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于移动的蓄电池充放电仪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197141发布日期:2021-05-28 10:58阅读:117来源:国知局
一种便于移动的蓄电池充放电仪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蓄电池充放电仪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便于移动的蓄电池充放电仪。



背景技术:

电池作为电源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通信、电力等各行各业的应用非常广泛。蓄电池的性能质量直接影响到电源系统的整体性能。为了有效而准确的了解蓄电池性能和健康状况,运维人员必须定期对蓄电池进行核对性充放电试验检查,以便监测电池容量,查找故障电池并进行更换。但是在实际使用的时候由于充放电仪比较重,维修人员不方便移动携带充放电仪,且移动过程中充放电仪容易受到碰撞,稳定性不高。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申请中提出一种便于移动的蓄电池充放电仪。



技术实现要素:

(一)实用新型目的

为解决背景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便于移动的蓄电池充放电仪,本实用新型设置第一移动组件和第二移动组件;第一移动组件用于控制移动轮的升降,第二移动组件控制把手的升降,操作简单,移动方便,便于外出时携带仪器本体,扩大了仪器本体的使用范围;设置夹持组件,保证了仪器本体在移动过程中的稳定性和安全性,避免仪器受损;仪器本体的散热性好,工作性能稳定。

(二)技术方案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便于移动的蓄电池充放电仪,包括仪器本体、移动框、第一移动组件、夹持组件和第二移动组件;移动框为横置的u型结构;仪器本体设置在移动框内;第一移动组件设置在移动框的底端;第二移动组件设置在移动框的后端;夹持组件设置两组,且分别位于仪器本体的左右两侧;第一移动组件包括竖直移动件、水平移动件和支撑套;竖直移动件包括竖直移动杆、移动轮、推动块和第一弹性件;水平移动件包括水平移动杆和第二弹性件;支撑套设置在移动框的底端;移动框上设置有与支撑套连通的安装槽;竖直移动杆的下端穿过安装槽,伸入支撑套,且与移动轮连接,竖直移动杆上设置有卡孔;第一弹性件套在竖直移动杆的外部,且位于竖直移动杆的顶端与移动框的上表面之间;位于安装槽内部的推动块连接竖直移动杆的侧壁,推动块为上长下短的梯形结构,且位于卡孔的下端;水平移动杆的一端穿过移动框,且与推动块的斜面滑动连接;仪器本体工作状态下,水平移动杆卡合连接卡孔;第二弹性件套在水平移动杆的另一端,且位于水平移动杆的顶端与移动框的侧壁之间;夹持组件包括限位板、夹持件和风机;限位板连接移动框;夹持件和风机均设置在限位板上,且工作端朝向仪器本体;第二移动组件包括滑轨、滑块、卡杆、连接杆和卡套;滑轨沿竖直方向上设置在移动框的后端;上下移动的滑块滑动连接滑轨;卡杆转动设置在滑块上,卡杆的侧壁上设置有卡销;连接杆的下端转动连接卡杆的上端,上端穿过卡套,且与其滑动连接;卡套上设置有供卡销通过的通槽。

优选的,移动框与仪器本体的接触端上设置有散热口;散热口上设置有防尘网。

优选的,夹持件包括螺纹杆和夹持板;螺纹杆沿水平方向螺纹连接限位板;夹持板连接在螺纹杆靠近仪器本体的一端。

优选的,夹持板的夹持面上设置有缓冲垫。

优选的,卡杆为横置的t型杆。

优选的,连接杆的顶端设置有把手。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方案具有如下有益的技术效果:

一、本实用新型设置第一移动组件和第二移动组件;第一移动组件用于控制移动轮的升降,第二移动组件控制把手的升降,操作简单,移动方便,便于外出时携带仪器本体,扩大了仪器本体的使用范围;

二、本实用新型设置夹持组件,保证了仪器本体在移动过程中的稳定性和安全性,避免仪器受损;

三、本实用新型中仪器本体的散热性好,工作性能稳定。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便于移动的蓄电池充放电仪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便于移动的蓄电池充放电仪的后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便于移动的蓄电池充放电仪另一状态的后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便于移动的蓄电池充放电仪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便于移动的蓄电池充放电仪中a处的剖视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便于移动的蓄电池充放电仪中夹持件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仪器本体;2、移动框;3、第一移动组件;4、夹持组件;5、第二移动组件;6、水平移动件;7、支撑套;8、安装槽;9、竖直移动杆;10、卡孔;11、推动块;12、水平移动杆;13、第一弹性件;14、第二弹性件;15、移动轮;16、限位板;17、夹持件;18、螺纹杆;19、夹持板;20、防尘网;21、滑轨;22、滑块;23、卡杆;24、卡销;25、连接杆;26、卡套;27、把手;28、竖直移动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了,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并参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详细说明。应该理解,这些描述只是示例性的,而并非要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此外,在以下说明中,省略了对公知结构和技术的描述,以避免不必要地混淆本实用新型的概念。

如图1-6所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便于移动的蓄电池充放电仪,包括仪器本体1、移动框2、第一移动组件3、夹持组件4和第二移动组件5;移动框2为横置的u型结构;仪器本体1设置在移动框2内;第一移动组件3设置在移动框2的底端;第二移动组件5设置在移动框2的后端;夹持组件4设置两组,且分别位于仪器本体1的左右两侧;第一移动组件3包括竖直移动件28、水平移动件6和支撑套7;竖直移动件28包括竖直移动杆9、移动轮15、推动块11和第一弹性件13;水平移动件6包括水平移动杆12和第二弹性件14;支撑套7设置在移动框2的底端;移动框2上设置有与支撑套7连通的安装槽8;竖直移动杆9的下端穿过安装槽8,伸入支撑套7,且与移动轮15连接,竖直移动杆9上设置有卡孔10;第一弹性件13套在竖直移动杆9的外部,且位于竖直移动杆9的顶端与移动框2的上表面之间;位于安装槽8内部的推动块11连接竖直移动杆9的侧壁,推动块11为上长下短的梯形结构,且位于卡孔10的下端;水平移动杆12的一端穿过移动框2,且与推动块11的斜面滑动连接;仪器本体1工作状态下,水平移动杆12卡合连接卡孔10;第二弹性件14套在水平移动杆12的另一端,且位于水平移动杆12的顶端与移动框2的侧壁之间;夹持组件4包括限位板16、夹持件17和风机;限位板16连接移动框2;夹持件17和风机均设置在限位板16上,且工作端朝向仪器本体1;第二移动组件5包括滑轨21、滑块22、卡杆23、连接杆25和卡套26;滑轨21沿竖直方向上设置在移动框2的后端;上下移动的滑块22滑动连接滑轨21;卡杆23转动设置在滑块22上,卡杆23的侧壁上设置有卡销24;连接杆25的下端转动连接卡杆23的上端,上端穿过卡套26,且与其滑动连接;卡套26上设置有供卡销24通过的通槽。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移动框2与仪器本体1的接触端上设置有散热口;散热口上设置有防尘网20。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夹持件17包括螺纹杆18和夹持板19;螺纹杆18沿水平方向螺纹连接限位板16;夹持板19连接在螺纹杆18靠近仪器本体1的一端。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夹持板19的夹持面上设置有缓冲垫。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卡杆23为横置的t型杆。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连接杆25的顶端设置有把手27。

仪器本体1移动时,按下竖直移动杆9,移动轮15接触地面,同时推动块11下移,推动水平移动杆12朝外侧移动,挤压第二弹性件14,当推动块11与水平移动杆12分离时,第二弹性件14回弹,推动水平移动杆12卡入卡孔10,竖直移动杆9固定,接着拉动把手27,连接杆25升起,卡杆23靠近卡套26,转动卡杆23,使得卡销24穿过通槽,卡销24位于卡套26上方,滑块22位于卡套26下方时,再转一次卡杆23,使得卡销24与通槽错位,连接杆25的长度固定,即可拉动仪器本体1移动,达到目的地后,收回连接杆25,拔动水平移动杆12,使其退出卡孔10,第一弹性件13拉动竖直移动杆9上移,移动轮15离开地面,即可固定仪器本体1;移动过程中,夹持件17对仪器本体1进行夹持固定,保证其稳定性、安全性;仪器本体1工作时借助风扇和散热口散热,散热效果好。

应当理解的是,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仅仅用于示例性说明或解释本实用新型的原理,而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因此,在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此外,本实用新型所附权利要求旨在涵盖落入所附权利要求范围和边界、或者这种范围和边界的等同形式内的全部变化和修改例。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