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发动机冷却液温度传感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663861发布日期:2021-04-14 00:27阅读:111来源:国知局
一种发动机冷却液温度传感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传感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发动机冷却液温度传感装置。


背景技术:

2.发动机冷却液温度传感器用于实时监测汽车发动机冷却液的温度升高或降低,以使电子控制单元(ecu)根据接收到的冷却液温度信息,对发动机的喷油时间及点火时间进行修正。传统的发动机冷却液温度传感器的金属头与冷却液接触,其内部装有负温度系数的热敏电阻,且金属头与支架之间通过注塑工艺连接。在使用的过程中,存在由于注塑工艺问题,导致密封性不良,注塑冲胶损坏热敏电阻的情况,从而导致发动机冷却液温度传感器响应时间较长、灵敏度度低的情况。


技术实现要素:

3.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发动机冷却液温度传感装置解决现有传感器由于注塑工艺导致,密封性不良的问题。
4.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解决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发动机冷却液温度传感装置,其包括支架、插针、密封件、热敏电阻、金属头及导热脂,所述金属头内开设有容纳槽,所述支架包括连接部及插接部,所述连接部与所述插接部一体成型,所述连接部与所述金属头卡接,所述插接部位于所述容纳槽内;所述连接部内开设有连接槽,所述连接槽贯穿所述连接部,所述插针位于所述连接槽内,且通过所述连接槽外露于所述连接部靠近所述插接部的一端,并与所述连接槽的内壁连接;所述密封件套设于所述连接部与所述金属头卡接的一端,且位于所述连接部与所述金属头之间;所述热敏电阻位于所述容纳槽内,与所述插接部连接,并与所述插针电连接;所述导热脂位于所述容纳槽底部,且同时包裹于插接部及热敏电阻上。
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发动机冷却液温度传感装置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6.通过支架与金属头扣合,且在扣合处设置密封圈,然后利用金属头中的导热脂包裹热敏电阻及插接部的连接结构,使得发动机冷却液温度传感装置的密封性良好,从而减少在测量温度的过程中,由于密封性不佳导致温度流失,从而影响测量灵敏度低的情况。
7.以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定。任何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所做出的各种其他相应的改变与变形,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附图说明
8.图1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发动机冷却液温度传感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9.图2为发动机冷却液温度传感装置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10.图3为图1中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11.图4为图3中支架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12.图5为图1中金属头的机构示意图;
13.图6为插针、热敏电阻、金属头及导热脂的位置关系剖面图;
14.附图标记说明:10、发动机冷却液温度传感装置;20、支架;30、插针; 40、密封件;50、热敏电阻;60、金属头;70、导热脂;21、连接部;22、插接部;211、连接槽;212、外接孔;221、放置槽;222、卡接槽;61、容纳槽; 51、导电引脚。
具体实施方式
15.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16.请参阅图1-6,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发动机冷却液温度传感装置10,其包括支架20、插针30、密封件40、热敏电阻50、金属头60及导热脂70,支架20与金属头60,插针30位于支架20内部,密封件40位于支架与金属头60 之间,热敏电阻50与插针30电连接,导热脂70位于金属头60内,且与包裹于支架20位于金属头60的一端及热敏电阻50上。金属头60与发动机的冷却液直接接触,并将温度通过导热脂70传递至热敏电阻50上,热敏电阻50接收到温度后,利用插针30传递给电子控制单元(ecu),从而利用获取到的温度控制发动机喷油及打火时间的修正。
17.可以理解,插针30为导电的金属材质。
18.可以理解,ecu(electronic control unit)电子控制单元,又称行车电脑、车载电脑等,其与普通电脑一样,由微处理器(mcu)、存储器(rom、ram)、输入\输出接口(i/o)、数字转换器(a/d)及整形、驱动等大规模集成电路组成。
19.可以理解,在本实施例中,金属头60的材质为铜,在部分实施例中,金属头60也可以为其他材质,只要能够具备导热性能即可。
20.具体的,金属头60内开设有容纳槽61,支架20包括连接部21及插接部 22,连接部21与插接部22一体成型,连接部21与金属头60卡接,插接部22 位于容纳槽61内,且连接部21内开设有连接槽211,连接槽211贯穿连接部 21,插针30位于连接槽211内,通过连接槽211外露于连接部21靠近插接部 22的一侧,并与连接槽211的内壁连接。
21.密封件40套设于连接部21与金属头60卡接的一端,且位于连接部21与金属头60卡接处,以在连接部21与金属头60卡接后,位于连接部21与金属头60之间,从而增加连接部21与金属头60卡接的密封性。
22.热敏电阻50位于容纳槽61内,与插接部22连接,并与插针30电连接,导热脂70位于容纳槽61底部,且同时包裹于插接部22靠近容纳槽61底部的一端及热敏电阻50上,以在金属头60接触冷却液时,通过导热脂70将温度传递至热敏电阻50,热敏电阻50将温度转换成电信号后,利用插针30传递至电子控制单元,从而利用电子控制单元控制发动机喷油及点火的时间修正。
23.可以理解,导热脂70又名散热硅胶脂、散热膏、散热油等,成分可以为氧化锌、氧化
铝、氮化硼、硅化碳等,其特性在于低温不变稠,高温不稀释的稳定特性。
24.进一步的,密封件40为橡胶密封圈,通过密封件40套设于连接部21与金属头60之间,可以增加发动机冷却液温度传感装置10的密封性,从而减少温度的损失,增加测量温度的准确性。
25.进一步的,热敏电阻50上连接有导电引脚51,导电引脚51与插针30连接,以实现热敏电阻50与插针30的电连接。
26.进一步的,连接部21上还开设有外接孔212,外接孔212设置于连接部21 远离插接部22的一端,且与连接槽211连通,插针30的一端从连接槽211延伸至外接孔212内。电子控制单元通过外界孔与插针30电连接,以接收热敏电阻50转换的温度电信号。
27.进一步的,插接部22远离连接部21的一端上开设有放置槽221,热敏电阻50位于放置槽221内,导热脂70同时包裹于放置槽221及热敏电阻50上。
28.进一步的,容纳槽61为阶梯槽,导热脂70与容纳槽61的内壁接触。
29.进一步的,连接部21与金属头60卡接的一端上开设有卡接槽222,密封件40套接于卡接槽222上,以防止密封件40在连接部21上位移。
30.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为:当需要测量发动机冷却液的温度时,将金属头 60直接与冷却液接触,金属头60将冷却液的温度通过导热脂70传递至热敏电阻50上,热敏电阻50将温度转换为电信号后,通过插针30传输至电子控制单元,以使电子控制单元利用接收到的温度控制发动机喷油及点火的时间修正。
3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发动机冷却液温度传感装置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32.通过支架与金属头扣合,且在扣合处设置密封圈,然后利用金属头中的导热脂包裹热敏电阻及插接部的连接结构,使得发动机冷却液温度传感装置的密封性良好,从而减少在测量温度的过程中,由于密封性不佳导致温度流失,从而影响测量灵敏度低的情况。
33.以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定。任何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所做出的各种其他相应的改变与变形,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