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流信号检测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882288发布日期:2021-10-09 11:24阅读:177来源:国知局
水流信号检测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流体检测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水流信号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2.目前,市面上用的水流信号检测装置,多采用浮球式感应、光感检测和电容感应检测为主,浮球式感应技术成本过高,且安装空间过大,安装使用不方便,光感检测后期维护成本高,现有的检测装置,需要一直与水流接触,由此长使用时间后容易形成水垢,造成材质变化影响光感检测,对生产及使用环境要求较高,电容感应检测也存在同样的问题,如今迫切需要一种低成本,检测效果好,且不会影响到产品系统的水流信号检测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现有水流信号检测装置准确性和稳定性差,长时间使用容易形成水垢,影响水流检测。
4.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水流信号检测装置,包括:本体,所述本体设有进水口、出水口、水流通道和防水腔室,所述水流通道和防水腔室设于本体的内部,所述进水口和出水口分别与水流通道连通,所述本体内部还设有弹性元件,所述弹性元件设于所述水流通道和防水腔室之间,以将所述水流通道和防水腔室密封隔离;所述弹性元件位于所述防水腔室的一侧设有导电层,所述导电层正上方设有两根或两根以上探针。
5.进一步的,所述进水口与所述弹性元件相对设置。
6.进一步的,所述水流通道包括相连通的第一通道和第二通道,所述第一通道和第二通道整体构成呈l型,所述进水口设于所述第一通道的外端部,所述出水口设于所述第二通道的外端部;所述防水腔室、弹性元件设于所述第一通道和第二通道的连接处的一侧。
7.进一步的,所述第一通道的内端部两侧设有第一支撑台、第二支撑台,所述弹性元件密封固定在所述第一支撑台和第二支撑台上。
8.优选的,所述水流通道包括第一通道和第二通道,所述第二通道呈l型,所述进水口设于所述第一通道的外端部,所述出水口设于所述第二通道的外端部;所述防水腔室、弹性元件设于所述第一通道和第二通道的一侧。
9.优选的,所述第一通道的内端部横向两侧设有第一支撑台、第二支撑台,所述第二通道的内端部设于第二支撑台一侧下方,所述弹性元件密封固定在所述第一支撑台和第二支撑台上。
10.优选的,所述第二通道的内端部设有引流板,所述引流板的一端固定在所述第二通道的内壁上,所述引流板的另一端向所述弹性元件延伸,且与所述弹性元件之间具有间隙;所述引流板和第二支撑台在第二通道的轴向方向具有间隙。
11.进一步的,所述弹性元件为圆盘状。
12.进一步的,所述弹性元件包括设于中间位置且向所述防水腔室的内部凸起的平
台、设于所述平台外周的环形凹槽以及设于所述环形凹槽外周的安装部;所述导电层设于所述平台上。
13.进一步的,所述本体包括上壳体和下壳体,所述上壳体和下壳体相盖合。
14.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与现有技术相比,其有益效果在于:水泵通电,使得水从进水口进入水流通道,有水通过水流通道时弹性元件会向外顶起,导电层触碰到探针,使得两根探针连通,并与外界的电路导通,如果没水通过时弹性元件不会向外顶起,触碰不到探针,从而得知有无水流过,通过机械式检测结构,有效的防止水质及外围因数影响检测精度,提高了检测的准确性和稳定性,有效的保护到产品系统,且水流不会直接接触到导电层和探针,不会因产生水垢而影响长期使用。
附图说明
15.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水流信号检测装置的截面图。
16.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的水流信号检测装置的截面图。
17.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和二的弹性元件的截面图。
18.图中,1、本体;11、上壳体;12、下壳体;2、进水口;3、出水口;4、水流通道;41、第一通道;42、第二通道;5、防水腔室;6、弹性元件;61、导电层;62、平台;63、环形凹槽;64、安装部;7、探针;8、第一支撑台;9、第二支撑台;10、引流板。
具体实施方式
19.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但不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20.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应当理解的是,本实用新型中采用术语“相对”、“一侧”、“两端”、“下方”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21.实施例一
22.参见附图1,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水流信号检测装置,包括本体1,优选地,本体1由上壳体11和下壳体12组成,本体1上设有进水口2、出水口3、水流通道4和防水腔室5,水流通道4和防水腔室 5设于本体1的内部,水流通道4包括第一通道41和第二通道42,进水口2与第一通道41连通,出水口3与第二通道42连通。
23.本实施例的本体的内部还设有弹性元件6,弹性元件6设于所述第一通道41、第二通道42和防水腔室5之间,以将第一通道41、第二通道42和防水腔室5密封隔离,由此使得水无法进入防水腔室5的内部;弹性元件6位于防水腔室5的一侧设有导电层61,防水腔室5的侧壁上设有探针7,探针7和导电层62相对设置,进水口2与弹性元件6相对设置,附图1中的箭头方向指示水流方向。
24.基于上述技术方案,在有水流时,水流仅通过进水口2进入第一通道41后流入第二通道42,最后从出水口3流出,水流不会直接接触探针7,以避免留有水垢影响长期使用。
25.进一步的,为了结构更加合理,本实施例的第一通道41和第二通道42整体构成呈l型,如图1所示,进水口2位于下部,出水口3位于上部,进水口2设于第一通道41的外端部,出
水口3设于第二通道 42的外端部,防水腔室5、弹性元件6设于所述第一通道41和第二通道42的连接处的一侧,具体地,从图1所示,防水腔室5、弹性元件 6位于本体1的顶部。
26.进一步的,第一通道41的内端部两侧设有第一支撑台8、第二支撑台9,弹性元件6密封固定在所述第一支撑台8和第二支撑台9上,由此实现弹性元件6的固定密封。
27.进一步的,如图3所示,弹性元件6为圆盘状,弹性元件6包括设于中间位置且向防水腔室5的内部凸起的平台62、设于平台62外周的环形凹槽63以及设于环形凹槽63外周的安装部64,导电层61设于平台62上,该凹凸结构的弹性元件6变形能力更强、更加容易。在没有水流时,空气直接从第一通道41和第二通道42中通过,在有水流通过时,水流压力直接推动弹性元件6,使得弹性元件6上的导电层 61顶到探针7,使得两根探针7连通,并与外界的电路导通达到检测目的。
28.实施例二
29.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的区别仅在于:第二通道42内端部设有引流板10,由此使得改变了第二通道42的水流方向,如图2的箭头所示。
30.本实施例的其它结构与实施例一相同。
31.具体地,附图2,第二通道42呈l型,进水口2设于所述第一通道41的外端部,出水口3设于第二通道42的外端部;防水腔室5、弹性元件6设于第一通道41和第二通道42的一侧,第一通道41的内端部横向两侧设有第一支撑台8、第二支撑台9,第二通道42的内端部设于第二支撑台9一侧下方,弹性元件6密封固定在所述第一支撑台8 和第二支撑台9上。
32.进一步的,第二通道42的内端部设有引流板10,引流板10的一端固定在第二通道42的内壁上,引流板10的另一端向弹性元件6延伸,且与弹性元件6之间具有间隙,引流板10和第二支撑台9在第二通道42的轴向方向具有间隙,水从第一通道41进入第二通道42时,先通过引流板10与弹性元件6之间的间隙,然后再从引流板10和第二支撑台9之间的间隙进入第二通道42,由此避免水从第一通道41 直接流向第二通道42并向外流出,提高第一通道41的水流强度,可以提高通过第一通道41冲击弹性元件6的强度,提高检测精度。
33.本实用新型的工作过程为:本体1由上壳体11和下壳体12组成,本体设有进水口2、出水口3、水流通道4和防水腔室5,水流通道4 和防水腔室5设于本体1的内部,水流通道4包括第一通道41和第二通道42,进水口2和出水口3分别与第一通道41和第二通道42连通,本体内部还设有弹性元件6,弹性元件6设于所述第一通道41、第二通道42和防水腔室5之间,以将第一通道41、第二通道42和防水腔室5密封隔离,弹性元件6位于防水腔室5的一侧设有导电层61,防水腔室5的侧壁上设有探针7,探针7和导电层61相对设置,进水口 2与弹性元件6相对设置。在没有水流时,空气直接从第一通道41和第二通道42中通过,在有水流通过时,水流压力直接推动弹性元件6,使得弹性元件6上的导电层61顶到探针7,使得两根探针7连通,并与外界的电路导通.达到检测目的。
34.综上,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水流信号检测装置,其有益效果在于:水泵通电,水从进水口进入水流通道,有水通过时弹性元件会向外顶起,导电层触碰到探针,把探针连通,使得两根探针连通,并与外界的电路导通,如果没水通过时弹性元件不会向外顶起,触碰不到探针,从而得知有无水流过,通过机械式检测结构,有效的防此水质及外围因数影响检测精度,提高了检测的准确性和稳定性,有效的保护到产品系统,且水流不会直接接触到导电层和探针,不会因产生水垢而影响长期使用。
35.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计数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计数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替换,这些改进和替换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