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自动检测分析仪进样架专用样本盛装容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089565发布日期:2021-02-26 22:29阅读:57来源:国知局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全自动检测分析仪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全自动检测分析仪进样架专用样本盛装容器。


背景技术:

[0002]
目前,实验室用全自动检测分析仪进样架都是和全自动检测分析仪配套生产及使用的,故该进样架都是统一规格的;而配套卡放于该进样架上用于盛装检测样本的日立样品杯(如图1所示)又都是敞口结构,其开口上无任何封盖件,因此无法提前将待检测的样本长时间的存放于日立样品杯内,或是提前在日立样品杯内包被检测试剂,只能在上机检测前将样本转移添加至日立样品杯内并进行检测试剂的逐一添加,大大增加了重复工作,降低采用全自动检测分析仪进行检测时的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0003]
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全自动检测分析仪进样架专用样本盛装容器。
[0004]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下述技术方案:
[0005]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全自动检测分析仪进样架专用样本盛装容器,包括
[0006]
端盖;
[0007]
第一容器,所述第一容器为一体式结构,其具有大小一致的第一开放端和第一封闭端,且,所述第一开放端同轴布设于所述第一封闭端上方,在所述第一封闭端的底面上同轴布设有与所述第一容器外径一致的环形连接边;及
[0008]
第二容器,所述第二容器为一体式结构,其具有大小一致的第二开放端和第二封闭端,且,所述第二开放端同轴布设于所述第二封闭端上方;
[0009]
其中,所述端盖同轴连接于所述第一容器的第一开放端上,所述第二容器通过所述第二开放端同轴连接于所述环形连接边上,且,所述第一容器的外径与所述第二容器的外径一致,能够适配插放于全自动检测分析仪进样架上。
[0010]
所述第一容器和所述第二容器均为外径13mm的圆柱形pet试剂管或pp试剂管,第一容器和第二容器连接后的高度为75mm或100mm,第一容器的内腔高度为37~50mm。
[0011]
在所述第一容器的第一开放端外侧设置有第一外螺纹,在所述端盖的内壁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一外螺纹密封螺接的第一内螺纹;在所述第二容器的第二开放端外侧设置有与所述第一外螺纹旋向相反的第二外螺纹,在所述环形连接边的内壁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二外螺纹密封螺接的第二内螺纹。
[0012]
所述端盖密封卡扣于所述第一容器的第一开放端上,所述环形连接边密封卡扣于所述第二容器的第二开放端上。
[0013]
本实用新型优点在于上、下两层连接在一起的第一容器和第二容器能够轻松的插放于全自动检测分析仪进样架上,其高度能够完美适配现有市面上绝大多数的全自动检测分析仪进样架,从而实现所盛载样品的自动化检测、分析及取样,大大降低劳动强度,减轻
劳动力,提高检测效率;另外,仅采用上方的第一容器来盛载样品,能够大大缩小样品承载腔室的高度,在遇到需人工取样时也同样能够使用,大大提高该样本盛装容器的适配性及通用性;同时,配合扣合于第一容器上的端盖,能够实现样本的长时间存放以及提前包被检测试剂,达到自动化流水线生产全自动检测分析仪进样架专配容器的目的,拓宽实验器材生产企业的产品类型,为企业带来新的利润增长点。
附图说明
[0014]
图1是现有日立样品杯的结构示意图。
[0015]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6]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作详细说明,本实施例在以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为前提下进行实施,给出了详细的实施方式和具体的操作过程,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不限于下述实施例。
[0017]
如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全自动检测分析仪进样架专用样本盛装容器,包括端盖1、第一容器2及第二容器3;其中,第一容器1为一体式结构,其具有大小一致的第一开放端4和第一封闭端5,且第一开放端4同轴布设于第一封闭端5上方,并在第一封闭端5的底面上同轴布设有与第一容器1外径一致的环形连接边6;第二容器2也为一体式结构,其具有大小一致的第二开放端7和第二封闭端8,且第二开放端7同轴布设于第二封闭端8上方;端盖1同轴连接于第一容器2的第一开放端4上,第二容器2通过第二开放端7同轴连接于环形连接边6上,且第一容器1的外径与第二容器2的外径一致,能够适配插放于全自动检测分析仪进样架上。
[0018]
具体的,第一容器2和第二容器3均为外径13mm的圆柱形pet样品盛装管或pp样品盛装管,第一容器2上端的第一开放端4水平开设,其下端的第一封闭端5中部下凹形成弧形结构,同样第二容器3上端的第二开放端7也水平开设,其下端的第二封闭端8也中部下凹形成弧形结构,且第一容器2和第二容器3连接后的高度应为75mm或100mm,刚好能够完美适配现有市面上绝大多数的全自动检测分析仪进样架的高度,从而构成全自动检测分析仪的专配盛装容器。另外,第一容器2的内腔高度应保证在37~50mm之间,确保其能够具有与现有日立样品杯的内腔大小相似的样本盛载空间。
[0019]
为了方便端盖1的开合,以及第一容器2和第二容器3的连接与拆卸,该端盖1可密封卡扣于第一容器2的第一开放端4上,同样,环形连接边6可密封卡扣于第二容器3的第二开放端7上。
[0020]
当然,为了实现机械化的自动开盖,最优选的应是螺纹连接,即在第一容器2的第一开放端4外侧面上设置有第一外螺纹9,在端盖1的内壁上设置有与第一外螺纹9密封螺接的第一内螺纹10;在第二容器3的第二开放端7外侧面上设置有第二外螺纹11,在环形连接边6的内壁上设置有与第二外螺纹11密封螺接的第二内螺纹12。由于在机械化自动开盖时,其通常是卡固或夹固第二容器3的下端,然后进行端盖1的旋拧,同样的,在人工手动开盖时也是习惯性的一手抓握第二容器3的下部,一手旋拧端盖1,因此,为避免在旋拧端盖1时连同第一容器2一同拧下,导致第一容器2未被打开,第一容器2上的第一外螺纹9应与第二容
器3上的第二外螺纹11旋向相反,从而能够轻松确保端盖1拧下。
[0021]
另外,第二容器3也可专门配备对应的密封盖,从而作为现有的常规试剂管使用;当然,在实际的加工生产中,可将现有所生产的试剂管直接作为第二容器3来使用,此时只需根据现有试剂管上端的外螺纹旋向来加工第一容器2上端的第一外螺纹9和环形连接边6内壁上的第二内螺纹12,使第二内螺纹12与试剂管上端的外螺纹相适配,使第一外螺纹9与试剂管上端的外螺纹旋向相反,并根据第一外螺纹9来加工端盖1内壁上的第一内螺纹10,确保第一内螺纹10与第一外螺纹9相适配即可;这样就无需再另外配备专门的第二容器3加工生产线,直接通过现有的生产线便能加工第二容器3。
[0022]
由于在第一容器2的上端配备有端盖1,因此在使用时能够实现盛载于第一容器2内的样本的长时间存放,同时还能在加工生产过程中提前在第一容器2内包被检测试剂,实现自动化流水线生产全自动检测分析仪进样架专配容器的目的。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