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内置式的热电偶吸硫吸氢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836716发布日期:2021-07-13 15:17阅读:70来源:国知局
一种内置式的热电偶吸硫吸氢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热电偶装置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内置式的热电偶吸硫吸氢装置。



背景技术:

炼化用高压热电偶,传统的是直接将热电偶插入到高温高压环境中,因为长期在高温高压环境下接触氢,在高压情况下,氢有可能会经过渗透进入到套管内与热电偶接触发生反应,有产生氢脆的风险,需要一种装置可以有效的化解热电偶中的氢,来降低产生氢脆的风险,另一方面,由于现有的热电偶抗氢装置往往是通过器皿将吸附剂放置于装置内,这就造成了吸附剂安装的复杂且一次性放入的吸附剂量有限,使用较短时间就需要更换吸附剂,造成了极大的不便。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旨在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内置式的热电偶吸硫吸氢装置,解决现有抗氢装置吸附剂装载量小,安装麻烦的问题。

为达此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内置式的热电偶吸硫吸氢装置,包括第一套筒和第二套筒,所述第二套筒设于所述第一套筒内,所述第一套筒和所述第二套筒均为网状结构,所述热电偶的吸附端设于所述第二套筒内,所述第一套筒和所述第二套筒间设有颗粒状吸附剂。

优选的,还包括加强管,所述加强管设于所述第一套筒的外周。

优选的,所述第一套筒和所述第二套筒的一端设有固定装置,且所述热电偶的测试端贯穿所述固定装置。

优选的,所述热电偶还包括套管,所述套管套设于所述热电偶的测试端。

优选的,所述第一套筒和所述第二套筒的另一端设有接线盒。

优选的,所述热电偶与所述第二套筒间留有间隙。

本实用新型的贡献在于:本装置通过设置第一套筒和第二套筒将颗粒状吸附剂安装在装置内,使得装置内能够填装大量的吸附剂,安装和拆卸均较为简单,装置在较长时间内无需更换吸附剂,增加了装置的测试时间,且有效的防止了氢气和硫化物进入装置内与热电偶接触反应,避免了热电偶的腐蚀,降低发生氢脆的风险,增加了热电偶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其中一个实施例的截面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套筒、第二套筒和吸附剂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套筒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第二套筒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列实施例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解释和补充,对本实用新型不构成任何限制。

如图1-2所示,一种内置式的热电偶吸硫吸氢装置,包括第一套筒10和第二套筒20,所述第二套筒20设于所述第一套筒10内,所述第一套筒10和所述第二套筒20均为网状结构,所述热电偶30的吸附端设于所述第二套筒20内,所述第一套筒10和所述第二套筒20间设有颗粒状吸附剂40。

内置式的热电偶30抗氢装置,主要包括吸附功能和测试功能,其中,测试功能用于测试温度,吸附功能用于吸附气体中的氢气和硫化物等,具体的,包括第一套筒10和第二套筒20,第一套筒10和第二套筒20均为网状结构,且第一套筒10和第二套同长度一致,在两者之间填充有颗粒状的吸附剂40,吸附剂40用于吸附空气中的氢气和硫化物,防止氢气在高温高压下与热电偶30发生氢脆反应,使得热电偶30无法正常工作。

具体的,网状套筒(套筒指代第一套筒10和第二套筒20)的孔径为180-300目的范围之间,颗粒状吸附剂40的直径在400目左右,吸附剂40在第一套筒10和第二套筒20间由于吸附剂40的直径大于套筒孔径,所以不会掉落到外界,保证吸附剂40能够很好的起到吸附作用。

热电偶30插入第二套筒20内,更进一步的说明,热电偶30分为测试端和吸附端,测试端插入被测物体中,用于测量温度,吸附端插入第二套筒20内,空气经过第一套筒10、吸附剂40和第二套筒20后,空气中的氢气和硫化物被吸附干净后与热电偶30接触,避免了热电偶30的氢腐蚀。

本装置通过设置第一套筒10和第二套筒20将颗粒状吸附剂40安装在装置内,使得装置内能够填装大量的吸附剂40,安装和拆卸均较为简单,装置在较长时间内无需更换吸附剂40,增加了装置的测试时间,且有效的防止了氢气和硫化物进入装置内与热电偶30接触反应,避免了热电偶30的腐蚀,降低发生氢脆的风险,增加了热电偶30的使用寿命。

如图1-4所示,还包括加强管50,所述加强管50设于所述第一套筒10的外周。

加强管50设于第一套筒10的外周,用于加固第一套筒10的外侧,由于第一套筒10和第二套筒20间安装了吸附剂40,吸附剂40对第一套筒10有向外挤压的作用力,通过安装加强管50能够很好的固定第一套筒10的位置,避免第一套筒10在吸附剂40的作用力下脱落,确保了装置的正常运作。

更进一步的说明,所述第一套筒10和所述第二套筒20的一端设有固定装置60,且所述热电偶30的测试端贯穿所述固定装置60。

固定装置60设于第一套筒10和第二套筒20的一端,且所述热电偶30的测试端贯穿所述固定装置60,固定装置60用于固定第一套筒10和第二套筒20,将两者固定在固定装置60上,为套管31提供支撑点,具体的,固定装置60的中心处还设有一通孔,热电偶30的测试端穿过通孔,方便后续热电偶30对温度的测量。

更进一步的说明,所述热电偶30还包括套管31,所述套管31套设于所述热电偶30的测试端。

套管31套设于热电偶30的外部,套管31主要用于保护测试端的热电偶30不受外界环境的影响,能够准确的测量出物体内的温度,套管31起到了保护热电偶30的作用。

更进一步的说明,所述第一套筒10和所述第二套筒20的另一端设有接线盒。

接线盒用于给热电偶30接通电源,便于其后续对物体温度的测量。

更进一步的说明,所述热电偶30与所述第二套筒20间留有间隙。

热电偶30与所述第二套筒20间留有间隙,具体的,热电偶30与第二套同不直接接触,两者间留有一定的间距,且两者间的间距保证不小于5mm,例如,热电偶30的直径为60mm。则第二套筒20的内径为65mm,确保热电偶30不会直接与第二套筒20接触,影响热电偶30的测量。

尽管通过以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揭示,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在不偏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条件下,对以上各构件所做的变形、替换等均将落入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



技术特征:

1.一种内置式的热电偶吸硫吸氢装置,包括第一套筒(10)和第二套筒(20),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套筒(20)设于所述第一套筒(10)内,所述第一套筒(10)和所述第二套筒(20)均为网状结构,所述热电偶(30)的吸附端设于所述第二套筒(20)内,所述第一套筒(10)和所述第二套筒(20)间设有颗粒状吸附剂(4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内置式的热电偶吸硫吸氢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加强管(50),所述加强管(50)设于所述第一套筒(10)的外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内置式的热电偶吸硫吸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套筒(10)和所述第二套筒(20)的一端设有固定装置(60),且所述热电偶(30)的测试端贯穿所述固定装置(60)。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内置式的热电偶吸硫吸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热电偶(30)还包括套管(31),所述套管(31)套设于所述热电偶(30)的测试端。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内置式的热电偶吸硫吸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套筒(10)和所述第二套筒(20)的另一端设有接线盒。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内置式的热电偶吸硫吸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热电偶(30)与所述第二套筒(20)间留有间隙。


技术总结
一种内置式的热电偶吸硫吸氢装置,包括第一套筒和第二套筒,所述第二套筒设于所述第一套筒内,所述第一套筒和所述第二套筒均为网状结构,所述热电偶设于所述第二套筒内,所述第一套筒和所述第二套筒间设有颗粒状吸附剂。本装置通过设置第一套筒和第二套筒将颗粒状吸附剂安装在装置内,使得装置内能够填装大量的吸附剂,安装和拆卸均较为简单,装置在较长时间内无需更换吸附剂,增加了装置的测试时间,且有效的防止了氢气和硫化物进入装置内与热电偶接触反应,避免了热电偶的腐蚀,降低发生氢脆的风险,增加了热电偶的使用寿命。

技术研发人员:朱凤云;罗辉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佛山市南海神港工业自动化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10.20
技术公布日:2021.07.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