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悬浮隧道锚索的振动监测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443387发布日期:2021-03-27 01:55阅读:73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悬浮隧道锚索的振动监测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具体是一种用于悬浮隧道锚索的振动监测装置,涉及悬浮隧道相关领域。


背景技术:

2.悬浮隧道一种穿越海峡、江河、湖泊的隧道,有别于沉管隧道(参见“沉埋法施工”),不把预制管节埋置于水底,而是借水的浮力,并用锚固手段,将其固定在水中部,适用于水深很大,两岸因环境原因不宜设大段引道的特定处所,而锚索则为悬浮隧道上的重要组成部分,当锚索在使用的过程中,为了对锚索整体使用的安全性进行检测,需要定期通过监测装置对锚索的振动情况进行监测。
3.当监测装置对锚索的振动情况进行监测完毕时,其线体和探头通常以缠绕或者平放的方式放置于监测仪器上,缺乏对连接线体和探头的保护,容易在携带过程中造成掉落或者磨损,为后续使用造成不便。


技术实现要素:

4.因此,为了解决上述不足,本实用新型在此提供一种用于悬浮隧道锚索的振动监测装置。
5.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构造一种用于悬浮隧道锚索的振动监测装置,该装置包括连接线和监测探头,所述连接线贯穿于监测仪本体底部左端,所述收放机构设置于监测仪本体底部,所述收放机构包括固定板、u型槽、衔接槽、弧形板、u型板、卡板、夹块、微型弹簧、凹槽和清理机构,所述固定板锁合于监测仪本体底端面,所述u型槽开设于固定板底端面,且u型槽紧贴于连接线侧表面,所述衔接槽开设于u型槽内侧左前端,所述弧形板铰接于u型板内侧,所述u型板紧固于固定板底部左端,所述卡板设置于弧形板顶部前端,且卡板活动伸入于固定板底端面左前端开设的卡槽内侧,所述夹块通过微型弹簧连接于凹槽内侧后端,所述凹槽开设于u型槽内侧后端,所述清理机构设置于固定板底部右端。
6.优选的,所述监测探头输出端紧固于连接线底部,所述监测仪本体后端面上下两端分别嵌入有显示屏和按钮。
7.优选的,所述清理机构包括清理刷、导轨、把手、铁片和磁铁片,所述清理刷滑动安装于导轨内侧,且清理刷底端面中部紧固有把手,所述导轨开设于固定板底端面前后两端,所述铁片嵌入于清理刷右端面中部,且铁片紧贴于磁铁片左端面,所述磁铁片紧固于固定板底端面右端。
8.优选的,所述固定板底端面左前端开设有卡槽,且卡槽内侧相配合于卡板。
9.优选的,所述u型槽和衔接槽内侧粘贴有海绵片,且海绵片上开设有相对应于夹块的开口。
10.优选的,所述夹块、微型弹簧和凹槽对称设置有两个于u型槽内侧前后两端且两个夹块前后对立面呈向外凸起的弧形状。
11.优选的,所述弧形板与衔接槽内侧围合形成圆形状,且弧形板与衔接槽内侧相配合于监测探头外表面。
12.优选的,所述把手为u型结构,且把手外表面设置有橡胶片。
13.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点:本实用新型通过改进在此提供一种用于悬浮隧道锚索的振动监测装置,与同类型设备相比,具有如下改进:
14.优点1: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用于悬浮隧道锚索的振动监测装置,通过设置了收放机构于监测仪本体底部,通过将监测探头放置于衔接槽内侧,同时将连接线挤压于u型槽内侧,当连接线完全进入到u型槽内侧后夹块对连接线施加压力而固定,同时将弧形板带动卡板向上转动,使得卡板向上转动进入到固定板底部开设的卡槽内侧进行固定,从而实现弧形板配合衔接槽将监测探头进行夹紧固定保护,达到了快速将使用完毕的监测装置的连接线和探头进行收放,防止掉落和磨损的有益效果。
15.优点2: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用于悬浮隧道锚索的振动监测装置,通过固定板底端面左前端开设有卡槽,且卡槽内侧相配合于卡板,便于使得卡板配合卡槽而将弧形板的位置进行固定。
附图说明
16.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17.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收放机构结构示意图;
18.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弧形板连接结构示意图;
19.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固定板底部结构示意图;
20.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图4中a处结构放大示意图。
21.其中:连接线

1、监测探头

2、监测仪本体

3、显示屏

4、按钮

5、收放机构

6、固定板

61、u型槽

62、衔接槽

63、弧形板

64、u型板

65、卡板

66、夹块

67、微型弹簧

68、凹槽

69、清理机构

610、清理刷

6101、导轨

6102、把手

6103、铁片

6104、磁铁片

6105。
具体实施方式
22.下面将结合附图1

5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3.请参阅图1,本实用新型通过改进在此提供一种用于悬浮隧道锚索的振动监测装置,包括连接线1和监测探头2,连接线1贯穿于监测仪本体3底部左端,监测探头2输出端紧固于连接线1底部,监测仪本体3后端面上下两端分别嵌入有显示屏4和按钮5。
24.请参阅图2至图4,本实用新型通过改进在此提供一种用于悬浮隧道锚索的振动监测装置,收放机构6设置于监测仪本体3底部,收放机构6包括固定板61、u型槽62、衔接槽63、弧形板64、u型板65、卡板66、夹块67、微型弹簧68、凹槽69和清理机构610,固定板61锁合于监测仪本体3底端面,固定板61底端面左前端开设有卡槽,且卡槽内侧相配合于卡板66,便于卡板66配合卡槽将弧形板64的位置进行固定,u型槽62开设于固定板61底端面,且u型槽62紧贴于连接线1侧表面,u型槽62和衔接槽63内侧粘贴有海绵片,且海绵片上开设有相对
应于夹块67的开口,防止连接线1外表面与u型槽62内侧造成磨损,衔接槽63开设于u型槽62内侧左前端,弧形板64铰接于u型板65内侧,弧形板64与衔接槽63内侧围合形成圆形状,且弧形板64与衔接槽63内侧相配合于监测探头2外表面,便于将监测探头2进行稳定的夹紧固定,u型板65紧固于固定板61底部左端,卡板66设置于弧形板64顶部前端,且卡板66活动伸入于固定板61底端面左前端开设的卡槽内侧,夹块67通过微型弹簧68连接于凹槽69内侧后端,凹槽69开设于u型槽62内侧后端,夹块67、微型弹簧68和凹槽69对称设置有两个于u型槽62内侧前后两端且两个夹块67前后对立面呈向外凸起的弧形状,便于通过两个夹块67将连接线1进行夹紧固定,清理机构610设置于固定板61底部右端。
25.请参阅图5,本实用新型通过改进在此提供一种用于悬浮隧道锚索的振动监测装置,清理机构610包括清理刷6101、导轨6102、把手6103、铁片6104和磁铁片6105,清理刷6101滑动安装于导轨6102内侧,且清理刷6101底端面中部紧固有把手6103,导轨6102开设于固定板61底端面前后两端,把手6103为u型结构,且把手6103外表面设置有橡胶片,防止在拉动把手6103的过程中滑动,铁片6104嵌入于清理刷6101右端面中部,且铁片6104紧贴于磁铁片6105左端面,磁铁片6105紧固于固定板61底端面右端。
26.本实用新型通过改进提供一种用于悬浮隧道锚索的振动监测装置,工作原理如下;
27.第一,首先将该装置整体进行携带至指定的位置,并且向下拉动弧形板64带动卡板66脱离固定板61底部开设的卡槽内侧,然后可拉动监测探头2带动连接线1分别脱离于衔接槽63和u型槽62内侧;
28.第二,然后可通过按钮5启动监测仪本体3,并且将监测探头2贴合在锚索上恰当的监测位置上进行监测,监测的结果可通过显示屏4进行显示;
29.第三,使用完毕后,可通过将监测探头2放置于衔接槽63内侧,同时将连接线1挤压于u型槽62内侧,使得连接线1在进入到u型槽62内侧的过程中推动夹块67向外移动而微型弹簧68受力压缩,当连接线1完全进入到u型槽62内侧后夹块67对连接线1施加压力而固定,同时将弧形板64带动卡板66向上转动,使得卡板66向上转动进入到固定板61底部开设的卡槽内侧进行固定,从而实现弧形板64配合衔接槽63将监测探头2进行夹紧固定保护;
30.第四,最后可拉动把手6103带动清理刷6101沿着导轨6102向左移动,使得清理刷6101在向左移动的过程中接触到连接线1外表面的杂质而将杂质进行清理。
31.本实用新型通过改进提供一种用于悬浮隧道锚索的振动监测装置,通过将监测探头2放置于衔接槽63内侧,同时将连接线1挤压于u型槽62内侧,使得连接线1在进入到u型槽62内侧的过程中推动夹块67向外移动而微型弹簧68受力压缩,当连接线1完全进入到u型槽62内侧后夹块67对连接线1施加压力而固定,同时将弧形板64带动卡板66向上转动,使得卡板66向上转动进入到固定板61底部开设的卡槽内侧进行固定,从而实现弧形板64配合衔接槽63将监测探头2进行夹紧固定保护,达到了快速将使用完毕的监测装置的连接线1和探头进行收放,防止掉落和磨损的有益效果,通过固定板61底端面左前端开设有卡槽,且卡槽内侧相配合于卡板66,便于使得卡板66配合卡槽而将弧形板64的位置进行固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