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固态组织样本的前处理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683134发布日期:2021-04-13 22:26阅读:122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固态组织样本的前处理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属于食品安全检测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固态组织样本的前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2.食品检测分析领域中,对待测样本进行检测时需要先将目标物从食品基质中提取出来,然后通过净化、浓缩等方式获得目标物的溶液后再进行定性定量检测分析。现代食品检测领域,对于固态组织样本,震荡提取是采用有机前处理方式应用最广泛的提取方式,在震荡提取过程中,离心管是目前常用的提取容器。然而,离心管通常在试验过程中存在扭盖、旋盖费时费力的问题,同时,由于真菌毒素理化检测多用于粮食作物,在经震荡提取、离心分离后,取出待测提取液时经常会出现将沉淀物一起带出的问题,导致待测液的提取纯度较差,进一步影响后续的检测效果。


技术实现要素:

3.为了解决以上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固态组织样本的前处理装置。
4.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5.一种用于固态组织样本的前处理装置,该装置包括管体,所述管体的顶部设有管口,所述管口内设置有管盖,所述管盖的顶面设有加样孔;所述管体内置有锥形微孔过滤膜;所述管体的底部设有出液管,所述出液管上设有垂直插入出液管的止通阀。
6.进一步的,所述管盖为橡胶材质,所述管盖与管口为过盈配合。
7.进一步的,所述管盖为塑料材质,所述管盖的外壁和管口的内壁设有相互配合的螺纹,所述管体和管盖通过螺纹配合连接。
8.进一步的,所述管体的外壁上缘设有一圈固定挡圈。
9.进一步的,所述管体的外壁还设有夹紧片。
10.进一步的,所述管体的底部为锥形结构,所述锥形微孔过滤膜设置于管体底部的锥形部位。
11.优选的,所述锥形微孔过滤膜的孔径为0.2-0.45μm。
12.进一步的,所述止通阀为旋塞式或插拔式,当为旋塞式时,止通阀上设有与出液管相连通的出液孔。
13.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固态组织样本的前处理装置,该装置可同时实现将固态组织样本中待检目标物进行提取与过滤的功能,省去了现有震荡提取操作后还需要离心的操作步骤,简化了操作流程,提高了提取后待测液的纯度,避免了对后续检测结果造成干扰。因此,本实用新型所述前处理装置在样本前处理操作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附图说明
14.图1 为本实用新型所述前处理装置的正视图。
15.图2 为本实用新型所述前处理装置的立体图。
16.图中:1、管体;2、管盖;3、固定挡圈;4、夹紧片;5、锥形微孔过滤膜;6、止通阀;7、出液管。
具体实施方式
17.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来进一步描述本实用新型,但实施例仅是范例性的,并不对本实用新型的范围构成任何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理解的是,在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下可以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细节和形式进行修改或替换,但这些修改和替换均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18.一种用于固态组织样本的前处理装置,如图1-2所示,该装置包括管体1,用于待检物与提取液的震荡提取,所述管体1的顶部设有管口,所述管口内设置有管盖2,管盖2内置于管口内并与管口为紧配合,保持管口的密封性,所述管盖2的顶面设有加样孔;其中,所述管盖2可设置为橡胶材质塞在管口内,加样孔为设置在橡胶管盖顶面的小孔,橡胶的弹性特性不会产生漏液的问题;或者设置为塑料材质,管盖的外壁和管口的内壁设有相互配合的螺纹,管体和管盖通过螺纹配合连接,塑料管盖表面的加样孔使用孔帽扣合密封。
19.所述管体1内置有锥形微孔过滤膜5,所述管体1的底部为锥形结构,所述锥形微孔过滤膜5设置于管体底部的锥形部位,锥形微孔过滤膜5使用热熔法固定,即先通过治具将过滤膜插入管内固定位置,再插入热熔枪,使过滤膜与管壁接触的圆周位置融于一体。所述锥形微孔过滤膜5的孔径为0.2-0.45μm,锥形微孔过滤膜5的设置能够过滤掉震荡后混合物中的大颗粒物,过滤出无杂质的待检液;孔径为0.2-0.45μm的过滤膜不影响液体的滤出效果。
20.所述管体1的底部设有出液管7,所述出液管7上设有垂直插入出液管的止通阀6;所述止通阀6为旋塞式或插拔式,当为旋塞式时,止通阀上设有与出液管相连通的出液孔。
21.所述管体1的外壁上缘设有一圈固定挡圈3,可防止管体1在试管架上掉落。
22.所述管体1的外壁还设有夹紧片4,可将管体1固定在试管架上。
23.本实用新型所述前处理装置的使用方法如下所示:
24.1、将待检物和提取液的混合物通过管盖的加样孔注入管体内;
25.2、震荡管体,使得提取液与待检物充分混合,提取出待检物中的待测目标物;
26.3、将该装置放置于试管架上,打开止通阀,使得待测液流出用于后续检测。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