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罩检测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676542发布日期:2021-06-29 23:37阅读:91来源:国知局
口罩检测机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检测机构领域,尤其是口罩检测机构。



背景技术:

口罩生产成型之后,需要对口罩的上表面、下表面及口罩的耳带进行检测。但是现有的口罩检测的效率较低。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解决背景技术中描述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口罩检测机构。通过口罩传送台将口罩往前水平传送。通过吹口罩耳带机构将口罩耳带吹离口罩表面。通过口罩下表面检测机构、口罩上表面检测机构、口罩耳带检测机构,分别检测口罩的下表面、上表面及耳带。通过口罩分流机构将不合格口罩及合格口罩分流。本申请提高了口罩检测的效率。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口罩检测机构,包括机台、口罩上料机构、口罩传送台、吹口罩耳带机构、口罩下表面检测机构、口罩上表面检测机构、口罩耳带检测机构、口罩分流机构,所述机台上安装有口罩传送台,口罩传送台两端分别安装有口罩上料机构和口罩分流机构,口罩传送台上依次设有吹口罩耳带机构、口罩下表面检测机构、口罩上表面检测机构、口罩耳带检测机构。

具体地,所述口罩上料机构由侧挡板、后挡板、推板、推板驱动气缸组成,侧挡板、后挡板、推板驱动气缸的缸体均固定在口罩传送台一端的平板上,侧挡板与后挡板相互垂直,推板驱动气缸的活塞杆上固定有推板,后挡板上设有用于穿过推板的穿孔。

具体地,所述口罩传送台由台体、电机一、上转杆一、上转杆二、上传动轮、下传动轮、上皮带、下皮带、下转杆一、下转杆二组成,台体上转动连接有上转杆一、上转杆二、下转杆一、下转杆二,上转杆一位于下转杆一的上方,上转杆二位于下转杆二的上方,上转杆一与上转杆二上均固定有上传动轮,下转杆一与下转杆二上均固定有下传动轮,两个上传动轮均贴合在上皮带的内圈,两个下传动轮均贴合在下皮带的内圈,上转杆一与下转杆一的端头均固定有齿轮,上转杆一的齿轮与下转杆一的齿轮啮合在一起,电机一的输出轴上固定有同步轮、下转杆一的轴端固定有同步轮,两个同步轮均啮合在同步带上。

具体的,所述吹口罩耳带机构由两根吹气管组成,两个吹气管摆放呈八字形,吹气管的管体上设有数个出气孔。

具体的,所述口罩下表面检测机构由下ccd相机、下光源、上遮板组成,上遮板和下光源固定在台体上,上遮板穿过上皮带,下光源位于下皮带的下方,下ccd相机位于下光源的下方。

具体的,所述口罩上表面检测机构由上ccd相机、上光源、下遮板组成,下遮板和上光源固定在台体上,下遮板穿过下皮带,上光源位于上皮带的上方,上ccd相机位于上光源的上方。

具体的,所述口罩耳带检测机构为ccd相机。

具体的,所述口罩分流机构由转板、连杆、单杆气缸、上转杆、下转杆、传动轮、皮带、电机二组成,转板、两根上转杆、两根下转杆均转动连接在侧板上,一根上转杆与一根下转杆的轴端分别固定有齿轮,两个齿轮啮合在一起,带有齿轮的上转杆上固定有同步轮,电机二的输出轴上固定有同步轮,两个同步轮均啮合在同步带上,两根上转杆与两根下转杆上均固定有传动轮,两根上转杆上的传动轮贴合在一条皮带内圈,两根下转杆上的传动轮贴合在另一条皮带内圈,转板的轴端固定在连杆一端,连杆另一端设有腰型孔,连杆上的腰型孔穿设有销子,销子固定在单杆气缸的活塞杆上。

具体的,所述口罩传送台的出料端固定有升降气缸的缸体及压板升降气缸的缸体,升降气缸的活塞杆上固定有升降台,压板升降气缸的活塞杆上固定有压板,压板位于升降台上方。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口罩检测机构。通过口罩传送台将口罩往前水平传送。通过吹口罩耳带机构将口罩耳带吹离口罩表面。通过口罩下表面检测机构、口罩上表面检测机构、口罩耳带检测机构,分别检测口罩的下表面、上表面及耳带。通过口罩分流机构将不合格口罩及合格口罩分流。本申请提高了口罩检测的效率。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二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口罩分流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机台,2.口罩上料机构,3.口罩传送台,4.吹口罩耳带机构,5.口罩下表面检测机构,6.口罩上表面检测机构,7.口罩耳带检测机构,8.口罩分流机构,9.升降台,10.升降气缸,11.压板,12.压板升降气缸,21.侧挡板,22.后挡板,23.推板,24.推板驱动气缸,31.台体,32.电机一,33.上转杆一,34.上转杆二,35.上传动轮,36.下传动轮,37.上皮带,51.下ccd相机,52.下光源,53.上遮板,61.上ccd相机,62.上光源,63.下遮板,81.转板,82.连杆,83.单杆气缸,84.上转杆,85.下转杆,86.传动轮,87.皮带,88.电机二。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这些附图均为简化的示意图,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基本结构,因此其仅显示与本实用新型有关的构成。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二视角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口罩分流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一种口罩检测机构,包括机台1、口罩上料机构2、口罩传送台3、吹口罩耳带机构4、口罩下表面检测机构5、口罩上表面检测机构6、口罩耳带检测机构7、口罩分流机构8,所述机台1上安装有口罩传送台3,口罩传送台3两端分别安装有口罩上料机构2和口罩分流机构8,口罩传送台3上依次设有吹口罩耳带机构4、口罩下表面检测机构5、口罩上表面检测机构6、口罩耳带检测机构7。

口罩上料机构2由侧挡板21、后挡板22、推板23、推板驱动气缸24组成,侧挡板21、后挡板22、推板驱动气缸24的缸体均固定在口罩传送台3一端的平板上,侧挡板21与后挡板22相互垂直,推板驱动气缸24的活塞杆上固定有推板23,后挡板22上设有用于穿过推板23的穿孔。

相互垂直的侧挡板21与后挡板22可以限定口罩在口罩传送台3入料端的位置。推板驱动气缸24的活塞杆驱使推板23水平移动,推板23就可以将口罩水平推入到口罩传送台3上。

口罩传送台3由台体31、电机一32、上转杆一33、上转杆二34、上传动轮35、下传动轮36、上皮带37、下皮带、下转杆一、下转杆二组成,台体31上转动连接有上转杆一33、上转杆二34、下转杆一、下转杆二,上转杆一33位于下转杆一的上方,上转杆二34位于下转杆二的上方,上转杆一33与上转杆二34上均固定有上传动轮35,下转杆一与下转杆二上均固定有下传动轮36,两个上传动轮35均贴合在上皮带37的内圈,两个下传动轮36均贴合在下皮带的内圈,上转杆一33与下转杆一的端头均固定有齿轮,上转杆一33的齿轮与下转杆一的齿轮啮合在一起,电机一32的输出轴上固定有同步轮、下转杆一的轴端固定有同步轮,两个同步轮均啮合在同步带上。

电机一32的输出轴旋转,可以通过同步带带动下转杆一旋转,旋转的下转杆一通过齿轮可以带动上转杆一33旋转。旋转的上转杆一33与下转杆一通过固定其上的上传动轮35与下传动轮36,来带动上皮带37与下皮带进行传动。上皮带37与下皮带上下设置且相互平行,当口罩置于上皮带37与下皮带之间时,同向传动的上皮带37与下皮带,就可以夹着口罩往前水平传送。

吹口罩耳带机构4由两根吹气管组成,两个吹气管摆放呈八字形,吹气管的管体上设有数个出气孔。

气泵与两根吹气管连接。当口罩移动到两个吹气管前方时,两个吹气管上的数个吹气孔就会分别朝着口罩表面吹气。如果耳带叠在口罩表面上,吹在口罩表面上的气体就可以将耳带吹离口罩表面,避免影响到口罩表面的检测。

口罩下表面检测机构5由下ccd相机51、下光源52、上遮板53组成,上遮板53和下光源52固定在台体31上,上遮板53穿过上皮带37,下光源52位于下皮带的下方,下ccd相机51位于下光源52的下方。

当口罩移动在上皮带37与下皮带之间被传送时,由于上遮板53穿过上皮带37,因此口罩会移动到上遮板53的下方。当口罩移动至上遮板53下方时,下ccd相机51会透过下光源52的穿孔,摄取到口罩下表面的图像信息。然后将图像信息传送给控制机,由控制机判断口罩下表面是否合格。

口罩上表面检测机构6由上ccd相机61、上光源62、下遮板63组成,下遮板63和上光源62固定在台体31上,下遮板63穿过下皮带,上光源62位于上皮带37的上方,上ccd相机61位于上光源62的上方。

当口罩移动在上皮带37与下皮带之间被传送时,由于下遮板63穿过下皮带,因此口罩会移动到下遮板63的上方。当口罩移动到下遮板63的上方时,上ccd相机61会透过上光源62的穿孔,摄取到口罩上表面的图像信息。然后将图像信息传送给控制机,由控制机判断口罩上表面是否合格。

口罩耳带检测机构7为ccd相机。

当口罩移动到口罩耳带检测机构7,会由口罩耳带检测机构7拍摄到耳带在口罩上的焊点,及鼻梁条的图像信息传送给控制机,由控制机判断口罩耳带的焊点及鼻梁条是否合格。

如附图3所示,所述口罩分流机构8由转板81、连杆82、单杆气缸83、上转杆84、下转杆85、传动轮86、皮带87、电机二88组成,转板81、两根上转杆84、两根下转杆85均转动连接在侧板上,一根上转杆84与一根下转杆85的轴端分别固定有齿轮,两个齿轮啮合在一起,带有齿轮的上转杆84上固定有同步轮,电机二88的输出轴上固定有同步轮,两个同步轮均啮合在同步带上,两根上转杆84与两根下转杆85上均固定有传动轮86,两根上转杆84上的传动轮86贴合在一条皮带87内圈,两根下转杆85上的传动轮86贴合在另一条皮带87内圈,转板81的轴端固定在连杆82一端,连杆82另一端设有腰型孔,连杆82上的腰型孔穿设有销子,销子固定在单杆气缸83的活塞杆上。

单杆气缸83的活塞杆伸缩,可以通过连杆82驱使转板81进行转动。如果口罩合格,则控制转板81呈水平状态,口罩就可以从口罩传送台3水平移动至口罩分流机构8的上下两条皮带87之间,两条皮带87可以将口罩继续往前传送。电机二88的输出轴通过同步轮与同步带,带动下转杆85旋转,下转杆85通过齿轮与上转杆84旋转。上转杆84与下转杆85通过传动轮86带动皮带87进行传动。上下两条平行的皮带87同向传动,就可以将两条皮带87之间的口罩水平往前移动。

如果口罩不合格,则控制转板81转动至倾斜状态,这样不合格口罩就会掉落到转板81下方。

口罩传送台3的出料端固定有升降气缸10的缸体及压板升降气缸12的缸体,升降气缸10的活塞杆上固定有升降台9,压板升降气缸12的活塞杆上固定有压板11,压板11位于升降台9上方。

合格的口罩会移动到升降台9上,压板升降气缸12驱使压板11将口罩压紧在升降台9上。升降气缸10可以驱使升降台9上下移动。

结合附图1和附图2所示,首先将口罩放置到口罩上料机构2与口罩传送台3之间,口罩上料机构2将口罩推入到口罩传送台3上,口罩传送台3将口罩往前水平传送。当口罩移动到吹口罩耳带机构4前方时,吹口罩耳带机构4会将搭在口罩表面的耳带吹开,从而可以避免影响到口罩表面的检测。接着将口罩移动到口罩下表面检测机构5上方,对口罩下表面进行检测。再将口罩移动到口罩上表面检测机构6下方,对口罩上表面进行检测。将口罩移动到口罩耳带检测机构7检测耳带是否合格。再将口罩分流机构8将合格口罩与不合格口罩进行分流。最后由升降台9将口罩出料。

以上述依据本实用新型的理想实施例为启示,通过上述的说明内容,相关工作人员完全可以在不偏离本项实用新型技术思想的范围内,进行多样的变更以及修改。本项实用新型的技术性范围并不局限于说明书上的内容,必须要根据权利要求范围来确定其技术性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