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UPLC-MS/MS法检测微生物聚集体群感效应分子的方法

文档序号:25537729发布日期:2021-06-18 20:32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uplc-ms/ms法检测微生物聚集体群感效应分子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

(1)样品前处理

收集样品双蒸水洗涤后,加入乙二胺四乙酸四钠,然后进行超声处理;

(2)uplc-ms/ms检测

将步骤(1)处理后的样品加入uplc-ms/ms中,梯度洗脱;所用的色谱柱为c18柱;

色谱条件包括:进样量10~20μl;流速0.1~0.3ml/min;分析时间8~12min;最大柱压580~620bar;柱温32~38℃;

洗脱条件包括:用a相液体和b相液体进行洗脱,所述的a相液体为含有4~6mmoi/l乙酸铵和0.08~0.12%(v/v)甲酸的乙腈溶液;所述的b相液体为含有4~6mmoi/l乙酸铵和0.08~0.12%(v/v)甲酸的水溶液;

(3)微生物聚集体群感效应分子的检测

根据步骤(2)uplc-ms/ms的检测结果,对样品中群感效应分子3-o-c6-hsl、3-o-c8-hsl、3-o-c10-hsl、3-o-c12-hsl、c6-hsl、c8-hsl、c10-hsl、c12-hsl进行定性和/或定量判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步骤(1)中,所述乙二胺四乙酸四钠的终浓度为1~5mmol/l。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步骤(1)中,所述超声处理的条件包括:超声功率500~800w,工作4~6秒,间歇4~6秒,工作时间10~15min;超声时体系温度稳定控制在80℃~100℃。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步骤(2)中,梯度洗脱参数:0min,a相达到设定的比例50%;0~3.0min,两种流动相均速变化使a相在40%~60%;3.0~6.0min,a相为60%~80%;6.0~10min,a相为80%~100%;10.0~12.0min,a相为100%~50%;上述均为体积百分比。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该方法还包括建立所述群感效应分子的标准曲线,根据标准曲线对样品中群感效应分子进行定性和/或定量判断。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中,用于建立标准曲线的群感效应分子标准品的浓度分别为1000μg/l、500μg/l、100μg/l、50μg/l、10μg/l、1μg/l。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中,针对所述群感效应分子的标准曲线方程分别为:

3-o-c6-hsl:y=190.95x+1754.2,r2=0.9988

3-o-c8-hsl:y=571.78x+8066.6,r2=0.9965

3-o-c10-hsl:y=63.049x-649.78,r2=0.9992

3-o-c12-hsl:y=40.461x-79.201,r2=0.9992

c6-hsl:y=271.51x+5984.8,r2=0.9958

c8-hsl:y=142.53x+560.53,r2=0.9991

c10-hsl:y=111.39x+525.96,r2=0.9986

c12-hsl:y=59.515x+448.85,r2=0.9965。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群感效应分子的出峰时间和保留时间分别为:

3-o-c6-hsl:出峰时间0.431min,保留时间0.621min;

3-o-c8-hsl:出峰时间1.094min,保留时间1.455min;

3-o-c10-hsl:出峰时间0.458min,保留时间4.744min;

3-o-c12-hsl:出峰时间5.571min,保留时间5.737min;

c6-hsl:出峰时间0.756min,保留时间1.006min;

c8-hsl:出峰时间4.06min,保留时间4.293min;

c10-hsl:出峰时间5.504min,保留时间5.603min;

c12-hsl:出峰时间6.334min,保留时间6.443min。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样品为颗粒污泥或生物膜。


技术总结
本发明属于污水生物检测领域,涉及一种UPLC‑MS/MS法检测微生物聚集体群感效应分子的方法。该方法包括:(1)样品前处理:收集样品双蒸水洗涤后,加入乙二胺四乙酸四钠,然后进行超声处理;(2)UPLC‑MS/MS检测:将步骤(1)处理后的样品加入UPLC‑MS/MS中,梯度洗脱;所用的色谱柱为C18柱;色谱条件包括:进样量10~20μL;流速0.1~0.3mL/min;分析时间8~12min;最大柱压580~620bar;柱温32~38℃;(3)微生物聚集体群感效应分子的检测:根据步骤(2)UPLC‑MS/MS的检测结果,对样品中群感效应分子进行定性和/或定量判断。本方法具有准确性和灵敏度高的特点,且操作简便,是一种群感效应分子的微量检测方法。

技术研发人员:王尚;王景峰;赵辰;李辰宇;薛斌;张曦;杨晓波;邱志刚;谌志强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军事科学院军事医学研究院环境医学与作业医学研究所
技术研发日:2021.02.08
技术公布日:2021.06.18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