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燃烧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909171发布日期:2021-02-09 17:18阅读:78来源:国知局
一种燃烧装置的制作方法

[0001]
本实用新型属于危险废物检测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燃烧装置。


背景技术:

[0002]
危险废物中的热值、含硫量以及含卤素量等指标是危险废物焚烧、超临界水氧化法等处理方法中的重点控制指标。热值为单位质量危险废物的发热量,其指标决定了危险废物处理过程中反应釜物料燃烧的整体燃烧热;含硫量、含卤素量与焚烧炉、超临界反应器内壁的腐蚀性正相关。
[0003]
现有的检测危险废物中热值、含硫量和含卤素量的方法,通常将试样放入氧弹中,使其充分燃烧后,含氯、含硫的化合物分别转化成卤化物、硫化物,然后被吸收液吸收和/或溶解,再进行定量检测。但对于高挥发性试样,由于其挥发性较高,在燃烧过程中大量挥发,造成称量准确度下降,从而影响检测精度;而对于易爆废物,样品在未充分燃烧的情况下即炸裂喷溅到氧弹内壁上,出现因试样燃烧不充分造成检测结果不精确的情况。


技术实现要素:

[0004]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燃烧装置,旨在解决高挥发性物质和易爆物质在氧弹燃烧法因自身特性造成测量结果不精确的问题。
[0005]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燃烧装置,包括:
[0006]
壳体;
[0007]
注样孔,设于所述壳体上,用于向壳体内注入试样;
[0008]
引线环,与壳体固接,用于穿设引火线;以及
[0009]
填料,设于所述壳体内,用于与试样混合以减缓试样的燃烧速度。
[0010]
作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所述壳体包括:
[0011]
下壳体,为顶部开口的腔体;以及
[0012]
上壳体,为底部开口的腔体,所述下壳体与所述上壳体可拆卸连接。
[0013]
作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所述上壳体上设有环形槽,所述下壳体上与所述环形槽配合的凸圈。
[0014]
作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所述上壳体上设有外螺纹,所述下壳体上设有与所述外螺纹配合的内螺纹,所述上壳体和所述下壳体螺纹连接。
[0015]
作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所述上壳体设有卡扣,所述下壳体上设有与所述卡扣配合的卡槽,所述上壳体和所述下壳体卡接。
[0016]
作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所述上壳体开口部设有第一连接槽,所述下壳体的开口部设有第二连接槽,所述第一连接槽和所述第二连接槽分别与片状的连接件插接。
[0017]
作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所述壳体还包括:
[0018]
内壳;以及
[0019]
外壳,设与所述内壳外部,并与所述内壳同轴设置。
[0020]
作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所述内壳与所述外壳之间设有加强筋。
[0021]
作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所述上壳体和所述下壳体均包括内壳和外壳,所述外螺纹设于所述内壳外壁,所述内螺纹设于所述外壳内壁。
[0022]
作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所述上壳体的外壳外壁设有第一凸块,所述下壳体外壁内侧设有第二凸块,当所述上壳体向背离所述下壳体的方向移动时,所述第一凸块与所述第二凸块配合卡接。
[0023]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燃烧装置的有益效果在于: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燃烧装置在壳体内设置填料,将试样从注样孔注入壳体内,并与填料充分混合,将引火线穿入引线环。填料能够减缓试样的燃烧速度,能够易爆废物能充分燃烧,提高检测精度。对于易挥发的废物,将试样注入壳体内与填料充分混合,壳体能够减慢挥发速度,提高检测精度。
附图说明
[0024]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25]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燃烧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26]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提供的外壳的结构示意图;
[0027]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三提供的外壳的结构示意图;
[0028]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四提供的外壳的结构示意图;
[0029]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五提供的外壳的结构示意图;
[0030]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六提供的外壳的结构示意图;
[0031]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七提供的外壳的结构示意图;
[0032]
图8是图7的连接示意图。
[0033]
图中:1、壳体;1-1、内壳;1-2、外壳;1-3、上壳体;1-4、下壳体;2、填料;3、注样孔;4、引线环;5、加强筋;6、连接件;7、外螺纹;8、内螺纹;9、第一凸块;10、第二凸块;11、卡扣;12、卡槽;13、环形槽;14、凸圈。
具体实施方式
[0034]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0035]
请一并参阅图1,现对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燃烧装置进行说明。燃烧装置,包括壳体1、注样孔3、引线环4和填料2;注样孔3设于壳体1上,用于向壳体1内注入试样;引线环4与壳体1固接,用于穿设引火线;填料2设于壳体 1内,用于与试样混合以减缓试样的燃烧速度。
[0036]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燃烧装置,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燃烧装置在壳体1内设置填料2,将试样从注样孔3注入壳体1内,缓慢摇晃壳体,使试样与填料2充分混合,将引火线与引线环4连接。填料2能够减缓试样的燃烧速度,能够易爆废物能充分燃烧,提高检测精度。对于易挥发的废物,将试样注入壳体1内与填料2充分混合,壳体1能够减慢挥发速度,提
高检测精度。
[0037]
将试样通过注样孔3注射入壳体1内,可采用注射器或漏斗完成。将本装置放入氧弹内,点燃引火线,本装置与试样一同燃烧,试样与填料2混合,避免了挥发性物质直接暴露在空气中而大量挥发或易爆物质因迅速爆裂造成燃烧不完全,从而导致测量结果不精确。壳体1可选用明胶或医用胶囊壳制成,填料2采用羧甲基纤维素钠,因壳体1和填料2中不含氮和硫,不会对测量结果中的含硫量和含卤素量造成影响。提前测出壳体1和填料2的热值,在完成试样的检测后,将检测结果中的热值减去壳体1和填料2的热值即可。
[0038]
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燃烧装置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请参阅图3至图7,壳体1包括:下壳体1-4和上壳体1-3,下壳体1-4为顶部开口的腔体;上壳体1-3为底部开口的腔体,下壳体1-4与上壳体1-3可拆卸连接。
[0039]
采用可拆卸连接的方式,便于加工壳体1,以及简化了放入填料2的过程。
[0040]
作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参阅图3,上壳体1-3上设有环形槽13,下壳体1-4上与环形槽13配合的凸圈14。
[0041]
在下壳体1-4及上壳体1-3内分别放入填料2,然后将上壳体1-3嵌装入下壳体1-4中,凸圈14与环形槽13配合卡接,将上壳体1-3与下壳体1-4连接。
[0042]
作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请参阅图4,上壳体1-3上设有外螺纹7,下壳体1-4上设有与外螺纹7配合的内螺纹8,上壳体1-3和下壳体1-4螺纹连接。
[0043]
采用螺纹连接的方式,在方便装入填料2的同时,增加了上壳体1-3和下壳体1-4连接的紧固度,在燃烧时避免因上壳体1-3和下壳体1-4分离造成试样外露而影响检查结果的精度。
[0044]
作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请参阅图5,上壳体1-3上设有卡扣11,下壳体1-4上设有与卡扣11配合的卡槽12,上壳体1-3和下壳体1-4卡接。
[0045]
将上壳体1-3嵌入下壳体1-4中,卡扣11与卡槽12配合卡装,将上壳体 1-3和下壳体1-4紧密连接在一起。结构简单,易于加工,同时避免了在燃烧时避免因上壳体1-3和下壳体1-4分离造成试样外露而影响检查结果的精度。
[0046]
作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请参阅图6,上壳体1-3开口部设有第一连接槽,下壳体1-4的开口部设有第二连接槽,第一连接槽和第二连接槽分别与片状的连接件6插接。
[0047]
上壳体1-3的开口部设有向内弯曲的第一连接槽,下壳体1-4的开口部设有向内弯曲的第二连接槽。第一连接槽和第二连接槽均为u型槽,在第一连接槽和第二连接槽通过连接件6连接,连接件6可以是插片,插片的一端插入第一连接槽,另一端插入第二连接槽。采用此结果,防止填料2或试样颗粒较小时从壳体1内泄露。
[0048]
作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请参阅图2至图7,壳体1 包括内壳1-1和外壳1-2;外壳1-2设与内壳1-1外部,并与内壳1-1同轴设置。
[0049]
双层结构的壳体1更加严密,能够有效的阻止易挥发物质向外界挥发,同时双层结构也比单层结构更加牢固,避免易爆物质在燃烧中将壳体1炸开。
[0050]
作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请参阅图2,内壳1-1与外壳1-2之间设有加强筋5。
[0051]
设置加强筋5增加了壳体1的强度,避免在燃烧中产生大量气体或爆裂造成壳体1
破裂影响检测结果。
[0052]
作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请参阅图7,上壳体1-3和下壳体1-4均包括内壳1-1和外壳1-2,外螺纹7设于内壳1-1外壁,内螺纹8 设于外壳1-2内壁。
[0053]
将内外螺纹7设置在内壳1-1和外壳1-2之间,避免在螺纹中旋入填料2,造成旋紧螺纹时产生阻力,造成连接不紧密。从而在燃烧过程中上壳体1-3和下壳体1-4分离。
[0054]
作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请参阅图7,上壳体1-3的外壳1-2外壁设有第一凸块9,下壳体1-4外壁内侧设有第二凸块10,第一凸块9与第二凸块10配合卡接。
[0055]
在螺纹连接正常时,第一凸块9与第二凸块10没有连接配合关系;当螺纹连接失效时,上壳体1-3向背离下壳体1-4的方向移动,第一凸块9和第二凸块10配合卡接,防止上壳体1-3与下壳体1-4分离。
[0056]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