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动化电线检测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464906发布日期:2021-08-31 13:56阅读:131来源:国知局
一种自动化电线检测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线路检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自动化电线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电线是指传输电能的导线,分裸线、电磁线和绝缘线,裸线没有绝缘层,包括铜、铝平线、架空绞线以及各种型材(如型线、母线、铜排、铝排等),它主要用于户外架空及室内汇流排和开关箱,而线路大多数固定至电杆顶部,而对于日常线路检测均通过电线检测装置,而电线检测装置固定至电杆顶部持续对电线进行检测,导致雨天雨水容易通过散热部位进入检测设备内,并且检测设备因长时间设置在户外导致的透气散热板容易堵塞杂质导致影响散热效率,且遇强风吹至检测设备时,检测设备一旦掉落容易造成不可估量的后果。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自动化电线检测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自动化电线检测装置,包括装置主体、挡板和导流板,所述装置主体的四周均设置有导流板,所述装置主体的左侧面下方嵌入设置有进线孔,所述装置主体的右侧面下方嵌入设置有透气管,所述装置主体的顶端设置有挡板,所述装置主体的内部左上角通过螺母固定连接有线路检测器主体;

所述挡板的底端四周均固定连接有支撑住,所述支撑住的底端设置有减震坐,所述减震坐的底端与装置主体固定,所述导流板靠近装置主体的一侧上下两侧均设置有伸缩杆,所述透气管的内部右侧固定连接有电机,所述透气管的右侧嵌套设置有过滤板,所述进线孔的内壁设置有密封圈。

优选的,所述电机的转动输出端贯穿过滤板,所述电机转动输出端靠近过滤板的一侧面设置有毛刷。

优选的,所述毛刷与电机之间固定连接有纵向等距离排列的第三弹簧。

优选的,所述过滤板的右侧面为外凸圆弧面,所述透气管从左到右向下倾斜三十度。

优选的,所述导流板的横截面呈“<”状。

优选的,所述导流板与伸缩杆之间固定连接有第二弹簧,所述伸缩杆的横截面呈向右倾倒的“t”字状。

优选的,所述进线孔与密封圈之间固定连接有呈环形等距离排列的第四弹簧。

优选的,所述支撑住与减震坐之间固定连接有第一弹簧。

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中,通过安装有导流板,当装置主体固定至电杆顶部对线路进行检测时,当强风吹至装置主体时,呈“<”状的导流板能够将风力向两侧进行导流,有效提高装置主体固定至电杆对线路检测时的抗风性,并且当导流板承受风力冲击时,导流板会对第二弹簧造成挤压,使导流板通过第二弹簧对承受风力的冲击力进行缓冲,有效提高牢固性。

2、其次,通过安装有电机,当装置主体通过电机散热时,过滤板会对外界空气中的杂质进行过滤,并且电机转动过程中会带动毛刷对过滤板右侧面进行刮擦,并且毛刷会通过第三弹簧的弹力始终紧密贴合过滤板右侧面,使过滤板长时间使用不易堵塞,并且倾斜角度的透气管使得雨天雨水流至透气管内时,会通过透气管的倾斜角度将雨水向外导流,达到具有一定防水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中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导流板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透气管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进线孔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中挡板局部结构示意图。

在图1至图5中,部件名称或线条与附图编号的对应关系为:

装置主体1、线路检测器主体101、挡板2、支撑住201、第一弹簧202、减震坐203、导流板3、伸缩杆301、第二弹簧302、透气管4、电机401、过滤板402、毛刷403、第三弹簧404、进线孔5、密封圈501、第四弹簧502。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考图1至图5,本实用提出了一种自动化电线检测装置,包括装置主体1、挡板2和导流板3,装置主体1的四周均设置有导流板3,装置主体1的左侧面下方嵌入设置有进线孔5,装置主体1的右侧面下方嵌入设置有透气管4,装置主体1的顶端设置有挡板2,装置主体1的内部左上角通过螺母固定连接有线路检测器主体101;

挡板2的底端四周均固定连接有支撑住201,支撑住201的底端设置有减震坐203,减震坐203的底端与装置主体1固定,导流板3靠近装置主体1的一侧上下两侧均设置有伸缩杆301,透气管4的内部右侧固定连接有电机401,透气管4的右侧嵌套设置有过滤板402,进线孔5的内壁设置有密封圈501。

进一步的,电机401的转动输出端贯穿过滤板402,电机401转动输出端靠近过滤板402的一侧面设置有毛刷403,当电机401转动对装置主体1进行散热时,电机401转动会带动毛刷403转动,使毛刷403能够对过滤板402外侧面附着的杂质灰尘进行刮擦,降低过滤板402容易堵塞。

进一步的,毛刷403与电机401之间固定连接有纵向等距离排列的第三弹簧404,而电机401转动带动毛刷403转动时,毛刷403会通过第三弹簧404的弹力始终向过滤板402外侧面紧密贴合,使得毛刷403会对过滤板402外侧面附着的杂质灰尘刮擦去除,使过滤板402长时间使用不易堵塞较多杂质导致影响散热效率。

进一步的,过滤板402的右侧面为外凸圆弧面,透气管4从左到右向下倾斜三十度,因过滤板402的弧面使得毛刷403对过滤板402刮擦后脱落的灰尘杂质容易向过滤板402四周导流,使杂质不易残留至过滤板402,并且倾斜角度的透气管4使得雨天雨水飞溅至透气管4时,会通过透气管4的倾斜角度向外导流,使雨天雨水不易通过透气管4进入装置主体1内。

进一步的,导流板3的横截面呈“<”状,当此装置承受强风时,导流板3能够对吹至装置主体1的风力向两侧导流,使装置主体1承受风力力度降低,使装置主体1不易松动掉落造成一定安全隐患。

进一步的,导流板3与伸缩杆301之间固定连接有第二弹簧302,伸缩杆301的横截面呈向右倾倒的“t”字状,当风力吹至导流板3时会对导流板3造成一定冲击力,而导流板3承受风力冲击时会对第二弹簧302造成挤压,使导流板3会通过第二弹簧302对风力冲击力进行缓冲,使得导流板3不易损坏,而伸缩杆301的横截面呈t字状能够增加伸缩杆301与装置主体1的接触面,使伸缩杆301与装置主体1之间的牢固性提高。

进一步的,进线孔5与密封圈501之间固定连接有呈环形等距离排列的第四弹簧502,而外界电源线通过进线孔5进入装置主体1内时,密封圈501会通过第四弹簧502的弹力始终向电源线外侧面贴合,使电源线通过进线孔5进入装置主体1内时与外界的密封性提高,有效降低灰尘或者雨水通过进线孔5进入装置主体1内导致损坏。

进一步的,支撑住201与减震坐203之间固定连接有第一弹簧202,当冰雹天气时,冰块砸至挡板2时,挡板2会对第一弹簧202造成挤压,使挡板2通过第一弹簧202的弹力对冰雹砸至挡板2时的撞击力进行缓冲,使挡板2不易损坏有效对装置主体1启动一个保护性。

工作原理:使用时,使用者将装置主1固定至所需要位置,然后将需要检测的电源线通过进线孔5进入装置主体1内,而密封圈501会通过第四弹簧502的弹力始终向电源线外侧面贴合,接着,当电机401转动对装置主体1进行散热时,电机401转动会带动毛刷403转动,使毛刷403能够对过滤板402外侧面附着的杂质灰尘进行刮擦,紧接着,当此装置承受强风时,导流板3能够对吹至装置主体1的风力向两侧导流,且导流板3承受风力冲击时会对第二弹簧302造成挤压,使导流板3会通过第二弹簧302对风力冲击力进行缓冲,最后,当冰雹天气时,冰块砸至挡板2时,挡板2会对第一弹簧202造成挤压,使挡板2通过第一弹簧202的弹力对冰雹砸至挡板2时的撞击力进行缓冲。

本实用的实施例是为了示例和描述起见而给出的,而并不是无遗漏的或者将本实用限于所公开的形式。很多修改和变化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是显而易见的。选择和描述实施例是为了更好说明本实用的原理和实际应用,并且使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能够理解本实用从而设计适于特定用途的带有各种修改的各种实施例。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