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铁运营期监测线上CPIII平面测量棱镜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900703发布日期:2020-11-13 12:29阅读:349来源:国知局
一种高铁运营期监测线上CPIII平面测量棱镜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高铁运营期精测网线上cpiii平面复测的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高铁运营期监测线上cpiii平面测量棱镜。



背景技术:

为保障高速铁路安全平稳,可靠运行,根据《运营高速铁路基础变形监测管理办法》、《运营高速铁路精密测量控制网管理办法》等要求,运营高速铁路要做好精测网复测与基础变形监测。精测网复测旨在检查各级控制点的绝对位置和相对位置变化,确保其相对精度满足轨道维护要求,为轨道维护提供基准数据。

高速铁路工程测量平面控制网分三级布设:cpi为基础平面控制网,主要勘测、施工、运营维护提供坐标基准;cpii为线路平面控制网,主要勘测和施工提供控制基准;cpiii为轨道控制网,主要我轨道铺设和运营维护提供控制基准。测量单位进行cpiii控制网作业时,需要在cpiii点位上摆放棱镜,传统施测棱镜多为徕卡棱镜,全站仪测完进行搬站后,由于观测方向发生变化,棱镜需人为跟着调整观测方向,此时需要触碰翻转棱镜,难免会未正确翻转棱镜导致人为误差降低测量精度,也对施测速度产生一定影响,降低生产效率导致整体项目进度周期较长,项目人工及天窗配合设备管理单位成本增加。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根据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高铁运营期监测线上cpiii平面测量棱镜,将插杆接口放置在cpiii平面插杆上,通过转动棱镜上部来调整棱镜的观测方向,全站仪搬站后免人工翻转,可继续施测,在保证数据精度前提下,提高作业效率,缩短项目工期,降低项目成本。

本实用新型目的实现由以下技术方案完成:

一种高铁运营期监测线上cpiii平面测量棱镜,其特征在于:包括棱镜,所述棱镜的一端设有一插杆接口,所述插杆接口可通过cpiii平面插杆插入其内部,所述插杆接口的侧方开设有拧紧接口,所述拧紧接口与所述插杆接口相通,通过向所述拧紧接口内拧入螺栓实现所述插杆接口和所述cpiii平面插杆之间的连接固定,所述cpiii平面插杆可拆卸地安装于一埋设于cpiii埋设接触面下的cpiii预埋件。

所述棱镜的两端分别设有棱镜前置保护端和棱镜后置保护端,所述插杆接口设于所述棱镜后置保护端上。

所述cpiii平面插杆与所述cpiii预埋件之间通过螺纹配合构成可拆卸式的安装固定。

所述棱镜上设有十字丝。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

1、将插杆接口放置在cpiii平面插杆上,通过转动棱镜上部来调整棱镜的观测方向,待调整至合适的观测方向,通过拧紧接口和螺丝来对棱镜上部和棱镜下部进行固定,无需翻转棱镜,减少了人为误差,保证了测量的精度,同时节省了棱镜翻转过程中宝贵时间,优化了测量工艺,降低了设备管理单位作业天窗计划申报,加快了项目整体进度,提高了现场施测效率;

2、在棱镜的两端设置棱镜前置保护端和棱镜后置保护端,可以保护棱镜,防止人为破损,进一步保证了棱镜的测量精度;

3、在cpiii埋设接触面下预设cpiii预埋件,将cpiii平面插杆与cpiii预埋件设计为可拆卸连接,并且cpiii平面插杆(棱镜下部)与棱镜上部也为可拆卸连接,便于组装和携带,此外,本实用新型各部件生产比较简便,重量轻便,便于携带,现场均可以在路基、桥梁段上使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使用状态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通过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特征及其它相关特征作进一步详细说明,以便于同行业技术人员的理解:

如图1-2所示,图中标记1-13分别表示为:棱镜1,棱镜前置保护端2,棱镜后置保护端3,插杆接口4,拧紧接口5,螺丝6,cpiii平面插杆7,cpiii埋设接触面8,末端接口9,cpiii预埋件10,第一孔洞11,第二孔洞12,十字丝13。

实施例:本实施例中一种高铁运营期监测线上cpiii平面测量棱镜,主要用于调整棱镜的观测方向,保证轨道控制网(cpiii)测量的顺利进行。

如图1和图2所示,该棱镜主要包括棱镜上部和棱镜下部,棱镜上部包括棱镜1、棱镜前置保护端2和棱镜后置保护端3,棱镜下部包括cpiii平面插杆7。棱镜前置保护端2和棱镜后置保护端3分别设于棱镜1的两端,可以保护棱镜1,防止人为破损,保证了棱镜的测量精度。此外,棱镜1上设有作为测量照准中心的十字丝13。

棱镜后置保护端3上设有插杆接口4,插杆接口4内设置有第一孔洞11和第二孔洞12,其中第一孔洞11的轮廓形状、大小与cpiii平面插杆7的外轮廓形状、大小相吻合适配,而第二孔洞12则用于插杆接口4与棱镜后置保护端3之间的连接固定之用。

插杆接口4的侧方开设有拧紧接口5,拧紧接口5与插杆接口4相通,拧紧接口5的内螺纹段与螺丝6的外螺纹段相互配合,并且螺丝6的尾部可伸入插杆接口4的第一孔洞11内并抵于cpiii平面插杆7的外壁。当需要进行轨道控制网(cpiii)的测量时,将插杆接口4放置在cpiii平面插杆7上,根据测量点的不同位置,转动棱镜上部直至棱镜1处于合适的观测方向,接着将螺丝6旋入拧紧接口5内,使棱镜上部与cpiii平面插杆7稳固连接。由于该过程无需翻转棱镜1,减少了人为误差,保证了测量的精度,同时节省了棱镜1翻转过程中宝贵时间,优化了测量工艺,降低了设备管理单位作业天窗计划申报,加快了项目整体进度,提高了现场施测效率。

在cpiii埋设接触面8下预设cpiii预埋件10,cpiii平面插杆7的末端接口9通过其外螺纹段与cpiii预埋件10的内螺纹段相互配合连接。由于cpiii平面插杆7与cpiii预埋件10为可拆卸连接,并且cpiii平面插杆7与棱镜上部也为可拆卸连接,便于组装和携带。

此外,结合图1和图2所示,本实施例的使用方法如下:

1、将cpiii平面插杆7与cpiii预埋件10连接组装;

2、再将插杆接口4放置在cpiii平面插杆7上,使插杆接口4和cpiii平面插杆7相配合;

3、根据测量点的不同位置,转动棱镜上部直至棱镜1处于合适的观测方向;

4、将螺丝6旋入拧紧接口5内,使棱镜上部与cpiii平面插杆7稳固连接;

5、进行轨道控制网(cpiii)的测量;

6、测量完毕后,依次拆下棱镜上部和cpiii平面插杆7,进入下一测量点;

7、重复上述步骤。

本实施例各部件生产比较简便,重量轻便,便于携带,现场均可以在路基、桥梁段上使用。

虽然以上实施例已经参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目的的构思和实施例做了详细说明,但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认识到,在没有脱离权利要求限定范围的前提条件下,仍然可以对本实用新型作出各种改进和变换,故在此不一一赘述。



技术特征:

1.一种高铁运营期监测线上cpiii平面测量棱镜,其特征在于:包括棱镜,所述棱镜的一端设有一插杆接口,所述插杆接口可通过cpiii平面插杆插入其内部,所述插杆接口的侧方开设有拧紧接口,所述拧紧接口与所述插杆接口相通,通过向所述拧紧接口内拧入螺栓实现所述插杆接口和所述cpiii平面插杆之间的连接固定,所述cpiii平面插杆可拆卸地安装于一埋设于cpiii埋设接触面下的cpiii预埋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铁运营期监测线上cpiii平面测量棱镜,其特征在于:所述棱镜的两端分别设有棱镜前置保护端和棱镜后置保护端,所述插杆接口设于所述棱镜后置保护端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铁运营期监测线上cpiii平面测量棱镜,其特征在于:所述cpiii平面插杆与所述cpiii预埋件之间通过螺纹配合构成可拆卸式的安装固定。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铁运营期监测线上cpiii平面测量棱镜,其特征在于:所述棱镜上设有十字丝。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高铁运营期精测网线上CPIII平面复测的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高铁运营期监测线上CPIII平面测量棱镜,包括棱镜,所述棱镜的一端设有一插杆接口,所述插杆接口可通过CPIII平面插杆插入其内部,所述插杆接口的侧方开设有拧紧接口,所述拧紧接口与所述插杆接口相通,通过向所述拧紧接口内拧入螺栓实现所述插杆接口和所述CPIII平面插杆之间的连接固定,所述CPIII平面插杆可拆卸地安装于一埋设于CPIII埋设接触面下的CPIII预埋件。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无需翻转棱镜,减少了人为误差,保证了测量的精度,同时节省了棱镜翻转过程中宝贵时间,优化了测量工艺,降低了设备管理单位作业天窗计划申报,加快了项目整体进度,提高了现场施测效率。

技术研发人员:范先铮;帅明明;秦一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铁上海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05.26
技术公布日:2020.11.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