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推力装置地面试验随动加载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167089发布日期:2021-03-05 18:26阅读:101来源:国知局
反推力装置地面试验随动加载机构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设计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反推力装置地面试验随动加载机构。


背景技术:

2.在现有技术中,反推力装置是大型运输机和大型客机短舱的重要组成部件,其主要功能是通过改变发动机排气流动方向来获得反向推力,使飞机高效可靠地减速,显著缩短飞机的着陆滑跑距离。其在潮湿和结冰的跑道上的作用尤为突出,降低飞机对机场的要求,提高机场的使用效率,同时还可以应用于飞机的中断起飞,提高飞机工作的安全性。
3.通常,反推力装置在装到发动机上开展整机地面试验前,需要单独开展反推力装置地面试验。反推力装置地面试验的其中一项重要内容为反推力装置展开和收起试验,试验中需要把模拟的气动载荷以随动加载的方式施加到反推移动外罩的阻流门上。
4.图1为现有技术中反推力装置随动加载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反推力装置随动加载机构包含一个位移作动筒10和一个载荷作动筒20。在反推力装置展开和收起过程中,反推作动系统驱动移动外罩40向后平移,移动外罩40带动阻流门30进行平动与转动,根据载荷作动筒20与阻流门30连接点50的实施位移、阻流门角度、载荷作动筒20长度及载荷作动筒20与阻流门30的垂直关系可计算得到位移作动筒10与载荷作动筒20连接点60的实施位移。
5.当反推力装置展开和收起试验时,位移作动筒10控制连接点60的位移,从而控制载荷作动筒20的运动。同时,载荷作动筒20将实时载荷施加到阻流门30上。在此过程中,因位移作动筒10、载荷作动筒20及反推作动系统多个驱动同时控制,同时位移作动筒10与载荷作动筒20、载荷作动筒20与阻流门30之间为刚性连接,容易发生位移作动筒10与载荷作动筒20控制不协调,进而产生过大载荷,对反推力装置和试验设备造成损害。
6.由此可见,现有的反推力装置地面试验随动加载机构容易发生控制不协调,从而产生过大载荷,对反推力装置和试验设备造成损害。因此,本领域技术人员有必要设计一种新的反推力装置地面试验随动加载机构,降低因控制不协调产生过大载荷的风险,避免对反推力装置和试验设备造成损害。


技术实现要素:

7.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反推力装置地面试验随动加载机构容易发生控制不协调,从而产生过大载荷,对反推力装置和试验设备造成损害的缺陷,提供一种反推力装置地面试验随动加载机构。
8.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
9.一种反推力装置地面试验随动加载机构,其特点在于,所述反推力装置地面试验随动加载机构包括:位移作动筒、多段式连杆组件和第一弹性件,所述多段式连杆组件的一端与反推力装置的阻流门相连,另一端通过所述第一弹性件与所述位移作动筒相连,且所
述位移作动筒的端部与所述多段式连杆组件的第一连接点处相连;
10.当所述反推力装置展开和收起试验时,通过所述位移作动筒控制所述第一连接点的实时位置,从而控制多段式连杆组件施加到所述阻流门上的力。
11.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多段式连杆组件包括至少一个梁和至少一个连杆,所述连杆的一端通过第一铰接点与所述阻流门相连,另一端通过第二铰接点与所述梁的一端连接;
12.所述梁的另一端通过第三铰接点与所述第一弹性件相连。
13.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反推力装置地面试验随动加载机构还包括至少一个第二弹性件,所述第二弹性件的一端与所述多段式连杆组件相连,另一端与所述位移作动筒相连,且所述第二弹性件位于所述第一弹性件和所述位移作动筒的端部之间。
14.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连接点位于所述梁的中间位置处。
15.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连接点为铰接点,所述位移作动筒的端部与所述梁铰接。
16.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弹性件为弹簧。
17.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弹性件与所述位移作动筒铰接。
18.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二弹性件为弹簧。
19.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二弹性件的一端与所述梁铰接,另一端与所述位移作动筒铰接。
20.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位移作动筒的端部呈l型。
21.本实用新型的积极进步效果在于:
22.本实用新型反推力装置地面试验随动加载机构简单可靠,有效避免了随动加载的不协调,避免加载过程中出现过大载荷及损坏反推力装置和试验设备。
附图说明
23.本实用新型上述的以及其他的特征、性质和优势将通过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的描述而变的更加明显,在附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始终表示相同的特征,
24.其中:
25.图1为现有技术中反推力装置随动加载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26.图2为本实用新型反推力装置随动加载机构的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
27.图3为本实用新型反推力装置随动加载机构的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
28.【附图标记】
29.位移作动筒
ꢀꢀꢀꢀꢀꢀꢀꢀꢀꢀꢀꢀꢀꢀꢀꢀꢀꢀꢀꢀꢀꢀꢀꢀꢀꢀꢀꢀ
10、100
30.载荷作动筒
ꢀꢀꢀꢀꢀꢀꢀꢀꢀꢀꢀꢀꢀꢀꢀꢀꢀꢀꢀꢀꢀꢀꢀꢀꢀꢀꢀꢀ
20
31.阻流门
ꢀꢀꢀꢀꢀꢀꢀꢀꢀꢀꢀꢀꢀꢀꢀꢀꢀꢀꢀꢀꢀꢀꢀꢀꢀꢀꢀꢀꢀꢀꢀꢀ
30
32.移动外罩
ꢀꢀꢀꢀꢀꢀꢀꢀꢀꢀꢀꢀꢀꢀꢀꢀꢀꢀꢀꢀꢀꢀꢀꢀꢀꢀꢀꢀꢀꢀ
40
33.载荷作动筒与阻流门连接点
ꢀꢀꢀꢀꢀꢀꢀꢀꢀꢀꢀꢀꢀꢀ
50
34.位移作动筒与载荷作动筒连接点
ꢀꢀꢀꢀꢀꢀꢀꢀꢀꢀ
60
35.多段式连杆组件
ꢀꢀꢀꢀꢀꢀꢀꢀꢀꢀꢀꢀꢀꢀꢀꢀꢀꢀꢀꢀꢀꢀꢀꢀ
200
36.第一弹性件
ꢀꢀꢀꢀꢀꢀꢀꢀꢀꢀꢀꢀꢀꢀꢀꢀꢀꢀꢀꢀꢀꢀꢀꢀꢀꢀꢀꢀ
300
37.第一连接点
ꢀꢀꢀꢀꢀꢀꢀꢀꢀꢀꢀꢀꢀꢀꢀꢀꢀꢀꢀꢀꢀꢀꢀꢀꢀꢀꢀꢀ
210
38.梁
ꢀꢀꢀꢀꢀꢀꢀꢀꢀꢀꢀꢀꢀꢀꢀꢀꢀꢀꢀꢀꢀꢀꢀꢀꢀꢀꢀꢀꢀꢀꢀꢀꢀꢀꢀꢀ
220
39.连杆
ꢀꢀꢀꢀꢀꢀꢀꢀꢀꢀꢀꢀꢀꢀꢀꢀꢀꢀꢀꢀꢀꢀꢀꢀꢀꢀꢀꢀꢀꢀꢀꢀꢀꢀ
230
40.第一铰接点
ꢀꢀꢀꢀꢀꢀꢀꢀꢀꢀꢀꢀꢀꢀꢀꢀꢀꢀꢀꢀꢀꢀꢀꢀꢀꢀꢀꢀ
231
41.第二铰接点
ꢀꢀꢀꢀꢀꢀꢀꢀꢀꢀꢀꢀꢀꢀꢀꢀꢀꢀꢀꢀꢀꢀꢀꢀꢀꢀꢀꢀ
232
42.第三铰接点
ꢀꢀꢀꢀꢀꢀꢀꢀꢀꢀꢀꢀꢀꢀꢀꢀꢀꢀꢀꢀꢀꢀꢀꢀꢀꢀꢀꢀ
221
43.第四铰接点
ꢀꢀꢀꢀꢀꢀꢀꢀꢀꢀꢀꢀꢀꢀꢀꢀꢀꢀꢀꢀꢀꢀꢀꢀꢀꢀꢀꢀ
310
44.第二弹性件
ꢀꢀꢀꢀꢀꢀꢀꢀꢀꢀꢀꢀꢀꢀꢀꢀꢀꢀꢀꢀꢀꢀꢀꢀꢀꢀꢀꢀ
400
45.第六铰接点
ꢀꢀꢀꢀꢀꢀꢀꢀꢀꢀꢀꢀꢀꢀꢀꢀꢀꢀꢀꢀꢀꢀꢀꢀꢀꢀꢀꢀ
410
46.第七铰接点
ꢀꢀꢀꢀꢀꢀꢀꢀꢀꢀꢀꢀꢀꢀꢀꢀꢀꢀꢀꢀꢀꢀꢀꢀꢀꢀꢀꢀ
420
具体实施方式
47.为让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详细说明。
48.现在将详细参考附图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现在将详细参考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其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在任何可能的情况下,在所有附图中将使用相同的标记来表示相同或相似的部分。
49.此外,尽管本实用新型中所使用的术语是从公知公用的术语中选择的,但是本实用新型说明书中所提及的一些术语可能是申请人按他或她的判断来选择的,其详细含义在本文的描述的相关部分中说明。
50.此外,要求不仅仅通过所使用的实际术语,而是还要通过每个术语所蕴含的意义来理解本实用新型。
51.实施例一:
52.图2为本实用新型反推力装置随动加载机构的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
53.如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一种反推力装置地面试验随动加载机构,其包括:位移作动筒100、多段式连杆组件200和第一弹性件300,将多段式连杆组件 200的一端与反推力装置的阻流门30相连,另一端通过第一弹性件300与位移作动筒100相连,且位移作动筒100的端部与多段式连杆组件200的第一连接点210处相连。优选地,此处位移作动筒100的端部呈l型。当所述反推力装置展开和收起试验时,通过位移作动筒100控制第一连接点210的实时位置,从而控制多段式连杆组件200施加到阻流门30上的力。
54.优选地,本实施例中多段式连杆组件200包括至少一个梁220和至少一个连杆230,将连杆230的一端通过第一铰接点231与阻流门30相连,另一端通过第二铰接点232与梁220的一端连接。梁220的另一端通过第三铰接点221 与第一弹性件300相连。
55.进一步优选地,第一连接点210位于梁220的中间位置处。此处第一连接点210为铰接点,位移作动筒100的端部与梁220铰接。
56.此处,第一弹性件300优选为弹簧。第一弹性件300与位移作动筒100铰接。
57.进一步具体地说,所述反推力装置地面试验随动加载机构主要包含一个位移作动筒100,一个梁220,至少一个弹簧(例如本实施例中一个第一弹性件 300)和一个连杆230。梁220通过其中间的第一连接点210(例如一铰接点) 与位移作动筒100相连,第一弹性件
300一端通过第三铰接点221与梁220相连,第一弹性件300另一端通过第四铰接点310与位移作动筒100相连。连杆 230的一端通过第一铰接点231与阻流门30相连。连杆230的另一端通过第二铰接点232与梁220相连。
58.在所述反推力装置展开和收起过程中,反推作动系统驱动移动外罩40向后平移,移动外罩40带动阻流门30进行平动与转动。根据反推力装置展开和收起过程中七个不同位置时第一铰链点231(即连杆与阻流门连接处)的位移、阻流门30的角度、与连杆230施加到阻流门30上的气动载荷,可计算得到第一连接点210的x向位移或y向位移、第三铰接点221的x向位移与y向位移、第四铰接点310的x向位移与y向位移、第二铰接点232的x向位移或y 向位移六个位置参数与第一弹性件300受到的力,共计七个变量,从而确定梁 220、连杆230的长度与第一弹性件300的刚度,并依据反推力装置展开和收起过程中七个不同位置时连杆230施加到阻流门30上的气动载荷与第一连接点210的位置关系拟合反推力装置展开和收起过程中,曲线连杆230施加到阻流门30上的气动载荷与第一连接点210的位置关系曲线。
59.在反推力装置展开和收起试验时,依据反推力装置展开和收起过程中连杆 230施加到阻流门30上的气动载荷与第一连接点210的位置关系曲线,位移作动筒100控制第一连接点210的实时位置,从而控制连杆230施加到阻流门30 上的力。通过给定不同长度的梁220、连杆230、不同刚度的第一弹性件300 来满足反推力装置展开和收起过程中的不同加载需求。
60.实施例二:
61.图3为本实用新型反推力装置随动加载机构的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
62.如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一种反推力装置地面试验随动加载机构,其包括:位移作动筒100、多段式连杆组件200和第一弹性件300,将多段式连杆组件 200的一端与反推力装置的阻流门30相连,另一端通过第一弹性件300与位移作动筒100相连,且位移作动筒100的端部与多段式连杆组件200的第一连接点210处相连。优选地,此处位移作动筒100的端部呈l型。当所述反推力装置展开和收起试验时,通过位移作动筒100控制第一连接点210的实时位置,从而控制多段式连杆组件200施加到阻流门30上的力。
63.优选地,本实施例中多段式连杆组件200包括至少一个梁220和至少一个连杆230,将连杆230的一端通过第一铰接点231与阻流门30相连,另一端通过第二铰接点232与梁220的一端连接。梁220的另一端通过第三铰接点221 与第一弹性件300相连。
64.特别地,本实施例中,反推力装置地面试验随动加载机构还包括至少一个第二弹性件400,第二弹性件400的一端与多段式连杆组件200相连,例如与图3中所示的梁220相连。第二弹性件400的另一端与位移作动筒100相连,且第二弹性件400位于第一弹性件300和位移作动筒100的端部之间。
65.进一步优选地,第一连接点210位于梁220的中间位置处。此处第一连接点210为铰接点,位移作动筒100的端部与梁220铰接。
66.此处,第一弹性件300优选为弹簧。第一弹性件300与位移作动筒100铰接。第二弹性件400优选为弹簧。
67.第二弹性件400的一端通过第六铰接点410与梁220铰接,另一端通过第七铰接点420与位移作动筒100铰接。
68.进一步具体地说,所述反推力装置地面试验随动加载机构主要包含一个位移作动筒100,一个梁220,至少一个弹簧(例如本实施例中一个第一弹性件 300)和一个连杆230。梁220通过其中间的第一连接点210(例如一铰接点) 与位移作动筒100相连,第一弹性件300一端通过第三铰接点221与梁220相连,第一弹性件300另一端通过第四铰接点310与位移作动筒100相连。连杆 230的一端通过第一铰接点231与阻流门30相连。连杆230的另一端通过第二铰接点232与梁220相连。
69.在所述反推力装置展开和收起过程中,反推作动系统驱动移动外罩40向后平移,移动外罩40带动阻流门30进行平动与转动。根据反推力装置展开和收起过程中七个不同位置时第一铰链点231(即连杆与阻流门连接处)的位移、阻流门30的角度、与连杆230施加到阻流门30上的气动载荷,可计算得到第一连接点210的x向位移或y向位移、第三铰接点221的x向位移与y向位移、第四铰接点310的x向位移与y向位移、第二铰接点232的x向位移或y 向位移六个位置参数与第一弹性件300受到的力,共计七个变量,从而确定梁 220、连杆230的长度与第一弹性件300的刚度,并依据反推力装置展开和收起过程中七个不同位置时连杆230施加到阻流门30上的气动载荷与第一连接点210的位置关系拟合反推力装置展开和收起过程中,曲线连杆230施加到阻流门30上的气动载荷与第一连接点210的位置关系曲线。
70.在反推力装置展开和收起试验时,依据反推力装置展开和收起过程中连杆 230施加到阻流门30上的气动载荷与第一连接点210的位置关系曲线,位移作动筒100控制第一连接点210的实时位置,从而控制连杆230施加到阻流门30 上的力。通过给定不同长度的梁220、连杆230、不同刚度的第一弹性件300 来满足反推力装置展开和收起过程中的不同加载需求。
71.更优选地,本实施例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还增加了第二弹性件400,引入第六铰接点410的x向位移或y向位移、第七铰接点420的x向位移或y向位移两个位置变量与弹簧刚度共计三个变量,需要反推力装置展开和收起过程中九个不同位置进行求解,最终依据反推力装置展开和收起过程中九个不同位置时连杆230施加到阻流门30上的气动载荷与第一连接点210的位置关系拟合反推力装置展开和收起中曲线连杆230施加到阻流门30上的气动载荷与第一连接点210的位置关系曲线,提高了拟合曲线精度,从而提高了反推力装置展开和收起试验时,位移作动筒100加载曲线控制精度。
72.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反推力装置地面试验随动加载机构简单可靠,有效避免了随动加载的不协调,避免加载过程中出现过大载荷及损坏反推力装置和试验设备。
73.虽然以上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是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理解,这些仅是举例说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是由所附权利要求书限定的。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实质的前提下,可以对这些实施方式作出多种变更或修改,但这些变更和修改均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