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旋转支撑的电路板测试平台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213703发布日期:2021-08-10 14:21阅读:75来源:国知局
一种可旋转支撑的电路板测试平台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路板检测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可旋转支撑的电路板测试平台。



背景技术:

电路板作为电子系统的基础硬件,其质量直接影响着电子系统的性能。为确保电路板的可靠性,在实际应用到相关场合之前,需要在实验室中模拟电路板的工作环境以验证电路板是否符合设计规定,现存在电路板需在转动平台工作的情况,因此需要一种可旋转支撑的电路板测试平台,精确模拟电路板的工作环境,最后利用测试仪表检测电路板的输出是否符合规定,以判断该电路板是否存在故障。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给被测电路板模拟稳定可靠的工作环境,本实用新型设计了一种可旋转支撑的电路板测试平台,能够在较高转速的旋转平台上,实现被测电路板的性能测试,以保证被测电路板应用到现实场合中能够正常使用。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可旋转支撑的电路板测试平台,其特征在于:包括压紧机构、测试治具、机台支撑结构,所述压紧机构包括可折型手柄,所述可折型手柄通过连接轴与连接杆相连接,所述夹块被配置钩形手柄并将上述连接轴夹紧,所述连接轴通过螺母固定连接在上固定板,所述上固定板顶部设置有导向孔,所述导向孔顶部安装有轴承,导向杆穿过所述导向孔、轴承与抵压法兰相连接,上述连接杆的下端与所述抵压法兰的中心固定连接,所述上固定板的底部通过螺纹固定连接第一支撑柱的顶端,所述测试治具包括底板,所述底板的顶部通过螺纹固定连接第一支撑柱的底端,穿过所述底板的上表面中心孔固定连接有转轴,所述转轴的顶部固定连接至旋转法兰,所述旋转法兰被配置螺纹孔并通过顶丝与转轴固定连接,所述底板的底部通过连接至螺纹第三支撑柱的顶端,所述第三支撑柱的底端通过螺纹固定连接至电机安装板的上表面,所述电机安装板中心通过螺丝与旋转电机固定连接,所述电机安装板的顶部安装第二支撑柱,所述第二支撑柱的顶端通过螺丝安装固定法兰,所述固定法兰顶部通过连接板的底端固定连接至导电滑环,所述旋转电机的轴输出端穿过上述电机安装板开设的中心孔并被配置角接触轴承、隔套与所述转轴固定连接,所述机台支撑结构包括侧板,所述侧板通过螺丝与加强板、地脚固定连接,所述侧板通过螺丝与上述底板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侧板通过封板螺丝固定封装。

上述测试治具被配置为承载被测电路板并传输被测电路板信号,所述压紧机构被配置为将被测电路板压紧在所述测试治具上,所述机台支撑结构被配置来支撑上述测试治具和压紧机构。该可旋转支撑的电路板测试平台,通过上述压紧机构将被测电路板压紧在所述测试治具上,所述测试治具通过上述导电滑环与被测电路板接触良好,而且保证信号的有效传递,通过设置上述旋转电机转速,可实现被测电路板在不同转速状况下的性能测试。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支撑柱、第二支撑柱、第三支撑柱、地脚的数量都为四个,所述角接触轴承的数量有两个,且所述隔套安置在两个角接触轴承中间;所述导电滑环包括定子、转子和止转片,所述止转片的数量有两个,且其中一个止转片通过螺丝固定至连接板的顶端。

进一步的,所述侧板包括第一侧板、第二侧板、第三侧板,所述第一侧板的数量为两个,所述第二侧板的数量为四个,所述第三侧板的数量为两个,且所述第二侧板的下端与所述第一侧板、第三侧板的一端通过加强板固定接连。

进一步的,上述压紧机构通过手动转动所述钩形手柄驱动抵压法兰靠近测试治具,能够使得上述抵压法兰将被测电路板压紧在所述测试治具上;通过所述抵压法兰远离上述测试治具便于对被测电路板的放置,避免上述抵压法兰对被测电路板的放置产生干涉,操作简便。

作为本设计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导向杆能够沿着上述导向孔的轴线方向移动,所述导向杆与上述轴承、导向孔的配合,能够对上述抵压法兰的移动起到导向作用,避免所述抵压法兰出现偏移的现象。

作为本设计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封板的数量有四个,且通过四个所述封板固定封装使得所述机台支撑结构形成密闭腔体。

作为本设计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旋转电机选用高精度的57j1880ec-1000-ls两相闭环步进电机,所述旋转电机通过电机驱动器控制,所述电机驱动器选用高性价比的2hss57-n步进伺服电机驱动器。所述电机驱动器的输入端接入电控系统,所述电机驱动器的输出端连接上述旋转电机,上述转轴通过驱动所述旋转电机转动,所述导电滑环的转子跟随同步旋转。

作为本设计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导电滑环选用高精度的mt1256-p0405-s08过孔式导电滑环。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为:

1、本实用新型通过利用导电滑环,实现信号从固定位置到旋转位置的有效传送,可以为旋转支撑测试平台的自身旋转以及被测电路板提供了安全可靠的电信号传递。

2、本实用新型选用高精度的两相闭环步进电机并配备电机驱动器,电机输出速度稳定,大大提高了旋转测试平台的平稳性,为被测电路板模拟出精确的工作环境。

附图说明

图1是平台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导电滑环结构图;

图3是旋转法兰结构图;

图4是角接触轴承结构图;

图5是隔套结构图;

图6是封板结构示意图;

图7是连接轴结构图;

图8是平台局部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的描述。

如图1至8所示,一种可旋转支撑的电路板测试平台,其特征在于:包括压紧机构、测试治具、机台支撑结构,所述压紧机构包括可折型手柄1,所述可折型手柄1通过连接轴27与连接杆7相连接,所述夹块2被配置钩形手柄3并将上述连接轴27夹紧,所述连接轴27通过螺母4固定连接在上固定板6,所述上固定板6顶部设置有导向孔,所述导向孔顶部安装有轴承5,导向杆8穿过所述导向孔、轴承与抵压法兰9相连接,上述连接杆7的下端与所述抵压法兰9的中心固定连接,所述上固定板6的底部通过螺纹固定连接第一支撑柱10的顶端,所述测试治具包括底板12,所述底板12的顶部通过螺纹固定连接第一支撑柱10的底端,穿过所述底板1的上表面中心孔固定连接有转轴18,所述转轴18的顶部固定连接至旋转法兰11,所述旋转法兰11被配置螺纹孔23并通过顶丝与转轴18固定连接,所述底板12的底部通过连接至螺纹第三支撑柱16的顶端,所述第三支撑柱16的底端通过螺纹固定连接至电机安装板17的上表面,所述电机安装板17中心通过螺丝与旋转电机19固定连接,所述电机安装板17的顶部安装第二支撑柱15,所述第二支撑柱15的顶端通过螺丝安装固定法兰14,所述固定法兰1顶部通过连接板28的底端固定连接至导电滑环13,所述旋转电机19的轴输出端穿过上述电机安装板17开设的中心孔并被配置角接触轴承24、隔套25与所述转轴18固定连接,所述机台支撑结构包括侧板20,所述侧板20通过螺丝与加强板21、地脚22固定连接,所述侧板20通过螺丝与上述底板12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侧板20通过封板26螺丝固定封装。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支撑柱10、第二支撑柱15、第三支撑柱16、地脚22的数量都为四个;所述角接触轴承24的数量有两个,且隔套25安置在两个角接触轴承24中间;所述导电滑环13包括定子13-1、转子13-2和止转片13-3,所述止转片13-3的数量有两个,且其中一个止转片13-3通过螺丝固定至连接板28的顶端。

进一步的,所述侧板2包括第一侧板20-1、第二侧板20-2、第三侧板20-3,所述第一侧板20-1的数量为两个,所述第二侧板20-2的数量为四个,所述第三侧板20-3的数量为两个,且所述第二侧板20-2的下端与所述第一侧板20-1、第三侧板20-3的一端通过加强板21)固定接连。

进一步的,上述压紧机构通过手动转动所述钩形手柄3驱动抵压法9兰靠近测试治具,能够使得上述抵压法兰9将被测电路板压紧在所述测试治具上;通过所述抵压法兰9远离上述测试治具便于对被测电路板的放置,避免上述抵压法兰9对被测电路板的放置产生干涉,操作简便。

作为本设计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导向杆8能够沿着上述导向孔的轴线方向移动,所述导向杆8与上述轴承5、导向孔的配合,能够对上述抵压法兰9的移动起到导向作用,避免所述抵压法兰9出现偏移的现象。

作为本设计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封板26的数量有四个,且通过四个所述封板26固定封装使得所述机台支撑结构形成密闭腔体。

作为本设计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旋转电机19选用高精度的57j1880ec-1000-ls两相闭环步进电机,所述旋转电机19通过电机驱动器控制,所述电机驱动器选用高性价比的2hss57-n步进伺服电机驱动器。所述电机驱动器的输入端接入电控系统,所述电机驱动器的输出端连接上述旋转电机19,上述转轴18通过驱动所述旋转电机19转动,所述导电滑环13的转子13-2跟随同步旋转。

作为本设计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导电滑环13选用高精度的mt1256-p0405-s08过孔式导电滑环。

使用时,所述压紧机构被配置为将被测电路板压紧在所述测试治具上,所述测试治具被配置为承载被测电路板并传输被测电路板信号,所述机台支撑结构被配置来支撑上述压紧机构和测试治具。该可旋转支撑的电路板测试平台,通过上述压紧机构将被测电路板压紧在所述测试治具上,所述测试治具通过上述导电滑环13与被测电路板接触良好,而且保证信号的有效传递,通过设置上述旋转电机19的转速,可实现被测电路板在不同转速状况下的性能测试,结构简单,操作便捷。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的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