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尿液收集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656960发布日期:2021-09-15 08:29阅读:51来源:国知局
一种尿液收集器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辅助用品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尿液收集器。


背景技术:

2.白蛋白是一种血液中的正常蛋白质,在生理条件下尿液中仅出现极少量白蛋白。24小时尿蛋白及尿微量白蛋白定量是反映糖尿病肾病、高血压肾病等的早期肾脏受损的表征,因而需要采集病人24小时内的尿液。
3.在医院中,由于采集尿液的时间周期为24个小时,在采集尿液时,大都是先由病人自行采集尿液,然后在由病人交给医护人员,医护人员再将每次病人排出的尿液倒入容器中,最后再倒入量杯中,并且还需要医护人员对24小时收集来的尿液进行摇晃混匀后,再取10ml 进行化验,工序较多非常费时不便。由于采集尿液的时间周期为24 个小时,尿液的气味会四处扩散,污染环境。


技术实现要素:

4.为了弥补以上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尿液收集器,旨在改善24小时尿液的收集工序较多且非常费时费力、以及会对环境造成污染,进而使得尿液的收集较为不便的问题。
5.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
6.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尿液收集器,包括储尿组件和搅拌组件。
7.所述储尿组件包括储尿罐、进尿管、第一排气管、第一储料桶、 l形挡气板、第一吸附填充物和排料件,所述进尿管,所述进尿管的底端固定贯穿于所述储尿罐顶部的一侧,所述第一排气管固定贯穿于所述储尿罐的顶部,所述第一排气管的底端位于所述储尿罐的内部,所述第一排气管的底端位于所述进尿管底端的一侧,所述l形挡气板的拐角处铰接于所述第一排气管的底端,所述l形挡气板的侧面与所述进尿管的底端相贴合,所述l形挡气板的顶面转动于所述第一排气管底端的内部,所述第一储料桶连接于所述第一排气管顶部的内部,所述第一储料桶的底面开设有第一出气口,所述第一吸附填充物放置于所述第一储料桶的内部,所述排料件的一端固定贯穿于所述储尿罐底部,所述排料件与所述储尿罐的内部相连通,所述储尿罐的罐体开设有观察窗,所述观察窗的表面设置有容积刻度线。
8.所述搅拌组件包括箱体、电机和搅拌杆,所述箱体连接于所述储尿罐的底面,所述电机连接于所述储尿罐的底面,所述电机位于所述箱体的内部,所述搅拌杆转动于所述储尿罐的内部,所述搅拌杆的一端转动贯穿于所述储尿罐的底面,所述搅拌杆的一端与所述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
9.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例中,所述储尿组件还包括排气件,所述排气件包括第二排气管、第二储料桶和第二吸附填充物,所述第二排气管的底端固定贯穿于所述储尿罐的顶面,所述第二排气管底端与所述进尿管相连通,所述第二储料桶连接于所述第二排气管顶部的内部,第二储料桶的底部开设有第二出气口,所述第二吸附填充物放置于所述第
二储料桶的内部。
10.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例中,所述排料件包括排尿管和阀门,所述排尿管的一端固定贯穿于所述储尿罐的底部,所述排尿管与所述储尿罐的内部相连通,所述阀门连接于所述排尿管的管体。
11.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例中,所述进尿管的顶部设置有漏斗,所述漏斗的底端与所述进尿管相连通。
12.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例中,所述储尿罐的一侧设置有手持部,所述手持部为把手。
13.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例中,所述储尿组件还包括吸附件,所述吸附件包括紧固螺栓、过滤桶和第三吸附填充物,所述紧固螺栓的底端螺纹贯穿于所述储尿罐的顶面,所述第三吸附填充物放置于所述过滤桶的内部,所述过滤桶位于所述储尿罐的内部,所述过滤桶连接于所述紧固螺栓的底端。
14.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例中,所述过滤桶与所述紧固螺栓的底端之间设置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一端与所述紧固螺栓的底端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杆的另一端与所述过滤桶固定连接。
15.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出气口开设有若干个,若干个所述第一出气口均匀排列。
16.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出气口开设有若干个,若干个第二出气口均匀排列。
17.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吸附填充物、所述第二吸附填充物和所述第三吸附填充物均为活性炭。
18.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通过上述设计得到的一种尿液收集器,使用时,病人将尿液排进进尿管,尿液从进尿管内部下落时会推动l形挡气板向第一排气管的内部移动,进而使尿液落入储尿罐,而l形挡气板向第一排气管的内部转动时第一排气管处于打开的状态,储尿罐内部的气体会从第一排气管排出,24个小时过后可直接从容积刻度线观察病人的排尿量,然后打开电机便可带动搅拌杆对储尿罐内部的尿液进行搅拌,需要将储尿罐内部的尿液排出时,通过排料件进行排尿,使得收集尿液的工序较少且非常的省时省力以及可减小尿液的气味对周围环境的污染,使得尿液的收集较为方便。
附图说明
19.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方式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20.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提供的尿液收集器整体结构示意图;
21.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提供的尿液收集器整体剖面结构示意图;
22.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提供的储尿罐和排料件部分结构示意图;
23.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提供的吸附件结构示意图;
24.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提供的第一排气管结构示意图;
25.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提供的排气件结构示意图。
26.图中:100

储尿组件;110

储尿罐;111

容积刻度线;112

手持部;113

观察窗;120

进尿管;121

漏斗;130

第一排气管;140

第一储料桶;141

第一出气口;150

l形挡气板;160

第一吸附填充物; 170

排料件;171

排尿管;172

阀门;180

排气件;181

第二排气管; 182

第二储料桶;1821

第二出气口;183

第二吸附填充物;190

吸附件;191

紧固螺栓;192

过滤桶;193

第三吸附填充物;194

连接杆; 200

搅拌组件;210

箱体;220

电机;230

搅拌杆。
具体实施方式
27.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方式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方式,而不是全部的实施方式。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8.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实用新型的选定实施方式。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9.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30.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设备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31.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32.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33.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
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34.实施例
35.请参阅图1,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尿液收集器,包括储尿组件100 和搅拌组件200。
36.其中,搅拌组件200与储尿组件100相连,储尿组件100用于储尿、测量尿液的多少以及并且防止气味外漏,搅拌组件200用于对尿液进行搅拌。
37.请参阅图1

6,储尿组件100包括储尿罐110、进尿管120、第一排气管130、第一储料桶140、l形挡气板150、第一吸附填充物 160和排料件170,进尿管120,进尿管120的底端固定贯穿于储尿罐110顶部的一侧,进尿管120用于病人向储尿罐110的内部排尿,进尿管120的顶部设置有漏斗121,漏斗121的底端与进尿管120相连通,漏斗121使得病人向储尿罐110的内部排尿,漏斗121增大了进尿管120的接尿面积,非常方便病人的使用,第一排气管130固定贯穿于储尿罐110的顶部,第一排气管130通过胶水与储尿罐110 相连,第一排气管130的底端位于储尿罐110的内部,第一排气管 130的底端位于进尿管120底端的一侧。
38.在本技术中,l形挡气板150的拐角处铰接于第一排气管130的底端,l形挡气板150的侧面与进尿管120的底端相贴合,l形挡气板150的顶面转动于第一排气管130底端的内部,当l形挡气板150 的侧面与进尿管120的底端相贴合时,进尿管120与第一排气管130 均被l形挡气板150挡住而处于闭合的状态,可有效的防止储尿罐 110内部的气味扩散,尿液从进尿管120内部下落时会推动l形挡气板150向第一排气管130的内部移动,进而使尿液落入储尿罐110,而l形挡气板150向第一排气管130的内部转动时第一排气管130 处于打开的状态,储尿罐110内部的气体会从第一排气管130排出,而不会从进尿管120排出,可有效的防止尿液在漏斗121与进尿管 120的内部发生飞溅的现象,使得尿液收集较为卫生。
39.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储料桶140连接于第一排气管130顶部的内部,第一储料桶140通过胶水连接于第一排气管130顶部的内部,第一储料桶140的底面开设有第一出气口141,第一出气口141开设有若干个,若干个第一出气口141均匀排列,第一吸附填充物160放置于第一储料桶140的内部,第一储料桶140的顶面开设有开口以便于对第一吸附填充物160的更换,第一吸附填充物160可对第一排气管 130排出的气体气味进行吸附,不会使尿液的气味向周围的环境中扩散,不会使尿液的气味污染周围的环境,排料件170的一端固定贯穿于储尿罐110底部,排料件170与储尿罐110的内部相连通,排料件 170包括排尿管171和阀门172,排尿管171的一端固定贯穿于储尿罐110的底部,排尿管171与储尿罐110的内部相连通,阀门172 连接于排尿管171的管体,需要将储尿罐110内部的尿液排出时,打开阀门172,便可在排尿管171处进行接尿,储尿罐110的罐体开设有观察窗113,观察窗113的表面设置有容积刻度线111,24个小时过后可直接从容积刻度线111观察病人的排尿量,不需在将尿液倒入量杯中进行测量,一方面可减小医护人员的工作量,另一方面不会使尿液的气味扩散到周围的环境中,储尿罐110的一侧设置有手持部 112,手持部112为把手,把手方便病人或医护人员拿持储尿罐110。
40.在一些具体的实施方案中,储尿组件100还包括排气件180,排气件180包括第二排气管181、第二储料桶182和第二吸附填充物183,第二排气管181的底端固定贯穿于储尿罐110的顶面,第二排气管 181通过胶水与储尿罐110相连,一方面胶水的密封性较好不会使尿液的气味外漏,另一方面胶水较为常见便于进行维护,第二排气管 181底端与进尿管120相连通,进尿管120的气体可从第二排气管181 排出,可进一步的防止尿液在漏斗121与进
尿管120的内部发生飞溅的现象出现,第二储料桶182连接于第二排气管181顶部的内部,第二储料桶182通过胶水与第二排气管181相连,第二储料桶182的底部开设有第二出气口1821,第二出气口1821开设有若干个,若干个第二出气口1821均匀排列,第二吸附填充物183放置于第二储料桶 182的内部,第二储料桶182的顶面开设有开口以方便对第二吸附填充物183进行更换,第二排气管181排出的气体会被第二吸附填充物 183所吸附,可防止气味外泄。
41.在本实施例中,储尿组件100还包括吸附件190,吸附件190包括紧固螺栓191、过滤桶192和第三吸附填充物193,紧固螺栓191 的底端螺纹贯穿于储尿罐110的顶面,第三吸附填充物193放置于过滤桶192的内部,过滤桶192位于储尿罐110的内部,过滤桶192 连接于紧固螺栓191的底端,过滤桶192与紧固螺栓191的底端之间设置有连接杆194,连接杆194的一端与紧固螺栓191的底端固定连接,连接杆194的一端与紧固螺栓191的底端通过焊接相连,连接杆 194的另一端与过滤桶192固定连接,连接杆194的另一端与过滤桶 192通过焊接相连,过滤桶192与第三吸附填充物193位于储尿罐110 的内部,第三吸附填充物193会对储尿罐110内部的气味进行吸附,以减小尿液的气味,当阀门172打开时,可减小尿液的气味对周围环境的污染,当医护人员在排尿管171处接取尿液时,可减小气味对医护人员的影响,对紧固螺栓191进行拆卸便可将过滤桶192带出储尿罐110。
42.在本技术中,过滤桶192第一吸附填充物160、第二吸附填充物 183和第三吸附填充物193均为活性炭,活性炭较为常见便于更换。
43.请参阅图1和2,搅拌组件200包括箱体210、电机220和搅拌杆230,箱体210连接于储尿罐110的底面,箱体210通过焊接连接于储尿罐110的底面,电机220连接于储尿罐110的底面,电机220 通过螺栓连接于储尿罐110的底面,电机220位于箱体210的内部,搅拌杆230转动于储尿罐110的内部,搅拌杆230的一端转动贯穿于储尿罐110的底面,搅拌杆230的一端通过轴承转动贯穿于储尿罐 110的底面,轴承的内部设置有密封圈,密封圈可防止尿液漏出,搅拌杆230的一端与电机220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打开电机220便可对储尿罐110内部的尿液进行搅拌,不需医护人员对尿液进行搅拌混合。
44.在一些具体的实施方案中,需要收集病理尿时,病人早上7:00 钟将膀胱内的尿液排完,以后再有尿液时病人便将尿液排进进尿管 120,进而排进储尿罐110内部,直至次日早上7:00钟,即为24小时病理尿,医护人员便可打开阀门172对尿液进行收集,然后便可记下总量并取10毫升沉淀送去检验。
45.在其他一些实施方案中,需要检测尿儿茶酚胺时,病人早上7:00 钟将膀胱内的尿液排完,以后再有尿液时病人便将尿液排进进尿管 120,当患者第一次向储尿罐110排尿过后,需要向储尿罐110加入 10毫升浓盐酸,到次日早上7:00钟,即为24小时,然后医护人员便可记下总量并取10毫克送去检验。
46.具体的,该尿液收集器的工作原理:使用时,病人将尿液排进进尿管120,尿液从进尿管120内部下落时会推动l形挡气板150向第一排气管130的内部移动,进而使尿液落入储尿罐110,而l形挡气板150向第一排气管130的内部转动时,第一排气管130处于打开的状态,储尿罐110内部的气体会从第一排气管130排出,24个小时过后可直接从容积刻度线111观察病人的排尿量,然后打开电机220 便可带动搅拌杆230对储尿罐110内部的尿液进行搅拌,需要将储尿罐110内部的尿液排出时,打开阀门172,便可在排尿管171处进行接尿,使得
收集尿液的工序较少且非常的省时省力以及可减小尿液的气味对周围环境的污染,使得尿液的收集较为方便。
47.需要说明的是,电机220具体的型号规格需根据该装置的实际规格等进行选型确定,具体选型计算方法采用本领域现有技术,故不再详细赘述。
48.电机220的供电及其原理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是清楚的,在此不予详细说明。
49.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