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膨胀石墨生产起始温度检测仪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194773发布日期:2021-05-28 10:54阅读:163来源:国知局
一种可膨胀石墨生产起始温度检测仪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石墨生产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可膨胀石墨生产起始温度检测仪。



背景技术:

石墨晶体具有由碳元素组成的六角网平面层状结构。层平面上的碳原子以强有力的共价键结合,而层与层间以范德华力结合,结合非常弱,而且层间距离较大。因此,在适当的条件下,酸、碱金属、盐类等多种化学物质可插入石墨层间,并与碳原子结合形成新的化学相——石墨层间化合物。这种层间化合物在加热到适当温度时,可瞬间迅速分解,产生大量气体,使石墨沿轴方向膨胀成蠕虫状的新物质,即膨胀石墨。这种未膨胀的石墨层间化合物就是可膨胀石墨。

但石墨层间化合物在不同温度下产生的可膨胀石墨是具有不同性质的,为了达到需要的可膨胀石墨,需要对生产的起始温度进行严格测量,检测是否达到反应所需温度。

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新的可膨胀石墨生产起始温度检测仪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双模检测、高效精准具有伸缩性的可膨胀石墨生产起始温度检测仪。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可膨胀石墨生产起始温度检测仪包括:壳体,测温组件,所述测温组件安装于壳体内,所述测温组件包括手轮、中轴、第一圆锥齿轮、第二圆锥齿轮、收纳套筒、安装杆、热电阻感应探头、控制电路板和蓄电池,所述手轮固定连接在中轴上,所述中轴转动连接于壳体中,所述第一圆锥齿轮套设在中轴上,所述第二圆锥齿轮套设在收纳套筒上,且第一圆锥齿轮与第二圆锥齿轮啮合,所述收纳套筒通过轴套转动安装在壳体内,所述安装杆螺纹连接在收纳套筒中,所述安装杆开设有直槽,所述直槽内滑动连接限位销钉,所述限位销钉固定安装于壳体侧壁上,所述热电阻感应探头安装在安装杆上,所述控制电路板和蓄电池均安装于壳体内;红外感应探头,所述红外感应探头安装于壳体底端;显示器,所述显示器安装于壳体顶端。

优选的,所述热电阻感应探头包括电阻体、绝缘管、保护套管和安装固定件,所述电阻体固定连接于绝缘管上,所述绝缘管安装在保护套管内,所述保护套管固定连接于安装固定件上,所述安装固定件固定连接于安装杆底端。

优选的,所述控制电路板包括信号接收模块、信号处理模块和信号传送模块,所述信号接收模块、信号处理模块和信号传送模块依次电性连接。

优选的,所述红外感应探头包括安装块、无线传送模块和红外温度传感器,所述安装块螺纹连接于壳体上,所述无线传送模块和红外温度传感器均固定安装于安装块上。

优选的,所述显示器包括第一显示屏、第二显示屏和第三显示屏,所述第一显示屏、第二显示屏和第三显示屏均与控制电路板电性连接。

优选的,所述壳体上安装有两组开关按钮和充电接头。

优选的,所述保护套管采用防腐蚀材料制成。

与相关技术相比较,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可膨胀石墨生产起始温度检测仪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本检测仪通过测温组件,采用热电阻温度传感器进行接触式测温,其电阻值随温度变化而变化的原理进行测温,具有性能稳定、使用灵活、可靠性高等优点,且热电阻探头安装在收纳套筒中具有一定的伸缩性可以检测不同深度的温度,从而可以更好的检测可膨胀石墨制备的起始温度;

2、通过设置红外感应探头,可以对可膨胀石墨制备的起始温度进行非接触式检测温度,双模式检测温度可以与热电阻测温进行互相验证修正温度,提高温度检测精度;

3、保护套管采用防腐蚀材料避免在制备可膨胀石墨过程中硫酸对检测仪器造成腐蚀提高了仪器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可膨胀石墨生产起始温度检测仪的一种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的显示器以及测温组件伸出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所示的测温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所示的热电阻感应探头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3所示的控制电路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1所示的红外感应探头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号:1、壳体;2、测温组件;21、手轮;22、中轴;23、第一圆锥齿轮;24、第二圆锥齿轮;25、收纳套筒;26、安装杆;2601、直槽;2602、限位销钉;27、热电阻感应探头;2701、电阻体;2702、绝缘管;2703、保护套管;2704、安装固定件;28、控制电路板;2801、信号接收模块;2802、信号处理模块;2803、信号传送模块;29、蓄电池;3、红外感应探头;31、安装块;32、无线传送模块;33、红外温度传感器;4、显示器;41、第一显示屏;42、第二显示屏;43、第三显示屏;5、开关按钮;6、充电接头。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请结合参阅图1、图2、图3、图4、图5和图6其中,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可膨胀石墨生产起始温度检测仪的一种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所示的限位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1所示的上料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1所示的上料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包括:壳体1、测温组件2、红外感应探头3、显示器4、开关按钮5和充电接头6。

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如图1、图2和图3所示,壳体1;测温组件2,测温组件2安装于壳体1内,测温组件2包括手轮21、中轴22、第一圆锥齿轮23、第二圆锥齿轮24、收纳套筒25、安装杆26、热电阻感应探头27、控制电路板28和蓄电池29,手轮21固定连接在中轴22上,中轴22转动连接于壳体1中,第一圆锥齿轮23套设在中轴22上,第二圆锥齿轮24套设在收纳套筒25上,且第一圆锥齿轮23与第二圆锥齿轮24啮合,收纳套筒25通过轴套转动安装在壳体1内,安装杆26螺纹连接在收纳套筒25中,安装杆26开设有直槽2601,直槽2601内滑动连接限位销钉2602,限位销钉2602固定安装于壳体1侧壁上,热电阻感应探头27安装在安装杆26上,控制电路板28和蓄电池29均安装于壳体1内;

需要说明的是:本测温检测仪使用时,进行非接触式检测温度,先取下红外感应探头3放置在检测位置,再打开控制开关开关按钮5,在经过控制电路板28的信号接收和处理后最终显示在第三显示屏43上,进行接触式测温时,操作手轮21转动,手轮21带着中轴22转动,中轴22通过第一圆锥齿轮23与第二圆锥齿轮24啮合传动,第二圆锥齿轮24带着收纳套筒25转动,与收纳套筒25螺纹连接的安装杆26,通过固定安装在壳体1侧壁上的限位销钉2602在直槽口2601只能进行滑动,限制安装杆26不会随着收纳套筒25转动,从而安装杆26可以在收纳套筒25转动时,向下移动,安装杆26移动过程带动安装在上面的热电阻感应探头27移动至不同位置检测温度,再通过线缆与控制电路板28电性连接进行信号转换,将检测温度最终呈现在第二显示屏42上,从而实现双模检测温度。

参考图4所示,热电阻感应探头27包括电阻体2701、绝缘管2702、保护套管2703和安装固定件2704,电阻体2701固定连接于绝缘管2702上,绝缘管2702安装在保护套管2703内,保护套管2703固定连接于安装固定件2704上,安装固定件2704固定连接于安装杆26底端,保护套管2703采用防腐蚀材料制成;

需要说明的是:测温时,热电阻感应探头27在进入测温点开启开关按钮5,电阻体2701通过绝缘管2702内安装的线缆,线缆穿过收纳套筒25缠绕在中轴22上,并且线缆与控制电路板28电性连接,手轮21转动时中轴22转动,热电阻感应探头27伸出,线缆随着中轴22转动放线,热电阻感应探头27收缩时线缆随着中轴22转动进行收线,减少线缆对热电阻感应探头27的伸缩的干扰,保护套管2703采用防腐蚀材料制成避免硫酸等反应物的腐蚀造成检测仪损坏。

参考图5所示,控制电路板28包括信号接收模块2801、信号处理模块2802和信号传送模块2803,信号接收模块2801、信号处理模块2802和信号传送模块2803依次电性连接;

需要说明的是:信号接收模块2801、信号处理模块2802和信号传送模块2803均为现有集成元件,信号接收模块2801通过线缆接收热电阻感应探头27传来的信号,通过无线接收器接收红外感应探头3传来的信号,信号处理模块2802将接收的信号处理转换成温度示数,经过信号传送模块2803传送至第三显示屏43上。

参考图6所示,红外感应探头3安装于壳体1底端,红外感应探头3包括安装块31、无线传送模块32和红外温度传感器33,安装块31螺纹连接于壳体1上,无线传送模块32和红外温度传感器33均固定安装于安装块31上;

需要说明的是:红外感应探头3通过安装块31螺纹连接在壳体1上,进行非接触式测温时转动安装块31取下红外感应探头3,热电阻感应探头27即可进行自由伸缩,到达不同部位检测温度,在通过将安装块31安装至相关位置进行检测,红外温度传感器33检测,经无线传送模块32将信号传送至控制电路板28处,经处理后将温度示数显示在第三显示屏43上。

参考图1和图2所示,显示器4,显示器4安装于壳体1顶端,显示器4包括第一显示屏41、第二显示屏42和第三显示屏43,第一显示屏41、第二显示屏42和第三显示屏43均与控制电路板28电性连接;

需要说明的是:检测时第一显示屏41用于显示温度变化曲线,便于直观显示反应是起始温度的变化,第二显示屏42用于显示热电阻感应探头27检测的实时温度,第三显示屏43用于显示红外感应探头3检测的实时温度。

参考图1和图2所示,壳体1上安装有两组开关按钮5和充电接头6;

需要说明的是:通过开关按钮5来控制本温度检测仪的开启关闭,充电接头6用于对蓄电池29进行充电。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的工作原理如下:本温度检测仪工作时,采用双模式检测温度,一个是利用红外感应探头3非接触式测温,另一个是利用热电阻感应探头27接触式测温。非接触式测温时,转动安装块31取下红外感应探头3,在通过将安装块31安装至相关位置进行检测,红外温度传感器33检测,经无线传送模块32将信号传送至控制电路板28处,经处理后将温度示数显示在第三显示屏43上。接触式测温时,操作手轮21,手轮21带着中轴22转动,中轴22通过第一圆锥齿轮23与第二圆锥齿轮24啮合传动,第二圆锥齿轮24带着收纳套筒25转动,与收纳套筒25螺纹连接的安装杆26,通过固定安装在壳体1侧壁上的限位销钉2602在直槽口2601只能进行滑动限制安装杆26随着收纳套筒25转动,从而安装杆26可以在收纳套筒25转动时,向下移动,安装杆26移动过程带动安装在上面的热电阻感应探头27移动至不同位置检测温度,再经过线缆与控制电路板28电性连接进行信号转换,将检测温度最终呈现在第二显示屏42上,这里手轮21转动时中轴22转动,热电阻感应探头27伸出,线缆随着中轴22转动放线,热电阻感应探头27收缩时线缆随着中轴22转动进行收线,减少线缆对热电阻感应探头27的伸缩的干扰,可以更好地实现对不同部位进行温度检测,从而实现双模检测温度使得检测温度更精准。第一显示屏41用于显示检测温度变化曲线。

本实用新型中涉及的电路以及控制均为现有技术,在此不进行过多赘述。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它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