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消防钢瓶内涂层检测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031357发布日期:2021-05-11 17:01阅读:162来源:国知局
一种消防钢瓶内涂层检测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涂层检测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消防钢瓶内涂层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涂层是涂料一次施涂所得到的固态连续膜,是为了防护,绝缘,装饰等目的,涂布于金属,织物,塑料等基体上的塑料、金属以及金属化合物的薄层,常见的涂层有耐磨损涂层、耐热抗氧化涂层、电导和电阻涂层以及耐化学腐蚀涂层等。

日常生活中,人们所常见的消防钢瓶其内部也涂敷有涂层,用于提高消防钢瓶的耐久性,需注意的是,消防钢瓶内的涂层其厚度需均匀,不能出现涂层分布薄厚不均的情况,因此,消防钢瓶在制作完成后,都需要对其内部涂层的均匀程度进行检测,用以保证消防钢瓶产品的合格。

现有对消防钢瓶涂层进行检测的设备一般都是采用电子测厚仪,这种仪器造假昂贵,且不便于对钢瓶的内部进行检测,从而降低现有电子测厚仪的实用性。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消防钢瓶内涂层检测装置,具备便于对钢瓶内部进行检测的有益效果,解决了上述背景技术中所提到现有对消防钢瓶涂层进行检测的设备一般都是采用电子测厚仪,这种仪器造假昂贵,且不便于对钢瓶的内部进行检测,从而降低现有电子测厚仪实用性的问题。

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消防钢瓶内涂层检测装置,包括导向筒,所述导向筒的内部穿设有测量管,所述测量管的底部固定有筒转轴,所述筒转轴的外表面活动套设有承接筒和卷线筒,所述承接筒与所述卷线筒相固定,所述承接筒的内腔开设有螺旋状的驱动槽,所述筒转轴上固定有驱动块,所述驱动块嵌入所述驱动槽的内部,所述筒转轴的外表面还套设有复位弹簧,所述复位弹簧的一端与所述承接筒相固定,所述复位弹簧的另一端与所述筒转轴相固定;所述卷线筒的直径与所述承接筒的直径相同,所述卷线筒的外表面固定有拉伸线,所述拉伸线的顶端贯穿测量管并与所述导向筒相固定;所述测量管的底部还铰接有划线部件,所述划线部件包括第一传导筒,所述第一传导筒的内部安装有导向块,所述导向块的内部开设有导向槽,所述导向槽的内部可滑动的穿设有墨筒,所述墨筒的外表面固定有连接块,所述连接块与所述导向块通过压缩弹簧连接,所述墨筒的一端通过传动组件连接有传动球,所述墨筒的另一端固定有笔头座,所述笔头座上连接有纤维笔头,用于向所述承接筒上划线。

作为本发明所述消防钢瓶内涂层检测装置的一种可选方案,其中:所述传动组件包括第一传动杆、第二传动杆变速机构和第三传动杆,所述划线筒还包括第二传导筒和第三传导筒;所述第二传导筒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传导筒、第三传导筒连通且垂直,所述第三传导筒与所述第一传导筒相互平行,所述第一传动杆可滑动的安装于所述第一传导筒内,所述第二传动杆可滑动的安装于所述第二传导筒内,所述变速机构安装于所述第三传导筒内,所述第三传导筒内还可滑动的安装有第三传动杆和传动球。

作为本发明所述消防钢瓶内涂层检测装置的一种可选方案,其中:所述变速机构包括变速轴和变速杆,所述变速杆通过变速轴与所述第三传导筒相铰接,所述第三传动杆的一端与所述传动球相接触,其另一端与所述变速杆的端部相接触,用于对所述变速杆施压,所述变速杆的另一端抵触在所述第二传动杆上,用于对所述第二传动杆施压,所述变速杆靠近第三传动杆的一端距离变速轴的距离小于其另一端距离变速轴的距离,所述第一传动杆的一端与所述墨筒相抵触,所述第一传动杆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传动杆相抵触,第一传动杆与所述第二传动杆相垂直。

作为本发明所述消防钢瓶内涂层检测装置的一种可选方案,其中:所述第一传动杆与所述第二传动杆相接触的位置设有第一斜面,所述第一斜面与第二传动杆的轴线所形成的锐角为45°,所述第二传动杆上开设有第二斜面,所述第二斜面与所述第一斜面相互抵触且平行。

作为本发明所述消防钢瓶内涂层检测装置的一种可选方案,其中:所述笔头座的内部开设有多个笔头槽,每个笔头槽的内部均贯穿有纤维笔头;每个纤维笔头上均螺纹连接有调节帽,所述调节帽通过调节弹簧与所述笔头座相连接;其中,纤维笔头的一端位于所述墨筒的内部,所述笔头的另一端用于触碰所述承接筒,每个笔头延伸出笔头座的长度各不相同。

作为本发明所述消防钢瓶内涂层检测装置的一种可选方案,其中:所述测量管上还固定有磁铁,用于吸附所述第一传导筒使其抵触到所述测量管的管壁上,并与所述测量管呈90°夹角。

作为本发明所述消防钢瓶内涂层检测装置的一种可选方案,其中:所述墨筒的内部填充有海绵,用于吸附墨水。

作为本发明所述消防钢瓶内涂层检测装置的一种可选方案,其中:所述承接筒的外表面螺旋张贴有纸带,所述纸带的螺旋方向与所述驱动槽的螺旋方向相反,螺距相同。

作为本发明所述消防钢瓶内涂层检测装置的一种可选方案,其中:所述测量管上开设有贯穿槽,所述贯穿槽的顶部和底部均安装有滑轮,所述拉伸线贯穿于两个滑轮之间。

本发明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该消防钢瓶内涂层检测装置,便于对消防钢瓶内涂层的细微变化进行测量,同时能够反映出消防钢瓶内涂层增厚的具体位置,以及具体位置增厚程度的大小均可一一辨识。

2、该消防钢瓶内涂层检测装置,具体工作时,首先将导向筒嵌在消防钢瓶本体的瓶口处,将第一传导筒绕其与测量管的铰接轴转动,并使得第一传导筒与测量管平行,之后将第一传导筒以及测量管插入导向筒内,倾斜消防钢瓶本体使得消防钢瓶本体内的第一传导筒绕其与测量管的铰接轴转动并吸附在磁铁上,此时第一传导筒与测量管垂直,第一传导筒左侧的传动球抵触在消防钢瓶本体内的涂层上,之后向下运动测量管,此时传动球亦会沿着涂层的表面向下运动,当有部分地区的涂层变厚时,此时传动球会受到压迫,传动球通过传动组件挤压墨筒,墨筒此时向右运动并对压缩弹簧产生挤压,墨筒右侧的纤维笔头会触碰到承接筒的外表面;与此同时,当向下运动测量管时,拉伸线受到拉伸,此时拉伸线会带动卷线筒以及承接筒绕筒转轴转动,此时驱动块亦会在驱动槽内滑动,从而承接筒在绕筒转轴周向转动的同时还会在筒转轴的轴向方向上运动,此时复位弹簧形变,纤维笔头会在承接筒的外表面留下如图中a、c两处所示的划线。

3、该消防钢瓶内涂层检测装置,当传动球因涂层变厚而受到向右的积压时,传动球会向右移动一端距离,传动球向右移动时通过第三传动杆对变速杆产生挤压,变速杆受力会逆时针转动,并且使得变速杆靠近第二传动杆的一端对第二传动杆产生挤压,且由于变速杆靠近第三传动杆的一端距离变速轴的距离小于其另一端距离变速轴的距离,因此,第二传动杆向上移动的距离要大于第三传动杆向右移动的距离,又因为所述第一传动杆与所述第二传动杆相接触的位置设有第一斜面,所述第一斜面与第二传动杆的轴线所形成的锐角为°,所述第二传动杆上开设有第二斜面,所述第二斜面与所述第一斜面相互抵触且平行,因此第一传动杆向右移动的距离与第二传动杆向上移动的距离相同,第一传动杆向右移动并挤压墨筒,使得墨筒右端的纤维笔芯抵触在承接筒上,这种结构能够将涂层厚度的轻微变化变大,从而便于笔芯与承接筒的接触并在其外表面进行标记划线。

4、该消防钢瓶内涂层检测装置,当测量管向下运动时,纤维笔头即可在纸带上形成如图中a、b、c三处所示的划线,其中,b处位置涂层增厚较为明显,又因为承接筒和卷线筒的直径相同,也即测量管向下运动的距离与拉伸线受拉伸所延长的距离相同,人们可以设置当涂层厚度满足要求时,延伸出笔头座最长的纤维笔头会一直与纸带接触,当涂层厚度超标时,其他纤维笔头会继续触碰到纸带上,在不考虑承接筒内驱动槽螺旋间距变化的情况下,延伸出笔头座最长的纤维笔头与纸带接触所形成的线条长度即可代表消防钢瓶本体从上至下的高度,人们只需要观察具体位于何处有其他纤维笔头的划线即可知道消防钢瓶具体哪一部位的涂层厚度不符合要求。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图1中测量管的局部剖切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图2中的局部顶视图。

图4为本发明承接筒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第一传导筒、第二传导筒以及第三传导筒的内部剖切结构示意图。

图中:1、消防钢瓶本体,11、涂层,2、导向筒,3、测量管,31、磁铁,32、贯穿槽,4、筒转轴,41、承接筒,411、驱动槽,42、卷线筒,43、驱动块,44、复位弹簧,45、拉伸线,5、第一传导筒,51、导向块,511、导向槽,52、墨筒,53、连接块,54、压缩弹簧,55、笔头座,551、笔头槽,56、纤维笔头,57、第一传动杆,571、第一斜面,58、调节帽,59、调节弹簧,6、第二传导筒,61、第二传动杆,611、第二斜面,7、第三传导筒,71、变速轴,72、变速杆,73、第三传动杆,74、传动球,8、海绵,9、纸带,10、滑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

本实施例中第一传导筒5为不锈钢筒状结构,请参阅图1-5,一种消防钢瓶内涂层检测装置,包括导向筒2,导向筒2的内部穿设有测量管3,测量管3的底部固定有筒转轴4,筒转轴4的外表面活动套设有承接筒41和卷线筒42,承接筒41与卷线筒42相固定,承接筒41的内腔开设有螺旋状的驱动槽411,筒转轴4上固定有驱动块43,驱动块43嵌入驱动槽411的内部,筒转轴4的外表面还套设有复位弹簧44,复位弹簧44的一端与承接筒41相固定,复位弹簧44的另一端与筒转轴4相固定。

需具体说明的是,导向筒2用于嵌入消防钢瓶本体1的瓶口处,测量管3在导向管内上下伸缩运动时,导向筒2对测量管3起到限制作用,促使其在消防钢瓶本体1的轴向方向上运动。

卷线筒42的直径与承接筒41的直径相同,卷线筒42的外表面固定有拉伸线45,拉伸线45的顶端贯穿测量管3并与导向筒2相固定;测量管3的底部还铰接有划线部件,划线部件包括第一传导筒5,第一传导筒5的内部安装有导向块51,导向块51的内部开设有导向槽511,导向槽511的内部可滑动的穿设有墨筒52,墨筒52的外表面固定有连接块53,连接块53与导向块51通过压缩弹簧54连接,墨筒52的一端通过传动组件连接有传动球74,墨筒52的另一端固定有笔头座55,笔头座55上连接有纤维笔头56,用于向承接筒41上划线。

具体工作时,首先将导向筒2嵌在消防钢瓶本体1的瓶口处,将第一传导筒5绕其与测量管3的铰接轴转动,并使得第一传导筒5与测量管3平行,之后将第一传导筒5以及测量管3插入导向筒2内,倾斜消防钢瓶本体1使得消防钢瓶本体1内的第一传导筒5绕其与测量管3的铰接轴转动并吸附在磁铁31上,此时第一传导筒5与测量管3垂直,第一传导筒5左侧的传动球74抵触在消防钢瓶本体1内的涂层11上,之后向下运动测量管3,此时传动球74亦会沿着涂层11的表面向下运动,当有部分地区的涂层11变厚时,此时传动球74会受到压迫,传动球74通过传动组件挤压墨筒52,墨筒52此时向右运动并对压缩弹簧54产生挤压,墨筒52右侧的纤维笔头56会触碰到承接筒41的外表面;与此同时,当向下运动测量管3时,拉伸线45受到拉伸,此时拉伸线45会带动卷线筒42以及承接筒41绕筒转轴4转动,此时驱动块43亦会在驱动槽411内滑动,从而承接筒41在绕筒转轴4周向转动的同时还会在筒转轴4的轴向方向上运动,此时复位弹簧44形变,纤维笔头56会在承接筒41的外表面留下如图3中a、c两处所示的划线。

传动组件包括第一传动杆57、第二传动杆61变速机构和第三传动杆73,划线筒还包括第二传导筒6和第三传导筒7;第二传导筒6的两端分别与第一传导筒5、第三传导筒7连通且垂直,第三传导筒7与第一传导筒5相互平行,第一传动杆57可滑动的安装于第一传导筒5内,第二传动杆61可滑动的安装于第二传导筒6内,变速机构安装于第三传导筒7内,第三传导筒7内还可滑动的安装有第三传动杆73和传动球74;变速机构包括变速轴71和变速杆72,变速杆72通过变速轴71与第三传导筒7相铰接,第三传动杆73的一端与传动球74相接触,其另一端与变速杆72的端部相接触,用于对变速杆72施压,变速杆72的另一端抵触在第二传动杆61上,用于对第二传动杆61施压,变速杆72靠近第三传动杆73的一端距离变速轴71的距离小于其另一端距离变速轴71的距离,第一传动杆57的一端与墨筒52相抵触,第一传动杆57的另一端与第二传动杆61相抵触,第一传动杆57与第二传动杆61相垂直,第一传动杆57与第二传动杆61相接触的位置设有第一斜面571,第一斜面571与第二传动杆61的轴线所形成的锐角为45°,第二传动杆61上开设有第二斜面611,第二斜面611与第一斜面571相互抵触且平行。

具体的工作原理为,当传动球74因涂层11变厚而受到向右的积压时,传动球74会向右移动一端距离,传动球74向右移动时通过第三传动杆73对变速杆72产生挤压,变速杆72受力会逆时针转动,并且使得变速杆72靠近第二传动杆61的一端对第二传动杆61产生挤压,且由于变速杆72靠近第三传动杆73的一端距离变速轴71的距离小于其另一端距离变速轴71的距离,因此,第二传动杆61向上移动的距离要大于第三传动杆73向右移动的距离,又因为第一传动杆57与第二传动杆61相接触的位置设有第一斜面571,第一斜面571与第二传动杆61的轴线所形成的锐角为45°,第二传动杆61上开设有第二斜面611,第二斜面611与第一斜面571相互抵触且平行,因此第一传动杆57向右移动的距离与第二传动杆61向上移动的距离相同,第一传动杆57向右移动并挤压墨筒52,使得墨筒52右端的纤维笔芯抵触在承接筒41上,这种结构能够将涂层11厚度的轻微变化变大,从而便于笔芯与承接筒41的接触并在其外表面进行标记划线。

笔头座55的内部开设有多个笔头槽551,每个笔头槽551的内部均贯穿有纤维笔头56;每个纤维笔头56上均螺纹连接有调节帽58,调节帽58通过调节弹簧59与笔头座55相连接;其中,纤维笔头56的一端位于墨筒52的内部,笔头的另一端用于触碰承接筒41,每个纤维笔头56延伸出笔头座55的长度各不相同。

由于每个纤维笔头56延伸出笔头座55的长度各不相同,因此随着涂层11厚度的增加会有更多的纤维笔头56触碰到承接筒41的外表面,第一个接触承接筒41的纤维笔头56受到承接筒41的压力会对调节弹簧59进行压缩,并形成如图3中a、b两处所示的划线,便于人们清楚该位置的涂层11最厚,还需说明的是,转动纤维笔头56,使得纤维笔头56相对于调节帽58转动,能够调节每个纤维笔头56延伸出笔头座55的长度,以便于人们根据测量需要来调节。

测量管3上还固定有磁铁31,用于吸附第一传导筒5使其抵触到测量管3的管壁上,并与测量管3呈90°夹角。

墨筒52的内部填充有海绵8,用于吸附墨水,墨水浸入纤维笔头56。

承接筒41的外表面螺旋张贴有纸带9,纸带9的螺旋方向与驱动槽411的螺旋方向相反,螺距相同。

当测量管3向下运动时,纤维笔头56即可在纸带9上形成如图3中a、b、c三处所示的划线,其中,b处位置涂层11增厚较为明显,又因为承接筒41和卷线筒42的直径相同,也即测量管3向下运动的距离与拉伸线45受拉伸所延长的距离相同,人们可以设置当涂层11厚度满足要求时,延伸出笔头座55最长的纤维笔头56会一直与纸带9接触,当涂层11厚度超标时,其他纤维笔头56会继续触碰到纸带9上,在不考虑承接筒41内驱动槽411螺旋间距变化的情况下,延伸出笔头座55最长的纤维笔头56与纸带9接触所形成的线条长度即可代表消防钢瓶本体1从上至下的高度,人们只需要观察具体位于何处有其他纤维笔头56的划线即可知道消防钢瓶具体哪一部位的涂层11厚度不符合要求。

测量管3上开设有贯穿槽32,贯穿槽32的顶部和底部均安装有滑轮10,拉伸线45贯穿于两个滑轮10之间,用于降低拉伸线45与测量管3之间的摩擦力。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