功能、防护功能以及复合以上几种功能。

《sl235-2012土工合成材料测试规程》的淤堵试验中,在土工布底部放置具有一定刚度和孔径的筛网,以支撑土工布,将筛网和土工布一起在加持装置内密封。但是,筛网的孔径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土工布的淤堵过程,对淤堵试验造成一定的误差。

在实际隧道工程中,间隔布置环向盲管,水流先通过土工布再流入环向盲管,再经过其他排水系统排出隧道内部,在设置环向盲管处的水流量要明显大于无环向盲管,更容易发生淤堵,不同截面的实际淤堵情况是有所不同的。然而,现有的淤堵试验中并未模拟出不同截面淤堵情况存在差异的情况。

且《sl235-2012土工合成材料测试规程》的淤堵试验中,土工布为水平放置,与筛网一起在加持装置内密封,此时,水流的路径为垂直渗透,土工布受到的土压力和渗透力也是垂直于土工布截面。然而,实际的隧道一般设计为拱形,水流的路径不仅有垂直方向还有水平方向,将土工布沿拱形截面布置,土工布不仅受到上方土体的自重和水渗流力的影响,还受到周围土体的挤压作用。因此,现有的淤堵试验中对水流路径的模拟并不完全符合隧道土工布承受水流路径的实际情况。

此外,现有的淤堵试验中,在研究土颗粒对于土工布的物理淤堵时,其填土一般由顶部直接倒入,并不能有效地控制试验土样的密实度和固结度。但是,在实际的地质条件中,土层在长时间的自重和外界压力作用下会发生固结沉降,其土层的密实度增大。因此,现有的淤堵试验中对土样状态的模拟并不完全符合隧道土工布承受土样的实际情况。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隧道土工布物理淤堵量测装置,该装置可模拟实际拱形隧道中的水流路径,更加符合隧道中实际土工布的受力特性,从而能够提供更真实有效的测量数据。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隧道土工布淤堵量测装置,所述装置包括具有进水口和排水口的试验箱,所述试验箱的底面设置有弧形板以模拟隧道的上半部分拱形结构,所述弧形板上设置有泄水孔,所述试验箱具有至少两个测试腔室。

根据一种实施方式,所述弧形板的弧形形状可与实际工程设计相一致,例如可以由一个或多个圆的圆弧组成。优选地,所述弧形板为半圆弧形板。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所述半圆弧形板的半径与实际工程相比可按照1:15~1:5的比例,优选1:10的比例缩小。

根据另一实施方式,所述半圆弧形板的半径可为0.3~1.0m,例如还可为0.4m、0.5m、0.6m、0.7m、0.8m或0.9m。

所述弧形板的纵向长度,只要方便进行检测,并没有特别限定。例如对于一个土工布样品来说,弧形板的长度可以为0.2~0.8m范围内任何适宜的长度。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所述泄水孔模拟实际工程中环向盲管布置的相对位置布置在所述弧形板上。

优选地,所述泄水孔在所述半圆形弧形板的弧形截面上以该弧形所在圆的圆心角20°~40°,优选25°~35°间隔布置。

更优选地,所述泄水孔在所述半圆形弧形板的弧形截面上以该弧形所在圆的圆心角30°间隔布置。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所述装置还包括集水箱和变频水泵,所述集水箱中的水通过所述变频水泵输送至所述试验箱,所述试验箱中的水经所述排水口和所述泄水孔排出,流入所述集水箱中,以形成水循环。其中所述变频水泵可根据测量所需的水位高度调节所述水循环的速率。

根据一种具体实施方式,所述集水箱布置在所述试验箱的下部。在该实施方式中,试验箱的排水口可设置在其底面上。所述排水口上可进一步设置有防止测试中土样流失的筛网或滤网。

所述变频水泵可布置在所述集水箱内部。

所述试验箱上可设置有多个排水口(如2~10个)和多个进水口(如4~40个)。

根据一种实施方式,所述试验箱的进水口可设置在所述试验箱的侧面。根据一种具体实施方式,进水口可均匀分布在所述试验箱的各个侧壁上。

优选地,所述至少两个测试腔室通过垂直于所述试验箱底部的隔板将所述弧形板分隔开而形成。

优选地,所述至少两个测试腔室相互间是流体连通的,以便使各个测试腔室中的测试可以在相同试验条件下进行;和/或所述至少两个测试腔室相互间是流体隔离的以便能够进行独立的水循环,以便使各个测试腔室中的测试可以在不相同试验条件下进行。

根据一种具体的实施方式,各个腔室间可以通过阀门等方式实现流体的连通或隔离的切换。

多个测试腔室的设置可以实施平行测试,举例来说,可以实现不同土工布样品在相同条件下的测试,也可以实现一种土工布样品在不同条件下的测试。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所述装置还包括分水器,所述分水器的入口与所述变频水泵连接,且所述分水器具有多个分水口以分别与所述进水口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隧道土工布物理淤堵量测装置,通过在试验箱的底面设置具有泄水孔的弧形板以模拟实际拱形隧道中的水从不同方向通过土工布的路径,避免了常规测量装置仅模拟垂直方向的水流情况,因此,该装置中土工布的受力特性更加符合实际情况。此外,本实用新型的隧道土工布物理淤堵量测装置,通过诸如在试验箱内部设置隔板,以将试验箱分为若干相同的部分,从而可一次进行若干工况的研究,或同时进行相同条件的不同土工布的研究,不仅可以缩短试验时间,提高试验效率,还可以减少由于重复试验带来的误差,提高试验精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的试验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的试验装置中的试验箱土样俯视图;

图3为隧道短丝土工布的物理淤堵流量图;

图4为隧道长丝土工布的物理淤堵流量图;

图中包括:1-试验箱,2-集水箱,3-分水器,31-分水口,4-进水口,5-排水口,6-弧形板,61-泄水孔,7-隔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及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方式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方式,而不是全部的实施方式。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以下参考附图所示的示意性的示例,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各方面优点将更加明显。附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指代相同的部件。示意性附图中各部件的形状和尺寸仅用于示意,并不能被认为体现了实际的形状、尺寸和绝对的位置。

本实用新型主要针对现有的土工布堵塞试验装置仅能测量在垂直水流条件下以及垂直受土层压力状况下土工布的堵塞状况,而难以模拟拱形隧道中土工布受多种水流方向和不同土层压力影响的真实情况。由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能够在模拟隧道中土工布受垂直和水平水流影响的状况下测量土工布物理淤堵状况的量测装置。

本文所述的物理淤堵是指尤其是富水砂土地层,在地下水的作用下,砂土中的细颗粒在渗透力的作用下变为自由颗粒,堵塞在土工布的表面和内部,大大降低了土工布的透水性能的情况。在ca2+和co32-浓度相对不高的富水砂土地层,土工布的淤堵形式主要为物理淤堵。本实用新型的量测方法主要针对物理淤堵情况的量测。

本文所述的化学淤堵是指在富水岩溶岩地层中,由于地下水含有大量的ca2+、mg2+、so42-和hco3-等离子,在长时间的渗流过程中,离子结晶(主要为caco3)堵塞在土工布的表面和内部,大大降低土工布透水性能的情况。且由于岩石地层不同于砂土地层,裂隙发育不完全,细粒土不容易进入土工布的表面和内部,因此,在ca2+和hco3-等离子浓度相对较高的富水岩溶岩地层,土工布的淤堵形式主要为化学淤堵。

本领域技术人员应了解,本实用新型的量测装置不限于对于物理淤堵的研究,而是同样适用于任何隧道状况下土工布淤堵的研究,包括但不限于物理淤堵、化学淤堵或耦合淤堵的情况。通过使用不同的土样/水样,调节不同的水循环的流速,本实用新型的量测装置可用于模拟多种实际情况,从而能够量测多种土工情况下对土工布的淤堵。

以下通过图1所示的具体实例来具体说明本实用新型的隧道土工布淤堵量测装置。

图1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隧道土工布淤堵量测装置的一个实例的结构示意图。参考图1,其中所示的量测装置具有试验箱1、集水箱2和变频水泵(图中未示出)。

试验箱1的底面布置有弧形板6并构成底面的一部分,弧形板6上设置有多个泄水孔61。

本实用新型的土工布淤堵量测装置与常规的土工布淤堵量测装置的主要不同之处在于试验箱1的底面具有设置有多个泄水孔61的弧形板6,从而能够模拟隧道的上半部分拱形结构及水流状况。

弧形板6的横截面形状为圆形的一部分弧形。优选所述弧形为半圆形。本实例中,弧形板6为半圆弧形板。

弧形板6的弧形半径通常可根据实际工程比例缩小设置为1:15~1:5,优选为1:10。根据实际工程进行比例缩小的设置能够更好地模拟隧道的拱形结构,提供更加真实有效的测量数据。可以举例的弧形半径可为0.5m,但不限于此,可根据具体需要进行设置。

弧形板6的长度可根据试验箱1的宽度来设置,所述弧形板的长度可与试验箱的宽度相同。可以举例的弧形板的长度可为1.4m,但不限于此,可根据具体需要进行设置。

根据本实用新型,弧形板6上设置有泄水孔61。其中泄水孔61的布置模拟现有工程中环向盲管的设计。通过在弧形板上设置泄水孔,而不是采用筛网来构成弧形板,能够更好地模拟工程中的不均匀分布实际水流情况,从而更好地量测土工布的淤堵情况。

对于不同弧形(不同的半径和/或不同的圆心角),可以以不同的角度间隔设置泄水孔61。例如可以间隔20°~40°,优选25°~35°。本实例中,弧形板6为半圆弧形板,所述泄水孔在所述弧形板截面上以该弧形所在圆的圆心角30°间隔布置,即在弧形板6的半圆弧形截面上可具有5个泄水孔61,分别位于30°、60°、90°、120°和150°处。此时,位于30°和150°的泄水孔61对称分布,均属于拱腰位置;位于60°和120°的泄水孔61对称分布,均属于拱肩位置;位于90°的泄水孔61属于拱顶位置。

对于不同弧形板的长度,可以以不同的间隔距离设置多排泄水孔,本实用新型对此没有特别限制。例如可根据实际工程中环向盲管的布置来设置。例如可以间隔15~35cm,优选20~30cm。本实例中,弧形板6的长度为1.4m,所述弧形板上以间隔25cm设置有4排泄水孔,分别位于弧形板6的25cm、50cm、100cm、125cm四个截面处。

泄水孔61的形状没有特别限制,例如可为圆形、椭圆形、方形、菱形等。本实例中,泄水孔的形状为圆形。

泄水孔61的尺寸可根据隧道排水盲管的开水孔尺寸来确定,一般可为5~8mm,可以举例的泄水孔尺寸可为5mm、6mm、7mm和8mm等。

泄水孔61外侧与排水系统连接,接口处需要密封以防止渗漏。可以举例的泄水孔外侧与排水系统的连接部件为宝塔接头,而接口处通过热熔机进行密封,但该连接部件与密封方式均不限于此,可以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其他方式。

进一步参考图1,所述集水箱2中的水通过变频水泵(未示出)输送至所述试验箱1,所述试验箱1中的水经所述排水口5排出,流入所述集水箱2中,以形成水循环。

所述变频水泵可通过调节电机转速来调整水压,进一步来控制试验箱1的进水速率和排水速率。本实例中,所述变频水泵可为潜水泵,该潜水泵可放置于集水箱2中,额定扬程36m,额定流量3m3/h。

具体地,图1所示的装置还包括分水器3。其中,集水箱2中的水通过变频水泵输送至分水器3,分水器3可用于将变频水泵提供的水转移至不同的进水口处。该变频水泵通过管线(如镀锌铁管)与分水器3的入口连接。分水器3上设置有多个分水口31,分水口31通过连接部件与管线连接,进一步分别与各进水口4连接。同样的,在接口处需要进行密封以防止渗漏。本实例中,分水器3中央为积水圆槽,槽上设置12个分水口31;分水口31通过宝塔接头与管线连接,分水口31与宝塔接头间需要缠绕生胶带以防止渗漏;宝塔接头与管线间通过热熔机进行密封防止渗漏;而管线的另一端则通过安装快接插头与进水口4进行密封连接。

在分水口31出口处还可设置水压表(图中未示出),以便观测不同进水口4水压。

进一步参考图1,所述进水口4设置在试验箱1的侧面,且所述排水口5设置在试验箱1的底面。通过进水口4向试验箱1中注入水,通过排水口5以及泄水孔61将试验箱1中的水排出,从而流入集水箱2中。进水口4和排水口5分别为多个,具体个数可根据试验箱1的尺寸,在试验箱侧面或底面的分布排列方式等具体情况进行设置,且进水速率和排水速率是可进行调控的(例如通过阀门)。

本实例中,试验箱1设置有28个进水口4,在试验箱1的前、后侧面均设置有两排进水口4,第一排进水口4距试验箱1的底面高度为25cm,第二排进水口4距试验箱1的底面高度为75cm。在试验箱1的左右侧面均设置三排进水口4,每排均有3个进水口4;其中,第二列进水口4居于试验箱1宽度方向的正中间,第一、三列进水口4分别距试验箱1的边界25cm。所述进水口4的直径可为15~25cm,优选为20cm。

所述进水口4需要装配密封部件以进行密封。可以举例的进水口4的密封部件为快插接头密封。

本实例中,试验箱1的底面设置有4个排水口5,所述排水口5的直径可为20~30cm,优选为25cm。

本实用新型量测装置的试验箱还可具有顶盖(图中未示出)。所述顶盖与箱体之间需要进行固定以及密封。本实例中,所述顶盖与箱体之间可通过螺丝进行固定,但不限于此;同时在所述顶盖与箱体之间可通过密封压条以进行密封,但不限于此。

本实用新型量测装置的试验箱可以具有两个或更多个测试腔室。两个或多个测试腔室的设置可以同时研究两种或多种土工布的淤堵情况,不仅可以缩短试验时间,提高试验效率,还可以减少由于重复试验带来的误差,提高试验精度。例如,试验箱可具有2~10个,优选2~5个,更优选2个或3个腔室。

所述至少两个测试腔室相互间可以是流体连通的,从而保证不同腔室之间的水循环状态相同,可进行平行试验测试。

所述至少两个测试腔室相互间还可以是流体隔离的以便能够进行独立的水循环,从而可在同一次试验中模拟不同的水循环状态。

可以通过在试验箱1中设置隔板7的方式,将试验箱1分隔为多个腔室,但不限于此。

各腔室之间可以通过设置通断装置(如阀门)来控制相邻腔室之间是流体连通的还是流体隔离的。

如图1所示,本实例中,通过在弧形板6的长度方向的75cm处设置隔板7,将试验箱1分隔为两个面积相同的测试腔室。隔板7的高度可以例如是60cm,但不限于此。

试验箱1的形状没有特别限制,通常可为长方体。该试验箱1的尺寸根据实际需要设置,可以例如是2m×1.5m×1m(长×宽×高),但不限于此。

集水箱2的形状也没有特别限制,也可例如为长方体。该集水箱2的尺寸可以例如是3m×1m×0.9m(长×宽×高),但不限于此。

适于本实用新型的试验箱1的材质没有特别限制,但需能承载试验所需的压力。可以例如由不锈钢板焊接而成,不锈钢板的厚度可为5~15mm,优选为10mm。

适于本实用新型的集水箱2的材质可以与试验箱1的材质相同,也可以不同。例如由不锈钢板焊接而成,不锈钢板的厚度可为3~7mm,优选为5mm。

由于本实用新型中试验箱1和集水箱2的材质均可为不锈钢,而不锈钢材质与水和空气长期接触后,箱体内侧会产生大量的铁锈(fe2o3),具体的化学反应方程如下:

4fe+6h2o+3o2=4fe(oh)3

2fe(oh)3=fe2o3+3h2o

产生的铁锈会随着水附在土工布的表面并使其产生一定的淤堵。为了防止大量铁锈的生成,在试验之前对试验箱1和集水箱2的内侧进行全面喷漆,起到隔绝空气和水的作用。

上述隧道土工布淤堵量测装置适用于任何隧道状况下土工布淤堵的研究,包括但不限于物理淤堵、化学淤堵或耦合淤堵的情况。通过使用不同的土样/水样,调节不同的水循环的流速,本实用新型的量测装置可用于模拟多种实际情况,从而能够量测多种土工情况下对土工布的淤堵。

利用上述隧道土工布淤堵量测装置可以对隧道中土工布的淤堵情况进行量测。以下详述对隧道中土工布进行物理淤堵量测方法。

所述量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在所述量测装置的弧形板上铺设待测土工布,以土样覆盖并夯实;

使试验箱中的水位保持在预定高度下开始进行水循环;

以一定时间间隔测量各泄水孔的排水量。

在本实用新型的方法中,所述夯实通过分批加入所述土样进行分批夯实以使所述土样的密实度一致。优选地,通过测量和控制各批土样夯实前后的高度变化来确定所述土样的密实度的一致性。更优选地,夯实所述土样使测量时所述土样的密实度与实际隧道上部土层的密实度相接近。

试验箱1内的土样的密实度可通过定量该土样的密度来表征,但不限于此。

所述预定高度不限,可通过控制变量法进行研究在同一水位高度下,不同类型的土工布的物理淤堵情况;相似地,可以通过控制变量法进行研究在同一种类型的土工布情况下,不同水位高度的物理淤堵情况。一般情况下,水位高度越大,泄水孔61上方的水位差越大,水压越大,其流量也越大,最终所述泄水孔的淤堵情况越严重。

所述一定时间间隔的设置需要考虑数据结果的表达,时间间隔越短,采集的数据点越多,试验结果会更加准确。同时,时间间隔过长,可能会导致试验结果表达的趋势不准确。所述一定时间间隔可为2~4h,优选为3h。

当所述排水量稳定后,取出被测土工布,干燥后可对土工布进行剪裁,以得到不同泄水孔位置对应的土工布。称量干燥后土工布的质量,与进行物理淤堵试验前土工布的质量进行对比,由此可分析不同位置的泄水孔对应的淤堵情况。

实施例采用隧道土工布量测装置进行物理淤堵量测

首先,检查隧道土工布物理淤堵量测装置,确保没有漏水和堵塞的现象。这是由于试验装置的漏水和堵塞情况会对试验结果产生显著影响,因此,在正式试验开始前对试验装置进行检查是非常必要的。

检查过程如下:首先,检查集水箱2是否漏水。向集水箱2中注入水至指定高度,1h后观察并测定水位高度,若水位高度无变化,则证明集水箱2不漏水;若水位高度下降,则证明集水箱2存在漏水现象,需要对集水箱2进行检查和维修。其次,检查试验箱1的进水口4、排水口5和泄水孔61等是否漏水或堵塞。接通变压器电源,将水泵接通至变压器,调节水泵转速至适当值,通过分水器3将集水箱2中的水输送至试验箱1中(在此过程中检查各连接处是否存在漏水情况,若发现漏水,则需止水处理后再开始试验),待试验箱1水位达到指定水位高度后关闭水泵,在此过程中逐一检查每个排水口5是否排水通畅;若存在堵塞的排水口5,及时进行清理使其通常后继续进行试验。1h后观察并测定试验箱1内水位高度,如水位高度无变化,则证明试验箱1不漏水;如水位高度下降,则证明试验箱1存在漏水现象,需对试验箱1进行重新检查和维修。最后,检查完成后,打开试验箱1和集水箱2的排水口5,将水全部排出。

然后,测定土工布的单位面积质量。

测定质量的过程如下:由于试验箱1的尺寸为2m×1.5m×1m(长×宽×高),试验箱1的各侧面的不锈钢板的厚度为10mm,弧形板6的半径为0.5m。此时,铺设于弧形板6的土工布的长度为0.5π(约为1.57m),宽度为0.65m,土工布的面积约为1m2。具体地,土工布试样的剪裁应准确至1mm。分为3组,每组试样的数量为10个,并进行编号。将土工布试样逐一在天平上进行称量,天平读数精度准确至0.1g。

土工布的原料选择应该同时考虑应用环境中所需要的物理性能、化学性能、使用寿命以及成本。一般而言,天然纤维相比合成纤维在强度、抗老化性、耐酸碱性和耐腐蚀性等方面要差,因此土工布所用原料多采用合成纤维,如聚酯纤维(涤纶)、聚丙烯纤维(丙纶)、聚酰胺纤维(锦纶)、聚乙烯醇缩醛纤维(维纶)和聚丙烯腈纤维(腈纶)等,其中应用最多的是聚酯纤维和聚丙烯纤维。本实施例中,采用两种类型的土工布,分别为聚酯长丝土工布和涤纶短丝土工布。

最后,进行土工布物理淤堵试验。

物理淤堵试验的过程如下:首先,用水管将集水箱2和自来水龙头连接,打开开关,在集水箱2内装满水至指定高度。

然后,根据模型箱的尺寸裁剪土工布,将土工布平铺在试验箱1内侧的拱形面上,从拱顶依次向隧道底部挤压出内部存在的空气,并同时从中间向两侧排出多余的空气,注意尽量避免在土工布和试验箱1内侧产生空隙,这会对试验产生较大的影响,土工布的边缘用防水胶布进行固定,防止溶液从边缘空隙处流入。

其次,用砂桶装取试验土样,放到电子秤上称重并记录其重量,再将其沿着试验箱1内壁缓慢地倒入试验箱1内部,用刻度尺记录每次倒入后的土样的高度变化。重复用刻度尺记录每次倒入后的土样的高度变化后,直至试验箱1内部土样达到30cm处后,先用双脚在虚土上一次踩踏,然后每过20cm确定一个夯点,用夯土器在每个夯点夯打8次,前七次双手举至胸,最后一次手举过头。对夯点之间多出来的土进行夯筑,每个位点夯打8次。重复夯打三次后用平锹将夯土上层找平。之后撒水将夯层润湿,以润透全部夯层为标准,然后再用夯土器在每个夯点击打4次。复上述确定夯点、夯打及夯点击打操作至夯层高度为60cm处。

进一步地,参考图2,其中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的试验装置中的试验箱土样俯视图。

接通变压器电源,将水泵接通至变压器,调节水泵转速,通过分水器3将集水箱2中的溶液输送至试验箱1中,待水位达到指定水位高度后,根据排水口5的流量调节水泵转速,控制试验箱1内的水位高度不变,此时试验箱1内的水位高度距离箱底为75cm。水循环1h后,根据排水孔出的流量变化,调节水泵的转速,保持试验箱1内的水位高度保持不变。此后每间隔1h后,重复进行调节水泵的转速,保持试验箱1内的水位高度保持不变。若在试验开始后,试验箱1内的水位高度下降,存在漏水现象,可采用防水喷枪进行局部补漏,尽量减少漏水情况给试验带来的影响。

水循环开始后,每间隔3h,用计时器测定量筒接取一定时间内的泄水孔61处的排水量,记录试验的数据。由此计算得到不同位置的泄水孔61的流量,从而得到流量与时间的函数关系。

图3和图4分别示出了隧道短丝土工布和长丝土工布的物理淤堵的流量图。将半圆弧形截面分为拱腰(30°和150°)、拱肩(60°和120°)和拱顶(90°)三个部分,同一种土工布的不同位置的排水量取平均值,得到两种土工布各位置泄水孔的水流量变化曲线图。由图3和图4所示,三个位置下的流量都是随着时间的增长而不断降低(初期减少阶段)和经24h后大致保持在稳定值(稳定阶段)。显然,拱腰处在各个时段的流量大于拱肩处,而拱肩处在各个时段的流量大于拱顶处,这可能是由于不同位置处的水力坡度造成。在水位相同的情况下,拱腰处的水力坡度大于拱肩并大于拱顶处,不同位置随着水力坡度的增大,各位置的流量也会随之增大。虽然,不同位置下的排水流量不同,但是,不同位置泄水孔的排水流量随时间增长而降低的变化趋势相同。

最后,等待36h后,关闭水泵开关,打开试验箱1内的排水口5,将试验箱1内的水全部排出,将土工布从试验箱1内取出,放到通风处风干。可进一步待土工布完全风干后,用剪刀裁剪土工布,并用电子秤测定不同位置处的土工布物理淤堵后质量变化,运用刻度尺量取并记录处淤堵后的单位面积质量和土工布厚度。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实用新型的构思下,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