砂浆凝结时间测定仪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040177发布日期:2021-02-23 16:34阅读:54来源:国知局
砂浆凝结时间测定仪的制作方法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砂浆凝结时间测试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砂浆凝结时间测定仪。


背景技术:

[0002]
砂浆凝结时间测定仪时用于砂浆凝结时间测定的仪器,一般包括手柄,试针(下压件),支架及压力显示器(计压器)等等,其主要原理是通过试针(下压件)对凝结块进行压迫,通过压力显示器控制对凝结块的压迫强度。一般的砂浆凝结时间测定仪中,压力显示器(计压器)与支架为一体化固定结构,这样的砂浆凝结时间测定仪结构较稳定,但是其利用率是较低的,因为只有在进行砂浆凝结时间测定试验的时候能够发挥其价值,而大多数时间并不是在进行砂浆凝结时间测定试验,其闲置时间使得总的利用率较低。


技术实现要素:

[0003]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砂浆凝结时间测定仪,旨在提高砂浆凝结时间测定仪的利用率。
[0004]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砂浆凝结时间测定仪,包括支架、计重器及下压件,所述计重器可拆卸固定于支架,所述下压件滑动设置于支架上且所述下压件位于所述计重器的正上方。
[0005]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计重器可拆卸固定于支架上,下压件滑动设置于支架上且位于所述计重器的正上方,在进行砂浆凝结时间测定试验时,将凝结块放置于计重器上,此时对计重器进行调零操作,接着通过下压件对凝结块进行压迫直至计重器显示达到压力,若凝结块没有破裂则达到需要的凝结时间,若凝结块破裂则未达到所需的凝结时间,等待单位时间后再次对凝结块进行试验直至凝结块达到所需的凝结时间,完成试验。在不进行试验时,计重器可从支架上拆卸以单独使用,提高了砂浆凝结时间测定仪的灵活性,进而提高了其利用率。
[0006]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支架包括底座,所述计重器设置于所述底座上,所述计重器为电子秤,所述电子秤底部固定设置有支撑脚,所述底座顶面开设有配合所述支撑脚的定位槽。
[0007]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电子秤通过支撑脚与定位槽的配合而稳定于底座上,保障砂浆凝结时间测定仪试验的稳定进行。在不进行试验时,电子秤单独拆下使用时,电子秤底部的支撑脚使得电子秤能够较稳定地支撑于各种平台上,提高了电子秤的使用稳定性。
[0008]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支架包括两根支撑杆,两个所述支撑杆固定于计重器沿底座长度方向的两侧,两个所述支撑杆之间固定设置有第一横杆,所述下压件螺纹连接于所述第一横杆。
[0009]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下压件螺纹连接于第一横杆,第一横杆固定于支撑杆,在进行砂浆凝结时间测定仪试验时,旋转下压件,下压件在于第一横杆的螺纹配合下而向下
移动,从而对凝结块进行压迫,由此进行砂浆凝结时间测定仪试验。下压件与第一横杆的螺纹配合使得下压件在进行试验时对凝结块的压迫更加稳定,提高试验效果。
[0010]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下压件顶部固定设置有手轮,所述手轮通过螺钉螺母配合固定于所述下压件。
[0011]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进行砂浆凝结时间测定仪试验时,通过旋转手轮以使得下压件产生旋转从而向下移动,便于工作人员的操作。
[0012]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手轮外缘固定设置有手柄。
[0013]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 手轮外缘固定设置手柄,在砂浆凝结时间测定试验进行到后期阶段,即下压件对凝结块压迫接近于目标压力值时,转动下压件较为费劲,此时可通过对手柄施力以使得手轮转动,保障砂浆凝结时间测定后期的顺利进行。
[0014]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两个所述支撑杆之间还设置有第二横杆,所述第二横杆中部开设有导向孔,所述下压件穿设于所述导向孔中。
[0015]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下压件穿设于导向孔中,导向孔对下压件具有导向作用,在进行砂浆凝结时间测定试验过程中,导向孔对下压件的导向作用能够保障下压件对凝结块的施力方向,使得试验进行过程更加稳定。
[0016]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二横杆两端与支撑杆连接处开设有滑孔,所述支撑杆穿设于所述滑孔中,所述第二横杆两端还设置有锁紧孔,所述锁紧孔与所述滑孔连通,所述锁紧孔为螺纹孔,所述锁紧孔中设置有锁紧螺钉。
[0017]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锁紧螺钉配合锁紧孔而抵紧支撑杆以使得第二横杆稳定于支撑杆上,对支撑杆达到位置锁定的作用,在进行砂浆凝结时间测定试验时,可解除锁紧螺钉对第二横杆的锁定,调整第二横杆至合适的位置在进行锁定,避免第二横杆对凝结块产生阻碍,保障第二横杆对下压件的导向效果稳定。
[0018]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支撑杆侧面固定设置有限位柱,所述限位柱位于所述计重器上方。
[0019]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限位柱能够在第二横杆进行位置调节时防止第二横杆意外下落而对计重器造成损伤,并且,当不进行砂浆凝结时间测定试验并且不使用计重器时,计重器的电线可以绕卷在限位柱上,放置计重器的电线绊倒人员,使得砂浆凝结时间测定仪放置安全。
附图说明
[0020]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视图。
[0021]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0022]
图3是本实用新型在图2中a-a处的剖视图。
[0023]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侧视图。
[0024]
图5是本实用新型在图4中b-b处的剖视图。
[0025]
图6是本实用新型在图5中c处的放大图。
[0026]
图中,1、支架;11、底座;12、支撑杆;121、固定部;122、固定件;123、限位柱;2、第一横杆;21、第一连接孔;22、下压孔;3、第二横杆;31、滑孔;311、锁紧孔;312、锁紧螺钉;32、导向孔;4、下压件;41、连接部;42、固定孔;43、螺纹部;44、导向部;45、压测部;5、手轮;51、插
孔;52、通孔;53、手柄;6、电子秤。
具体实施方式
[0027]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0028]
参照图1和图2,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砂浆凝结时间测定仪,包括支架1、计重器及下压件4,支架1包括底座11及两个支撑杆12,支撑杆12底部固定于底座11,两个支撑杆12分别垂直固定于底座11长度方向的两端。参照图,计重器为电子秤6,电子秤6底面固定设置有支撑脚,支撑脚呈圆柱状,支撑脚设置有四个,四个支撑脚整列排布于电子秤6底面,底座11开设有定位槽,定位槽的轮廓形状与支撑脚的轮廓形状相同,支撑脚的数量与定位槽的数量相等且位置一一对应设置,对应的支撑脚插入定位槽中。
[0029]
参照图3和图4,两个支撑杆12呈圆柱状,两个支撑杆12分别位于电子秤6沿底座11长度方向的两侧,两个支撑杆12之间设置有第一横杆2及第二横杆3。第一横杆2位于支撑杆12顶部的位置,支撑杆12顶部设置有固定部121,固定部121呈圆柱状,固定部121的直径小于支撑杆12的直径,第一横杆2上开设有第一连接孔21,第一连接孔21的轮廓形状大小与固定部121的轮廓形状大小相同,固定部121插入连接孔中,固定部121的长度大于第一连接孔21的长度,固定部121顶端设置有螺纹,固定部121顶端设置有固定件122,固定件122底部开设有螺孔,固定件122通过螺纹连接固定于固定部121且固定件122底面抵触于第一横杆2顶面以将第一横杆2固定。支撑杆12上固定有限位柱123,限位柱123垂直于支撑杆12设置,限位柱123位于电子秤6上方,第二横杆3滑动设置于支撑杆12位于限位柱123与第一横杆2之间的部位。第二横杆3两端连接支撑杆12的位置均开设有滑孔31,支撑杆12插入滑孔31中并与滑孔31滑动配合,第二横杆3两端设置滑孔31的位置还开设有锁紧孔311,锁紧孔311与滑孔31相互连通,锁紧孔311为螺纹孔,锁紧孔311中设置有锁紧螺钉312,锁紧螺钉312的端部抵压于支撑杆12以将第二横杆3的位置锁定。优选的,锁紧螺钉312为碟形螺钉。
[0030]
参照图5和图6,下压件4由上至下依次包括连接部41、螺纹部43、导向部44及压测部45,螺纹部43周侧开设有螺纹,导向部44为周侧光滑的圆柱状,压测部45呈倒置的圆锥状。连接部41呈圆柱状,连接部41连接有手轮5,手轮5中部开设有插孔51,插孔51的轮廓形状大小与连接部41的轮廓形状大小相同,连接部41插入插孔51中,手轮5开设插孔51的位置还开设有通孔52,通孔52连通于插孔51,连接部41对应通孔52的位置开设有固定孔42,固定孔42贯穿连接部41并与通孔52对齐,固定孔42与通孔52中设置有螺钉,手轮5通过螺钉螺母配合而固定于连接部41。手轮5外缘固定设置有手柄53以便于工作人员对手轮5施力。第一横杆2中部开设有下压孔22,下压孔22为螺纹孔,螺纹部43穿设于下压孔22中并与下压孔22螺纹配合;第二螺杆中部开设有导向孔32,导向部44穿设于导向孔32中并与导向孔32滑动配合。
[0031]
本具体实施方式的实施原理为:将电子秤6放置于底座11上并使得电子秤6底部的支撑脚插入定位槽中以使得电子秤6稳定。在电子秤6上放置凝结块并将电子秤6校零,转动手轮5以使得下压件4在螺纹部43与下压孔22的螺纹配合下而向下运动以对凝结块施压,凝结块将受到的压力传导至电子秤6上,电子秤6显示凝结块受到的压力,将下压件4继续下压直至电子秤6显示达到测试压力,若凝结块破裂则未达到需要的凝结时间,若凝结块未破裂则表示已达到需要的凝结时间。通过上述方式,使用普通的电子秤6即可进行砂浆凝结时间
测定试验,不进行试验时,电子秤6作为普通电子秤6使用,提高整体的灵活定,进而提高了其利用率。
[0032]
本具体实施方式的实施例均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