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提高机车级剩余电流互感器测量精度的补偿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447940发布日期:2020-12-29 09:49阅读:106来源:国知局
一种提高机车级剩余电流互感器测量精度的补偿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流互感器结构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提高机车级剩余电流互感器测量精度的补偿结构。



背景技术:

目前机车上采用的剩余电流互感器,其原理是把一次剩余电流转换成二次小电流来使用,二次不可开路,其结构较为简单,由相互绝缘的一次绕组、二次绕组、铁芯以及构架、壳体、接线端子等组成,一次绕组的匝数较少,直接串联于电源线路中,一次负荷电流通过一次绕组时,产生的交变磁通感应产生按比例减小的二次电流,二次绕组的匝数较多,与仪表、继电器、变送器等电流线圈的二次负荷串联形成闭合回路,由于一次绕组与二次绕组有相等的安匝比,电流互感器实际运行中负荷阻抗很小,二次绕组接近于短路状态,相当于一个短路运行的变压器。

本实用新型的发明人发现,随着用户对互感器检测精度的要求不断提高,大部分电流互感器的精度远远不能满足用户的要求,这也导致用户在考虑高精度的条件下淘汰大部分剩余电流互感器,传统的剩余电流互感器精度误差较大,不能满足现有设备的正常使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提高机车级剩余电流互感器测量精度的补偿结构,旨在改善随着用户对互感器检测精度的要求不断提高,大部分电流互感器的精度远远不能满足用户的要求,这也导致用户在考虑高精度的条件下淘汰大部分剩余电流互感器,传统的剩余电流互感器精度误差较大,不能满足现有设备的正常使用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提高机车级剩余电流互感器测量精度的补偿结构,包括一次绕组、二次绕组和补偿结构,所述一次绕组和二次绕组通过环形钢片叠框相连接,所述补偿结构包括采样电阻和电容,所述采样电阻和电容均与二次绕组并联,有效的解决了随着用户对互感器检测精度的要求性不断提高,大部分电流互感器的精度远远不能满足用户的要求,这也导致用户在考虑高精度的条件下淘汰大部分剩余电流互感器,传统的剩余电流互感器精度误差较大,不能满足现有设备的正常使用的问题,通过对一次绕组和二次绕组之间的感应来保证电流互感器的正常使用,同时通过补偿结构来保证输出电流的稳定。

进一步的,所述二次绕组上端设置有红色线套,所述红色线套与二次绕组固定连接,通过对红色线套和黑色线套的设置来保证使用者更好的进行观察和记录电流输出方向。

进一步的,所述二次绕组下端设置有黑色线套,所述黑色线套与二次绕组固定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红色线套和黑色线套外侧面上还设置有标签贴,所述标签贴与红色线套和黑色线套均固定连接,通过对标签贴的结构设置来保证使用者稳定的进行记录。

进一步的,所述二次绕组的末端还安装有输出机构,所述输出机构与二次绕组壳拆卸固定连接,通过对输出机构的设置来保证使用者可以稳定的进行拆卸和安装输出连接使用。

进一步的,所述环形钢片叠框上设置有至少两个绝缘套管,所述绝缘套管与环形钢片叠框固定连接,通过对绝缘套管的设置来保证使用者可以稳定的对环形钢片叠框进行固定。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通过对传统的电流互感器结构和使用过程加以研究,设计出一种提高机车级剩余电流互感器测量精度的补偿结构,方便使用者可以通过增大磁芯的有效截面积、匝数补偿和并联电容补偿三部分来增加电流互感器测量的精度,为防止互感器内的磁芯在额定电流范围内提前达到磁饱和的现象导致一次电流加大二次电流不发生变化引起的线性误差问题,采取增大磁芯有效截面积提高磁饱和能力,提高互感器的精度,同时由于互感器一次电流少部分转化成了励磁电流,这样二次侧实际电流要小于理论值,影响其测量精度,适当减少二次绕组的匝数,使实际二次绕组的匝数略小于二次额定匝数,二次电流必然要增加以维持磁动势平衡关系,这样就起到了补偿的作用,提高互感器的精度,并且通过互感器输出端串联一个采样电阻,将二次绕组输出的电流转换成电压提供给继电器或者信号接收端,为了防止二次电流出现尖峰电流导致输出的实际值有偏差,应在电阻两端并联一个电容吸收尖峰电流,消除了尖峰电流的影响,提高了互感器的精度。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方式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装置的立体图;

图2是图1所示装置的正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电路图。

图中:1、一次绕组;11、环形钢片叠框;111、绝缘套管;2、二次绕组;21、红色线套;211、标签贴;22、黑色线套;23、输出机构;3、补偿结构;31、采样电阻;32、电容。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方式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方式,而不是全部的实施方式。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实用新型的选定实施方式。

参照图1、图2和图3所示,一种提高机车级剩余电流互感器测量精度的补偿结构3,包括一次绕组1、二次绕组2和补偿结构3,通过对一次绕组1和二次绕组2之间的感应来保证电流互感器的正常使用,一次绕组1和二次绕组2通过环形钢片叠框11相连接,通过对传统的电流互感器结构和使用过程加以研究,设计出一种提高机车级剩余电流互感器测量精度的补偿结构3,方便使用者可以通过增大磁芯的有效截面积、匝数补偿和并联电容32补偿三部分来增加电流互感器测量的精度,为防止互感器内的磁芯在额定电流范围内提前达到磁饱和的现象导致一次电流加大二次电流不发生变化引起的线性误差问题,采取增大磁芯有效截面积提高磁饱和能力,提高互感器的精度,同时由于互感器一次电流少部分转化成了励磁电流,这样二次侧实际电流要小于理论值,影响其测量精度,适当减少二次绕组2的匝数,使实际二次绕组2的匝数略小于二次额定匝数,二次电流必然要增加以维持磁动势平衡关系,这样就起到了补偿的作用,提高互感器的精度,并且通过互感器输出端串联一个采样电阻31,将二次绕组2输出的电流转换成电压提供给继电器或者信号接收端,为了防止二次电流出现尖峰电流导致输出的实际值有偏差,应在电阻两端并联一个电容32吸收尖峰电流,消除了尖峰电流的影响,提高了互感器的精度,有效的解决了随着用户对互感器检测精度的要求性不断提高,大部分电流互感器的精度远远不能满足用户的要求,这也导致用户在考虑高精度的条件下淘汰大部分剩余电流互感器,传统的剩余电流互感器精度误差较大,不能满足现有设备的正常使用的问题,环形钢片叠框11上设置有至少两个绝缘套管111,绝缘套管111与环形钢片叠框11固定连接,通过对绝缘套管111的设置来保证使用者可以稳定的对环形钢片叠框11进行固定;

二次绕组2上端设置有红色线套21,红色线套21与二次绕组2固定连接,二次绕组2下端设置有黑色线套22,黑色线套22与二次绕组2固定连接,通过对红色线套21和黑色线套22的设置来保证使用者更好的进行观察和记录电流输出方向,红色线套21和黑色线套22外侧面上还设置有标签贴211,标签贴211与红色线套21和黑色线套22均固定连接,通过对标签贴211的结构设置来保证使用者稳定的进行记录,二次绕组2的末端还安装有输出机构23,输出机构23与二次绕组2壳拆卸固定连接,通过对输出机构23的设置来保证使用者可以稳定的进行拆卸和安装输出连接使用;

补偿结构3包括采样电阻31和电容32,采样电阻31和电容32均与二次绕组2并联,同时通过补偿结构3来保证输出电流的稳定。

通过上述设计得到的装置已基本能满足一种提高机车级剩余电流互感器测量精度的补偿结构的使用,但本着进一步完善其功能的宗旨,设计者对该装置进行了进一步的改良。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