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水文地质孔的多层地下水水位观测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953745发布日期:2021-05-07 19:51阅读:101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水文地质孔的多层地下水水位观测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位观测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用于水文地质孔的多层地下水水位观测装置。



背景技术:

水文地质勘察主要在野外进行,工作的结果需要提交水文地质勘察报告并附有相应的图件,根据目的、任务、要求和比例尺的不同,水文地质勘察可分为综合性的水文地质普查和专门性的水文地质勘探两类,水文地质勘探中包括地下水位的勘探,传统的地下水位观测是通过将绳索一端连接浮球放入观测井中,然后通过观测绳索的大致位置进行观测,但是由于实际观测目标位于地下,所以观测时十分困难,并不易于工作人员第一时间观测到水位的深度,给工作人员带来一定的不便,而且还容易造成一定的测量误差,并且现有技术中的观测装置不便于存放和携带,所以给野外工作造成一定的困扰,所以现有技术无法满足人们的使用需要。

如现有公开号为cn208847280u3的中国专利所公开的一种用于水文地质孔的多层水位观测装置,包括箱体,所述箱体的左右两侧均固接有第一把手,所述尼龙绳的末端通过铁链活动连接有铁架,所述铁架的底部固接有盒体,所述盒体的底部左右两侧均固接有第一橡胶管。该用于水文地质孔的多层水位观测装置,在不使用时可以折叠进箱体的内部,相对比与传统技术该用于水文地质孔的多层水位观测装置提高了携带和存放的便利性,解决了工作人员的困扰,可以在接触到地下水的第一时间通知工作人员,避免了由于地下漆黑,造成观测时的不便,进而避免了观测和测量的不够精确,降低了工作人员的作业难度,所以该用于水文地质孔的多层水位观测装置完全可以满足人们的使用需要。

上述的现有技术方案存在以下缺陷:在使用时,地下水位发生变化时,需要重新进行测量,不能够实时监测水位的变化。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水文地质孔的多层地下水水位观测装置,通过设置第一套杆接触水面时,使电路短路,从而可以第一时间了解到地下水面的位置,当装置继续进入水中时,带动浮板上升,从而带动第二套杆与第三套杆分离,电路断开,第二套杆上的第一压力传感器又与第一套杆接触,从而接通另一条控制电路,使伺服电机倒转,从而实现对水位的实时监测。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用于水文地质孔的多层地下水水位观测装置,包括铅块,所述铅块一侧沿竖直方向固定连接有若干导杆,若干所述导杆远离所述铅块一侧均滑动连接有第一套杆,所述第一套杆远离所述铅块一侧设有第一限位块,所述第一限位块与所述导杆固定连接,且所述第一限位块与所述第一套杆抵接,另设有第二套杆,所述第二套杆与所述导杆滑动连接,且所述第二套杆置于所述第一限位块远离所述铅块一侧,所述第二套杆靠近所述第一套杆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一压力传感器,且若干所述第二套杆相互靠近一侧通过连接杆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套杆远离所述第一套杆一侧设有第三套杆,所述第三套杆与所述第二套杆抵接,所述第三套杆上套设有浮板,所述浮板与所述第三套杆滑动连接,所述第三套杆远离所述第一套杆一侧设有第二限位块,所述第二限位块与所述导杆滑动连接,所述浮板靠近所述第一套杆一侧固定连接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远离所述浮板一侧与所述第二套杆固定连接,所述铅块远离所述导杆一侧设有提升装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浮板接触水面时带动第二套杆沿导杆滑动,使第二套杆上的第二压力传感器与第三套杆分离,第二套杆上的第一压力传感器与第一套杆接触,通过控制器控制提升装置来提起铅块以及与铅块连接的装置,当离开水面后,则第一压力传感器与第一套杆分离,第二压力传感器与第三套杆接触,控制器又控制提升装置反向运动,从而可以保证装置可以实时监测地下水的位置。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提升装置包括缆绳,所述缆绳与所述铅块固定连接,所述缆绳远离所述铅块一侧固定连接有转盘,所述转盘沿其轴线方向固定连接有转轴,另设有支架,所述转轴与所述支架转动连接,所述转轴沿其轴线一侧固定连接有伺服电机,所述伺服电机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缆绳与铅块固定连接,从而可以通过缆绳带动铅块进入水中,通过设置转盘通过转轴与支架连接,从而可以方便拉起缆绳,通过伺服电机与控制器电连接,从而可以通过控制器控制伺服电机正反转,从而可以使装置一直与水面接触。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转轴远离所述伺服电机一侧固定连接有把手。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把手,从而可以通过把手的来控制装置的上下移动。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第一套杆、所述第二套杆与所述第三套杆侧壁均沿其轴向设有绝缘层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绝缘层,防止漏电以及保护第一套杆、第二套杆与第三套杆防止被腐蚀。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支架上设有灯泡,所述灯泡电连接有电源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灯泡,从而可以实时观察水位的变化。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第一压力传感器与第二压力传感器上均设有绝缘层。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绝缘层,从而防止潮湿环境下水对电路的影响。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缆绳上设有刻度线。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刻度线,从而通过缆绳上的刻度观察水位的高低,方便观察。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1.通过设置浮板接触水面时带动第二套杆沿导杆滑动,使第二套杆上的第二压力传感器与第三套杆分离,第二套杆上的第一压力传感器与第一套杆接触,通过控制器控制提升装置来提起铅块以及与铅块连接的装置,当离开水面后,则第一压力传感器与第一套杆分离,第二压力传感器与第三套杆接触,控制器又控制提升装置反向运动,从而可以保证装置可以实时监测地下水的位置;

2.通过设置缆绳与铅块固定连接,从而可以通过缆绳带动铅块进入水中,通过设置转盘通过转轴与支架连接,从而可以方便拉起缆绳,通过伺服电机与控制器电连接,从而可以通过控制器控制伺服电机正反转,从而可以使装置一直与水面接触;

3.通过设置绝缘层,防止漏电以及保护第一套杆、第二套杆与第三套杆防止被腐蚀。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第一视角结构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观测装置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铅块;2、导杆;3、第一套杆;4、第一限位块;5、第二套杆;6、第一压力传感器;7、连接杆;8、第三套杆;9、浮板;10、第二限位块;11、支撑杆;12、提升装置;121、缆绳;122、转盘;123、转轴;124、支架;125、把手;13、伺服电机;14、灯泡;15、第二压力传感器;16、控制器。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1和图2所示,为本实用新型所披露的一种用于水文地质孔的多层地下水水位观测装置,包括铅块1,铅块1一侧固定连接有两根导杆2,导杆2垂直于铅块1,导杆2上滑动连接有第一套杆3,第一套杆3可以沿着导杆2滑动,导杆2上滑动连接有第二套杆5,第二套杆5在第一套杆3远离铅块1一侧,且第一套杆3与第二套杆5之间设有间隙,导杆2上固定连接有第一限位块4,限制第二套杆5的位置,第二套杆5上固定连接有第一压力传感器6,第一压力传感器6另一侧与第一套杆3无限贴近到但不会接触到,两个第二套杆5之间通过连接杆7固定连接,第二套杆5远离铅块1一侧设有第三套杆8,第三套杆8与导杆2固定连接,第三套杆8与第二套杆5之间设有间隙,第二套杆5靠近第三套杆8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二压力传感器15,第三套杆8下表面与导杆2下表面处于同一水平面,导杆2下方设有第二限位块10,防止第二套杆5滑落,两个第三套杆8套设有一个浮板9,浮板9与第三套杆8滑动连接,浮板9靠近铅块1一侧固定连接有支撑杆11,支撑杆11另一侧与第二套杆5固定连接,浮板9运动时会带动第二套杆5运动。

如图1和图2所示,当水位发生变化时,水位上升,浮板9会因为浮力而沿着导杆2向上滑动,使第二压力传感器15与第三套杆8分离,第二套杆5上的第一压力传感器6与第一套杆3接触,第二压力传感器15给控制器16传输电信号,控制器16控制提升装置12升起,当水位下降时,第一压力传感器6与第一套杆3分离,第二压力传感器15与第三套杆8接触,压力发生变化,第二压力传感器15给控制器16传输电信号,控制器16控制提升装置12下降直至重新与水面接触。

如图1和图2所示,铅块1远离导杆2一侧设有提升装置12,铅块1远离导杆2一侧固定连接有缆绳121,缆绳121另一端固定连接有转盘122,缆绳121可以缠绕在转盘122上,转盘122轴心贯穿有转轴123,转轴123与转盘122固定连接,转轴123两端固定转动连接有支架124,支架124放于地面上,转轴123一端固定连接把手125,转轴123另一端固定连接伺服电机13,伺服电机13输出端与转轴123固定连接,支架124上设有灯泡14,灯泡14电连接有电源,电源与控制器16及第一压力传感器6及第二压力传感器15电连接。

本实施例的实施原理为:使用前,把支架124固定在待检测地面,把装置放进待检测口;使用时,打开伺服电机13,使转盘122正转,缠绕在转盘122上的缆绳121松开,铅块1向地下运动,当水位发生变化时,水位上升,浮板9会因为浮力而沿着导杆2向上滑动,使第二压力传感器15与第三套杆8分离,第二套杆5上的第一压力传感器6与第一套杆3接触,第二压力传感器15给控制器16传输电信号,控制器16控制提升装置12升起,当水位下降时,第一压力传感器6与第一套杆3分离,第二压力传感器15与第三套杆8接触,压力发生变化,第二压力传感器15给控制器16传输电信号,控制器16控制提升装置12下降直至重新与水面接触,通过观察刻度线及灯泡14来记录每次水位的变化;使用结束后,通过控制器16控制提升装置12,把装置提起。

本具体实施方式的实施例均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