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全站仪光线调节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601583发布日期:2021-04-09 12:48阅读:43来源:国知局
一种全站仪光线调节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全站仪光线调节装置,属于光线调节装置领域。



背景技术:

全站仪是全站型电子速测仪的简称,是电子经纬仪、光电测距仪及微处理器相结合的光电仪器,全站仪是人们在角度测量自动化的过程中应运而生的,各类电子经纬仪在各种测绘作业中起着巨大的作用,在全站仪测量使用时,对光线强度具有一定的要求,且需要使用光线调节装置进行辅助调节。

由于现有的一种全站仪光线调节装置,通常在对光线进行调节时,不便于多角度的进行对光线调节,且全站仪的目镜容易粘附杂物,不便于使用者对目镜进行清理。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目的是提供一种全站仪光线调节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由于现有的一种全站仪光线调节装置,通常在对光线进行调节时,不便于多角度的进行对光线调节,且全站仪的目镜容易粘附杂物,不便于使用者对目镜进行清理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全站仪光线调节装置,包括基座、辅助机构和转向装置,所述基座内侧左端与正反螺纹杆相固定,所述正反螺纹杆右端与第一手轮固定成一体,所述正反螺纹杆左上端与第一固定块滑动连接,所述第一固定块上端后侧与第一滚轮转动连接,所述正反螺纹杆右上端与第二固定块滑动连接,所述第二固定块上端后侧与第二滚轮转动连接,所述基座上端中部与第三固定块固定成一体,所述第三固定块上端后侧与第一连杆转动连接,所述第一连杆后端与第二连杆转动配合,第二连杆左上端与挡板相固定,所述挡板垂直下端设置有旋转板,所述辅助机构后端与旋转板相固定,所述转向装置下端与旋转板固定成一体,所述辅助机构由底板、固定板、第四固定块、限位杆、第二手轮、清洁块和第五固定块组成,所述底板中部与固定板紧密贴合,所述固定板右端与第四固定块紧密贴合,所述第四固定块右端中部与限位杆贯通连接,所述限位杆右端与第二手轮通过焊接固定,所述固定板上端中部与清洁块固定成一体,所述底板左端与第五固定块相固定,所述底板后端与旋转板相固定。

所述第五固定块由外壳、外框、弹簧和凸块组成,所述外壳内侧右上与外框相固定,所述外框内侧底部与弹簧固定成一体,所述弹簧上端与凸块相固定,所述凸块上端与限位杆扣接。

所述转向装置由第一限位块、第一旋转件、十字轴、第二旋转件和第二限位块组成,所述第一限位块后端中部与第一旋转件相固定,所述第一旋转件后端内侧与十字轴转动连接,所述十字轴上端与第二旋转件转动配合,所述第二旋转件后端与第二限位块固定成一体,所述第一限位块下端与旋转板固定成一体,所述第二限位块上端与挡板相固定。

所述底板右端开设有开口,且开口开设的宽度与固定板宽度相同。

所述第二手轮呈圆饼状,且第二手轮表面设置有防滑纹。

所述弹簧共设置有四个,且弹簧沿外壳横向中心轴呈对称分布。

所述凸块呈半圆状,且凸块共设置有两个,分布在外壳内侧上下两端。

所述限位杆左端与第四固定块和固定板贯通连接,且限位杆设置的长度为5cm。

所述外壳采用不锈钢材质。

所述限位杆采用铝合金材质。

优点1: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全站仪光线调节装置,通过设置辅助机构于旋转板前端,通过拉动向右拉动限位杆,从而将限位杆从底板中拉出,继而便于使用者对清洁块进行拆除清理,达到了便于对目镜粘附的杂物进行清理的优点。

优点2: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全站仪光线调节装置,通过设置转向装置于旋转板上端中部,通过转动旋转板,使得第一旋转件通过十字轴与第二旋转件进行转动配合,便于使用者更好的调节光线,达到了便于使用者更好的对光线进行多角度调节的优点。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挡板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辅助机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辅助机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局部图a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转向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中:基座-1、正反螺纹杆-2、第一手轮-3、第一固定块-4、辅助机构-5、第一滚轮-6、第二固定块-7、第二滚轮-8、第三固定块-9、第一连杆-10、第二连杆-11、挡板-12、旋转板-13、转向装置-14、底板-51、固定板-52、第四固定块-53、限位杆-54、第二手轮-55、清洁块-56、第五固定块-57、外壳-571、外框-572、弹簧-573、凸块-574、第一限位块-141、第一旋转件-142、十字轴-143、第二旋转件-144、第二限位块-145。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请参阅图1、图2、图3、图4、图5与图6,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全站仪光线调节装置:包括基座1、辅助机构5和转向装置14,基座1内侧左端与正反螺纹杆2相固定,正反螺纹杆2右端与第一手轮3固定成一体,正反螺纹杆2左上端与第一固定块4滑动连接,第一固定块4上端后侧与第一滚轮6转动连接,正反螺纹杆2右上端与第二固定块7滑动连接,第二固定块7上端后侧与第二滚轮8转动连接,基座1上端中部与第三固定块9固定成一体,第三固定块9上端后侧与第一连杆10转动连接,第一连杆10后端与第二连杆11转动配合,第二连杆11左上端与挡板12相固定,挡板12垂直下端设置有旋转板13,辅助机构5后端与旋转板13相固定,转向装置14下端与旋转板13固定成一体,辅助机构5由底板51、固定板52、第四固定块53、限位杆54、第二手轮55、清洁块56和第五固定块57组成,底板51中部与固定板52紧密贴合,便于清洁块56更好进行工作,固定板52右端与第四固定块53紧密贴合,第四固定块53右端中部与限位杆54贯通连接,便于限位杆54进行工作,限位杆54右端与第二手轮55通过焊接固定,便于使用者更好的进行工作,固定板52上端中部与清洁块56固定成一体,底板51左端与第五固定块57相固定,底板51后端与旋转板13相固定。

所述第五固定块57由外壳571、外框572、弹簧573和凸块574组成,所述外壳571内侧右上与外框572相固定,所述外框572内侧底部与弹簧573固定成一体,所述弹簧573上端与凸块574相固定,所述凸块574上端与限位杆54扣接,弹簧573便于与凸块574更好的进行工作。

所述转向装置14由第一限位块141、第一旋转件142、十字轴143、第二旋转件144和第二限位块145组成,所述第一限位块141后端中部与第一旋转件142相固定,所述第一旋转件142后端内侧与十字轴143转动连接,所述十字轴143上端与第二旋转件144转动配合,所述第二旋转件144后端与第二限位块145固定成一体,所述第一限位块141下端与旋转板13固定成一体,所述第二限位块145上端与挡板12相固定,十字轴143便于与第二旋转件144进行转动配合。

所述底板51右端开设有开口,且开口开设的宽度与固定板52宽度相同,利于固定板52更好的进行工作。

所述第二手轮55呈圆饼状,且第二手轮55表面设置有防滑纹,避免出现手滑的现象。

所述弹簧573共设置有四个,且弹簧573沿外壳571横向中心轴呈对称分布,利于凸块574更好的进行工作。

所述凸块574呈半圆状,且凸块574共设置有两个,分布在外壳571内侧上下两端,便于与限位杆54更好的进行工作。

所述限位杆54左端与第四固定块53和固定板52贯通连接,且限位杆54设置的长度为5cm,便于与凸块574更好的进行配合工作。

所述外壳571采用不锈钢材质,避免出现生锈的现象,且提高了外壳571的使用寿命。

所述限位杆54采用铝合金材质,增强了限位杆54的硬度。

本专利所述的弹簧573,弹簧是一种利用弹性来工作的机械零件,用弹性材料制成的零件在外力作用下发生形变,除去外力后又恢复原状,亦作“弹簧”,一般用弹簧钢制成,弹簧的种类复杂多样,按形状分,主要有螺旋弹簧、涡卷弹簧、板弹簧、异型弹簧等。

工作原理如下:

第一:使用者可先将本装置携带至所需要使用的地点,而后将基座1底部固定于全站仪上端,随后需要调节全站仪的光线时,使用者可先通过顺时针转动第一手轮3,使得正反螺纹杆2开始工作,且固定在正反螺纹杆2左右两端的第一固定块4和第二固定块7进行滑动配合,且朝左右两端滑动,继而使得第一连杆10和第二连杆11将挡板12滑动至左右两端,从而使得两块挡板12分开,以此调节全站仪的光线;

第二:且若是光线还是不足时,使用者可通过抓住旋转板13进行转动,继而使得第一旋转件142通过十字轴143与第二旋转件144转动配合,从而可以进一步的调节光线的亮度;

第三:且在旋转板13转动时,便于清洁块56对目镜和全站仪进行清理,从而使用者需要对清洁块56进行清洗时,使用者可先通过抓住第二手轮55将限位杆54从底板51右端拉出,拉出的过程中弹簧573压缩,继而使得凸块574与限位杆54进行配合从中,以此使得限位杆54从底板51右端中拉出,即后使用者可在将固定板52从底板51中拉出,以此进行清洗,在清洗完成后,再将固定板52插入回底板51中,紧接着再将限位杆54插入至底板51中,以此便于对固定板52进行固定。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