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空调换热器翅片的穿管检测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971184发布日期:2021-07-23 14:19阅读:65来源:国知局
一种空调换热器翅片的穿管检测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空调换热器翅片的穿管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空调换热器在生产过程中一个重要的环节就是将u管插入翅片垛中,然后再进行胀管工序,当自动化穿管时,由于翅片的原因,或者因为u管的原因,可能会出现穿管不顺畅的时候,此时,如果继续进行穿管,可能对翅片或者u管造成不可逆的损坏,甚至于对穿管设备造成损坏,从而造成大的生产损失。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而提供一种空调换热器翅片的穿管检测装置,使其能够更好地监控穿管。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空调换热器翅片的穿管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其包括:

驱动器,与检测元件连接并由检测元件信号改变而停止动作;

推动部件,与驱动器连接,由驱动器驱动而移动;

检测元件,连接在推动部件或管端接触件上,检测信号发生器发出的信号;

信号发生器,连接在管端接触件或推动部件上并发出信号;

管端接触件,一面与推动部件通过弹性件弹性连接,另一面与穿管的管端接触;

其中,驱动器驱动推动部件移动而带动穿管插入翅片垛时,管端接触件若因穿管受阻而使弹性件压缩,从而使检测元件检测的信号发生器的信号发生改变而停止驱动器动作。

更具体地,所述检测元件为磁性传感器,所述信号发生器为磁体,驱动器驱动推动部件移动而带动穿管插入翅片垛时,管端接触件若因管子受阻而使弹性件压缩,从而使磁性传感器由检测到信号发生器的信号和检测不到信号之间转换而停止驱动器动作。

更好地,所述推动部件设置容纳腔,管端接触件包括固定杆,固定杆穿过推动部件进入容纳腔中并与限位件连接,限位件与推动部件之间设置弹性件,这样,管端接触件因穿管受阻而压缩弹性件,使磁性传感器检测到磁体磁场信号与检测不到磁场信号之间变化,从而停止驱动器动作。

更好地,所述弹性件为气缸,气缸的活塞杆顶端与限位件接触,磁性传感器连接在活塞杆上,磁性传感器固定在气缸缸体上。

更好地,所述检测元件、信号发生器为气缸自身所带的部件,这样结构更简单。

更好地,所述气缸置于推动部件中,气缸的活塞杆穿过推动部件而进入容纳腔中,这样,活塞杆移动时受推动部件导向而更平稳。

更好地,所述推动部件包括第一推动座、第二推动座,第二推动座可拆卸地连接在第一推动座上,第二推动座设置容纳气缸缸体的气缸腔,这样方便气缸的安装。

更好地,所述弹性件为弹簧,弹簧一端由推动部件限位,另一端由限位件限位。

更好地,还设置报警器,与检测元件连接并由检测元件信号触发其报警,这样可以提醒操作者已经出现了穿管停机,及时排除故障。

更好地,所述管端接触器为能够固定管端的管端固定器,这样,通过管端固定器固定管子后,可以反方向向上拉起管子,重新进行插管。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由于设置了空调换热器翅片的穿管检测装置,当穿管阻力大于弹性件限定值时,穿管检测装置就会发生作用,停止穿管动作,这样,人工可以进行检修,避免出现损坏穿管设备的情形。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一种空调换热器翅片的穿管检测装置的平面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一种空调换热器翅片的穿管检测装置的平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一种空调换热器翅片的穿管检测装置,其包括驱动器(图中以f示意)、检测元件1、弹性元件2、固定器3和推动部件。

所述检测元件1安装在推动部件上,本实施例中,所述弹性元件2为气缸,所述检测元件1为磁性传感器,其通过螺钉11固定在气缸2缸体上。

所述推动部件包括第一推动座4和若干个第二推动座5,所述第二推动座5插入第一推动座4的空腔41中并用螺丝42连接在一起,第二推动座5设置容纳腔501。

本实施例中,所述气缸缸体安装在第一推动座4的空腔43和第二推动座5的空腔21中,气缸活塞杆201穿过第二推动座5,并进入第二推动座5的容纳腔501内,所述活塞杆201上安装磁性环(图中未示),磁性环给磁性传感器发出磁场信号并在合适范围内由磁性传感器接收。

所述磁性传感器接收的磁性环信号传送给驱动器的控制电路,并由磁性传感器信号控制驱动器的开闭。当磁性传感器能接到磁性环信号时,驱动器正常工作;当磁性传感器因移动而无法接到磁性环信号时,驱动器停止工作。或者相反,当磁性传感器不能接到磁性环信号时,驱动器正常工作;当磁性传感器因移动接到磁性环信号时,驱动器停止工作

所述固定器3与固定杆6的一端连接,其上设置可容纳长u管u端的u型槽301,所述固定杆6的另一端穿过第二推动座5和限位块7,并与限位块7连接。这样,所述限位块7、固定杆6、固定器3固定在一起,一同可相对第二推动座5进行上下运动,并通过气缸与第一推动座4连接。

每个固定器3对应一个第二推动座5,这样可以组成多组,同时进行多组穿管。

所述固定杆6可由固定器3自带,即固定器3与固定杆6形成单个部件。

还设置报警器,与检测元件连接并由检测元件的信号变化而触发其报警,这样可以提醒操作者已经出现了穿管停机,提醒检查,及时排除故障。

穿管时,长u管8的u端进入u型槽301内,直管端分别与翅片垛9的翅片通孔对齐,所述气缸的活塞杆201伸出,顶在限位块7的上端面,限制固定器3的上下移动,并一直保持此状态。第一推动座4在外力f的作用下,通过固定器3推动长u管逐步进入翅片通孔,直到长u管穿出翅片通孔外一端距离,穿管结束。

正常穿管时,长u管与翅片通孔的摩擦力非常小,所以在驱动器(外力f)的作用下,很容易推动长u管进入翅片通孔,但是当意外发生时,长u管进入翅片通孔被阻挠,u管反作用于固定器的力会大于活塞杆施加在限位块7上的力,这样限位块7会推动活塞杆收缩,从而使磁性传感器与磁性环之间的距离发生变化,磁性传感器检测的磁场信号发生突变(从无到有或从有到无),就会停止驱动器动作而停止穿管并报警。

如果没有检测器检测磁性环信号的变化,在长u管受阻时因信号发生改变而切断驱动器并报警,长u管则会在驱动器力f作用下,持续下降,u管反作用于固定器的阻力也会越来越大,长u管会被压弯,翅片垛被破坏,甚至会损坏穿管设备,操作人员也无法及时得知已经穿管已经出现故障。

上述固定器3为现有技术,其可与发明专利zl201310657261.6公开的一种u型端夹紧装置结构相同或类似,通过其夹紧长u管u型端,从而夹紧长u管而随推动部件移动而穿管。

当然,上述磁性传感器1、磁性环可为气缸2自身所带的部件,这样结构更简单。

上述磁性传感器1还可以连接在第一推动座4、第二推动座5上或者限位块7,甚至在固定器3或固定杆6上,相应地,磁性环固定在限位块7,甚至在固定器3或固定杆6上,或者固定在第一推动座4或者第二推动座5上,只要磁性传感器1、磁性环能够检测到磁性传感器1与磁性环之间的距离发生变化并触发驱动器停止动作即可。

实施例2

如图2所示,与实施例1相比,实施例2中的所述伸缩元件为弹簧8,弹簧8一端与限位块7相接,另一端与容纳腔501顶端相接,检测元件1、磁性环改变安装位置,磁性传感器1固定在第二推动座5,磁性环设置在限位块7上。

穿管时,长u管进入翅片通孔被阻挠,u管反作用于固定器的力会大于弹簧力,限位块7会因弹簧压缩而使磁性传感器从能够检测到固定在限位块7上的磁性环的磁场信号到检测不到磁场信号改变,从而使驱动器停止动作并报警。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