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层内径测量检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193478发布日期:2021-05-28 10:52阅读:38来源:国知局
一种双层内径测量检具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检具,特别是一种双层内径测量检具。



背景技术:

在工件出厂之前,往往需要利用检具对其各项参数(主要是尺寸精度)进行检测,而检具的种类众多,对于长、宽、高、外径、内径等常规尺寸的检测,都有许多相对应的检具。但有时会遇到一些异型的工件,例如如图1所示的工件,其内孔呈中间细、两端宽的特殊形状,这样如果利用常规的测量内径的检具进行检测,就需要就检测两次(从上方将检具放入检测一次、从下方将检具放入检测一次),增加了工作量。因此现在需要一种能够解决上述问题的方法或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所存在的上述不足,提出一种结构简单,设计巧妙,布局合理,能够在一次操作中对两个内径同时进行测量的检具。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是:一种双层内径测量检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检具包括x轴碳纤维测量杆1,在x轴碳纤维测量杆1的两端均设置有纵向连板2,所述纵向连板2的顶端则与支撑杆3的中部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杆3沿y轴方向分布,并且在支撑杆3底面的两端还分别设置有橡胶支座4,所述x轴碳纤维测量杆1的一端还设置有第一千分表5,所述第一千分表5的测头穿过开设在纵向连板2上的过孔并突出于纵向连板2,而x轴碳纤维测量杆1的另一端则设置有固定测头,

所述x轴碳纤维测量杆1中部的底端面与连接座6的顶端相连,所述连接座6的底端则与y轴碳纤维测量杆7相连,连接座6的中部转动支撑有调节螺母8,调节螺母8内螺纹连接有限位螺杆9,所述连接座6内开设有用于连接限位螺杆9的螺纹孔,所述限位螺杆9在空间上与x轴碳纤维测量杆1之间呈45°的夹角,而所述x轴碳纤维测量杆1和y轴碳纤维测量杆7则相互垂直,

所述y轴碳纤维测量杆7的一端设置有固定测头,另一端的内部则滑动连接有测量杆10,所述测量杆10位于y轴碳纤维测量杆7外侧的一端设有活动测头11,在y轴碳纤维测量杆7内设置有弹簧12,所述弹簧12的端部顶在y轴碳纤维测量杆7远离活动测头11的一端处,

所述y轴碳纤维测量杆7的上端面设置有第二千分表13,所述第二千分表13的测头穿过开设在连接座6侧壁上的过孔,并位于连接座6的内腔中,在测量杆10上固定连接有测量块14,所述测量块14也位于连接座6的内腔之中,并且测量块14能够与第二千分表13的测头接触,所述测量块14上还连接有驱动杆15,所述驱动杆15滑动连接在开设于连接座6侧壁上的长孔16中,在连接座6的内腔中还通过转轴17转动连接有锁定块18,所述转轴17位于长孔16的上方,在锁定块18上设置有锁定轴19,所述锁定轴19能够在锁定块18摆动的过程中自由出入锁定槽20,而所述的锁定槽则开设在连接座6的侧壁上,并与长孔16相通,所述锁定块18处于非水平状态时,与驱动杆15的运动轨迹相互干涉。

本实用新型同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

本种结构形式的双层内径测量检具,其结构简单,设计巧妙,布局合理,它针对某些特殊形状工件(如图1所示)的内孔在检测时需要在两个方向上进行两次检测的实际问题,设计出一种特殊的结构。它能够一次性完成特殊内孔的上层和下层两部分内径的检测,大大降低了操作者的劳动量,同时还可以提高工作效率。并且它的操作过程简单,可保证检测精度,同时其制作工艺简单,制造成本低廉,因此可以说它具备了多种优点,特别适合于在本领域中推广应用,其市场前景十分广阔。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针对的工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工作状态下的俯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第二千分表处于测量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第二千分表处于非测量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至图5所示:一种双层内径测量检具,它包括x轴碳纤维测量杆1,在x轴碳纤维测量杆1的两端均设置有纵向连板2,所述纵向连板2的顶端则与支撑杆3的中部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杆3沿y轴方向分布,并且在支撑杆3底面的两端还分别设置有橡胶支座4,所述x轴碳纤维测量杆1的一端还设置有第一千分表5,所述第一千分表5的测头穿过开设在纵向连板2上的过孔并突出于纵向连板2,而x轴碳纤维测量杆1的另一端则设置有固定测头,

所述x轴碳纤维测量杆1中部的底端面与连接座6的顶端相连,所述连接座6的底端则与y轴碳纤维测量杆7相连,连接座6的中部转动支撑有调节螺母8,调节螺母8内螺纹连接有限位螺杆9,所述连接座6内开设有用于连接限位螺杆9的螺纹孔,所述限位螺杆9在空间上与x轴碳纤维测量杆1之间呈45°的夹角,而所述x轴碳纤维测量杆1和y轴碳纤维测量杆7则相互垂直,

所述y轴碳纤维测量杆7的一端设置有固定测头,另一端的内部则滑动连接有测量杆10,所述测量杆10位于y轴碳纤维测量杆7外侧的一端设有活动测头11,在y轴碳纤维测量杆7内设置有弹簧12,所述弹簧12的端部顶在y轴碳纤维测量杆7远离活动测头11的一端处,

所述y轴碳纤维测量杆7的上端面设置有第二千分表13,所述第二千分表13的测头穿过开设在连接座6侧壁上的过孔,并位于连接座6的内腔中,在测量杆10上固定连接有测量块14,所述测量块14也位于连接座6的内腔之中,并且测量块14能够与第二千分表13的测头接触,所述测量块14上还连接有驱动杆15,所述驱动杆15滑动连接在开设于连接座6侧壁上的长孔16中,在连接座6的内腔中还通过转轴17转动连接有锁定块18,所述转轴17位于长孔16的上方,在锁定块18上设置有锁定轴19,所述锁定轴19能够在锁定块18摆动的过程中自由出入锁定槽20,而所述的锁定槽则开设在连接座6的侧壁上,并与长孔16相通,所述锁定块18处于非水平状态时,与驱动杆15的运动轨迹相互干涉。

本种结构形式的双层内径测量检具的工作过程如下:需要对如图1所示的工件的内径进行检测时,首先扳动驱动杆15,让其运动至长孔16远离驱动杆15的一端(弹簧12被压缩、测量杆10回收),此时驱动杆15与锁定块18的底端面完全不接触,即驱动杆15不再支撑锁定块18,因此在自重的作用下,锁定块18逆时针摆动,其端部落到驱动杆15反向运动的路径上,此时在锁定块18的作用下,驱动杆15无法回到初始位置,也就是说,在锁定块18的锁止作用下,测量杆10始终保持回收状态;

在该状态下,将本检具从上方放入被测工件的异型内孔中,由于测量杆10在锁定块18的作用下始终处于回收状态,因此相当于y轴碳纤维测量杆7的整体长度相对较短,在该状态下y轴碳纤维测量杆7能够穿过较细的被测内孔的中间部分,当支撑杆3底端的橡胶支座4与被测工件的上表面接触时,x轴碳纤维测量杆1和y轴碳纤维测量杆7分别位于被测内孔的上半部分和下半部分,在制作本检具时,根据被测工件的具体尺寸来选在纵向连板2和连接座6的整体长度,从而保证x轴碳纤维测量杆1和y轴碳纤维测量杆7在异型内孔中能够对称分布,然后旋转调节螺母8,驱动限位螺杆9向外伸出,直至限位螺杆9的端部抵在被测内孔中心的内壁上,至此,完成了对于本检具的纵向定位;

然后操作人员向上扳动锁定轴19,让锁定轴19从长孔16中重新回到锁定槽20中,进而带动锁定块18重新回到水平状态,失去了锁定块18阻挡后的测量块14便会在弹簧12的作用下朝着第二千分表13的方向运动,直至测量块14的侧壁与第二千分表13的测头接触,此时位于测量杆10末端的活动测头11也会顶在被测内孔的内壁上,也就是说,测量杆10的位移会通过与其固定连接的测量块14传递给第二千分表13,至此准备工作结束;

此时,x轴碳纤维测量杆1一端的固定测头和第一千分表5的测头抵在被测内孔上半部分的内壁上,而y轴碳纤维测量杆7一端的固定测头和测量杆10端部的活动测头11则抵在被测内孔下半部分的内壁上,测量杆10的位移能够通过测量块14传递给第二千分表13;

工作人员匀速驱动本装置旋转,并在旋转过程中分别观察第一千分表5和第二千分表13上的读数,如果读数超出规定的误差范围,说明被测工件内孔的内径不符合出厂要求,反之则为合格品;

利用本种检具,能够一次性完成这种带有特殊内孔的工件的检测。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