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车用电子电路板耐压测试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164410发布日期:2021-03-05 14:28阅读:180来源:国知局
一种车用电子电路板耐压测试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电路板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车用电子电路板耐压测试装置。


背景技术:

2.电路板的名称有:陶瓷电路板,氧化铝陶瓷电路板,氮化铝陶瓷电路板,线路板,pcb板,铝基板,高频板,厚铜板,阻抗板,pcb,超薄线路板,超薄电路板,印刷(铜刻蚀技术)电路板等。电路板使电路迷你化、直观化,对于固定电路的批量生产和优化用电器布局起重要作用。电路板在进行电子产品研究时,有时候电路板的负载过高、功率过高会导致电路板损坏,因此,在生产完成后需要进行测试,车辆在行驶中遇到突发事件时,会对电子电路板的负载增加,使其功率过高,因此需要一种在生产完成后对车用电子电路板检测的一种车用电子电路板耐压测试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车用电子电路板耐压测试装置。
4.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5.一种车用电子电路板耐压测试装置,包括箱体,所述箱体的上方中心设置有放置腔,所述放置腔的左侧设置有左推拉板,所述左推拉板的右侧设置有正极插头,所述放置腔的右侧设置有右推拉板,所述右推拉板的左侧设置有负极插头,所述放置腔的前侧设置有电源,所述正极插头和负极插头均和电源电性连接,所述箱体的前侧设置有操作台,所述电源和操作台电性连接。
6.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左推拉板的左侧设置有左液压伸缩管,所述左液压伸缩管远离左推拉板的一端设置有左液压管,所述右推拉板的右侧设置有右液压伸缩管,所述右液压伸缩管远离右推拉板的一端设置有右液压管,所述左液压管和右液压管均和操作台电性连接。
7.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放置腔的下方设置有若干个抽气槽,所述抽气槽的下方设置有抽气装置。
8.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抽气装置包括单向阀、抽气横管、抽气竖管和抽气电机,所述抽气槽的下方设置有单向阀,所述单向阀的下方设置有抽气横管,所述抽气横管的下方中心设置有抽气竖管,所述抽气竖管远离抽气横管的一端设置有抽气电机,所述抽气电机的右侧设置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和箱体固定连接。
9.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箱体的下方设置有行走机构。
10.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行走机构包括滚动轮和制动板,所述箱体的下方四角均设置有滚动轮,所述滚动轮上设置有制动板。
11.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2.1.通过设置正极插头、负极插头、电源和操作台,利用正极插头和负极插头,对电
路板进行通电,利用操作台控制电源输出电能的电压大小,从而进行电路板的耐压测试,在测试时,因为电路板放置在放置腔中,不会对外界造成影响,增加其的实用性,当测试完成后,利用操作台控制电源关闭,从放置腔中取出电路板,即可对下次测试做好准备,增加其的实用性;
13.2.通过设置左液压管和右液压管,利用操作台控制左液压管和右液压管,使左推拉板往右移动,使右推拉板往左移动,从而实现对电路板的夹紧,使电路板不会左右移动,增加其的实用性;
14.3.通过设置抽气槽,利用抽气装置和抽气槽使电路板紧紧贴靠在放置腔的底部,使电路板不会上下移动,增加其的实用性;
15.4.通过设置抽气装置,利用抽气电机进行抽气,通过抽气竖管和抽气横管,对放置腔中的空气进行抽气,在利用单向阀使空气不会回流,使电路板和放置腔的底部紧密接触,实现电路板上下方向的限定,增加其的实用性;
16.5.通过设置行走机构,利用滚动轮使装置可以自由移动,可以从测试车间移动到生产车间,减少大量人工搬运消耗的人力和物力,增加其的实用性,利用制动板使装置移动到指定位置时,对其进行固定,使其在测试时不会移动,确保其测试的准确性。
附图说明
17.图1为实施例1提出的一种车用电子电路板耐压测试装置的结构示意俯视图;
18.图2为实施例1提出的一种车用电子电路板耐压测试装置的结构示意正视图;
19.图3为实施例1提出的一种车用电子电路板耐压测试装置的箱体的结构示意图;
20.图4为实施例2提出的一种车用电子电路板耐压测试装置的结构示意正视图。
21.图中:1-箱体、2-左液压伸缩管、3-左推拉板、4-正极插头、5-放置腔、6-负极插头、7-右推拉板、8-右液压伸缩管、9-操作台、10-抽气槽、11-单向阀、12-抽气横管、13-抽气竖管、14-抽气电机、15-固定板、16-电源、17-左液压管、18-右液压管、19-滚动轮、20-制动板。
具体实施方式
22.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详细地说明。
23.下面详细描述本专利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专利,而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
24.在本专利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
25.在本专利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设置”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相连、设置,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设置,或一体地连接、设置。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专利中的具体含义。
26.实施例1
27.参照图1~图3,一种车用电子电路板耐压测试装置,包括箱体1,箱体1的上方中心开设有放置腔5,放置腔5的左侧滑动连接有左推拉板3,左推拉板3的右侧螺栓连接有正极插头4,放置腔5的右侧滑动连接有右推拉板7,右推拉板7的左侧螺栓连接有负极插头6,放置腔5的前侧螺栓连接有电源16,正极插头4和负极插头6均和电源16电性连接,箱体1的前侧螺栓连接有操作台9,电源16和操作台9电性连接,利用正极插头4和负极插头9,对电路板进行通电,利用操作台9控制电源16输出电能的电压大小,从而进行电路板的耐压测试,在测试时,因为电路板放置在放置腔5中,不会对外界造成影响,增加其的实用性,当测试完成后,利用操作台9控制电源16关闭,从放置腔5中取出电路板,即可对下次测试做好准备,增加其的实用性。
28.其中,左推拉板3的左侧螺栓连接有左液压伸缩管2,左液压伸缩管2远离左推拉板3的一端插合连接有左液压管17,右推拉板7的右侧螺栓连接有右液压伸缩管8,右液压伸缩管8远离右推拉板7的一端插合连接有右液压管18,左液压管17和右液压管18均和操作台9电性连接,利用操作台9控制左液压管17和右液压管18,使左推拉板3往右移动,使右推拉板7往左移动,从而实现对电路板的夹紧,使电路板不会左右移动,增加其的实用性。
29.其中,放置腔5的下方开设有若干个抽气槽10,抽气槽10的下方设置有抽气装置,利用抽气装置和抽气槽10使电路板紧紧贴靠在放置腔的底部,使电路板不会上下移动,增加其的实用性。
30.其中,抽气装置包括单向阀11、抽气横管12、抽气竖管13和抽气电机14,抽气槽10的下方螺栓连接有单向阀11,单向阀11的下方螺栓连接有抽气横管12,抽气横管12的下方中心螺栓连接有抽气竖管13,抽气竖管13远离抽气横管12的一端螺栓连接有抽气电机14,抽气电机14的右侧螺栓连接有固定板15,固定板15和箱体1螺栓连接,利用抽气电机14进行抽气,通过抽气竖管13和抽气横管12,对放置腔5中的空气进行抽气,在利用单向阀11使空气不会回流,使电路板和放置腔5的底部紧密接触,实现电路板上下方向的限定,增加其的实用性。
31.工作原理:利用正极插头4和负极插头9,对电路板进行通电,利用操作台9控制电源16输出电能的电压大小,从而进行电路板的耐压测试,在测试时,因为电路板放置在放置腔5中,不会对外界造成影响,增加其的实用性,当测试完成后,利用操作台9控制电源16关闭,从放置腔5中取出电路板,即可对下次测试做好准备,增加其的实用性;利用操作台9控制左液压管17和右液压管18,使左推拉板3往右移动,使右推拉板7往左移动,从而实现对电路板的夹紧,使电路板不会左右移动,增加其的实用性;利用抽气装置和抽气槽10使电路板紧紧贴靠在放置腔的底部,使电路板不会上下移动,增加其的实用性;利用抽气电机14进行抽气,通过抽气竖管13和抽气横管12,对放置腔5中的空气进行抽气,在利用单向阀11使空气不会回流,使电路板和放置腔5的底部紧密接触,实现电路板上下方向的限定,增加其的实用性。
32.实施例2
33.参照图4,一种车用电子电路板耐压测试装置,本实施例相较于实施例1,箱体1的下方设置有行走机构,行走机构包括滚动轮19和制动板20,箱体1的下方四角均螺栓连接有滚动轮19,滚动轮19上螺栓连接有制动板20,利用滚动轮19使装置可以自由移动,可以从测试车间移动到生产车间,减少大量人工搬运消耗的人力和物力,增加其的实用性,利用制动
板20使装置移动到指定位置时,对其进行固定,使其在测试时不会移动,确保其测试的准确性。
34.工作原理:利用滚动轮19使装置可以自由移动,可以从测试车间移动到生产车间,减少大量人工搬运消耗的人力和物力,增加其的实用性,利用制动板20使装置移动到指定位置时,对其进行固定,使其在测试时不会移动,确保其测试的准确性。
35.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