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光源、光度计的校准方法以及校准系统与流程

文档序号:25535271发布日期:2021-06-18 20:28阅读:275来源:国知局
标准光源、光度计的校准方法以及校准系统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测试
技术领域
,具体涉及一种标准光源、光度计的校准方法以及校准系统。
背景技术
:光子是传递电磁相互作用的基本粒子,是一种规范玻色子。光子是电磁辐射的载体,而在量子场论中光子被认为是电磁相互作用的媒介子。与大多数基本粒子相比,光子的静止质量为零,这意味着其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光速。与其他量子一样,光子具有波粒二象性,其能够表现出经典波的折射、干涉、衍射等性质,而光子的粒子性则表现为和物质相互作用,光子只能传递量子化的能量。对可见光而言,单个光子携带的能量约为4×10-19焦耳,这样大小的能量足以激发起眼睛上感光细胞的一个分子,从而引起视觉。除能量以外,光子还具有动量和偏振态,但单个光子没有确定的动量或偏振态。目前,常用的光子检测方法为,通过光度计检测光信号,由于光度计存在最高线性脉冲率,因此在光子流超过最高线性脉冲率之后,会出现光度计内的电子重叠现象,使得线性脉冲率弯曲变化,此时无法检测出真实对应光强的脉冲率,脉冲率的测试值会小于脉冲率的真实值,此时可以采用线性度回归校准的算法由测试值校准得到真实值。然而,在采用线性度回归校准对测试值进行校准时,若光强对应的脉冲率超过20m/s,则不能保证校准的准确率,并且每种类型光度计的电气特性存在不同,无法针对不同类型的光度计进行针对性的校准。技术实现要素: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标准光源、光度计的校准方法以及校准系统,能够利用包括两个发光光源的标准光源对待校准的光度计进行校准测试,即便光强超过一定的脉冲率,仍然能够对光度计进行准确的校准,在一定程度上保证校准的准确率;另外,能够针对不同电气特性的光度计进行针对性的校准,从而能够保证不同电气特性的光度计都均有较好的校准准确率。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标准光源,包括:相互连接的发光电路与控制电路;发光电路包括两个发光光源;控制电路用于根据接收到的控制信号,控制发光电路中的各发光光源发射设定光强度的光线。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光度计的校准方法,包括:单独控制标准光源中的两个发光光源中每个发光光源朝向待校准的光度计发射对应的基准强度的光线,使得光度计的计数值为预设的基准值;基于各发光光源对应的基准强度对光度计进行多轮校准测试,得到光度计的脉冲率的理论值与测试值的对应关系;校准测试的过程包括:控制两个发光光源中一个发光光源朝向光度计发射发射当前测试强度的光线、并控制另一个发光光源朝向光度计发射对应的基准强度的光线,获取光度计的当前测试值;控制一个发光光源朝向光度计发射光线,使得光度计数值为当前测试值,读取一个发光光源发射光线的目标强度,并以目标强度作为当前测试强度对光度计进行下一轮校准测试。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光度计的校准系统,包括:上述的标准光源与校准设备;校准设备分别连接于标准光源以及待校准的光度计;校准设备用于执行上述的光度计的校准方法,利用标准光源对光度计进行校准。本发明相对于现有技术而言,提供了一种用于对光度计进行校准的标准光源,该标准光源包括相互连接的发光电路与控制电路,发光电路中包括两个发光光源,在对光度计进行校准时,控制电路能够根据接收到的控制信号,控制发光电路中的各发光光源发射设定光强度的光线,从而能够利用该标准光源对不同电气特性的光度计分别进行针对性的校准,得到各光度计的脉冲率的理论值与测试值的对应关系,从而能够保证不同电气特性的光度计都均有较好的校准准确率;并且即便光强超过一定的脉冲率,仍然能够对光度计进行准确的校准。在一个实施例中,标准光源还包括分别连接于发光电路与控制电路的供电电路;供电电路用于为发光电路中的发光光源以及控制电路供电。在一个实施例中,发光电路包括第一光源、第一三极管、第一限流电阻、第二光源、第二三极管、第二限流电阻以及信号转换模块;第一光源的第一端连接于供电电源,第一光源的第二端连接于第一三极管的集电极,第二光源的第一端连接于供电电源,第二光源的第二端连接于第二三极管的集电极,信号转换模块的输入端连接于控制电路,信号转换模块的第一输出端连接于第一三极管的基极,信号转换模块的第二输出端连接于第二三极管的基极,第一三极管的发射极通过第一限流电阻连接于参考电势端,第二三极管的发射极通过第二限流电阻连接于参考电势端;控制电路用于根据接收到的控制信号,向信号转换模块发送对应的光源调节信号;信号转换模块用于根据接收到的光源调节信号,输出第一电压信号至第一光源、输出第二电压信号至第二光源。在一个实施例中,信号转换模块包括:运算放大器以及模数转换器;模数转换器的输入端连接于控制电路;模数转换器的第一输出端连接于运算放大器的第一正输入端,模数转换器的第二输出端连接于运算放大器的第二正输入端,运算放大器的第一负输入端连接于第一三极管的发射极,运算放大器的第二负输入端连接于第二三极管的发射极,运算放大器的第一输出端连接于第一三极管的基极,运算放大器的第二输出端连接于第二三极管的基极;控制电路用于根据接收到的控制信号,向模数转换器发送发送对应的光源调节信号;模数转换器用于在接收到光源调节信号后,分别输出对应的模拟电压信号至运算放大器的第一正输入端与第二正输入端;运算放大器用于根据第一正输入端接收到的模拟电压信号,输出第一电压信号至第一光源;运算放大器用于根据第二正输入端接收到的模拟电压信号,输出第二电压信号至第二光源。在一个实施例中,发光电路还包括:双路数字电位器,双路数字电位器中包括第一可调电阻与第二可调电阻;双路数字电位器的输入端连接于控制电路,第一可调电阻与第一限流电阻并联连接,第二可调电阻与第二限流电阻并联连接;双路数字电位器用于在接收到控制电路发送的阻值调整信号时,根据阻值调整信号分别调整第一可调电阻的阻值与第二可调电阻的阻值。在一个实施例中,发光电路还包括:第一模拟开关与第二模拟开关;第一光源的第一端通过第一模拟开关连接于供电电源,第二光源的第一端通过第二模拟开关连接于供电电源;控制电路分别连接于第一模拟开关的控制端以及第二模拟开关的控制端;控制电路用于分别控制第一模拟开关以及第二模拟开关的导通与断开。在一个实施例中,供电电路包括:电池组、升压电路以及第一稳压电路与第二稳压电路;电池组连接于升压电路的输入端,升压电路的输出端分别连接于第一稳压电路与第二稳压电路的输入端,第一稳压电路的输出端与第二稳压电路的输出端分别连接于发光电路与控制电路;升压电路用于将电池组输出的电压信号升压至第一预设电压;第一稳压电路用于将第一预设电压的电压信号稳压至第二预设电压;第一稳压电路用于将第一预设电压的电压信号稳压至第三预设电压。在一个实施例中,控制电路还连接于升压电路的输出端;控制电路用于在升压电路输出的电压信号的电压低于第四预设电压时,控制发光电路中的各发光光源停止发出光线。在一个实施例中,供电电路还包括供电母座以及选择开关;电池组连接于选择开关的第一输入端,供电母座连接于选择开关的第二输入端,选择开关的输出端连接于升压电路,控制电路连接于选择开关的控制端;控制电路还用于控制选择开关的输出端与选择开关的第一输入端或第二输入端导通。在一个实施例中,在以基准强度作为初始测试强度对光度计进行多轮校准测试,得到光度计的脉冲率的理论值与测试值的对应关系之后,还包括:基于理论值与测试值的对应关系,建立相邻测试值之间目标测试值的校准公式,校准公式为:y=(a-b)*(b’-c’)/(b-c)+c’;其中,y表示校准后的理论值,a表示待校准的目标测试值,b表示相邻测试值中一个测试值,c表示相邻测试值中的另一个测试值,c<a<b,b’表示测试值b对应的理论值,c’表示测试值c对应的理论值。在一个实施例中,每轮校准测试的过程中光度计的理论值为:(n+1)*k,k为预设的基准值,n为校准测试的当前轮数。在一个实施例中,标准光源正对光度计,且光度计的光接收直径等于两个发光光源之间的距离的2倍。在一个实施例中,标准光源与光度计之间的距离为(d1/2)*cot(θ/2),其中,d1表示两个发光光源之间的距离,θ表示发光光源的有效发光角度。附图说明图1是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例中的标准光源的方框示意图;图2是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例中的标准光源与光度计以及校准设备的连接示意图;图3与图4是根据本发明第二实施例中的标准光源的方框示意图;图5是根据本发明第二实施例中的标准光源的供电电路的电路结构图;图6是根据本发明第三实施例中的发光电路的示意图;图7是根据本发明第三实施例中的发光电路的电路结构图;图8是根据本发明第三实施例中的控制电路的电路结构图;图9是根据本发明第四实施例中的光度计的校准方法的具体流程图;图10是根据本发明第四实施例中的光度计的校准方法中光度计与标准光源的位置示意图;图11是根据本发明第四实施例中对光度计的多轮校准测试的示意图。具体实施例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以便更清楚理解本发明的目的、特点和优点。应理解的是,附图所示的实施例并不是对本发明范围的限制,而只是为了说明本发明技术方案的实质精神。在下文的描述中,出于说明各种公开的实施例的目的阐述了某些具体细节以提供对各种公开实施例的透彻理解。但是,相关领域技术人员将认识到可在无这些具体细节中的一个或多个细节的情况来实践实施例。在其它情形下,与本申请相关联的熟知的装置、结构和技术可能并未详细地示出或描述从而避免不必要地混淆实施例的描述。除非语境有其它需要,在整个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中,词语“包括”和其变型,诸如“包含”和“具有”应被理解为开放的、包含的含义,即应解释为“包括,但不限于”。在整个说明书中对“一个实施例”或“一实施例”的提及表示结合实施例所描述的特定特点、结构或特征包括于至少一个实施例中。因此,在整个说明书的各个位置“在一个实施例中”或“在一实施例”中的出现无需全都指相同实施例。另外,特定特点、结构或特征可在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以任何方式组合。如该说明书和所附权利要求中所用的单数形式“一”和“”包括复数指代物,除非文中清楚地另外规定。应当指出的是术语“或”通常以其包括“和/或”的含义使用,除非文中清楚地另外规定。在以下描述中,为了清楚展示本发明的结构及工作方式,将借助诸多方向性词语进行描述,但是应当将“前”、“后”、“左”、“右”、“外”、“内”、“向外”、“向内”、“上”、“下”等词语理解为方便用语,而不应当理解为限定性词语。本发明第一实施例涉及一种标准光源,用于对光度计(分光光度计)等光子测量仪器进行校准,光度计例如为采用光电倍增管(photomultipliertube,pmt)的光度计。请参考图1与图2,本实施例中的标准光源10包括:相互连接的发光电路1与控制电路2,发光电路1包括两个发光光源(例如为led光源),本实施例以及之后的实施例中以两个发光光源包括第一光源a和第二光源b为例进行说明。控制电路2用于根据接收到的控制信号,控制发光电路1中的各发光光源发射设定光强度的光线。具体的,在对光度计20进行校准时,控制电路2可以通过有线(例如usb连接线)或无线(蓝牙、wifi)的连接方式与外部的校准设备30(例如为笔记本电脑、手机、平板电脑等)连接,校准设备可以向该控制电路2发送控制信号,控制电路2则基于此控制信号得出第一光源a和第二光源b的发光强度,并控制发光电路1中的第一光源a和第二光源b朝向光度计20发出设定光强度的光线,光度计20能够接收第一光源a和第二光源b发射的光线,校准设备30则可以获取光度计20检测的脉冲率,对光度计20检测的脉冲率进行校准,得到了光度计20的脉冲率的理论值与测试值的对应关系。在图2中,可以将两个发光光源布置在圆形区域,这两个发光光源关于圆心对称,并且将电路部分(包括发光电路与控制电路)布置在方形区域中,从而能够避免输入到发光光源的驱动电流受到自身电路的干扰,并且在电路部分的pcb设计采用黑色的阻焊层,减少非有效光路上的杂散光反射。需要说明的是,图2中仅示意性给出了标准光源10的形状,标准光源10的形状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设置。本实施例相对于现有技术而言,提供了一种用于对光度计进行校准的标准光源,该标准光源包括相互连接的发光电路与控制电路,发光电路中包括两个发光光源,在对光度计进行校准时,控制电路能够根据接收到的控制信号,控制发光电路中的各发光光源发射设定光强度的光线,从而能够利用该标准光源对不同电气特性的光度计分别进行针对性的校准,得到各光度计的脉冲率的理论值与测试值的对应关系,从而能够保证不同电气特性的光度计都均有较好的校准准确率;并且即便光强超过一定的脉冲率,仍然能够对光度计进行准确的校准。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设计一种标准光源,本实施例相对于第一实施例而言,主要区别之处在于:请参考图3,标准光源10还包括:供电电路3,供电电路3分别连接于发光电路1与控制电路2。供电电路3用于为发光电路1中的发光光源以及控制电路2供电。请参考图4与图5,供电电路3包括:电池组31、升压电路32以及第一稳压电路33与第二稳压电路34。其中,电池组31可以由串联的锂电池组成,供电电路3中设置有电池底座,以供锂电池的安装与更换。电池组31连接于升压电路32的输入端,升压电路32的输出端分别连接于第一稳压电路33与第二稳压电路34的输入端,第一稳压电路33的输出端与第二稳压电路34的输出端分别连接于发光电路1与控制电路2。升压电路32用于将电池组31输出的电压信号升压至第一预设电压。第一稳压电路33用于将第一预设电压的电压信号稳压至第二预设电压。第一稳压电路34用于将第一预设电压的电压信号稳压至第三预设电压。在一个例子中,供电电路3还包括:供电母座35以及选择开关36,供电母座35可以为供电接口(例如为usb接口、type-c接口等),供电接口可以通过供电数据线连接到外部的大容量移动电源中,以为标准光源提供长时间的供电;选择开关36则可以是型号为ss-12d02-vg4的滑动开关。电池组31连接于选择开关36的第一输入端,供电母座35连接于选择开关36的第二输入端,选择开关36的输出端连接于升压电路32,控制电路2连接于选择开关36的控制端。控制电路2还用于控制选择开关36的输出端与选择开关36的第一输入端或第二输入端导通。本实施例中,为标准光源提供两种供电方式:分别为标准光源内部的电池组31供电或标准光源外部的移动电源供电。具体的,电池组31与供电母座35分别连接到选择开关36,控制电路2可以通过对选择开关36的导通控制,来控制由电池组31供电或者供电母座35所连接移动电源供电,电池组31和供电母座35所连接移动电源二选一为标准光源提供供电,不能同时供电接入,因此控制电路2还可以利用选择开关36控制标准光源停止工作,即控制选择开关36的输入端与输出端断开,此时发光电路1中的发光电源处于断电状态。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还可以在标准光源上设置选择开关36的机械开关,以供用户手动选择打开或关闭标准光源,并切换标准光源的供电方式。请参考图5,本实施例中,电池组31包括两颗锂电池,升压电路32包括:升压芯片321、电感l1、二极管d1、第一电阻r1、第二电阻r2、第三电阻r3、第四电阻r4以及tvs二极管d2,第一稳压电路33与第二稳压电路34均为用于实现降压稳压目的的低压差线性稳压器(lowdropoutregulator,ldo)。其中,tvs二极管d2用于提供esd防护。电池组31的第一端连接于参考电势端gnd,电池组31的第二端连接于选择开关36的第一输入端,供电母座35的第一端(vbus端口)连接于选择开关36的第二输入端,供电母座35的第二端连接于参考电势端gnd,选择开关36的输出端通过电感l1连接于升压芯片321的输入端in,升压芯片321的输入端in连接于tvs二极管d2的第一端,tvs二极管d2的第二端连接于参考电势端gnd;升压芯片321的用于输出电压开关控制的使能端en通过第一电阻r1连接于选择开关36的输出端,选择开关36的输出端通过滤波电容c1(例如为1uf/25v电容)连接于参考电势端gnd,选择开关36的输出端还通过电感l1连接于二极管d1的第一端,升压芯片321的输出端sw连接于二极管d1的第一端,二极管d2的第二端连接于第二电阻r2的第一端,升压芯片321的用来设定输出电压的负输入端fb连接于第二电阻r2的第二端,升压芯片321的负输入端fb通过串联的第三电阻r3以及第四电阻r4连接于参考电势端gnd,二极管d1的第二端还分别连接于第一稳压电路33的输入端in与第二稳压电路34的输入端in;另外,升压芯片321的空脚nc悬空,升压芯片321的接地引脚gnd、第一稳压电路33的接地引脚gnd以及第二稳压电路34的接地引脚gnd均连接于参考电势端gnd;第一稳压电路33的输出端out以及第二稳压电路34的输出端out均通过滤波电容c1参考电势端gnd(例如为1uf/25v电容)。本实施例中,第二电阻r2、第三电阻r3以及第四电阻r4的阻值与升压芯片321的输入电压的大小与输出电压的大小相关,具体的,以电池组31为标准光源供电为例,电池组31中的单颗锂电池输出电压为3v、升压芯片321的设定的第一预设电压的输出电压为6v为例,两颗输出电压为3v的锂电池串联后的最大输出电压为6v,并且随着锂电池电流消耗,电池组31的输出电压将不断减小,电感l1选用2.2uh/1.55a的电感,升压芯片321的负输入端fb的电压为0.6v时达到稳定,此时设置第二电阻r2为220k欧姆的电阻、第三电阻r3为22.1k欧姆的电阻、第四电阻r4为100欧姆的电阻;当升压芯片321的负输入端fb的电压为0.6v时,升压芯片321的输出端sw输出的电压vdd1=0.6/(22.1+0.1)*(200+22.1+0.1)=6v,即升压电路32将电池组1输出的电压稳定在了6v。第一稳压电路33和第二稳压电路34输出的电压则可以根据需求来设定,以发光电路1和控制电路2所需的供电电压包括5v和3.3v为例,则第一稳压电路33用于将6v的电压信号降压稳压为5v的电压信号vdd2,第二稳压电路33则用于将6v的电压信号降压稳压为3.3v的电压信号vdd3。在一个例子中,以电池组1所提供的输出电压为4v、发光电路1和控制电路2所需的供电电压包括5v和3.3v为例,此时也可以仅设置一个降压稳压电路,由升压电路32将该电池组输出的4v的电压信号升压至5v,升压电路输出的5v电压可以用于为发光电路1和/或控制电路2供电,然后再由降压稳压电路将5v的电压信号降压稳压为3.3v的电压信号,3.3v的电压信号也可以用于为发光电路1和/或控制电路2供电。本实施例相对于第一实施例而言,在标准光源中加入了供电电路,能够为发光电路和控制电路供电,并且提供了一种供电电路的具体电路结构,该供电电路采用了包括升压电路与稳压电路的二级稳压设置,确保了供电电路输出的电压的稳定性,保证了后续对光度计进行校准时的准确性。本发明第三实施例涉及一种标准光源,本实施例相对于第二实施例而言,主要区别之处在于:本实施例提供了标准光源中发光电路的一种具体电路结构。请参考图6,发光电路1包括第一光源a(即leda)、第一三极管npn1、第一限流电阻ra、第二光源b(即ledb)、第二三极管npn2、第二限流电阻rb以及信号转换模块11。第一光源a的第一端连接于供电电源,第一光源a的第二端连接于第一三极管npn1的集电极,第二光源b的第一端连接于供电电源,第二光源的第二端b连接于第二三极管npn2的集电极,信号转换模块11的输入端连接于控制电路2,信号转换模块11的第一输出端连接于第一三极管npn1的基极,信号转换模块11的第二输出端连接于第二三极管npn2的基极,第一三极管npn1的发射极通过第一限流电阻ra连接于参考电势端gnd,第二三极管npn2的发射极通过第二限流电阻rb连接于参考电势端gnd。其中,当标准光源包括第二实施例中的供电电路3时,则该供电电源即为供电电路3,本实施例以及之后的实施例中均以供电电源即为第二实施例中的供电电路3为例进行说明。在一个例子中,发光电路1还包括:第一模拟开关12与第二模拟开关13,第一光源a的第一端通过第一模拟开关12连接于供电电源,第二光源b的第一端通过第二模拟开关13连接于供电电源,即供电电路3通过第一模拟开关12连接于第一光源a的第一端,供电电路3通过第二模拟开关13连接于第二光源b的第一端;控制电路2分别连接于第一模拟开关12的控制端以及第二模拟开关13的控制端。控制电路2用于分别控制第一模拟开关12以及第二模拟开关13的导通与断开。在一个例子中,发光电路1还包括:双路数字电位器14,双路数字电位器14中包括第一可调电阻与第二可调电阻;双路数字电位器14的输入端连接于控制电路2,第一可调电阻与第一限流电阻ra并联连接,第二可调电阻与第二限流电阻rb并联连接。双路数字电位器14用于在接收到控制电路2发送的阻值调整信号时,根据阻值调整信号分别调整第一可调电阻的阻值与第二可调电阻的阻值。本实施例中,信号转换模块11包括:运算放大器111以及模数转换器112。模数转换器112的输入端连接于控制电路2;模数转换器112的第一输出端连接于运算放大器111的第一正输入端,模数转换器112的第二输出端连接于运算放大器111的第二正输入端,运算放大器111的第一负输入端连接于第一三极管npn1的发射极,运算放大器111的第二负输入端连接于第二三极管npn2的发射极,运算放大器111的第一输出端连接于第一三极管npn1的基极,运算放大器111的第二输出端连接于第二三极管npn2的基极。控制电路2用于根据接收到的控制信号,向模数转换器112发送对应的光源调节信号;模数转换器112用于在接收到光源调节信号后,分别输出对应的模拟电压信号至运算放大器111的第一正输入端与第二正输入端。运算放大器111用于根据第一正输入端接收到的模拟电压信号,输出第一电压信号至第一光源a。运算放大器111用于根据第二正输入端接收到的模拟电压信号,输出第二电压信号至第二光源b。下面以图7的发光电路1为例进行详细说明。第一模拟开关12和第二模拟开关13均为bl1551型号的模拟开关,bl1551型号的模拟开关的供电电压为5v,第一模拟开关12和第二模拟开关13的使能端enb(即控制端)连接于控制电路2,使能端enb用于接收控制电路2发送的用于控制第一光源a的通断的使能信号leda_en,第一模拟开关12的输入端a1与供电端vcc连接到供电电路3中第一稳压电路33输出的电压信号vdd2,第一模拟开关12的输入端a2悬空,第一模拟开关12的输出端b连接于第一光源a的第一端(即leda的阳极),leda的阴极连接于第一三极管npn1的集电极,第一模拟开关12的接地端gnd连接于参考电势端gnd;第二模拟开关13的各个管脚的连接方式与第一模拟开关12类似,在此不再赘述,主要不同之处在于:第二模拟开关13的输出端b连接于第二光源b的第一端(即ledb的阳极),ledb的阴极连接于第二三极管npn2的集电极,第二模拟开关13的使能端enb用于接收控制电路2发送的用于控制第二光源b的通断的使能信号ledb_en。另外,第一模拟开关12和第二模拟开关13的输出端均通过滤波电容c1连接于参考电势端gnd。数模转换器112采用5v的供电电压,其供电管脚vdd与参考电压管脚vref均连接于供电电路3中第一稳压电路33输出的电压信号vdd2,数模转换器112的第一输出端口outa连接于运算放大器111的第一正相输入端ina+,数模转换器112的第二输出端口outb连接于运算放大器111的第二正相输入端inb+,数模转换器112的时钟信号输入端sclk连接于控制电路2,用于接收控制电路2输入的时钟信号dac_sclk,数模转换器112的输入信号输入端din连接于控制电路2,用于接收控制电路2输入的数据输入信号dac_din,数模转换器112的帧同步输入端sync连接于控制电路2,用于接收控制电路2输入的帧同步信号dac_sync,即控制电路2输入到数模转换器112的光源调节信号包括:时钟信号dac_sclk、数据输入信号dac_din以及帧同步信号dac_sync,数据输入信号dac_din可以为用于对光源亮度进行调控的控制命令,控制电路2在时钟信号dac_sclk与帧同步信号dac_sync的控制下将控制命令输入到数模转换器112,从而数模转换器112可以分别从第一输出端outa与第二输出端outb输出转换后的模拟电压信号。另外,数模转换器112的接地端gnd连接于参考电势端gnd。运算放大器111采用5v供电,其正的电压输入端v+连接于第一稳压电路33输出的电压信号vdd2,负的电压输入端v-连接于参考电势端gnd,运算放大器111的第一正相输入端ina+连接于数模转换器112的第一输出端口outa,运算放大器111的第一负相输入端ina-连接在第一限流电阻ra的第一端与第一三极管npn1的发射极之间,运算放大器的第一输出端outa连接于第一三极管npn1的基极;运算放大器111的第二正相输入端inb+连接于数模转换器112的第二输出端口outb,运算放大器111的第二负相输入端inb-连接在第二限流电阻rb的第一端与第二三极管npn2的发射极之间,运算放大器111的第二输出端outb连接于第二三极管npn2的基极。另外,运算放大器111的第一负相输入端ina-、第一输出端outa、第二负相输入端inb-以及第二输出端outb端均连接有有一个保护电阻rx,用于在运算放大器111的输出短路时,起到保护电路的作用,保证了电路的稳定性。双路数字电位器14采用3.3v供电,其供电端vdd连接于第二稳压电路34输出的电压信号vdd3,接地端口vss连接于参考电势端gnd,双路数字电位14中包括两个电位器,这两个电位器分别形成了第一可调电阻与第二可调电阻,端口pa0与端口pb0为第一可调电阻的两端、端口pw0为第一可调电阻的抽头接头,端口pa1与端口pb1为第二可调电阻的两端、端口pw1为第二可调电阻的抽头接头,端口pw0与端口pa0分别连接于第一限流电阻ra的两端,端口pw1与端口pa1分别连接于第二限流电阻rb的两端,端口pb0、端口pb1分别悬空;第一限流电阻ra的第一端连接于第一三极管npn1的发射极,第一限流电阻ra的第二端连接于参考电势端gnd,第二限流电阻rb的第一端连接于第二三极管npn2的发射极,第二限流电阻rb的第二端连接于参考电势端gnd;端口rs连接于控制电路2,用于接收控制电路2输入的spi_rs复位信号,端口shdn连接于控制电路2,用于接收控制电路2输入的spi_shdn关断信号,端口cs连接于控制电路2,用于接收控制电路2输入的spi_cs片选信号,端口sck连接于控制电路2,用于接收控制电路2输入的spi_clk时钟信号,端口so连接于控制电路2,用于向控制电路2输出spi_miso菊花链数据,端口si连接于控制电路2,用于接收控制电路2输入的spi_mosi串行数据信号,控制电路2向双路数字电路器14输出的阻值调整信号包括spi_rs复位信号、spi_shdn关断信号、spi_cs片选信号、串行数据信号。以第一光源leda为例,运算放大器111的输出端outa输出的电压信号在通过第一三极管npn1时使得基级和发射级导通,从而集电极的电流也导通流过第一限流电阻ra,经过了第一限流电阻ra的电压信号输入到了运算放大器111的第一负相输入端ina-,从而形成了一个环路,当第一负相输入端ina-接收到的电压与第一正相输入端ina+接收到的电压不相等时,运算放大器111会对输出端outa输出的电压进行调整,使得二者的电压相等,从而能够维持环路中电流的恒定,实现了经第一限流电阻ra的恒流控制,即实现了当leda的供电电压和电路特性发生偏移时流经第一光源leda的恒流控制。流经第二光源ledb的电流的恒流控制与第一光源leda类似,在此不再赘述。本实施例实现了第一光源leda与第二光源ledb的低光、高光的两个级别的数字可控。下面以第一光源leda为例进行详细说明,利用第一限流电阻ra分别对第一光源leda进行低光发光控制,并且第一限流电阻ra并联于双路数字电路器14的第一可调电阻,从而能够通过对第一可调电阻阻值的调整,对并联后的电阻进行调整,减小第一光源leda中限流电阻的大小,提供了流经第一光源leda的驱动电流,从而实现了第一光源leda高光发光控制;其中可以设置双路数字电路器14的第一可调电阻所对应的电位器的电阻值调节范围为100k,抽头数为256,此时第一可调电阻的电阻调节间隔为390.625欧姆,配合数模转换器16位输出模拟电压调节精度,可以实现第一光源leda发射高光的驱动电流的高精度控制。另外,控制电路2通过对双路数字电路器14的shdn管脚的控制,实现对第一限流电阻ra与第一可调电阻的并联控制、第二限流电阻rb与第二可调电阻的并联控制,当双路数字电路器14的shdn管脚接收到的输入有效时,第一限流电阻ra与第一可调电阻并联、第二限流电阻rb与第二可调电阻并联;反之,当双路数字电路器14的shdn管脚接收到的输入无效时,第一限流电阻ra与第一可调电阻并联关系断开、仅第一限流电阻ra有效,第二限流电阻rb与第二可调电阻并联关系断开、仅第二限流电阻rb有效。其中,控制电路2可以在每次上电时对双路数字电路器14进行复位。请参考图8,本实施例中的控制电路2可以采用低功耗处理器芯片,例如stm32l031k6t6型号的处理器芯片,该处理器芯片中集成有8mhz晶振,能够满足控制时的时序要求,并且可以采用其内部集成的1kb的eeprom,能够在断电时保存数据,从而无需外接eeprom芯片。处理器芯片采用3.3v供电,其供电端vdd连接于第二稳压电路34输出的电压信号vdd3,接地端口vss连接于参考电势端gnd,其中,供电端vdd还可以通过滤波电容连接于参考电势端gnd。处理器芯片的boot0管脚和boot1管脚均通过下拉电阻ry连接到参考电势端gnd,从而能够在处理器芯片上电后,从内部的flash选择程序;处理器芯片的程序下载接口包括信号线swclk和swdio,信号线swclk和swdio连接到4管脚的xh型号插座,xh型号插座的另外两个管脚分别连接于第二稳压电路34输出的电压信号vdd3与参考电势端gnd。处理器芯片用于控制数模转换器112的三个管脚为ft类型的管脚(耐压可设置为5v),分别为管脚pb6、管脚pb5以及管脚pb4,这三个管脚分别输出时钟信号dac_sclk、数据输入信号dac_din以及帧同步信号dac_sync,另外这三个管脚通过上拉电阻rs上拉到5v,即连接于第一稳压电路33输出的电压信号vdd2,并且将这三个管脚配置为开漏,以作为与5v供电的数模转换器112的通讯接口。其中处理器芯片可以通过软件来模拟时序,来对数模转换器112输出的模拟电压进行控制。处理器芯片用于控制双路数字电路器14的spi通讯总线部分中,管脚pa4用于输出spi_cs片选信号到双路数字电路器14的端口cs,管脚pa5用于输出spi_clk时钟信号到双路数字电路器14的端口sck,管脚pa6接收双路数字电路器14的端口so输出的spi_miso菊花链数据,管脚pa7用于输出spi_mosi串行数据信号到双路数字电路器14的端口si,管脚pa11用于输出spi_shdn关断信号到双路数字电路器14的端口shdn,管脚pa12用于输出spi_rs复位信号到双路数字电路器14的端口rs;管脚pa15用于输出leda_en使能信号到第一模拟开关12的使能端enb,以控制第一光源leda的上电或者断电,管脚pa8用于输出ledb_en使能信号到第二模拟开关13的使能端enb,以控制第二光源ledb的上电或者断电。另外,处理器芯片上未使用的多个管脚悬空,包括:管脚osc_in、管脚osc_out、管脚nrst管脚pb6、管脚pb7、管脚pb0、管脚p10、管脚pa9。处理器芯片的低功耗的串行接口管脚pa2和管脚pa3可分别通过电阻rz连接到4管脚的xh型号插座,xh型号插座的另外两个管脚分别连接于第二稳压电路34输出的电压信号vdd3与参考电势端gnd,xh型号插座通过保险丝s连接到vdd3,该xh型号插座可以向外部提供不超过0.5a电流的3.3v供电。处理器芯片的管脚pa1连接有工作指示灯ledc,工作指示灯ledc通过电阻ro连接于参考电势端,工作指示灯ledc的阳极连接于管脚pa1,在处理器芯片上的管脚pa1上输出3.3v的电压时ledc发光,在处理器芯片上的管脚pa1上输出0v的电压时ledc关断不发光;其中,处理器芯片可以设置在上电后,点亮ledc五秒作为正常工作指示,五秒后ledc关断不发光。在一个例子中,控制电路2还连接于升压电路32的输出端,从而控制电路2在升压电路32输出的电压信号的电压低于第四预设电压时,控制发光电路1中的各发光光源停止发出光线。具体的,图8的处理器芯片的模数转换管脚pa0通过分压电阻网络连接到升压电路32的输出端,图8中以电阻网络包括两个电阻rp为例,升压电路32输出的电压经过分压电阻输入到处理器芯片的管脚pa0,处理器芯片则可以通过管脚pa0检测升压电路32输出的电压,以升压电路32输出的电压为6v为例,则可以设置第四预设电压为5.2v,处理器芯片在检测到升压电路32输出的电压降低到5.2时,说明标准光源供电电压不足,关闭两个发光光源,并通过串口输出告警信号,以避免因两个发光光源发光强度不足影响光度计的校准结果。本发明第四实施例涉及一种光度计的校准方法,应用于校准设备(例如为笔记本电脑、手机、平板电脑等),请参考图2,在对光度计20进行校准时,校准设备30可以采用有线(例如usb连接线)或无线(蓝牙、wifi)的连接方式与标准光源10进行连接,并且校准设备30连接于待校准的光度计20,校准设备30可以采用本实施例的光度计的校准方法对光度计20进行校准。其中,标准光源10可以为第一至第三实施例中任一项的标准光源。本实施例的光度计的校准方法的具体流程如图9所示。步骤101,单独控制标准光源中的两个发光光源中每个发光光源朝向待校准的光度计发射对应的基准强度的光线,使得光度计的计数值为预设的基准值。步骤102,基于各发光光源对应的基准强度对光度计进行多轮校准测试,得到光度计的脉冲率的理论值与测试值的对应关系。步骤103,控制两个发光光源中一个发光光源朝向光度计发射发射当前测试强度的光线、并控制另一个发光光源朝向光度计发射对应的基准强度的光线,获取光度计的当前测试值。步骤104,控制一个发光光源朝向光度计发射光线,使得光度计数值为当前测试值,读取一个发光光源发射光线的目标强度,并以目标强度作为当前测试强度对光度计进行下一轮校准测试。在一个例子中,步骤105之后,还包括:步骤105,基于理论值与测试值的对应关系,建立相邻测试值之间目标测试值的校准公式,校准公式为:y=(a-b)*(b’-c’)/(b-c)+c’;其中,y表示校准后的理论值,a表示待校准的目标测试值,b表示相邻测试值中一个测试值,c表示相邻测试值中的另一个测试值,c<a<b,b’表示测试值b对应的理论值,c’表示测试值c对应的理论值。请参考图10,为测试时标准光源10与光度计20的一种摆放位置,标准光源10的第一光源a(leda)和第二光源b(ledb)正对光度计20,并且光度计20的光接收直径d3等于两个发光光源之间的距离d1的2倍,即第一光源a和第二光源b之间线段的中垂线经过与光度计20的光接收直径d3的中点,其中光度计20的光接收直径可以为光度计20的光阴极的直径或者光度计20的光阴极前设置的透镜的直径。本实施例中,以θ表示发光光源(即第一光源a和第二光源b)的有效发光角度,则标准光源10与光度计20之间的距离d2=(d1/2)*cot(θ/2)。举例来说,发光光源的有效发光角度θ为30度,光度计20的光接收直径d3为22mm,则d1=11mm,d2=20.5mm;光度计20的光接收直径d3为8mm,则d1=4mm,d2=7.5mm。其中,标准光源10中的两个发光光源可以采用通孔直插式的led光源,并通过浮高焊接到发光电路1的管脚上,从而便于对距离d2进行调整。下面结合图10与图11对光度计20的校准过程进行详细说明。本实施例中,预先对光度计20进行基本校准,使其在1m/s的脉冲率下保持线性,然后设置基准值,基准值可以为1m/s内的任意脉冲率,例如为1m/s、500k/s、200k/s、100k/s等,本实施例以基准值为1m/s为例进行说明。校准设备30单独控制标准光源10中的leda发射光线,并调节leda发射光线的强度,直至光度计20的计数值为预设的基准值1m/s,此时的leda发射光线的强度即为leda的基准强度a1;同理,校准设备30单独控制ledb发射光线,直至光度计20的计数值为预设的基准值1m/s,此时的leda发射光线的强度即为ledb的基准强度b1。开始校准测试,每轮校准测试的过程中光度计的理论值为:(n+1)*k,k为预设的基准值,n为校准测试的当前轮数。在第一轮校准测试中,校准设备30控制leda发射当前测试强度(初始的测试强度为leda的基准强度a1)的光线,并控制ledb发射强度b1的光线,此时光度计20脉冲率的理论值为2m/s,但是由于光子重叠现象引起的非线性问题,光度计20脉冲率的测试值x2<2m/s,由此可得光度计的脉冲率的理论值2m/s对应于测试值为x2;然后校准设备30控制leda朝向光度计发射光线,并调节leda发射光线的强度,直至光度计20脉冲率的计数值为x2,并读取此时leda的发光强度a2,并将发光强度a2设置为第二轮测试的测试强度,并以发光强度a2为当前测试强度对光度计20进行第二轮的校准测试。在第二轮校准测试中,校准设备30控制leda发射测试强度a2的光线,并控制ledb发射强度b1的光线,此时光度计20脉冲率的理论值为3m/s,光度计20脉冲率的测试值为x3,由此可得光度计的脉冲率的理论值3m/s对应于测试值为x3;然后校准设备30控制leda朝向光度计发射光线,并调节leda发射光线的强度,直至光度计20脉冲率的计数值为x3,并读取此时leda的发光强度a3,并将发光强度a3设置为第三轮测试的测试强度,并以发光强度a3为当前测试强度对光度计20进行第三轮的校准测试。重复上述过程进行多轮校准测试,在第n轮校准测试中,在校准设备30控制leda发射测试强度an的光线,并控制ledb发射强度b1的光线,此时光度计20脉冲率的理论值为(n+1)m/s,光度计20脉冲率的测试值为x(n+1),由此可得光度计的脉冲率的理论值(n+1)m/s对应于测试值为x(n+1),然后校准设备30控制leda朝向光度计发射光线,并调节leda发射光线的强度,直至光度计20脉冲率的计数值为x(n+1),并读取此时leda的发光强度a(n+1),并将发光强度a(n+1)设置为第三轮测试的测试强度,并以发光强度a(n+1)为当前测试强度对光度计20进行第(n+1)轮的校准测试。基于此,能够得到每轮测试中光度计20脉冲率的理论值与测试值的对应关系,具体参见下表1,为光度计20脉冲率的理论值与测试值的对应关系表。leda发光强度ledb发光强度真实值测试值a101m/s1m/s0b11m/s1m/sa1b12m/sx2a202m/sx2a2b13m/sx3a303m/sx3a3b14m/sx4………………a19019x19a19b120m/sx20……………………anb1(n+1)m/sx(n+1)……………………基于上表能够得到光度计20的每个测试值所对应的理论值,当光度计20的测试值a不在上表中时,则测试值a为待校准的目标测试值,获取与该测试值a相邻的两个测试值,用b表示相邻测试值中一个测试值,c表示相邻测试值中的另一个测试值,c<a<b,b’表示测试值b对应的理论值,c’表示测试值c对应的理论值,则测试值a对应的理论值y=(a-b)*(b’-c’)/(b-c)+c’。由此,在后续光度计20的使用过程中,读取光度计20脉冲率的计数值l后,可以先查找上表1,判断计数值l是否在上表中,如果计数值l在上表中,从而能够直接从表1读取该计数值所对应的理论值;如果计数值l不在上表中,则在上表1获取计数值l相邻的两个测试值,并基于上述的公式y=(l-b)*(b’-c’)/(b-c)+c’,计算该计数值l对应的理论值y。本实施例相对于现有技术而言,提供了一种对光度计进行校准测试的方法,单独控制标准光源中的两个发光光源中每个发光光源朝向待校准的光度计发射对应的基准强度的光线,使得光度计的计数值为预设的基准值,然后基于各发光光源对应的基准强度对光度计进行多轮校准测试,在校准测试的过程中,首先控制两个发光光源中一个发光光源朝向光度计发射发射当前测试强度的光线、并控制另一个发光光源朝向光度计发射对应的基准强度的光线,获取光度计的当前测试值;然后控制一个发光光源朝向光度计发射光线,使得光度计数值为当前测试值,读取一个发光光源发射光线的目标强度,并以目标强度作为当前测试强度对光度计进行下一轮校准测试,重复此过程中完成多轮校准测试,得到光度计的脉冲率的理论值与测试值的对应关系。即能够利用包括两个发光光源的标准光源对待校准的光度计进行校准测试,即便光强超过一定的脉冲率,仍然能够对光度计进行准确的校准,在一定程度上保证校准的准确率;另外,能够针对不同电气特性的光度计进行针对性的校准,从而能够保证不同电气特性的光度计都均有较好的校准准确率。本发明第五实施例涉及一种光度计的校准系统,请参考图2,光度计的校准系统包括第一至第三实施例中任一项的标准光源10与校准设备30(例如为笔记本电脑、手机、平板电脑等),在对光度计20进行校准时,校准设备30可以采用有线(例如usb连接线)或无线(蓝牙、wifi)的连接方式与标准光源10进行连接,并且校准设备30连接于待校准的光度计20,校准设备30可以采用第四实施例的光度计的校准方法对光度计20进行校准。以上已详细描述了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但应理解到,若需要,能修改实施例的方面来采用各种专利、申请和出版物的方面、特征和构思来提供另外的实施例。考虑到上文的详细描述,能对实施例做出这些和其它变化。一般而言,在权利要求中,所用的术语不应被认为限制在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中公开的具体实施例,而是应被理解为包括所有可能的实施例连同这些权利要求所享有的全部等同范围。当前第1页12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