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一体化多孔平衡流量计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865434发布日期:2021-02-05 16:51阅读:115来源:国知局
一种一体化多孔平衡流量计的制作方法

[0001]
本实用新型属于流量计量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一体化多孔平衡流量计。


背景技术:

[0002]
在工业生产过程中,需要测量温度、压力、流量等过程参数。流量信号的测量方式原理有很多,通常在管道上设立流量计来测量流量。差压式流量计历史悠久,应用广泛,通常有标准孔板、文丘里、喷嘴等,在管道中设立节流件,流体流过节流件时会产生差压信号,通过差压信号来推算流体流过管道时的流量。
[0003]
差压式流量计由于其测量原理的成熟以及多年广泛的应用,占流量测量市场份额巨大,但是传统差压式流量计通常都有价格高、体积大、压损高、所需直管段长等缺点。差压式流量计现场安装又十分繁琐,需要现场人员具有一定的专业技术能力,否则会造成由于安装问题引入的误差。而且由于存在各种接头,增加了泄漏的风险。当被测对象为气体时,其流量测量需要进行温压补偿,一般在dcs中进行,相比于流量计中运算补偿增加了软硬件成本。


技术实现要素:

[0004]
为了克服差压式流量计体积大、成本高、压损高、安装繁琐的缺点,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一体化多孔平衡流量计。
[0005]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0006]
本实用新型包括节流件、取压管、取压平台、三阀组、温度传感器和多参量变送器。
[0007]
所述的节流件采用锻件整体加工而成,且带有直管段,节流件上的节流孔中的通孔为三个通孔、四个通孔或七个通孔。
[0008]
所述的节流件上焊接有取压管,所述的取压管内有两个通道,用于获取节流件前后差压,所述的取压管与所述的取压平台联通,取压平台装配有三阀组,所述三阀组的输入端通过取压平台与取压管的两个通道连接,三阀组的输出端连接至多参量变送器。
[0009]
所述的直管段还设置有温度传感器,所述温度传感器信号连接至所述多参量变送器。
[0010]
进一步说,所述的节流孔的通孔为三个,三个通孔围绕节流件中心均布。
[0011]
进一步说,所述的节流孔的通孔为四个,四个通孔围绕节流件中心均布。
[0012]
进一步说,所述的节流孔的通孔为七个,包括一个中心通孔和围绕中心通孔均布的六个周围通孔。
[0013]
进一步说,所述的取压平台采用长螺栓与三阀组配合。
[0014]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紧凑,安装简便,使用方便,能够直接得到流体的体积流量,通过补偿可以获得质量流量,实现高精度测量,还能够节约制造成本和安装成本,方便用户使用。
附图说明
[0015]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0016]
图2为图1侧向视图。
[0017]
图3为三孔节流计结构图。
[0018]
图4为四孔节流计结构图。
[0019]
图5为七孔节流计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0]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0021]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节流件2、取压管3、取压平台4、三阀组5、温度传感器1和多参量变送器6。
[0022]
节流件为一块锻件整体加工而成,带有一部分直管段,整体加工而成结构紧凑,可以降低成本,节流件不存在焊缝保证结构强度。节流孔通孔可以为三个通孔、四个通孔、七个通孔,通过多孔节流的方式可以减少涡流的产生,提升测量精度,见图3、图4和图5。
[0023]
取压管与节流件焊接,取压管中有两个通道用于获取节流件前后差压。相对于传统差压式流量计,本实用新型中的取压管可以节省两个取压短管和一次阀,节省材料成本以及焊接工序。
[0024]
取压平台一侧与取压管焊接,另一侧与三阀组用长螺栓连接。三阀组的另一侧与多参量变送器用长螺栓连接。所述三阀组是由三个互相沟通的三个阀组成。根据每个阀在系统中所起的作用可分为:左边为高压阀,右边为低压阀,中间为平衡阀。取压平台一侧与取压管中的两个通道相连,另一侧分别与三阀组的高压阀管路与低压阀管路连接,使得取压管中的通道分别与对应的高压阀或低压阀导通。三阀组与差压变送器配套使用,作用是将正、负压测量室与引压点导通或断开;或将正负压测量室断开或导通。
[0025]
温度传感器安装在管段上,测量温度值,信号线与多参量变送器相连,将获得的温度值传输给多参量变送器。多参量变送器与三阀组连接,获取测量差压值与压力值,同时在多参量变送器中进行温度、压力补偿。
[0026]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