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升降调节的润滑脂粘度测试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376051发布日期:2021-08-24 12:26阅读:71来源:国知局
一种可升降调节的润滑脂粘度测试设备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润滑脂性能测试技术领域,尤其是指一种可升降调节的润滑脂粘度测试设备。



背景技术:

润滑脂是将稠化剂分散于液体润滑剂中形成的油脂状半固体,主要用于机械的摩擦部分,起润滑和密封的作用。在实际应用中,润滑脂对被润滑物的润滑效果取决于是否选择合适粘度的润滑脂。当需要测试润滑脂的粘度或比较两者润滑脂的粘度时,现有技术中一般采用粘度检测仪器,由于其价格十分高昂,对于一般的企业而言,购置一台并不经济划算。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升降调节的润滑脂粘度测试设备。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可升降调节的润滑脂粘度测试设备,其包括基座、定位治具、容器、测试头、立柱、驱动单元、丝杆、移动螺母、升降座、第一电机、扭力测试仪及连接件,所述立柱装设于基座,所述丝杆竖直设置并转动设置于基座与立柱之间,所述移动螺母与丝杆螺纹连接,所述驱动单元与丝杆的顶端连接,所述升降座装设于移动螺母,所述扭力测试仪和第一电机均装设于升降座,所述第一电机的转轴底端与连接件连接,第一电机的转轴顶端与扭力测试仪的输入端连接,所述连接件与测试头可拆卸地连接,所述测试头用于突伸至容器内,所述容器可拆卸地连接于定位治具,所述连接件位于容器的上方,所述升降座与立柱滑动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测试头的顶面设置有非圆凸柱,所述连接件的底端凹设有与非圆凸柱凹凸适配的非圆凹槽。

进一步地,所述测试头的顶面凹设有非圆凹槽,所述连接件的底端凸设有与非圆凹槽凹凸适配的非圆凸柱。

进一步地,所述定位治具的顶面凹设有定位孔,所述容器容设于定位孔内。

进一步地,所述容器设置有定位耳,所述定位治具的顶面设置有与定位孔连通的定位槽,所述定位耳容设于定位槽内。

进一步地,所述基座设置有与第一电机和扭力测试仪电连接的触摸控制器,所述触摸控制器电连接有启动开关和关机开关。

进一步地,所述触摸控制器内置有计时器。

进一步地,所述立柱设置有导杆,所述升降座与导杆滑动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驱动单元为手摇轮或第二电机。

进一步地,所述基座的底面设置有防滑垫。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实际应用中,将容器放置在定位治具上,定位治具对容器进行定位,将测试头组装在连接件上后,再在测试头的外表面涂覆有润滑脂,或者在测试头的外表面涂覆有润滑脂后,再将测试头组装在连接件上,然后将驱动单元驱动丝杆转动,转动的丝杆驱动移动螺母沿着丝杆向下移动,向下移动的移动螺母带动升降座向下移动,向下移动的升降座带动第一电机、扭力测试仪和连接件同步向下移动,直至涂覆有润滑脂的测试头突伸至容器内,测试头和润滑脂填满容器,使得润滑脂位于测试头的外壁与容器的内壁之间,然后第一电机驱动连接件连带测试头同步转动,转动的测试头在容器内转动,由于测试头与容器之间具有润滑脂,润滑脂具有粘度,所以测试头在转动的过程中会产生摩擦力,测试头所承受的摩擦力经由第一电机的转轴作用在扭力测试仪上,扭力测试仪对该过程中摩擦力所形成的扭力值进行检测并输出,扭力值越大,证明润滑脂的粘度越大,从而对润滑脂的粘度性能进行测试。在测试的过程中,测试头在设定的时间内转动,测试者观察在这段时间内扭力值的变化情况来判断或计算润滑脂的耐摩擦性能。通过对不同种类的润滑脂进行测试,能够对比不同种类的润滑脂的粘度和耐摩擦性能等。测试完后,驱动单元驱动丝杆反向转动,使得移动螺母沿着丝杆向上移动,从而使得连接件连带测试头向上移动,直至测试头与容器分离,此时测试者即可清理测试头和容器。通过驱动单元能够调节测试头的升降高度,以调节测试头突伸至容器内的深度,从而实现不同情况的测试。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简单,使用和制造成本低,操作方便、快捷且稳定,能够对润滑脂的粘度和耐摩擦性能等进行测试,测试效率高,且便于对测试头的高度进行调节。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基座;2、定位治具;3、容器;4、测试头;5、立柱;6、驱动单元;7、丝杆;8、升降座;9、第一电机;10、扭力测试仪;11、连接件;14、定位耳;15、定位槽;16、触摸控制器;17、启动开关;18、关机开关;19、计时器;20、导杆;21、移动螺母;22、防滑垫。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的理解,下面结合实施例与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实施方式提及的内容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可升降调节的润滑脂粘度测试设备,其包括包括基座1、定位治具2、容器3、测试头4、立柱5、驱动单元6、丝杆7、移动螺母21、升降座8、第一电机9、扭力测试仪10及连接件11,所述立柱5装设于基座1,所述丝杆7竖直设置并转动设置于基座1与立柱5之间,所述移动螺母21与丝杆7螺纹连接,所述驱动单元6与丝杆7的顶端连接,所述升降座8装设于移动螺母21,所述扭力测试仪10和第一电机9从上往下依次装设于升降座8,所述第一电机9的转轴底端与连接件11连接,第一电机9的转轴顶端与扭力测试仪10的输入端连接,所述连接件11与测试头4可拆卸地连接,所述测试头4用于突伸至容器3内,所述容器3可拆卸地连接于定位治具2,所述连接件11位于容器3的上方,所述升降座8与立柱5滑动连接,所述基座1与立柱5可以是一体式构造,使得结构稳定性好,也可以是分体式构造,便于拆装和维护;定位治具2与基座1为一体式构造,结构稳定性好。

实际应用中,将容器3放置在定位治具2上,定位治具2对容器3进行定位,将测试头4组装在连接件11上后,再在测试头4的外表面涂覆有润滑脂,或者在测试头4的外表面涂覆有润滑脂后,再将测试头4组装在连接件11上,然后将驱动单元6驱动丝杆7转动,转动的丝杆7驱动移动螺母21沿着丝杆7向下移动,向下移动的移动螺母21带动升降座8向下移动,向下移动的升降座8带动第一电机9、扭力测试仪10和连接件11同步向下移动,直至涂覆有润滑脂的测试头4突伸至容器3内,测试头4和润滑脂填满容器3,使得润滑脂位于测试头4的外壁与容器3的内壁之间,然后第一电机9驱动连接件11连带测试头4同步转动,转动的测试头4在容器3内转动,由于测试头4与容器3之间具有润滑脂,润滑脂具有粘度,所以测试头4在转动的过程中会产生摩擦力,测试头4所承受的摩擦力经由第一电机9的转轴作用在扭力测试仪10上,扭力测试仪10对该过程中摩擦力所形成的扭力值进行检测并输出,扭力值越大,证明润滑脂的粘度越大,从而对润滑脂的粘度性能进行测试。在测试的过程中,测试头4在设定的时间内转动,测试者观察在这段时间内扭力值的变化情况来判断或计算润滑脂的耐摩擦性能。通过对不同种类的润滑脂进行测试,能够对比不同种类的润滑脂的粘度和耐摩擦性能等。测试完后,驱动单元6驱动丝杆7反向转动,使得移动螺母21沿着丝杆7向上移动,从而使得连接件11连带测试头4向上移动,直至测试头4与容器3分离,此时测试者即可清理测试头4和容器3。通过驱动单元6能够调节测试头4的升降高度,以调节测试头4突伸至容器3内的深度,从而实现不同情况的测试。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简单,使用和制造成本低,操作方便、快捷且稳定,能够对润滑脂的粘度和耐摩擦性能等进行测试,测试效率高,且灵动性好,便于对测试头4的高度进行调节。

本实施例中,所述测试头4与连接件11螺接。该结构设计,便于对测试头4进行拆装,也便于对测试头4进行清洗。

本实施例中,所述定位治具2的顶面凹设有定位孔,所述容器3容设于定位孔内;定位孔对容器3进行定位,保证了容器3的稳定性和位置精度。

本实施例中,所述容器3设置有定位耳14,所述定位治具2的顶面设置有与定位孔连通的定位槽15,所述定位耳14容设于定位槽15内;通过定位槽15的内壁对定位耳14进行限位,保证了容器3在定位治具2上的稳定性,避免容器3跟随测试头4转动或震动,防止容器3轻易脱离定位治具2。

本实施例中,所述基座1设置有与第一电机9和扭力测试仪10电连接的触摸控制器16,所述触摸控制器16电连接有启动开关17和关机开关18。触摸控制器16便于对测试的参数进行调节,触摸控制器16能够对扭力测试仪10所检测的扭力值进行显示并形成图表,便于用户观察。启动开关17和关机开关18便于测试者启闭本机器。

本实施例中,所述触摸控制器16内置有计时器19。计时器19能够对测试时间进行定时,以实现定时测试。

本实施例中,所述立柱5设置有导杆20,所述升降座8与导杆20滑动连接,所述导杆20的底端与基座1的顶面连接;升降座8沿着导杆20升降滑动,对升降座8的升降起到导向的作用,提高了升降座8升降的稳定性,从而提高了测试的稳定性和准确性。

本实施例中,所述驱动单元6为手摇轮或第二电机;当驱动单元6为手摇轮时,测试者只需手摇动手摇轮即可实现测试头4的升降。当驱动单元6为第二电机时,第二电机与触摸控制器16电连接,第二电机自动化地驱动丝杆7转动,以调节测试头4的升降,实现了自动化控制,降低测试者的劳动强度,且控制精度高。

本实施例中,所述基座1的底面设置有防滑垫22,所述防滑垫22为橡胶垫;防滑垫22起到缓冲和防滑的作用,避免测试过程中机器发生震动或打滑而影响测试的精度,有利于提高测试的准确性。

优选地,所述容器3的内腔呈圆形,所述测试头4的横截面呈腰型,该结构设计,使得测试头4的主体容设在容器3的内腔后,测试头4与容器3的内壁之间具有储存润滑脂的空间,有利于提高测试的准确性。

本实施例中的所有技术特征均可根据实际需要而进行自由组合。

上述实施例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现方案,除此之外,本实用新型还可以其它方式实现,在不脱离本技术方案构思的前提下任何显而易见的替换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