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能够测量内饰门板背面筋位的检测工装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504319发布日期:2021-06-18 16:17阅读:45来源:国知局
一种能够测量内饰门板背面筋位的检测工装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部件生产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能够测量内饰门板背面筋位的检测工装。



背景技术:

汽车的内饰门板一般为一体成型的注塑件,制造完成后需要对内饰门板的正面和背面进行尺寸、形状检测。例如汽车的内饰门板,除了需要检测正面的尺寸外,还需要检测背面的筋位的高度。现有的检测工装一般为检测台以及检测台上的检测仪器,检测时将内饰门板整体安装于检测台上,再使用检测仪器检测相关尺寸。当汽车内饰门板的正面朝外安装于所述检测台上之后,其背面紧靠检测台,完全没有空间来检测内饰门板背面的筋位的尺寸,所以需要将汽车门板翻转过来甚至需要更换不同形状的检测工装以检测汽车门板背面的筋位的尺寸。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需要将汽车门板翻转过来甚至需要更换不同形状的检测工装以检测汽车门板背面的筋位的尺寸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能够测量内饰门板背面筋位的检测工装。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能够测量内饰门板背面筋位的检测工装,其包括:

检测平台;

筋位测量仪,其包括第一固定座、第二固定座、曲型尺、测量块;所述曲型尺包括直线段以及与直线段连接的倾斜段;测量块正对内饰门板背面的筋位,且所述直线段沿所述第一固定座滑动时所述倾斜段与所述测量块接触并带动所述测量块沿第二固定座滑动,以使测量块靠近所述筋位;

轮廓定位台,其设置在所述检测平台上,所述轮廓定位台的侧面设置有贯穿其壁厚的通孔;所述通孔供所述筋位测量仪穿过,所述直线段外露于所述轮廓定位台。

本实用新型的检测工装通过设置所述筋位测量仪,以及在轮廓定位台上设置供所述筋位测量仪穿过的通孔,能够在不翻转内饰门板的情况下,通过拉动外露于所述轮廓定位台的直线段测量内饰门板背面筋位的尺寸。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检测工装无需翻转内饰门板测量其背面筋位的尺寸,达到同时测量内饰门板正面和背面的尺寸。

进一步,所述第一固定座设置在轮廓定位台外侧,第二固定座设置在轮廓定位台内侧,所述直线段穿设于所述通孔;所述通孔与所述轮廓定位台的顶部不相交。

进一步,所述筋位测量仪包括定标线和刻度;

其中,所述定标线设置在直线段上,所述刻度设置在所述第一固定座上,所述定标线随所述直线段移动而相对所述刻度移动。

进一步,所述第一固定座包括第一底座,第一底座上设置有第一滑槽,所述直线段沿第一滑槽滑动;

所述第一固定座还包括顶盖,顶盖与所述第一底座可拆卸扣合,用于避免曲型尺脱离所述第一底座。

进一步,所述第二固定座包括可拆卸连接的第二底座和滑槽座,所述滑槽座上贯穿设置有第二滑槽,所述测量块沿第二滑槽滑动。

进一步,所述第一滑槽和第二滑槽互相垂直,且所述倾斜段与直线段的夹角为45°。

进一步,所述筋位测量仪包括两个所述倾斜段和两个所述测量块,所述两个倾斜段依次连接于所述直线段的一端,所述两个倾斜段和测量块分别一一配合,两个所述测量块分别正对内饰门板背面的两条筋位。

进一步,所述检测平台上设置有多个筋位测量仪,所述多个筋位测量仪沿所述轮廓定位台周向分布。

进一步,所述轮廓定位台包括多块固定定位块,所述多块固定定位块依次连接形成与所述内饰门板外轮廓相同的定位曲线。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能够测量内饰门板背面筋位的检测工装的立体图;

图2是图1中a处的放大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筋位测量仪的立体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筋位测量仪的主视图。

其中:1、检测平台,2、筋位测量仪,3、轮廓定位台,4、内饰门板,21、曲型尺,22、第一固定座,23、第二固定座,24、测量块,25、定标线,26、刻度,31、通孔,32、固定定位块,41、筋位,211、直线段,212、倾斜段,221、第一底座,222、顶盖,231、第二底座,232、滑槽座。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结合附图1-4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描述。

如图1-4所示,本实用新型的能够测量内饰门板背面筋位的检测工装,其包括:检测平台1;筋位测量仪2,其包括曲型尺21、第一固定座22、第二固定座23、测量块24;所述曲型尺21包括直线段211以及与直线段连接的倾斜段212;测量块24正对内饰门板4背面的筋位41,且所述直线段211沿所述第一固定座22滑动时所述倾斜段212与所述测量块24接触并带动所述测量块24沿第二固定座23滑动,以使测量块24靠近所述筋位41;轮廓定位台3,其设置在所述检测平台1上,所述轮廓定位台3的侧面设置有贯穿其壁厚的通孔31;所述通孔31供所述筋位测量仪2穿过,所述直线段211外露于所述轮廓定位台3。

其中,所述轮廓定位台3包括多块固定定位块32,所述多块固定定位块32依次连接形成与所述内饰门板外轮廓相同的定位曲线。

本实用新型的检测工装通过设置所述筋位测量仪2,以及在轮廓定位台3上设置供所述筋位测量仪2穿过的通孔31,能够在不翻转内饰门板4的情况下,通过拉动外露于所述轮廓定位台3的直线段211测量内饰门板背面筋位41的尺寸。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检测工装无需翻转内饰门板测量其背面筋位的尺寸,达到同时测量内饰门板正面和背面的尺寸。

具体地,如图2所示,所述第一固定座22设置在轮廓定位台3外侧,第二固定座23设置在轮廓定位台3内侧,所述直线段211穿设于所述通孔31;所述通孔31与所述轮廓定位台3的顶部不相交。

筋位测量仪的曲型尺的直线段211穿设于所述通孔31,需要的通孔面积小,且筋位测量仪的测量块24具有一定的高度,可以将直线段211设置在靠近所述轮廓定位台3根部的位置,从而使通孔31的位置可以靠近轮廓定位台3的根部设置,使轮廓定位台3的顶部具有保持连续性,确保轮廓定位台3对内饰门板4边缘的形状的检测精度。

其中,如图3所示,所述筋位测量仪2包括定标线25和刻度26;所述定标线25设置在直线段211上,所述刻度26设置在所述第一固定座22上,所述第一固定座22固设于所述检测平台1上,所述定标线25随所述直线段211移动而相对所述刻度26移动。

第一固定座22、直线段211设置在轮廓定位台3外侧,且刻度26设置在第一固定座22上、定标线25设置在直线段211上,用户能够直接从轮廓定位台3外侧读取尺寸数据,方便操作。

所述第一固定座22包括第一底座221,第一底座221上设置有第一滑槽(图中未标出),所述直线段211沿第一滑槽滑动;所述第一固定座22还包括顶盖222,顶盖222与所述第一底座221可拆卸扣合,用于避免曲型尺21脱离所述第一底座22。

所述第二固定座23包括可拆卸连接的第二底座231和滑槽座232,所述第二底座23固设于检测平台1上,所述滑槽座232上贯穿设置有第二滑槽(图中未标出),所述测量块沿第二滑槽滑动。

在安装所述检测工装时,先安装所述轮廓定位台3,再安装所述筋位测量仪2。由于所述曲型尺21需要穿设于所述通孔31,所述第一固定座22做成可拆卸连接式的第一底座221和顶盖222,便于曲型尺21的安装。其中,第一底座221固设于检测平台1上,顶盖222与第一底座221通过螺栓连接。同理,所述滑槽座232和第二底座231通过螺栓连接,方便所述测量块24的安装。

为进一步方便操作,所述第一滑槽和第二滑槽互相垂直,且所述倾斜段211与直线段212的夹角为45°。由三角函数知识可知,根据以上角度设置第一滑槽、第二滑槽和倾斜段,可以使所述直线段212的移动量等于测量块24的移动量,使用户在实用本实用新型的检测工装时无需换算尺寸。

对于背面具有两条筋位的内饰门板,可以在所述筋位测量仪2上设置两个所述倾斜段212和两个所述测量块24,所述两个倾斜段212依次连接于所述直线段211的一端,所述两个倾斜段212和测量块24分别一一配合,两个所述测量块24分别正对内饰门板4背面的两条筋位。

如图4所示,向左拉动所述直线段211,位于右侧的测量块24逐渐靠近右侧的筋位41,当其与右侧筋位41相抵时,对应的定标线位于刻度上某个位置,即得到右侧筋位41与右侧的测量块24位于初始位置时的距离,进而能够判断右侧的筋位的高度是否符合标准;向右推动所述直线段,位于左侧的测量块逐渐靠近左侧的筋位,当其与左侧的筋位相抵时,对应的定标线位于刻度上某个位置,即得到左侧的筋位与左侧的测量块位于初始位置时的距离,进而能够判断左侧的筋位的高度是否符合标准。由此可以通过一个所述尺寸测量仪测量两个尺寸,提高工作尺寸测量仪的利用率。其中,图4中的a方向表示向左方向,b方向表示向右方向。

检测内饰门板背面的筋位大多沿内饰门板周沿连续分布,为确保每处筋位的尺寸在规定范围内,所述检测平台上设置有多个筋位测量仪,所述多个筋位测量仪沿所述轮廓定位台周向分布。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竖向”、“横向”、“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指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为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保护内容的限制。

如果本文中使用了“第一”、“第二”等词语来限定零部件的话,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知晓:“第一”、“第二”的使用仅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如没有另外声明,所述词语并没有特殊的含义。

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所述实施方式,如果对本实用新型的各种改动或变形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倘若这些改动和变形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和等同技术范围之内,则本实用新型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形。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