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重金属在污染土壤中迁移模拟的土壤淋溶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270985发布日期:2021-03-16 22:35阅读:68来源:国知局
一种重金属在污染土壤中迁移模拟的土壤淋溶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土柱淋溶装置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重金属在污染土壤中迁移模拟的土壤淋溶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大量开采重金属矿藏、不合理堆放工业废物、产生大量生活垃圾等人类活动的加剧,导致环境污染与生态破化问题日益严重。而重金属污染废物的堆放、填埋等使重金属向周边土壤渗透,也会被植物吸收使重金属进入食物链。且随着大气降雨的淋溶,土壤中的重金属也会迁移至下层土壤或地下水中,对环境及人类的健康造成了严重的威胁。因此研究重金属污染在土壤-植物-地下水系统中的迁移转化行为,可为预测及评价重金属在土壤、植物和地下水的安全风险提供科学依据。土柱淋溶实验可以很好的模拟自然降雨条件下土壤中重金属的迁移和转化过程,但是在研究土壤-植物-地下水系统中的污染变化时需对不同土层进行不同时间间隔的采样,测定其重金属污染物浓度,进而了解重金属在土壤中的迁移分布趋势,了解土壤中重金属污染向地下水及植物体内的动态迁移行为。我们需要一种便于取样且能度保持土柱剖面的完整性的土柱淋溶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便于取样且能度保持土柱剖面的完整性的一种重金属在污染土壤中迁移模拟的土壤淋溶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重金属在污染土壤中迁移模拟的土壤淋溶装置,包括喷淋装置、支撑台、收集瓶和淋溶管,所述淋溶管由两个弧形板对接而成,所述弧形板的两侧设有连接件,所述连接件用于连接两个所述弧形板,两个所述弧形板之间夹有筛网,所述支撑台顶部设有圆孔,所述支撑台顶部铺设有覆盖所述圆孔的滤布,所述淋溶管底部与所述滤布的顶部相抵接,所述淋溶管与所述圆孔同轴设置,所述喷淋装置用于向所述淋溶管顶部喷淋液体,所述支撑台底部设有收集容器,所述收集容器顶部设有漏斗,所述漏斗位于所述圆孔下方。

进一步的,所述喷淋装置包括蓄水箱、抽水泵、第一管道、第二管道和喷头,所述蓄水箱与所述支撑台可拆卸连接,所述抽水泵设在所述蓄水箱的顶部,所述喷头通过所述第一管道与所述抽水泵相连通,所述抽水泵通过所述第二管道与所述蓄水箱相连通。

进一步的,所述筛网的网孔直径为0.1mm~0.3mm。

进一步的,所述淋溶管底部设有若干个支撑脚。

进一步的,所述弧形板一侧的所述连接件设有密封条,所述密封条与所述弧形板的轴心平行,所述弧形板另一侧的所述连接件设有密封槽,所述密封条与所述密封槽相卡接。

进一步的,所述圆孔的直径大于所述淋溶管的直径,所述漏斗顶部的直径大于所述圆孔的直径。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管道设有流量计。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重金属在污染土壤中迁移模拟的土壤淋溶装置,将所述筛网放置在两个所述弧形板之间,通过所述连接件将两个所述弧形板进行组合,两个所述弧形板将所述筛网夹紧使得所述筛网将所述淋溶管分割成两个区域,先所述支撑台上铺设所述滤布,再将所述淋溶管放置在所述支撑台上并与所述圆孔对齐,往所述淋溶管里填充进行实验的土壤,可根据需要向两个区域中添加不同的土壤,所述喷淋装置向所述淋溶管喷淋液体以模拟下雨天气,所述筛网将两个区域的土壤进行分离但不阻碍液体的横向流动,实现了同时对两个样本进行污染物迁移模拟实验,所述滤布对土柱进行支撑并将渗下的液体进行过滤再流下所述漏斗,所述漏斗将滤液流入所述收集容器内,喷淋结束后拆分所述淋溶管,减少了土柱在取样是坍塌的风险,保持了土柱剖面的完整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重金属在污染土壤中迁移模拟的土壤淋溶装置的实施例一的整体结构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重金属在污染土壤中迁移模拟的土壤淋溶装置的实施例一的所述淋溶管的俯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重金属在污染土壤中迁移模拟的土壤淋溶装置的实施例二的所述淋溶管的俯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重金属在污染土壤中迁移模拟的土壤淋溶装置的实施例三的整体结构图;

图中,1为喷淋装置,2为支撑台,3为淋溶管,4为弧形板,5为连接件,6为筛网,7为圆孔,8为滤布,9为收集容器,10为漏斗,11为蓄水箱,12为抽水泵,13为第一管道,14为第二管道,15为喷头,16为支撑脚,17为密封条,18为密封槽,19为流量计。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好理解本实用新型技术内容,下面提供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说明。

实施例一

参见图1和图2,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重金属在污染土壤中迁移模拟的土壤淋溶装置,包括喷淋装置1、支撑台2和淋溶管3,所述淋溶管3由两个弧形板4对接而成,所述弧形板4可采用pvc材料制成,所述弧形板4的两侧设有连接件5,所述连接件5与所述弧形板4可采用焊接连接方式连接在一起,所述连接件5用于连接两个所述弧形板4,两个所述弧形板4上相对应的所述连接件5可采用螺纹连接方式连接在一起,两个所述弧形板4之间夹有筛网6,所述支撑台2顶部设有圆孔7,所述支撑台2顶部铺设有覆盖所述圆孔7的滤布8,所述淋溶管3底部与所述滤布8的顶部相抵接,所述淋溶管3与所述圆孔7同轴设置,所述喷淋装置1用于向所述淋溶管3顶部喷淋液体,所述支撑台2底部设有收集容器9,所述收集容器9顶部设有漏斗10,所述收集容器9与所述漏斗10相抵接,所述漏斗10位于所述圆孔下方。将所述筛网6放置在两个所述弧形板4之间,通过所述连接件5将两个所述弧形板4进行组合,两个所述弧形板4将所述筛网6夹紧使得所述筛网6将所述淋溶管3分割成两个区域,先所述支撑台2上铺设所述滤布8,再将所述淋溶管3放置在所述支撑台2上并与所述圆孔对齐,往所述淋溶管3里填充进行实验的土壤,可根据需要向两个区域中添加不同的土壤,所述喷淋装置1向所述淋溶管3喷淋液体以模拟下雨天气,所述筛网6将两个区域的土壤进行分离但不阻碍液体的横向流动,实现了同时对两个样本进行污染物迁移模拟实验,所述滤布8对土柱进行支撑并将渗下的液体进行过滤再流下所述漏斗10,所述漏斗10将滤液流入所述收集容器9内,喷淋结束后拆分所述淋溶管3,减少了土柱在取样是坍塌的风险,保持了土柱剖面的完整性。

具体的,所述喷淋装置1包括蓄水箱11、抽水泵12、第一管道13、第二管道14和喷头15,所述抽水泵12可采用jrm型号增压泵,所述蓄水箱与所述支撑台2可拆卸连接,所述蓄水箱与所述支撑台2可采用螺纹连接方式连接在一起,所述抽水泵12设在所述蓄水箱11的顶部,所述抽水泵12与所述蓄水箱11可采用螺纹连接方式连接在一起,所述喷头15通过所述第一管道13与所述抽水泵12相连通,所述喷头15与所述第一管道13可采用螺纹连接方式连接在一起,所述抽水泵12与所述第一管道13可采用螺纹连接方式连接在一起,所述抽水泵12通过所述第二管道14与所述蓄水箱相连通,所述喷头15与所述第二管道14可采用螺纹连接方式连接在一起。往所述蓄水箱11中添加实验所需的液体,所述抽水泵12通过所述第一管道13和所述第二管道14将液体输送到所述喷头15,所述喷头15将液体淋向所述淋溶管3的顶部,模拟降雨天气。

具体的,所述筛网6的网孔直径为0.1mm~0.3mm。隔绝了大部分泥土,且能保持液体的横向流动,使得本装置可以同时进行两组实验。

实施例二

参见图3,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的区别在于,所述淋溶管3底部设有若干个支撑脚16,所述淋溶管3与所述支撑脚16可采用焊接连接方式连接在一起。使得所述淋溶管3放置在所述支撑台2上时更加稳定。

具体的,所述弧形板4一侧的所述连接件5设有密封条17,所述密封条17与所述弧形板4可采用粘接连接方式连接在一起,所述密封条17与所述弧形板4的轴心平行,所述弧形板4另一侧的所述连接件5设有密封槽18,所述密封条17与所述密封槽18相卡接。通过所述密封槽18与所述密封条17相卡接,使得液体不会顺着淋溶管3的边缘流出,提高了实验的准确性。

实施例三

参见图4,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和实施例二的区别在于,所述圆孔7的直径大于所述淋溶管3的直径,所述漏斗10顶部的直径大于所述圆孔7的直径。便于收集所述淋溶管3滤出液。

具体的,所述第二管道14设有流量计19,所述流量计19与所述第二管道14可采用螺纹连接方式连接在一起。实验人员可以通过观察所述流量计19来确认实验用了多少液体,便于统计。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