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备智能运算的AC+DC电压真值的免档万用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798315发布日期:2021-07-09 12:13阅读:238来源:国知局
一种具备智能运算的AC+DC电压真值的免档万用表的制作方法
一种具备智能运算的ac+dc电压真值的免档万用表
技术领域
1.本实用新型涉及万用表电路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具备智能运算的 ac+dc电压真值的免档万用表。


背景技术:

2.普通的智能万用表不具备能测试ac+dc模式电压。在以下复杂和未经滤波的线路中测试不准,容易引起误判。在这种线路中有ac+dc的场合只能使用示波器或者手动万用表选择专用量程才能测试。为此,我们提出一种具备智能运算的ac+dc电压真值的免档万用表。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主要是解决上述现有技术所存在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具备智能运算的ac+dc电压真值的免档万用表。
4.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5.一种具备智能运算的ac+dc电压真值的免档万用表,包括主芯片(未图示)、第一芯片u17、第二芯片u6、第一电容c9、第一电阻r52、第二电阻 r53、第三电阻r51、第四电阻r45以及第五电阻r44,所述第一芯片u17的第一引脚与第一电阻r52的第一端电连接,所述第二电阻r53的第一端与第一电阻r52的第一端连接,第二电阻r53的第二端和所述主芯片的acvad接口连接;所述第二电阻r53的第二端和所述主芯片的acvad接口连接;所述第三电阻r51的第一端通过导线与第一电阻r52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第三电阻r51的第二端与第二芯片u6的第三引脚电连接,所述第二芯片u6的第六引脚与第四电阻r45的第一端电连接,所述第四电阻r45的第二端与第五电阻r44的第一端连接;所述主芯片的dcvad接口连接在所述第四电阻r45和所述第五电阻r44之间。
6.作为优选,所述第一芯片u17的第二引脚与第一电容c9的第一端电连接。
7.作为优选,所述第二电阻r53的第一端与第一电容c9的第二端电连接。
8.作为优选,所述第一芯片u17的第二引脚和所述第一电容c9的第二端电连接。
9.作为优选,所述第一芯片u17的第三引脚、第二芯片u6的第二引脚以及第五电阻r44的第二端均接地。
10.有益效果
11.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具备智能运算的ac+dc电压真值的免档万用表。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2.(1)、该智能免换挡万用表,既能准确的测试ac电压,也能准确的测试dc电压,且能同时准确的测试ac+dc电压,采用硬件加软件同时处理运算,将ac电压和dc电压同时测量出来,并进行叠加运算。
13.(2)、该智能免换挡万用表,开机既测无需专业学习,使用简单测试准确,通过单片机软件算法,可将其显示值达到10000计数,分辨率更高,使智能表的分辨率效果达到专业
高精度万用表的分辨效果。
附图说明
14.图1为本实用新型中的电路连接图。
具体实施方式
15.为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16.实施例:一种具备智能运算的ac+dc电压真值的免档万用表,如图1所示,包括主芯片、单片机、第一芯片u17、第二芯片u6、第一电容c9、第一电阻r52、第二电阻r53、第三电阻r51、第四电阻r45以及第五电阻r44。
17.所述第一芯片u17的第一引脚与第一电阻r52的第一端电连接。
18.所述第二电阻r53的第一端与第一电阻r52的第一端电连接,第二电阻 r53的第二端和所述主芯片的acvad接口连接。
19.所述第三电阻r51的第一端通过导线与第一电阻r52的第二端连接。
20.所述第三电阻r51的第二端与第二芯片u6的第三引脚电连接。
21.所述第二芯片u6的第六引脚与第四电阻r45的第一端电连接。
22.所述第四电阻r45的第二端与第五电阻r44的第一端连接。
23.所述第一芯片u17的第二引脚与第一电容c9的第一端电连接。
24.所述第二芯片u6由主芯片控制。
25.所述第二电阻r53的第一端与第一电容c9的第二端电连接。
26.所述第一芯片u17的第二引脚和所述第一电容c9的第二端电连接。
27.所述第一芯片u17的第三引脚、第二芯片u6的第二引脚以及第五电阻r44 的第二端均接地。
28.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信号电压vin经第一芯片u17跟随放大后,到第一信号y后,主芯片控制第二芯片u6,分别将第一信号y分成两部分,一部分经第三电阻r51、第一电阻r52、第一电容c9、第二电阻r53、第一芯片 u17(1、2、3脚)组成的电路将信号中交流电压进行处理后进入主芯片进行运算处理,另一部分经第四电阻r45、第五电阻r44处理将信号中直流电压部分处理后进入主芯片进行运算处理。
29.当信号中有直流电压信号和交流电压信号时,单片机会通过算法将其同时显示出来。
30.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