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病理切片扫描仪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124815发布日期:2020-12-01 11:28阅读:168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型病理切片扫描仪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具体的更涉及一种新型病理切片扫描仪。



背景技术:

病理检查是用以检查机体器官、组织或细胞中的病理改变的病理形态学方法。为探讨器官、组织或细胞所发生的疾病过程,可采用某种病理形态学检查的方法,检查他们所发生的病变,探讨病变产生的原因、发病机理、病变的发生发展过程,最后做出病理诊断。病理形态学的检查方法,首先观察大体标本的病理改变,然后切取一定大小的病变组织,用病理组织学方法制成病理切片,用显微镜进一步检查病变。

数字切片系统能够将整个载玻片全信息、全方位快速扫描,使传统物质化的载玻片变成新一代数字化病理切片,是对病理诊断技术实现划时代的变革。可使病理医生脱离显微镜,随时随地通过网络解决病理诊断,实现全球在线同步远程会诊或离线远程会诊,由于提供全切片信息,使诊断价值等同显微镜观察,其时间空间穿插传递优势具有重大意义。还实现病理切片多层三维重建,病理切片管理数字化。该系统可广泛用于病理临床诊断、病理教学、组织学细胞成像、荧光分析、免疫组化数字成像。且将玻璃切片扫描成数字切片,便于存储和传阅;就像我们把普通冲印好的相片扫描成数码照片一样,这样就可以到电脑上进行阅片看诊,不必再用显微镜单一观察了。

现有的数字病理切片扫描仪内具有切片扫描部分和切片更换部分,但现有的数字病理切片扫描仪基本采用电脑控制扫描仪工作的方式,造成如下缺点:1.当工作人员在扫描仪端装完切片,需到电脑前进行操作和了解扫描仪工作状态,如果多次操作,工作人员就需要在扫描仪和电脑之间往返多次,不仅浪费工作人员的时间,也降低工作效率。2.不能实时掌握扫描仪工作状态,如需知道扫描仪工作状态,必须到电脑前查看。3.由于装片和扫描在两台机器上进行,工作人员装片完成后不能直接在扫描仪处进行操作。同时,切片本身是玻璃具备易碎、滑、薄几个特点,故要安全拿放切片的过程中比较费力,且安置于切片更换部分内时易于影响安置的平整性。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新型病理切片扫描仪,包括传送装置、装载装置、对位装置、影像装置和可移动平台;所述传送装置、装载装置、影像装置各自独立,均设置在扫描仪平台上;所述对位装置和可移动平台均设置在影像基座上。

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传送装置包括x轴升降机构、y轴升降机构、z轴升降机构;所述x轴升降机构向z轴方向上可移动式连接z轴支架,所述z轴支架的一侧连接有z轴升降机构,所述z轴升降机构上可移动式连接扫描传感器,所述扫描传感器的上端面连接有一组y轴升降机构;所述z轴支架的底部连接有x轴移动线槽,所述x轴移动线槽可在x轴升降机构上移动从而带动z轴支架进行移动;所述z轴支架的顶部连接有z轴移动线槽,所述z轴移动线槽可在z轴升降机构上移动从而带动扫描传感器进行移动;所述一组y轴升降机构之间连接有一组电动取片机构;所述一组y轴升降机构有两个,两个y轴升降机构并排连接;所述一组电动取片机构有两个,两个电动取片机构并排连接;所述两个y轴升降机构分别控制两个电动取片机构可在y轴方向上进行移动。

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装载装置包括切片盒装置,所述切片盒装置用于盛放切片;所述传送装置可将切片盒装置中的待扫描切片移出进行扫描,将扫描完毕的切片重新移入切片盒装置中。

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对位装置包括对位基座、固定组件、对位支架、对位相机、对位光源;所述对位基座和固定组件均设于对位支架下方,且均与对位支架相连接;所述对位支架上设置有相机安装架,所述相机安装架的顶部设置有对位相机,所述相机安装架的中部设置有对位光源;所述对位支架的一侧设有对位气缸,另一侧设有第二固定挡块;所述对位气缸上设有第一固定挡块;所述第一固定挡块和第二固定挡块之间还设有对位平台;所述对位平台位于对位支架中部,且与第一固定挡块、第二固定挡块均平行设置。

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对位光源位于对位相机的镜头下方,用于对位相机进行拍照时对被拍摄的载玻片进行打光;当载玻片被置于对位平台上时,所述对位气缸开始运动,并将载玻片推到对位相机的摄像头下方进行拍摄;所述对位相机内置图像处理模块,所述图像处理模块用于识别载玻片上图像信息。

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影像装置包括影像基座、支撑柱、影像支架、影像光源、视觉模组、z轴马达;所述影像基座和垂直安装在影像基座左右两侧的支撑柱,以及垂直安装在支撑柱顶部的影像支架构成机台整体,所述影像基座上设有凹槽,所述凹槽内设有影像光源;所述视觉模组在影像支架的卡口上间隙配合;所述z轴马达与视觉模组通过金属固定件固连;所述z轴马达上设有马达线槽,且马达线槽与影像支架固连;所述影像光源与视觉模组的显微镜头同轴设置,用于拍照时对被拍摄物的底部进行打光。

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影像装置还包括双镜头切换马达,且双镜头切换马达与金属固定件固连。

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可移动平台包括平台基座、x移动平台、y移动平台、旋转气缸、钩爪、平台支架;所述平台基座和x移动平台、y移动平台自下而上平行设置,且平台基座和x移动平台之间设有两根导轨,x移动平台和y移动平台之间设有两根导轨;所述y移动平台上设有平台支架;所述平台支架上设有旋转气缸;所述钩爪的中心连接设置在y移动平台上的旋转轴,并安装在平台支架上;所述x移动平台上设有x移动线槽;所述y移动平台上设有y移动线槽;所述平台支架上设有载物台,所述载物台的下方设有平台光源,用于对放置在载物台上的载玻片进行打光。

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钩爪的下方设有钩爪连接件,用于承载钩爪;所述钩爪连接件固定设置在y移动平台上,且中心穿过旋转轴;所述钩爪连接件的末端设置有弧形孔。

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钩爪的一端设有卡脚,另一端的底部设有凸起;所述凸起与弧形孔对应设置,当钩爪相对钩爪连接件正转或反转时,钩爪的凸起在对应的弧形孔中滑动,进而使钩爪的卡脚抵紧或松开。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新型病理切片扫描仪,采用本实用新型的载玻片自动装载装置,可实现一次超大容量装载,无需操作人员频繁上下料及全程监控,节省时间提高扫描效率;还可实现同时取放,提高夹取效率,减少片与片之间的等待时间,同时在有效行程内可做夹持力的设定控制,并可监控有无夹到载玻片并防止夹破载玻片,还能精确判断每个片盒装载载玻片数量,并确认是否叠片、斜插片等状态发生;其次能对载玻片精确定位,且无需操作人员手动校正,节省时间提高扫描效率;同时还可实现较多视野的拍摄,对载玻片的信息能够准确完整的获取。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的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使用的附图做简单的介绍,下面描述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实施例1的病理切片扫描仪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实施例1的传送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实施例1的传送装置的正视示意图;

图4为实施例1的传送装置的右视示意图;

图5为实施例1的传送装置和装载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实施例1的对位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实施例1的对位装置的左视示意图;

图8为实施例1的对位装置的右视示意图;

图9为实施例1的影像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实施例1的影像装置的正视示意图;

图11为实施例1的影像装置的右视示意图;

图12为实施例1的可移动平台的结构示意图;

图13为实施例1的可移动平台的钩爪结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14为实施例1的可移动平台的左视示意图;

图中的编号依次为:

1、传送装置;2、装载装置;3、对位装置;4、影像装置;5、可移动平台;6、扫描仪平台;11、扫描传感器;12、z轴升降机构;13、y轴升降机构;14、x轴升降机构;15、电动取片机构;16、z轴支架;17、电机;18-1、x轴移动线槽;18-2、z轴移动线槽;19、切片盒;110、切片;31、对位基座;32、固定组件;33、对位支架;34、对位相机;35、对位光源;36、相机安装架;37、对位气缸;38、第二固定挡块;39、第一固定挡块;310、对位平台;41、影像基座;42、支撑柱;43、影像支架;44、影像光源;45、视觉模组;46、凹槽;47、z轴马达;48、金属固定件;49、马达线槽;410、双镜头切换马达;51、平台基座;52、x移动平台;53、y移动平台;54、旋转气缸;55、钩爪;56、平台支架;57、导轨;58、x移动线槽;59、y移动线槽;510、载物台;511、第三固定挡块;512、平台光源;513、钩爪连接件;514、弧形孔;515、卡脚;516、凸起;517、金属支撑座。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提供技术方案中的技术特征做进一步清楚、完整的描述。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新型病理切片扫描仪,包括传送装置1、装载装置2、对位装置3、影像装置4和可移动平台5;所述传送装置1、装载装置2、影像装置4各自独立,均设置在扫描仪平台6上;所述对位装置3和可移动平台5均设置在影像基座41上。

在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传送装置1包括x轴升降机构14、y轴升降机构13、z轴升降机构12;所述x轴升降机构14向z轴方向上可移动式连接z轴支架16,所述z轴支架16的一侧连接有z轴升降机构12,所述z轴升降机构12上可移动式连接扫描传感器11,所述扫描传感器11的上端面连接有一组y轴升降机构13。

在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一组y轴升降机构13之间连接有一组电动取片机构15。

在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z轴支架16的底部连接有x轴移动线槽18-1,所述x轴移动线槽18-1可在x轴升降机构14上移动从而带动z轴支架16进行移动;所述z轴支架16的顶部连接有z轴移动线槽18-2,所述z轴移动线槽18-2可在z轴升降机构12上移动从而带动扫描传感器11进行移动。

在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一组y轴升降机构13有两个,两个y轴升降机构13并排连接;所述一组电动取片机构15有两个,两个电动取片机构15并排连接;所述两个y轴升降机构13分别控制两个电动取片机构15可在y轴方向上进行移动。

在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x轴升降机构14和z轴升降机构12的一端均连接有电机17。

在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两个电机17可分别控制x轴移动线槽18-1和z轴移动线槽18-2移动,从而控制装置可在x轴、z轴方向上任意移动。

所述传送装置通过上述结构可允许旋转伸缩移动,平移等,精确定位到空间中的某一点进行作业,采用两个电机17分别控制装置向x轴、z轴进行位移,并通过两个y轴升降机构13分别控制两个电动取片机构15同时进行切片110的取出和放入操作,并通过扫描传感器1监测判断切片盒19中切片110的数量,并确认是否有叠片、斜插片等状态发生,同时将信息传回并采用信号灯显示,绿色表示完成,蓝色表示就绪,红色表示异常。

在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装载装置2包括切片盒装置,所述切片盒装置用于盛放切片110;所述载玻片传送装置可将切片盒装置中的待扫描切片110移出进行扫描,将扫描完毕的切片110重新移入切片盒装置中。

通过传送装置控制两个并列的电动取片机构15对切片盒装置中的切片110进行取放操作,在其中一个电动取片机构15取出切片110的同时,另一个电动取片机构15将已经扫描完毕的切片110重新放置到原切片盒19位置中,且切片盒装置中最多承载1000个切片,比传统的单取放操作更便捷、承载数量更多,更加节省时间提高效率。

在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切片盒装置采用多层结构设计,其中,所述切片盒装置中共设有四行×10列切片盒卡槽,最多可放置40个切片盒19,每个切片盒19中最多可放置25个切片110。

在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切片盒19放置于切片盒装置中可被侦测到,并采用信号灯显示,绿色表示完成,蓝色表示就绪,红色表示异常。

在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对位装置3包括对位基座31、固定组件32、对位支架33、对位相机34、对位光源35;所述对位基座31和固定组件32均设于对位支架33下方,且均与对位支架33相连接;所述对位支架33上设置有相机安装架36,所述相机安装架36的顶部设置有对位相机34,所述相机安装架36的中部设置有对位光源35。

在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对位支架33的一侧设有对位气缸37,另一侧设有第二固定挡块38。

所述对位气缸37外接一个气管(图中未显示),通过气管压缩空气产生气压从而控制对位气缸37运动。

在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对位气缸37上设有第一固定挡块39。

在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对位气缸37与第一固定挡块39通过两根固定连杆连接;当所述对位气缸37在气压的推动下运动时,连接在对位气缸37上的第一固定挡块39也随之运动。

在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固定挡块39和第二固定挡块38之间还设有对位平台310;所述对位平台310位于支架中部,且与第一固定挡块39、第二固定挡块38均平行设置。

在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对位平台310用于置放载玻片;且通过对位气缸7的运动使载玻片在对位平台310上的固定位置摆放。

所述第一固定挡块39随着对位气缸37的运动,对放置在对位平台310上的载玻片有推动力,因此载玻片被第一固定挡块39向后推动,直至推到第二固定挡块38的位置推不动为止,此时载玻片在对位平台310上的位置被固定,该位置即是对位相机34的摄像头下方,此时载玻片可进行下一步的拍摄动作。

在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对位光源35位于对位相机34的镜头下方,用于对位相机34进行拍照时对被拍摄的载玻片进行打光。

在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当载玻片被置于对位平台310上时,所述对位气缸37开始运动,并将载玻片推到对位相机34的摄像头下方进行拍摄。

在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对位相机34内置图像处理模块,所述图像处理模块用于识别载玻片上图像信息。

在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对位相机34固定安装在影像支架43上。

在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对位气缸37通过焊接固定在所述支架33上。

在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固定挡块39与所述对位支架33一体成型。

在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对位基座31、固定组件32、对位支架33均为金属材质。

在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影像装置4包括影像基座41、支撑柱42、影像支架43、影像光源44、视觉模组45、z轴马达47;所述影像基座41和垂直安装在影像基座41左右两侧的支撑柱42,以及垂直安装在支撑柱42顶部的影像支架43构成机台整体,所述影像基座41上设有凹槽46,所述凹槽46内设有影像光源44;所述视觉模组45在影像支架43的卡口上间隙配合;所述z轴马达47与视觉模组45通过金属固定件48固连。

在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z轴马达47上设有马达线槽49,且马达线槽49与支架43固连。

所述马达线槽49用于布线作用,当z轴马达47在电能下启动,z轴马达47带动视觉模组45在z轴上下移动,可实现显微镜头对病理切片不同景深的拍照。

在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影像装置还包括双镜头切换马达410,且双镜头切换马达410与金属固定件48固连。

所述双镜头切换马达410可控制在水平方向上切换不同倍数的镜头拍照,实现切片大数据量的快速积累。

在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影像光源44与视觉模组45的显微镜头同轴设置,用于拍照时对被拍摄物的底部进行打光。

在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z轴马达47通过固定螺钉与金属固定件48固连;所述视觉模组45通过固定螺钉与金属固定件48固连。

在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双镜头切换马达410通过固定螺钉与金属固定件48固连。

在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影像光源44通过螺纹紧固件、铆钉、焊接、粘接中的任一种方式固定在凹槽46上。

在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影像基座41、支撑柱42、影像支架43之间通过螺栓连接或一体成型。

在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影像基座41、支撑柱42、影像支架43均为大理石材质。

在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可移动平台5包括平台基座51、x移动平台52、y移动平台53、旋转气缸54、钩爪55、平台支架56;所述平台基座51和x移动平台52、y移动平台53自下而上平行设置,且平台基座51和x移动平台52之间设有两根导轨57,x移动平台52和y移动平台53之间设有两根导轨57;所述y移动平台53上设有平台支架56;所述平台支架56上设有旋转气缸54;所述钩爪55的中心连接设置在y移动平台53上的旋转轴,并安装在平台支架56上。

所述平台基座51和x移动平台52之间的两根导轨57与x移动平台52和y移动平台53之间的两根导轨57为90度垂直布置,且导轨为导槽和滚珠结构,导槽两端设有滚珠限位销。

所述x移动平台52和y移动平台53分别在x、y方向上移动时,在外力的作用下,设置在x移动平台52和y移动平台53上的的滚珠在相对应的导槽内进行滑动,且滚珠限位销可保证x移动平台52和y移动平台53在移动时不会滑出。

在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x移动平台52上设有x移动线槽58;所述y移动平台53上设有y移动线槽59。

所述x移动线槽58和y移动线槽59通过线性磁轨电机控制,可分别在x、y方向上移动,从而分别控制x移动平台52和y移动平台53分别在x、y方向上移动,实现在平面上的任意位置处停留。

在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平台支架56上设有载物台510,且载物台510的后方设置有第三固定挡块511。

在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载物台510的下方设有平台光源512,用于对放置在载物台510上的载玻片进行打光。

在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平台光源512通过螺丝固定在y移动平台53上。

在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钩爪55的下方设有钩爪连接件513,用于承载钩爪55。

在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钩爪连接件513固定设置在y移动平台53上,且中心穿过旋转轴。

在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钩爪连接件513的末端设置有弧形孔514。

在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钩爪55的一端设有卡脚515,另一端的底部设有凸起516。

在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凸起516与弧形孔514对应设置,当钩爪55相对钩爪连接件513正转或反转时,钩爪55的凸起516在对应的弧形孔514中滑动,进而使钩爪55的卡脚515抵紧或松开。

当载玻片放入载物台510上后,所述旋转气缸54启动,进而驱动钩爪55在钩爪连接件513上滑动,使钩爪55的卡脚515由原先的松开状态逐渐为抵紧状态,且通过第三固定挡块511固定载玻片被推入的位置,此时便可对已经识别好的有效的细胞面积的载玻片进行连续的拍照,而x移动平台52和y移动平台53会根据需要在平面上移动,每移动一次,相机进行单次或者多次拍照,每个视野保存一张经过融合的最清晰的图片,最后把所有视野图,拼接成一张完整的大图。相机拍摄的区域称之为单个视野,因此细胞或组织的有效区域是由多个视野组成。

在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x移动平台52上还设有金属支撑座517。

在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平台基座51、x移动平台52、y移动平台53、平台支架56均为金属材质。

下面通过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具体的描述,以下实施例只能用于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并不能理解为本实用新型保护的限制,该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根据上述实用新型的内容作出的非本质的改正和调整,仍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1

一种新型病理切片扫描仪,如图1-14所示,包括传送装置1、装载装置2、对位装置3、影像装置4和可移动平台5;所述传送装置1、装载装置2、影像装置4各自独立,均设置在扫描仪平台6上;所述对位装置3和可移动平台5均设置在影像基座41上。

所述传送装置1包括x轴升降机构14、y轴升降机构13、z轴升降机构12;所述x轴升降机构14向z轴方向上可移动式连接z轴支架16,所述z轴支架16的一侧连接有z轴升降机构12,所述z轴升降机构12上可移动式连接扫描传感器11,所述扫描传感器11的上端面连接有一组y轴升降机构13;

所述一组y轴升降机构13之间连接有一组电动取片机构15;

所述z轴支架16的底部连接有x轴移动线槽18-1,所述x轴移动线槽18-1可在x轴升降机构14上移动从而带动z轴支架16进行移动;所述z轴支架16的顶部连接有z轴移动线槽18-2,所述z轴移动线槽18-2可在z轴升降机构12上移动从而带动扫描传感器11进行移动;

所述一组y轴升降机构13有两个,两个y轴升降机构13并排连接;所述一组电动取片机构15有两个,两个电动取片机构15并排连接;所述两个y轴升降机构13分别控制两个电动取片机构15可在y轴方向上进行移动;

所述x轴升降机构14和z轴升降机构12的一端均连接有电机17;

所述两个电机17可分别控制x轴移动线槽18-1和z轴移动线槽18-2移动,从而控制装置可在x轴、z轴方向上任意移动;

所述传送装置通过上述结构可允许旋转伸缩移动,平移等,精确定位到空间中的某一点进行作业,采用两个电机17分别控制装置向x轴、z轴进行位移,并通过两个y轴升降机构13分别控制两个电动取片机构15同时进行切片110的取出和放入操作,并通过扫描传感器1监测判断切片盒19中切片110的数量,并确认是否有叠片、斜插片等状态发生,同时将信息传回并采用信号灯显示,绿色表示完成,蓝色表示就绪,红色表示异常。

所述装载装置2包括切片盒装置,所述切片盒装置用于盛放切片110;所述载玻片传送装置可将切片盒装置中的待扫描切片110移出进行扫描,将扫描完毕的切片110重新移入切片盒装置中;

通过传送装置控制两个并列的电动取片机构15对切片盒装置中的切片110进行取放操作,在其中一个电动取片机构15取出切片110的同时,另一个电动取片机构15将已经扫描完毕的切片110重新放置到原切片盒19位置中,且切片盒装置中最多承载1000个切片,比传统的单取放操作更便捷、承载数量更多,更加节省时间提高效率;

所述切片盒装置采用多层结构设计,其中,所述切片盒装置中共设有四行×10列切片盒卡槽,最多可放置40个切片盒19,每个切片盒19中最多可放置25个切片110;

所述切片盒19放置于切片盒装置中可被侦测到,并采用信号灯显示,绿色表示完成,蓝色表示就绪,红色表示异常。

所述对位装置3包括对位基座31、固定组件32、对位支架33、对位相机34、对位光源35;所述对位基座31和固定组件32均设于对位支架33下方,且均与对位支架33相连接;所述对位支架33上设置有相机安装架36,所述相机安装架36的顶部设置有对位相机34,所述相机安装架36的中部设置有对位光源35;

所述对位支架33的一侧设有对位气缸37,另一侧设有第二固定挡块38;

所述对位气缸37外接一个气管(图中未显示),通过气管压缩空气产生气压从而控制对位气缸37运动;

所述对位气缸37上设有第一固定挡块39;

所述对位气缸37与第一固定挡块39通过两根固定连杆连接;当所述对位气缸37在气压的推动下运动时,连接在对位气缸37上的第一固定挡块39也随之运动;

所述第一固定挡块39和第二固定挡块38之间还设有对位平台310;所述对位平台310位于支架中部,且与第一固定挡块39、第二固定挡块38均平行设置;

所述对位平台310用于置放载玻片;且通过对位气缸7的运动使载玻片在对位平台310上的固定位置摆放;

所述第一固定挡块39随着对位气缸37的运动,对放置在对位平台310上的载玻片有推动力,因此载玻片被第一固定挡块39向后推动,直至推到第二固定挡块38的位置推不动为止,此时载玻片在对位平台310上的位置被固定,该位置即是对位相机34的摄像头下方,此时载玻片可进行下一步的拍摄动作;

所述对位光源35位于对位相机34的镜头下方,用于对位相机34进行拍照时对被拍摄的载玻片进行打光;

当载玻片被置于对位平台310上时,所述对位气缸37开始运动,并将载玻片推到对位相机34的摄像头下方进行拍摄;

所述对位相机34内置图像处理模块,所述图像处理模块用于识别载玻片上图像信息;

所述对位相机34固定安装在影像支架43上;

所述对位气缸37通过焊接固定在所述支架33上;

所述第二固定挡块39与所述对位支架33一体成型;

所述对位基座31、固定组件32、对位支架33均为金属材质。

所述影像装置4包括影像基座41、支撑柱42、影像支架43、影像光源44、视觉模组45、z轴马达47;所述影像基座41和垂直安装在影像基座41左右两侧的支撑柱42,以及垂直安装在支撑柱42顶部的影像支架33构成机台整体,所述影像基座41上设有凹槽46,所述凹槽46内设有影像光源44;所述视觉模组45在影像支架43的卡口上间隙配合;

所述z轴马达47上设有马达线槽49,且马达线槽49与支架43固连;

所述马达线槽49用于布线作用,当z轴马达47在电能下启动,z轴马达47带动视觉模组45在z轴上下移动,可实现显微镜头对病理切片不同景深的拍照;

所述影像装置还包括双镜头切换马达410,且双镜头切换马达410与金属固定件48固连;

所述双镜头切换马达410可控制在水平方向上切换不同倍数的镜头拍照,实现切片大数据量的快速积累;

所述影像光源44与视觉模组45的显微镜头同轴设置,用于拍照时对被拍摄物的底部进行打光;

所述z轴马达47通过固定螺钉与金属固定件48固连;所述视觉模组45通过固定螺钉与金属固定件48固连;

所述双镜头切换马达410通过固定螺钉与金属固定件48固连;

所述影像光源44通过螺纹紧固件固定在凹槽46上;

所述影像基座41、支撑柱42、影像支架43一体成型;

所述影像基座41、支撑柱42、影像支架43均为大理石材质。

所述可移动平台5包括平台基座51、x移动平台52、y移动平台53、旋转气缸54、钩爪55、平台支架56;所述平台基座51和x移动平台52、y移动平台53自下而上平行设置,且平台基座51和x移动平台52之间设有两根导轨57,x移动平台52和y移动平台53之间设有两根导轨57;所述y移动平台53上设有平台支架56;所述平台支架56上设有旋转气缸54;所述钩爪55的中心连接设置在y移动平台53上的旋转轴,并安装在平台支架56上;

所述平台基座51和x移动平台52之间的两根导轨57与x移动平台52和y移动平台53之间的两根导轨57为90度垂直布置,且导轨为导槽和滚珠结构,导槽两端设有滚珠限位销;

所述x移动平台52和y移动平台53分别在x、y方向上移动时,在外力的作用下,设置在x移动平台52和y移动平台53上的的滚珠在相对应的导槽内进行滑动,且滚珠限位销可保证x移动平台52和y移动平台53在移动时不会滑出;

所述x移动平台52上设有x移动线槽58;所述y移动平台53上设有y移动线槽59;

所述x移动线槽58和y移动线槽59通过线性磁轨电机控制,可分别在x、y方向上移动,从而分别控制x移动平台52和y移动平台53分别在x、y方向上移动,实现在平面上的任意位置处停留;

所述平台支架56上设有载物台510,且载物台510的后方设置有第三固定挡块511;

所述载物台510的下方设有平台光源512,用于对放置在载物台510上的载玻片进行打光;所述平台光源512通过螺丝固定在y移动平台53上;

所述钩爪55的下方设有钩爪连接件513,用于承载钩爪55;所述钩爪连接件513固定设置在y移动平台53上,且中心穿过旋转轴;所述钩爪连接件513的末端设置有弧形孔514;所述钩爪55的一端设有卡脚515,另一端的底部设有凸起516;所述凸起516与弧形孔514对应设置,当钩爪55相对钩爪连接件513正转或反转时,钩爪55的凸起516在对应的弧形孔514中滑动,进而使钩爪55的卡脚515抵紧或松开;

当载玻片放入载物台510上后,所述旋转气缸54启动,进而驱动钩爪55在钩爪连接件513上滑动,使钩爪55的卡脚515由原先的松开状态逐渐为抵紧状态,且通过第三固定挡块511固定载玻片被推入的位置,此时便可对已经识别好的有效的细胞面积的载玻片进行连续的拍照,而x移动平台52和y移动平台53会根据需要在平面上移动,每移动一次,相机进行单次或者多次拍照,每个视野保存一张经过融合的最清晰的图片,最后把所有视野图,拼接成一张完整的大图。相机拍摄的区域称之为单个视野,因此细胞或组织的有效区域是由多个视野组成;

所述x移动平台52上还设有金属支撑座517;

所述平台基座51、x移动平台52、y移动平台53、平台支架56均为金属材质。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