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大通量流量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859615发布日期:2021-04-30 09:25阅读:75来源:国知局
一种大通量流量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流量表,尤其涉及一种大通量流量表。



背景技术:

流量表是用于测量流体流量的一种仪表,种类繁多,使用广泛;其中,涡街流量表是根据卡门涡街原理研究产生的测量流体流量的流量表,主要用于工业管道介质流体的流量测量,由检测元件即涡街流量传感器检测到漩涡的产生,由传感器的探头将涡流的压力信号转换成电信号,检测放大板将探头的频率信号整形成脉冲信号,与检测探头频率等值送出到表盘的显示仪表处。然而,目前常见的涡街流量表,其表体多为直筒型结构,无法使流体快速通过,降低了流体的通过量,且降低了测量效率。同时,目前常见的涡街流量表,为确保密封性无法预留教大的检修口,使得检修和更换处理十分麻烦。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所存在的不足之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大通量流量表。

为了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大通量流量表,包括表盘、表杆、检测探头、漩涡发生体,它还包括表体,表体呈腰鼓状,表体的一端形成大口径入口、另一端形成大口径出口,大口径入口、大口径出口处分别设置有侧接法兰;

表体的顶部开设有检修口,且表体的顶部固设有螺纹接头,螺纹接头围设在检修口的四周;

漩涡发生体安装在表体的内部中央位置处并在检修口处与检测探头相连接,检测探头位于表杆内;表杆一端通过表盘连接法兰与表盘相连接、另一端插入到螺纹接头内,螺纹接头通过外螺纹连接有锁紧螺纹帽;

表体在检修口处形成一号限位台阶、二号限位台阶,一号限位台阶处塞入有下密封塞,二号限位台阶处塞入有上密封塞,下密封塞与上密封塞间夹设有压板,上密封塞还与表杆相接触。

进一步地,上密封塞由一体成型的上盘体、上柱塞体组成,上盘体的直径大于上柱塞体的直径,上柱塞体的直径与检修口处的内径a的大小保持一致。

进一步地,下密封塞由一体成型的下盘体、下柱塞体组成,下盘体的直径与检修口处的内径a的大小保持一致,下柱塞体的直径与检修口处的内径b的大小保持一致。

进一步地,内径a的值大于内径b的值。

进一步地,下柱塞体内开设有凹槽。

进一步地,上密封塞上开设有有一号通孔,压板上开设有二号通孔,下密封塞上开设有三号通孔,一号通孔、二号通孔、三号通孔的圆心位于同一纵轴线上。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大通量流量表,采用腰鼓型的壳体,在两端形成大口径的入口及出口,加大了流体的通入量,用时,壳体中部的直径收缩,加快了流体的通过速度,提高流量表的测量效率;此外,预留有较大的检修口,方便本流量表的检修和内部零件的更换操作,并且,加强了检修口处的密封处理,充分确保本大通量流量表的密封性能和工作稳定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壳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中a处的结构放大示意图。

图4为检修口处上密封塞、压板及下密封塞的位置关系示意图。

图5为图4中下密封塞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表体;2、侧接法兰;3、表盘;4、表盘连接法兰;5、表杆;6、检测探头;7、漩涡发生体;8、螺纹接头;9、锁紧螺纹帽;10、检修口;11、大口径入口;12、大口径出口;13、一号限位台阶;14、上密封塞;15、压板;16、下密封塞;17、二号限位台阶;141、上盘体;142、上柱塞体;143、一号通孔;151、二号通孔;161、下盘体;162、下柱塞体;163、三号通孔;164、凹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一种大通量流量表,如图1所示,包括表盘3、表杆5、检测探头6、漩涡发生体7,还包括表体1;

如图2所示,表体1呈腰鼓状,其两端粗、中间细,由此,表体1的一端形成大口径入口11、另一端形成大口径出口12,大口径入口11、大口径出口12处分别设置有侧接法兰2;设置有大口径的入口、出口,有效增加了一次进入表体1内的流体量,并且,表体中间部分的内径缩小,能使得流体快速的通过,提高涡旋发生器7的旋转速度,进而提高测量效率。

对于本实用新型所公开的大通量流量表,除具有腰鼓型的表体1外,在表体1的顶部还开设有较大的检修口10,较大的检修口10,方便检修和内部零件的更换操作;并且,漩涡发生体7与检测探头6也是在检修口10处进行连接的;同时,在表体1的顶部还固设有螺纹接头8,螺纹接头8围设在检修口10的四周,螺纹接头8的设置用于表杆5的固定安装;

还如图1所示,对于表盘3、表杆5、检测探头6、漩涡发生体7均采用现有的涡街流量表结构,漩涡发生体7安装在表体1的内部,且位于表体1内部的中央位置处,由漩涡发生体7连接涡街流量传感器的检测探头6,检测探头6检测到涡旋的产生,进而进行流体流量的计量;测探头6位于表杆5内;表杆5一端通过表盘连接法兰4与表盘3相连接、另一端则插入到螺纹接头8内,螺纹接头8通过外螺纹连接有锁紧螺纹帽9,由锁紧螺纹帽9进行锁紧固定;

进一步地,为避免开设的检修口10会对流量表的密封性能产生影响,如图2所示,表体1在检修口处形成一号限位台阶13、二号限位台阶17,如图3所示,一号限位台阶13处塞入有下密封塞16,二号限位台阶17处塞入有上密封塞14,下密封塞16与上密封塞14间夹设有压板15,上密封塞14还与表杆14相接触。从而,由下密封塞16进行第一道密封,再由压板15压紧,进而再由上密封塞14进行第二道密封,最终,表杆5顶紧上密封塞14,两道密封塞严密的密封住检修口,有效防止泄露。

对于上密封塞14、压板15、下密封塞16,其具体的设置如图3和图4所示,上密封塞14由一体成型的上盘体141、上柱塞体142组成,其中,上盘体141的直径大于上柱塞体142的直径,且上盘体141的直径与螺纹接口8的内径保持一致,上柱塞体142的直径则与检修口处的内径a的大小保持一致。从而,上密封塞14一方面密封在二号限位台阶处,另一方面利用上盘体141,防止上密封塞14完全陷落到检修口10内;压板15的直径则与检修口处的内径a的大小保持一致,恰好完全塞入到检修口内;下密封塞16由一体成型的下盘体161、下柱塞体162组成,下盘体161的直径与检修口处的内径a的大小保持一致,下柱塞体162的直径与检修口处的内径b的大小保持一致,内径a的值大于内径b的值,同样,下密封塞16一方面密封在一号限位台阶处,另一方面利用下盘体161,防止下密封塞16完全陷落到壳体1内。同时,如图5所示,下密封塞16上还开设有开设有凹槽164,凹槽164匹配漩涡发生体7的顶部,进一步提升密封性能。

此外,为使漩涡发生体7与检测探头6顺利连接,上密封塞14上开设有有一号通孔143,压板15上开设有二号通孔151,下密封塞16上开设有三号通孔163,一号通孔143、二号通孔151、三号通孔163的圆心位于同一纵轴线上。

本实用新型所公开的大通量流量表,采用腰鼓型的壳体,在两端形成大口径的入口及出口,加大了流体的通入量,用时,壳体中部的直径收缩,加快了流体的通过速度,提高流量表的测量效率;此外,预留有较大的检修口,方便本流量表的检修和内部零件的更换操作,并且,加强了检修口处的密封处理,充分确保本大通量流量表的密封性能和工作稳定性。

上述实施方式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实用新型也并不仅限于上述举例,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范围内所做出的变化、改型、添加或替换,也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