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万能试验机的抗折夹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779127发布日期:2021-09-25 11:35阅读:240来源:国知局
一种万能试验机的抗折夹具的制作方法

1.本技术涉及抗折试验设备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万能试验机的抗折夹具。


背景技术:

2.万能试验机是集拉伸、弯曲、压缩、剪切、环刚度等功能于一体的材料试验机,主要用于金属、非金属材料力学性能试验。
3.相关技术中,如图1所示,万能试验机包括机体900,机体900上固定连接有工作台920,机体900上设置有横梁910,横梁910位于工作台920正上方,且横梁910沿靠近或远离工作台920的方向与机体900滑移连接。工作台920上设置有用于测试试样抗折强度的抗折夹具930,抗折夹具930包括沿竖直方向依次设置的两组夹具930,夹具930包括承接板932和两块平行间隔设置的测试板931,其中一组夹具930的承接板932放置在工作台920上,该组夹具930的两测试板931与对应的承接板932垂直设置,以承接试样;另一组夹具930的承接板932与横梁910连接,该组夹具930的两测试板931与对应的承接板932远离横梁910的一侧连接。试验时将试样放置在靠近工作台920的夹具930的两测试板931上,横梁910带动另一组夹具930向靠近试样的方向移动,直至试样断裂,从而完成试样抗折强度的检测。
4.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发明人认为存在有如下缺陷,抗折试验时,很多试样是切割形成的,因此试样表面存在倾斜的可能性,而当试样表面倾斜时,测试板与试样的线接触转变为点接触,从而使得试样试验时各位置受到的力不均匀,导致万能试验机检测试样抗折强度时的数据准确性受到影响。


技术实现要素:

5.为了不易影响万能试验机检测试样抗折强度时的数据准确性,本技术提供一种万能试验机的抗折夹具。
6.本技术提供的一种万能试验机的抗折夹具,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7.一种万能试验机的抗折夹具,包括上夹具和下夹具,所述上夹具包括顶板、两组第一支撑组件,所述第一支撑组件包括上压板和抵触块,两组所述第一支撑组件的上压板平行间隔设置,所述上压板靠近地面的一端开设有容纳槽,所述抵触块与容纳槽侧壁转动连接,所述抵触块与容纳槽槽底间隔设置,所述抵触块靠近地面的一侧与试样可抵触;所述下夹具包括底板和两组第二支撑组件,所述第二支撑组件包括下压板和抵接块,所述下压板与底板连接,且两组第二支撑组件对应的下压板平行间隔设置,所述下压板远离底板的一侧开设有容置槽,所述抵接块与容置槽侧壁转动连接,所述抵接块与容纳槽槽底间隔设置,且抵接块远离底板的一侧与试样可抵触。
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试样表面倾斜时,抵触块与上压板的转动连接,使得抵触块发生转动,抵接块与容置槽侧壁的转动连接,使得抵接块发生转动,从而使得抵触块、抵接块均与试样线接触,并使得试样与抵触块、抵接块接触的各个位置受力相同,从而实现提高万能试验机检测试样抗折强度时数据准确性的目的。
9.可选的,两组所述第一支撑组件对应的上压板沿相互靠近或远离的方向均与顶板滑移连接,所述顶板上设置有用于锁定上压板滑移的第一锁定件;两组所述第二支撑组件对应的下压板沿相互靠近或远离的方向均与底板滑移连接,所述底板上设置有用于锁定下压板滑移距离的第二锁定件。
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两组第一支撑组件对应的上压板与顶板的滑移连接,以及两组第二支撑组件对应的下压板与底板的滑移连接,便于工作人员根据试样尺寸调节两上压板之间的间距和两下压板之间的间距,从而使得抗折夹具适用于不同尺寸试样的检测。
11.可选的,所述抵触块包括转动段和连接段,所述连接段与容纳槽侧壁转动连接,所述转动段两端均通过连接板与连接段连接,所述转动段两端均与对应的连接板转动连接。
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转动段与连接板的转动连接,减小了工作人员推动试样时,试样与上夹具之间的摩擦力。
13.可选的,所述抵接块包括衔接段和滚动段,所述衔接段与容置槽侧壁转动连接,所述滚动段两端均通过衔接板与衔接段连接,且滚动段两端均与对应的衔接板转动连接。
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滚动段与衔接板的转动连接,减小了工作人员推动试样时,试样与上夹具之间的摩擦力。
15.可选的,所述底板上设置有辅助对齐组件,所述辅助对齐组件包括辅助板和支撑板,所述辅助板与底板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板与辅助板连接,且支撑板与试样侧壁可接触连接。
1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工作人员放置试样时,将试样侧面与支撑板抵触,从而进一步提高试样抗折强度检测时的数据准确性。
17.可选的,所述支撑板靠近辅助板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导向杆,所述导向杆沿垂直于两组第二支撑组件的下压板连线的方向设置,所述导向杆与辅助板滑移连接,所述辅助板上设置有用于驱动导向杆滑移的驱动件。
1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控制驱动件,使得导向杆带动支撑板向靠近或远离试样中心的方向移动,从而使得辅助对齐组件适用于不同尺寸试样的对齐。
19.可选的,所述驱动件包括驱动丝杠,所述驱动丝杠一端与支撑板转动连接,且驱动丝杠与辅助板螺纹连接。
2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转动驱动丝杠,使得支撑板在辅助板作用下向远离辅助板的方向移动。
21.可选的,所述支撑板靠近试样的一侧开设有多个凹槽,所述凹槽内滚动连接有滚珠。
2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滚珠与凹槽的设置,减小了支撑板与试样之间发生相对位移时,支撑板与试样之间的摩擦力。
23.综上所述,本技术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24.1.抵触块与容纳槽侧壁的转动连接以及抵接块与容置槽侧壁的转动连接,使得抵触块与试样抵触为线接触,并使得试样与抵触块、抵接块接触的各个位置受力相同,从而不易影响万能试验机检测试样抗折强度时的数据准确性;
25.2.辅助对齐组件,便于工作人员将试样与支撑板抵触,从而使得试样不易发生倾
斜,从而进一步提高万能试验机检测试样抗折强度时的数据准确性。
附图说明
26.图1是相关技术的附图;
27.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一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28.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二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29.附图标记说明:100、上夹具;200、顶板;210、第一滑槽;211、第一锁定螺母;212、定位螺栓;300、第一支撑组件;310、上压板;311、容纳槽;312、定位沿;320、抵触块;321、转动段;322、连接段;323、连接板;400、下夹具;500、底板;510、第二滑槽;511、第二锁定螺母;512、限位螺栓;600、第二支撑组件;610、下压板;611、容置槽;612、限位沿;620、抵接块;621、衔接段;622、滚动段;623、衔接板;700、辅助对齐组件;710、辅助板;720、支撑板;721、导向杆;722、凹槽;723、滚珠;724、导向孔;800、驱动丝杠;810、驱动手轮;900、机体;910、横梁;920、工作台;930、夹具;931、测试板;932、承接板。
具体实施方式
30.以下结合附图2

3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31.本技术实施例公开一种万能试验机的抗折夹具。
32.实施例一,参照图1,抗折夹具包括沿竖直方向依次设置的上夹具100和下夹具400,试样放置在上夹具100与下夹具400之间。
33.上夹具100包括顶板200和两组第一支撑组件300,顶板200横截面为长方形,且顶板200一侧焊接有用于与横梁910连接的连接柱。第一支撑组件300包括上压板310和抵触块320,两组第一支撑组件300的抵触块320平行间隔设置,且二者沿相互靠近或远离的方向与顶板200滑移连接。上压板310远离顶板200的一侧开设有两侧开口的容纳槽311,抵触块320部分伸入容纳槽311内,且抵触块320容纳槽311槽底间隔设置。抵触块320与上压板310上对应开设有与连接孔,一转轴穿入连接孔内,且转轴两端均套设有橡胶圈,橡胶圈与对应的上压板310侧壁抵触,以使转轴不易脱出连接孔。
34.顶板200上开设有沿顶板200长度方向的两条第一滑槽210,第一滑槽210为t形槽,上压板310靠近顶板200的一端向远离顶板200中线的方向弯折形成定位沿312,定位沿312上开设有与第一滑槽210对应的定位孔,一定位螺栓212设置与第一滑槽210内,且定位螺栓212的螺栓头位于第一滑槽210内,定位螺栓212的螺柱穿出第一滑槽210、定位孔,以使两上压板310沿相互靠近或远离的方向与顶板200滑移。顶板200上设置有用于锁定上压板310与顶板200滑移距离的第一锁定件。第一锁定件为第一锁定螺母211,且第一锁定螺母211与定位螺栓212穿出定位孔的一端螺纹连接。
35.为了使得抵触块320与试样抵触时,不易因抵触块320与试样的抵触面积过大而影响抗折强度的数据准确性,因此抵触块320包括转动段321和连接段322,且转动段321为圆柱状。连接段322与容纳槽311侧壁转动连接,连接段322两端均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连接板323,连接板323上开设有供螺栓穿过的孔,且该孔设置为长度方向与竖直方向一致的腰型孔。转动段321设置在两连接板323之间,且转动段321两端与对应一侧的连接板323转动连接。
36.下夹具400包括底板500和两组第二支撑组件600,底板500横截面设置为长方形。底板500放置在工作台920上。第二支撑组件600均包括下压板610和抵接块620,两块下压板610均与底板500连接,且两块下压板610平行间隔设置。下压板610远离底板500的一侧开设有两侧开口的容置槽611,抵接块620部分位于容置槽611内,且抵接块620与容置槽611槽底间隔设置,抵触块320和下压板610上对应开设有衔接孔,一转动轴穿过抵触块320和下压板610上的衔接孔,从而实现抵触块320与容置槽611侧壁的转动连接。为了使得转动轴不易脱出衔接孔,因此转动轴两端套设有橡胶圈,且橡胶圈与下压板610侧壁抵触。
37.底板500远离工作台920的一侧开设有两条沿底板500长度方向的第二滑槽510,第二滑槽510为t形槽。下压板610靠近底板500的一端向远离底板500中线的方向弯折形成限位沿612,限位沿612上开设有与滑第二滑槽510对应的限位孔。一限位螺栓512放置于第二滑槽510内,且限位螺栓512的螺栓头位于第二滑槽510内,限位螺栓512的螺柱穿出第二滑槽510、限位孔,以使两下压板610沿相互靠近或远离的方向与底板500滑移。底板500上设置有用于锁定下压板610与底板500滑移距离的第二锁定件。第二锁定件为第二锁定螺母511,且第二锁定螺母511与限位螺栓512穿出限位孔的一端螺纹连接。
38.为了使得抵接块620与试样抵触时,不易因抵接块620与试样的抵触面积过大而影响抗折强度的数据准确性,因此抵接块620包括滚动段622和衔接段621,且滚动段622为圆柱状。衔接段621与容置槽611侧壁转动连接,衔接段621两端均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衔接板623,衔接板623上开设有供螺栓穿过的孔,且孔为长度方向与竖直方向一致的腰型孔。滚动段622设置在两衔接板623之间,且滚动段622两端与对应一侧的衔接板623转动连接。
39.本技术实施例一种万能试验机的抗折夹具的实施原理为:将试样架设在两第二支撑组件600的滚动段622上,控制横梁910,使得横梁910带动上夹具100向靠近工作台920的方向移动,当转动段321与试样抵触,横梁910继续移动,直至试样断裂,从而完成试样抗折强度的测定;
40.当对不同尺寸试样进行测试时,转动第二锁定螺母511,使得第二锁定螺母511与限位沿612之间存在间隙,根据试样尺寸滑移下压板610至合适位置,然后转动第二锁定螺母511,使得第二锁定螺母511与限位沿612之间抵触密实,从而使得下压板610不易继续发生滑移;转动第一锁定螺母211,使得第一锁定螺母211与定位沿312之间存在间隙,根据试样尺寸滑移上压板310至合适位置,然后转动第一锁定螺母211,使得第一锁定螺母211与定位沿312之间抵触密实,从而使得上压板310不易继续发生滑移,从而使得抗折夹具适用于不同尺寸试样的测定。
41.实施例二,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的区别在于:底板500上设置有两组辅助对齐组件700,两组辅助对齐组件700分别位于底板500两侧,且位于两下压板610之间。辅助对齐组件700包括辅助板710和支撑板720,位于底板500一侧的辅助板710与底板500固定连接,本实施例中辅助板710与底板500之间的连接采用焊接。支撑板720靠近辅助板710的一侧固定连接有两根平行设置的导向杆721,本实施例中导向杆721与支撑板720焊接。导向杆721沿垂直于两下压板610之间连线的方向设置。支撑板720上开设有与导向杆721一一对应的导向孔724,且导向杆721与对应的导向孔724滑移连接,以使支撑板720向靠近或远离对应的辅助板710的方向移动。
42.辅助板710上设置有用于驱动导向杆721滑移的驱动件。驱动件包括驱动丝杠800,
驱动丝杠800一端与支撑板720转动连接,另一端与辅助板710螺纹连接后焊接有驱动手轮810,以便于工作人员转动驱动丝杠800。
43.两辅助对齐组件700的两支撑板720相互靠近的一侧均开设有多个凹槽722,凹槽722内滚动连接有滚珠723。
44.本技术实施例一种万能试验机的抗折夹具的实施原理为:将试样架设在两第二支撑组件600的滚动段622上。
45.转动驱动手轮810,使得支撑板720在导向杆721限位作用以及驱动丝杠800作用下,向靠近试样的方向移动,直至支撑板720与试样抵触,从而完成试样的定位。控制横梁910,使得横梁910带动上夹具100向靠近工作台920的方向移动,直至转动段321与试样抵触,横梁910继续移动,直至试样断裂,从而完成试样抗折强度的测定;
46.当对不同尺寸试样进行测试时,转动第二锁定螺母511,使得第二锁定螺母511与限位沿612之间存在间隙,根据试样尺寸滑移下压板610至合适位置,然后转动第二锁定螺母511,使得第二锁定螺母511与限位沿612之间抵触密实,从而使得下压板610不易继续发生滑移;转动第一锁定螺母211,使得第一锁定螺母211与定位沿312之间存在间隙,根据试样尺寸滑移上压板310至合适位置,然后转动第一锁定螺母211,使得第一锁定螺母211与定位沿312之间抵触密实,从而使得上压板310不易继续发生滑移,从而使得抗折夹具适用于不同尺寸试样的测定。
47.以上均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技术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