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避雷器电流泄露在线监测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565455发布日期:2021-06-22 15:31阅读:79来源:国知局
一种避雷器电流泄露在线监测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申请涉及避雷器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避雷器电流泄露在线监测装置。



背景技术:

避雷器在线监测器,又称避雷器漏电流及动作记录器,是高压交流电力系统中与氧化锌避雷器配套使用的仪器,该仪器串接在避雷器接地回路中,监测器中的毫安表用于监测运行电压下通过避雷器的漏电流(峰值),可以判断避雷器内部是否受潮,元件是否异常等情况。

目前的避雷器电流泄露在线监测装置大都安装于户外的电线杆上,工作人员可通过观察避雷器指针转动进行读数,进而判断避雷器是否存在异常。

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发明人认为由于安装于户外的避雷器电流泄露在线监测装置容易受到外界雨水的影响,雨水很容易进入检测仪本体的内部从而造成损坏,给工作人员增加工作强度。



技术实现要素:

本申请提供一种避雷器电流泄露在线监测装置,有利于提高在线监测装置的防水能力。

本申请提供的一种避雷器电流泄露在线监测装置,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避雷器电流泄露在线监测装置,包括检测仪本体、保护箱以及电线杆,所述电线杆设置于地面上,所述保护箱通过一安装组件安装于所述电线杆上,所述保护箱背离所述电线杆的一侧呈敞口设置,所述保护箱的敞口端铰接设置有箱门,所述箱门通过一锁合组件固定于所述保护箱的敞口端,所述检测仪本体设置于所述保护箱内,且所述保护箱内设置有用于固定所述检测仪本体的固定组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保护箱通过一安装组件安装于电线杆上,保护箱的敞口端铰接设置有箱门,箱门通过一锁合组件固定于保护箱的敞口端,保护箱内设置有用于固定检测仪本体的固定组件,当需要安装监测仪本体时,工作人员先通过固定组件将监测仪本体固定于保护箱内,然后再通过锁合组件将箱门关闭,最后再通过安装组件将保护箱安装在电线杆上,在保护箱的作用下,雨水不容易对检测仪本体进行损坏,进而有利于提高在线监测装置的防水能力。

可选的,所述固定组件包括螺栓以及固定座,所述固定座设置于所述保护箱的内侧,所述固定座的一侧沿所述固定座的长度方向开设有螺纹孔,所述检测仪本体的侧壁设置有固定耳,所述螺栓穿过所述固定耳并延伸至所述固定耳侧壁外,所述螺栓延伸至所述固定耳侧壁外的一端通过所述螺纹孔与所述固定座螺纹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螺栓延伸至固定耳侧壁外的一端通过螺纹孔与固定座螺纹连接,当需要固定检测仪本体时,工作人员先将检测仪本体放置于保护箱内,然后工作人员再拧紧螺栓,检测仪本体通过螺栓固定于固定座的一侧,进而有利于提高检测仪本体固定于保护箱内的稳定性。

可选的,所述锁合组件包括锁座以及锁杆,所述锁杆转动设置于所述箱门远离铰接处的一侧,所述锁杆的一端设置有插接部,所述锁座对应设置于所述保护箱敞口端一侧,所述锁座的一侧沿所述锁座的竖直方向穿设有锁孔,所述插接部与所述锁孔插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锁杆的一端设置有插接部,锁座的一侧沿锁座的竖直方向穿设有锁孔,插接部与锁孔插接,当工作人员朝靠近锁座的方向摆动锁杆时,锁杆带动插接部朝靠近锁座的方向摆动,此时插接部插接于锁孔内,箱门固定于保护箱的敞口端,进而有利于提高箱门固定于保护箱敞口端的稳定性。

可选的,所述安装组件包括滑块、螺杆、螺母以及固定环,所述保护箱背离所述箱门的一侧设置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的一侧沿所述固定块的长度方向开设有滑槽,所述滑块滑移设置于所述滑槽内,所述螺杆设置于所述滑块的一侧,所述螺杆的一端穿过所述滑槽并延伸至所述固定块侧壁外,所述固定环套设于所述电线杆,所述螺杆的一端穿过所述固定环并延伸至所述固定环侧壁外,所述螺母与所述螺杆延伸至所述固定环侧壁外的一端螺纹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滑块滑移设置于滑槽内,螺杆的一端穿过滑槽并延伸至固定块侧壁外,固定环套设于电线杆,螺母与螺杆延伸至固定环侧壁外的一端螺纹连接,需要安装保护箱时,工作人员先将固定环套设在电线杆上,然后再将螺杆对准并穿过固定环,最后工作人员再拧紧螺母,此时保护箱固定于电线杆上,进而有利于提高保护箱固定于电线杆上的稳定性。

可选的,所述保护箱的顶部一侧设置有挡水板。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保护箱的顶部一侧设置有挡水板,当下雨水,在挡水板的作用下,有利于减少雨水通过箱门进入到保护箱内,有利于进一步提高保护箱的防雨能力。

可选的,所述保护箱设置有用于散热的散热组件,所述散热组件包括挡水盖,所述保护箱远离所述箱门的一侧沿所述保护箱的壁厚方向穿设有散热孔,所述挡水盖设置于所述保护箱的一侧,且所述挡水盖盖设于所述散热孔。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保护箱远离箱门的一侧沿保护箱的壁厚方向穿设有散热孔,挡水盖盖设于散热孔,当检测仪本体长时间工作时产生热量,热量通过散热孔散发出保护箱外,挡水盖有利于减少雨水从散热孔流入到保护箱内。

可选的,所述箱门的一侧设置有透明玻璃窗。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箱门的一侧设置有透明玻璃窗,有利于工作人员通过透明玻璃窗观察检测仪本体的检测数据。

可选的,所述检测仪本体的输入端电性连接有电源线,所述电源线穿过所述保护箱并延伸至所述保护箱底部外。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电源线穿过保护箱并延伸至保护箱底部外,进而有利于提高检测仪本体使用的稳定性。

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有益技术效果:

当需要安装监测仪本体时,工作人员先通过固定组件将监测仪本体固定于保护箱内,然后再通过锁合组件将箱门关闭,然后再通过安装组件将保护箱安装在电线杆上,最后再电性连接电源线,此时检测仪本体正常运作,在保护箱的作用下,雨水不容易对检测仪本体进行损坏,进而有利于提高在线监测装置的防水能力。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申请的避雷器电流泄露在线监测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a部分的放大图。

图3是本申请的锁座的部分结构剖视图。

图4是图3的b部分的放大图。

图5是本申请的安装组件的位置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检测仪本体;11、固定耳;2、保护箱;21、散热孔;3、电线杆;4、箱门;41、穿孔;42、透明玻璃窗;5、固定座;51、螺栓;52、螺纹孔;6、锁杆;61、锁座;62、插接部;63、锁孔;64、转动轴;7、滑块;71、螺杆;72、螺母;73、固定环;74、固定块;75、滑槽;76、连接耳;8、挡水板;9、挡水盖;91、电源线。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1-5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

参见图1,一种避雷器电流泄露在线监测装置,包括检测仪本体1、保护箱2以及电线杆3。电线杆3呈竖直设置,且电线杆3固定设置于地面上。保护箱2呈竖直设置,且保护箱2通过一安装组件固定安装于电线杆3上。保护箱2外观呈长方体状,且保护箱2背离电线杆3的一侧呈敞口设置。保护箱2的敞口端铰接设置有箱门4,箱门4用于控制保护箱2敞口端的开闭,且箱门4通过一锁合组件固定于保护箱2的敞口端。检测仪本体1用于监测避雷器的运作情况,且监测仪本体通过一固定组件固定于保护箱2内。

具体的,参见图1和图2,为提高检测仪本体1固定于保护箱2内的稳定性,固定组件包括螺栓51以及固定座5。固定座5呈圆柱状,固定座5的数量设为四个,且四个固定座5分别固定设置于保护箱2内。固定座5的朝向保护箱2敞口端的一侧沿固定座5的长度方向开设有螺纹孔52。检测仪本体1的侧壁对应设置有四个固定耳11,螺栓51的数量同样对应设为四颗,螺栓51设置于检测仪本体1背离固定座5的一侧,螺栓51的一端穿过固定耳11并延伸至固定耳11侧壁外,螺栓51延伸至固定耳11侧壁外的一端与固定座5螺纹连接。当需要将检测仪本体1固定于保护箱2内时,工作人员先将检测仪本体1放置于保护箱2内,然后再将固定耳11对准固定座5,然后工作人员再拧紧螺栓51,此时螺栓51穿过固定耳11并通过螺纹孔52与固定座5螺纹连接,检测仪本体1固定于保护箱2内。

具体的,参见图3和图4,为提高箱门4固定于保护箱2敞口端的稳定性,锁合组件包括锁座61以及锁杆6。锁杆6设置于箱门4远离铰接处的一侧,且锁杆6的一端通过一转动轴64与箱门4转动连接,锁杆6的另一端为自由端,且锁杆6的自由端固定设置有插接部62。锁座61对应固定设置于保护箱2敞口端的一侧,锁座61的顶部沿锁座61的竖直方向穿设有锁孔63,且插接于与锁孔63插接。当工作人员朝靠近锁座61的顶部方向摆动锁杆6时,锁杆6带动插接部62朝靠近锁座61的顶部方向摆动,且插接部62插接于锁孔63内。当插接部62插接于锁孔63内时,箱门4固定于保护箱2敞口端。

具体的,参见图5,为提高保护箱2安装的便利性,安装组件包括滑块7、螺杆71、螺母72以及固定环73。保护箱2背离箱门4的一侧固定设置有固定块74,固定块74呈水平设置。固定块74背离保护箱2的一侧沿固定块74的长度方向开设有滑槽75,滑块7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滑块7均滑移设置于滑槽75内。螺杆71的数量对应设为两根,两根螺杆71均呈水平设置,且螺杆71的一端与滑块7背离保护箱2的一侧固定连接,螺杆71的另一端穿过滑槽75并延伸至固定块74的侧壁外,且两根螺杆71围合形成安装空间。固定环73呈环状,固定环73套设于电线杆3,固定环73的两侧固定设置有连接耳76,两个连接耳76沿固定环73的竖直中轴线方向呈对称设置。螺杆71背离滑块7的一端穿过连接耳76并延伸至连接耳76侧壁外,螺母72的数量对应设为两个,螺母72与螺杆71延伸至连接耳76侧壁外的一端螺纹连接。

当需要将保护箱2固定于电线杆3上时,工作人员先将固定环73套设于电线杆3上,然后依次将两个滑块7滑移设置于滑槽75内,并使得电线杆3位于安装空间内。然后工作人员再将螺杆71对准连接耳76并穿过连接耳76,然后再拧紧螺母72,此时固定块74背离保护箱2的一侧压紧于电线杆3的表面,保护箱2固定于电线杆3上。

具体的,参见图5,为减少雨水从箱门4流入到保护箱2内,保护箱2的顶部固定设置有挡水板8,在挡水板8的作用下,雨水经过挡水板8后流出到保护箱2外。

具体的,参见图5,为提高检测仪本体1的散热性能,保护箱2设置散热组件,散热组件包括挡水盖9。保护箱2远离保护箱2敞口端的两侧沿保护箱2的壁厚方向开设有多个散热孔21,多个散热孔21沿保护箱2的竖直方向呈间隔分布。挡水盖9有利于减少雨水通过散热孔21流入到保护箱2内,挡水盖9对应设置有多个,挡水盖9固定设置于保护箱2的两侧,且挡水盖9盖设于散热孔21。

具体的,参见图1,为提高检测仪使用的便利性,检测仪本体1的输入端电性连接有电源线91,且电源线91背离检测仪本体1的一端穿过保护箱2的底部并延伸至保护箱2的底部外。

值得说明的是,参见图1,为便于工作人员观察检测仪本体1中的数据,箱门4的一侧沿箱门4的壁厚方向贯穿设置有穿孔41。箱门4上设置有透明玻璃窗42,且透明玻璃窗42固定设置于穿孔41内。

一种避雷电流泄露在线监测装置的工作原理:

当需要使用在线监测装置时,工作人员先将检测仪本体1放置于保护箱2内,然后再通过螺栓51将检测仪本体1固定于保护箱2内。然后工作人员再翻转箱门4,使得箱门4闭合于保护箱2的敞口端,然后工作人员再朝靠近锁座61的顶部方向转动锁杆6,锁杆6带动插接部62朝靠近锁座61的顶部方向转动,此时插接部62插接于锁孔63内,且箱门4固定于保护箱2的敞口端。然后工作人员再将滑块7滑移设置于滑槽75内,同时将固定环73套设于电线杆3上,然后将螺杆71穿过连接耳76,最后再拧紧螺母72,在螺杆71以及螺母72的作用下,保护箱2通过固定块74固定于电线杆3上。当需要观察检测仪本体1的工作状态时,工作人员可通过透明玻璃窗42进行读数。

综上所述,检测仪本体1固定设置于保护箱2内有利于提高在线监测装置的防水能力。

以上均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申请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申请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