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血常规检验用血液混合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820747发布日期:2020-11-06 12:32阅读:117来源:国知局
一种血常规检验用血液混合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血液混合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特别涉及一种血常规检验用血液混合装置。



背景技术:

患者在进行血常规检验的时候,通常需要抽血之后,通过工具将血液混合摇匀,使得血液在检验的时候,数据可以更加准确。

例如申请号:cn201721725638.7中涉及一种血液检验用血液混合装置,包括机体,所述机体内部设置有搅拌仓,且搅拌仓上分别设置有血液称量罐和防凝剂称量罐,所述血液称量罐和防凝剂称量罐底部分别通过第一入液管道和第二入液管道与搅拌仓相连接,所述保温层的两侧分别固定有凸轴,且凸轴的轴端与安装在机体一侧的卡合器紧密卡合,所述机体底部设置有作业仓,且作业仓内部安装有电动机,且电动机通过转动轴与搅拌棒转动连接,所述搅拌仓上设置有开关阀,且开关阀通过导管与设置在搅拌仓一侧的消毒仓密封连接。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有血液称量罐、防凝剂称量罐、加热丝网、卡合器和消毒仓,解决了目前血液混合装置配料不均,搅拌时不稳定,无法进行加热消毒等问题。

基于现有技术中发现,现有的血液混合装置在使用的时候,在混合的时候,无法将器皿进行保护,容易在混合的时候造成破损,且无法将器皿中的血液冷藏,且现有的血液混合装置在使用的时候,无法进行便捷的拆分,若是内部出现杂物或落入灰尘的时候,无法进行便捷的清洗,也无法在长时间不使用的时候对其内部进行消毒。

于是,有鉴于此,针对现有的结构及缺失予以研究改良,提供一种血常规检验用血液混合装置,以期达到更具有更加实用价值性的目的。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血常规检验用血液混合装置,以解决现有的血液混合装置在使用的时候,在混合的时候,无法将器皿进行保护,容易在混合的时候造成破损,且无法将器皿中的血液冷藏,且现有的血液混合装置在使用的时候,无法进行便捷的拆分,若是内部出现杂物或落入灰尘的时候,无法进行便捷的清洗,也无法在长时间不使用的时候对其内部进行消毒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血常规检验用血液混合装置的目的与功效,由以下具体技术手段所达成:

一种血常规检验用血液混合装置,包括主体,顶板,移动板和底件;所述主体为矩形内部中空结构,且主体的两侧设有拉件;所述顶板安装在主体的内部两端中间位置,且顶板的外侧顶端与主体的内部固定连接;所述移动板的侧边安装有弹簧,且移动板处于主体的底部;所述底件的两侧为倾斜状结构,且底件的顶端内部两侧设有插槽;所述底件的底部中间位置安装有电机,且电机的顶端安装有凸轮,并且凸轮的侧边与受力板的侧边相接触;所述底件的顶端安装有主体。

进一步的,所述主体包括有插入孔,固定环,翻转件;所述主体的顶端设有数个均匀排列的插入孔,且插入孔的上下两端为喇叭状结构;所述插入孔的内部安装有圆环状结构的固定环,且固定环为橡胶材质;所述主体的两侧底部通过连接轴安装有翻转件,且翻转件的顶端内侧与主体的两侧内部安装有磁块。

进一步的,所述顶板包括有控制板,插槽;所述顶板为矩形板状结构,且顶板为弹簧板材质,并且顶板的底部外侧为楔形凸起状结构;所述顶板的外侧设有控制板,且控制板贯穿主体的两端底部;所述插槽为矩形结构,且插槽的顶端为倾斜状结构,并且插槽的内部插入安装有顶板的底端外侧。

进一步的,所述移动板受力板,下落孔;所述移动板为矩形板状结构,且移动板的顶端设有数个插入孔与固定环;所述移动板的底部安装有矩形板状结构的受力板,且移动板的顶端设有数个矩形结构的下落孔;所述下落孔的顶端外侧为倾斜状结构。

进一步的,所述底件包括有底孔,侧槽和拉仓;所述底件为矩形结构,且底件的顶端内部设有矩形结构的底孔;所述底孔的侧边为倾斜状结构,且底孔的右侧设有导流孔;所述底孔的两端设有矩形结构的侧槽,且侧槽的内部插入安装有移动板的两端;所述底件的底部侧边嵌入安装有拉仓,且拉仓的侧边设有导向件。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在本装置中,设置了主体以及顶板,此处的主体是用来将装有血液的器皿进行固定的,使得器皿可以处于插入孔的内部,器皿的底端可以处于移动板的插入孔内部,使得电机可以通过凸轮带动移动板移动,从而使移动板可以带动器皿的底部晃动,从而使器皿内部的血液混合均匀,而主体的插入孔是用来通过固定环与器皿接触的,插入孔的上下两端为喇叭状结构,是为了使得器皿的底端被晃动的时候,顶端也可以自适应翻转移动,从而使血液可以更好的混合,而插入孔内部的固定环则是用来直接与器皿接触的,固定环为橡胶材质,可以起到防滑与保护的效果,使得器皿在被混合的时候,固定环可以被挤压,从而对器皿进行防护,而翻转件则是用来安装在主体的两侧的,从而将主体的两侧密封,使得翻转件可以通过磁块固定密封,若是需要添加冰块使器皿中的血液冷藏的时候,可以打开翻转件,然后将冰块或冰沙加入到主体的内部;

还有的是,顶板是用来安装在主体的内部两端的,使得主体在安装的时候,可以通过顶板进行固定,若是需要对主体的内部清理与消毒的时候,也可以通过顶板便捷的解除固定限位,而顶板为弹簧板材质,是为了使得需要接触限位的时候,可以直接控制顶板翻转,使得顶板的底端可以从插槽的内部拔出,顶板的底部外侧为楔形凸起状结构,是为了使得顶板在插入的时候,可以更加流畅,插入之后,更加不容易脱落,而控制板则是用来使其外端处于主体的外部的,使得在需要解除主体的固定的时候,可以在外部推动控制板带动顶板进行小幅度翻转,从而使顶板的底端可以从插槽的内部脱离,而插槽则是用来设在底件的内部的,从而通过顶板将主体固定住,插槽的顶端为倾斜状结构,是为了使得顶板的底部插入的时候,可以进行导向,从而解决了在使用的时候,在混合的时候,无法将器皿进行保护,容易在混合的时候造成破损,且无法将器皿中的血液冷藏,且现有的血液混合装置在使用的时候,无法进行便捷的拆分,若是内部出现杂物或落入灰尘的时候,无法进行便捷的清洗,也无法在长时间不使用的时候对其内部进行消毒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仰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主体局部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移动板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底件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中,部件名称与附图编号的对应关系为:

1、主体;101、插入孔;102、固定环;103、翻转件;2、顶板;201、控制板;202、插槽;3、移动板;301、受力板;302、下落孔;4、底件;401、底孔;402、侧槽;403、拉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但不能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术语“上”、“下”、“左”、“右”、“内”、“外”、“前端”、“后端”、“头部”、“尾部”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实施例:

如附图1至附图5所示: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血常规检验用血液混合装置,包括主体1,顶板2,移动板3和底件4;主体1为矩形内部中空结构,且主体1的两侧设有拉件,而插入孔101内部的固定环102则是用来直接与器皿接触的,固定环102为橡胶材质,可以起到防滑与保护的效果,使得器皿在被混合的时候,固定环102可以被挤压,从而对器皿进行防护,而翻转件103则是用来安装在主体1的两侧的,从而将主体1的两侧密封,使得翻转件103可以通过磁块固定密封,若是需要添加冰块使器皿中的血液冷藏的时候,可以打开翻转件103,然后将冰块或冰沙加入到主体1的内部;顶板2安装在主体1的内部两端中间位置,且顶板2的外侧顶端与主体1的内部固定连接,而控制板201则是用来使其外端处于主体1的外部的,使得在需要解除主体1的固定的时候,可以在外部推动控制板201带动顶板2进行小幅度翻转,从而使顶板2的底端可以从插槽202的内部脱离,而插槽202则是用来设在底件4的内部的,从而通过顶板2将主体1固定住,插槽202的顶端为倾斜状结构,是为了使得顶板2的底部插入的时候,可以进行导向;移动板3的侧边安装有弹簧,且移动板3处于主体1的底部,而下落孔302则是在冰块或冰沙融化之后,可以便捷的向下流动的,从而便捷的将其收集起来;底件4的两侧为倾斜状结构,且底件4的顶端内部两侧设有插槽202;底件4的底部中间位置安装有电机,且电机的顶端安装有凸轮,并且凸轮的侧边与受力板301的侧边相接触;底件4的顶端安装有主体1,底孔401的底部侧边为倾斜状结构以及导流孔,是为了使得冰块或冰沙融化之后,可以进行导流的,使得水可以被排出,而侧槽402则是用来使移动板3的两端插入的,使得移动板3在控制器皿移动的时候,可以有移动的空间,而拉仓403则是用来将融化的冰水收集的,使得冰水可以被集中收集起来;主体1包括有插入孔101,固定环102,翻转件103;主体1的顶端设有数个均匀排列的插入孔101,且插入孔101的上下两端为喇叭状结构;插入孔101的内部安装有圆环状结构的固定环102,且固定环102为橡胶材质;主体1的两侧底部通过连接轴安装有翻转件103,且翻转件103的顶端内侧与主体1的两侧内部安装有磁块,此处的主体1是用来将装有血液的器皿进行固定的,使得器皿可以处于插入孔101的内部,器皿的底端可以处于移动板3的插入孔101内部,使得电机可以通过凸轮带动移动板3移动,从而使移动板3可以带动器皿的底部晃动,从而使器皿内部的血液混合均匀,而主体1的插入孔101是用来通过固定环102与器皿接触的,插入孔101的上下两端为喇叭状结构,是为了使得器皿的底端被晃动的时候,顶端也可以自适应翻转移动,从而使血液可以更好的混合;其中,顶板2包括有控制板201,插槽202;顶板2为矩形板状结构,且顶板2为弹簧板材质,并且顶板2的底部外侧为楔形凸起状结构;顶板2的外侧设有控制板201,且控制板201贯穿主体1的两端底部;插槽202为矩形结构,且插槽202的顶端为倾斜状结构,并且插槽202的内部插入安装有顶板2的底端外侧,顶板2是用来安装在主体1的内部两端的,使得主体1在安装的时候,可以通过顶板2进行固定,若是需要对主体1的内部清理与消毒的时候,也可以通过顶板2便捷的解除固定限位,而顶板2为弹簧板材质,是为了使得需要接触限位的时候,可以直接控制顶板2翻转,使得顶板2的底端可以从插槽202的内部拔出,顶板2的底部外侧为楔形凸起状结构,是为了使得顶板2在插入的时候,可以更加流畅,插入之后,更加不容易脱落;移动板3受力板301,下落孔302;移动板3为矩形板状结构,且移动板3的顶端设有数个插入孔101与固定环102;移动板3的底部安装有矩形板状结构的受力板301,且移动板3的顶端设有数个矩形结构的下落孔302;下落孔302的顶端外侧为倾斜状结构,此处的移动板3是用来设在底孔401的内部的,使得移动板3的两端可以插入到侧槽402的内部,使得移动板3可以通过底部的受力板301接收凸轮传来的动力,从而使移动板3可以带动器皿的底部进行来回移动,从而使器皿中的血液可以均匀混合;其中,底件4包括有底孔401,侧槽402和拉仓403;底件4为矩形结构,且底件4的顶端内部设有矩形结构的底孔401;底孔401的侧边为倾斜状结构,且底孔401的右侧设有导流孔;底孔401的两端设有矩形结构的侧槽402,且侧槽402的内部插入安装有移动板3的两端;底件4的底部侧边嵌入安装有拉仓403,且拉仓403的侧边设有导向件,此处的底件4是用来设在本装置的底部,使得本装置可以直接与放置面接触,从而将本装置稳固的支撑,而底孔401是用来使凸轮可以在其内部旋转的,使得凸轮可以将受力板301顶动。

本实施例的具体使用方式与作用:

本实用新型中,当需要使用本装置的时候,可以通过人力将内部有血液的器皿进行移动,使得器皿的底部可以贯穿插入孔101,使得器皿的底端可以插入到移动板3的插入孔101内部,从而将多个器皿安装,若是需要控制血液的温度进行冷藏的时候,可以通过人力将翻转件103打开,然后将冰块或冰沙加入到主体1的内部,然后关闭翻转件103,然后打开电机的电源开关,使得凸轮可以旋转,从而使凸轮顶动受力板301,使得移动板3进行移动,从而使移动板3可以带动器皿的底端进行移动,从而使器皿内部的血液可以被混合均匀,而冰沙或冰块融化之后,可以经过下落孔302以及底孔401的底部排出到拉仓403的内部,从而将拉仓403抽出,从而使冰水可以取出,当血液混合均匀之后,可以直接取出进行检验,需要清理主体1内部的时候,可以通过人力按压控制板201,使得顶板2可以翻转,从而使顶板2的底端外侧可以从插槽202的内部脱离,然后将主体1与底件4脱离,从而清理主体1的内部。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是为了示例和描述起见而给出的,而并不是无遗漏的或者将本实用新型限于所公开的形式。很多修改和变化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是显而易见的。选择和描述实施例是为了更好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实际应用,并且使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能够理解本实用新型从而设计适于特定用途的带有各种修改的各种实施例。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