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检检波器外壳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797422发布日期:2021-07-09 12:07阅读:130来源:国知局
双检检波器外壳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属于地震勘探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双检检波器外壳。


背景技术:

2.地震检波器是一种用于石油地震勘探的地震波接收装置。它分为陆检检波器和水检检波器两种,由于两种检波器的工作原理不同,接收地震波的性质不同。目前,为了最大程度地保留有效波,滤除影响资料解释的干扰波成分,从而提高地震资料解释精度,为石油勘探提供优质井位,将水检检波器和陆检检波器结合在一起构成双检检波器。
3.目前市面上的双检检波器,为了提高产品的密封性,通常将各个部件依次放入到双检检波器外壳内,现有技术中的双检检波器的外壳采用三段式,包括筒体以及设置在两端的封体,为了保持自重,通常筒体为平直状且整体为较厚的筒壁,但是使用厚筒体会出现以下问题:1、当厚筒体的筒壁的尺寸略小于双检检波器上封体0.01

0.02毫米时,装配就会发生问题:由于厚筒体很难产生型变,在筒体0.5比25的斜坡下装配时上封体与厚筒体之间会产生0.5毫米的间隙。这足以让安装螺丝错位。同时由于没有安装到位使密封圈没有受到充分压迫而影响密封。2:当厚筒体大于双检检波器上封体时:上封体与厚筒体之间整个斜面会产生间隙,密封圈与两者之间成为点接触,密封圈也没有充分压迫而影响密封。外面强大的海水压力直接作用与密封圈,尤其是当配合间隙过大时,密封圈就会失去密封作用而漏水。理想的厚筒体与上封体的配合尺寸是零配合,然后这个在实际加工中是难以达到的。同时,现有技术中筒体与封头的接触面通常为平直面,该结构安装较为困难,尺寸的配合误差较大,对于密封效果也不理想。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提供一种双检检波器外壳。
5.本实用新型为实现上述目的,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6.一种双检检波器外壳,包括双检检波器筒体以及设置在所述的双检检波器筒体两端的上封体和下封体;所述的双检检波器筒体包括设置在中间的容纳段以及设置在两端的连接段;所述的容纳段与所述的连接段一体成型;所述的容纳段内部形成有容纳腔;所述的连接段内部形成有连接腔;两端所述的连接腔分别用以容纳所述的上封体以及下封体;所述的容纳段的外管径大于所述的连接段的外管径;所述的容纳段与所述的连接段的连接处形成倾斜的过渡面;所述的连接段的管壁的厚度小于5mm。
7.所述的连接段以及上封体和下封体上分别对应设置有螺孔。使用时,将螺栓对准连接段与上封体和下封体上的螺孔即可进行固定。
8.所述的上封体和下封体均设置有密封凹槽。
9.所述的连接段与所述的上封体或者下封体之间的接触面为斜面,采用斜面接触的配合方式;对于安装十分方便,两端施加压力其配合会更加紧密,这对于密封要求非常高的海上作业十分重要。
1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1.使用本申请的双检检波器外壳,由于双检检波器筒体两端的连接段采用比中间段薄的设计;优选的,所述的连接段的管壁的厚度小于5mm。当上封体与薄筒体装配过程中,可以采取更精密的配合。即使薄筒体的尺寸略小于上封体,由于在压力挤压下薄筒体会发生型变,不影响完成装配工作。从而使其在装配时的挤压型变效应,对比厚筒体具有更宽的公差范围,例如可以放宽到负0.02 毫米,这个公差在实际生产中是容易做到的。而在薄筒体在装配产生型变后,在安装螺丝的作用下又产生缩口,这样与密封圈之间构成杠杆作用。更加有力的作用于密封圈,从而有利于密封。作为另外一个优选,斜面配合对于安装十分方便,两端施加压力其配合会更加紧密,这对于密封要求非常高的海上作业十分重要。
附图说明
12.图1为本实用新型双检检波器外壳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13.图2为本实用新型双检检波器外壳实际使用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14.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和最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15.图1

2示出一种双检检波器外壳,包括双检检波器筒体1以及设置在所述的双检检波器筒体两端的上封体2和下封体3;所述的双检检波器筒体包括设置在中间的容纳段11以及设置在两端的连接段12;所述的容纳段与所述的连接段一体成型;所述的容纳段内部形成有容纳腔13;所述的连接段内部形成有连接腔14;两端所述的连接腔分别用以容纳所述的上封体以及下封体;所述的容纳段的外管径大于所述的连接段的外管径;所述的容纳段与所述的连接段的连接处形成倾斜的过渡面15;所述的连接段的管壁的厚度小于5mm。
16.所述的连接段以及上封体和下封体上分别对应设置有螺孔21。使用时,将螺栓对准连接段与上封体和下封体上的螺孔即可进行固定。所述的上封体和下封体均设置有密封凹槽22。所述的连接段与所述的上封体或者下封体之间的接触面为斜面16,采用斜面接触的配合方式;对于安装十分方便,两端施加压力其配合会更加紧密,这对于密封要求非常高的海上作业十分重要。
17.使用本申请的双检检波器外壳,由于双检检波器筒体两端的连接段采用薄壁的设计,所述的连接段的管壁的厚度小于5mm。当上封体与薄筒体装配过程中,可以采取更精密的配合。即使薄筒体的尺寸略小于上封体,由于在压力挤压下薄筒体会发生型变,不影响完成装配工作。从而使其在装配时的挤压型变效应,对比厚筒体具有更宽的公差范围,例如可以放宽到负0.02毫米,这个公差在实际生产中是容易做到的。而在薄筒体在装配产生型变后,在安装螺丝的作用下又产生缩口,这样与密封圈之间构成杠杆作用。更加有力的作用于密封圈,从而有利于密封。
18.以上内容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