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功能一体化监测柱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307838发布日期:2022-08-30 22:09阅读:29来源:国知局
一种多功能一体化监测柱的制作方法
一种多功能一体化监测柱
1.技术领域
2.本发明涉及安全监测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多功能一体化监测柱。
3.

背景技术:

4.随着现在智能化安全监测系统在各行各业的大力推广,各行业对各种监测传感器的安装基础没有全面周到的考虑,做出的项目成果要么外观不美观,要么不牢固,达不到项目验收的理想标准,自动化安全监测传感器的安装一般包括水利大坝安全监测、公路道路边坡变形观测、山体滑坡位移监测、地表沉降观测、矿山变形监测、油田采空区沉降观测、尾矿库变形监测、地质灾害安全监测等方向,与之与相关的前端传感器器包括位移、渗压、水位、气象、水质等传感器,这些精密的前端传感器设备与其他设备安装不同,都是在野外需要监测的目标现场,有些位置交通不便,不利于建筑材料的运输;大部分的施工位置在斜坡,不便于混凝土的浇筑;有些位置没有电力网络,不方便电力和网络部署;有些位置在水源附近,潮气重,要考虑电子设备的防潮情况;有些位置在野外,设备无人值守,需要考虑防盗。
5.目前相关的安装工艺一般有两种:一种是直接用混凝土浇筑观测立柱,这种方法需要进行混凝土浇筑作业,地上立柱部分需要支模,现场情况复杂有的在斜坡或者道路交通不便,不利于施工的铺开,也保证不了人工的安全。另外浇筑后的混凝土立柱外观及走线不美观,不能做到一体化,随着时间的推移,外表容易风化,需要定期维护。
6.还一种是用dn100的路灯杆定制的立柱,虽然这种立柱安装简易,但是不能起到稳定的效果,安装高度一定的情况下,大风天气会有一定幅度的摇晃,对监测解算有影响,这种立柱直径较细,设备的安装只能安装在柱体外挂箱体内,裸露的箱体在野外也不能有效的防止人为破坏和盗窃。
7.从而现有的监测柱在使用过程中,由于周边自然环境和外力影响,其稳固定较低,在大风大雨雪自然环境下以及外力碰撞,易出现倾倒,导致监测设备和传感器出现故障,同时也无法将监测设备和传感器部件安装在监测柱内部,导致监测设备和传感器部件得不到有效防护,且易出现偷盗现象。
8.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多功能一体化监测柱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9.

技术实现要素:

10.本发明提供一种多功能一体化监测柱,解决了现有的监测柱在使用过程中,稳固定较低,导致监测设备和传感器部件得不到有效防护,且易出现偷盗现象的问题。
11.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的多功能一体化监测柱,包括:安装座,所述安
装座顶部的中心处通过紧固螺栓栓接有底座,所述底座顶部的中心处焊接有柱体,所述柱体的内腔栓接有设备保护箱,所述柱体正面的顶部铰接有边门,所述柱体正面的底部铰接有检修口,所述柱体顶部的中心处开设有中心连接开孔,所述中心连接开孔远离柱体的一侧通过连接件栓接有对中器本体,所述柱体四周的底部均焊接有紧固座,所述柱体和安装座相向的四周均设置有紧固机构,所述柱体的顶部设置有供电预警机构。
12.优选的,所述紧固机构包括螺纹筒、螺纹杆、拧紧头、内六角凹槽、调节座、钢丝绳和预埋件,所述紧固座的内腔嵌设有螺纹筒,所述螺纹筒的内腔螺纹连接有螺纹杆,所述螺纹杆的顶部一体成型有拧紧头,所述拧紧头的内腔开设有内六角凹槽,所述螺纹杆的底部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调节座,所述调节座的底部系设有钢丝绳,所述钢丝绳远离调节座的一侧系设有预埋件,所述预埋件远离钢丝绳的一侧贯穿至安装座的内腔,所述预埋件的表面与安装座的内腔栓接。
13.优选的,所述供电预警机构包括太阳能电板、支撑座和频闪警示灯,所述柱体两侧的顶部均栓接有固定件,且固定件的外侧栓接有太阳能电板,所述太阳能电板沿柱体的中心处呈对称倾斜状态分布,所述柱体两侧的顶部均栓接有支撑座,所述支撑座的外侧栓接有频闪警示灯,所述频闪警示灯位于太阳能电板的上方。
14.优选的,所述钢丝绳和预埋件沿柱体的中心处呈三角形状态分布,所述柱体四周的底部均栓接有滑座,所述滑座的内腔竖向开设有滑槽,所述滑槽的内腔滑动连接有滑块,所述滑块的外侧与调节座的内侧栓接。
15.优选的,所述滑块的底部栓接有限位弹簧,所述限位弹簧的底部与滑槽内腔的底部栓接。
16.优选的,所述柱体四周的底部均栓接有定位座,所述定位座位于紧固座的上方,所述定位座内腔的外侧从上至下依次开设有定位孔,所述拧紧头内腔的四周均开设有贯穿孔,所述贯穿孔的内腔穿设有定位螺栓,所述定位螺栓远离贯穿孔的一侧与定位孔的内腔螺纹连接。
17.优选的,所述柱体内腔的顶部为实心结构,所述柱体内腔的底部为空心结构,所述柱体的表面镀设有镀锌防护层,所述柱体顶部的左侧开设有与对中器本体配合使用的无线电缆线开孔,所述柱体顶部的右侧开设有与对中器本体配合使用的避雷引线开孔。
18.优选的,所述边门的中心处环形套设有卡箍,所述卡箍的内腔分别与柱体和边门的表面贴合。
19.与相关技术相比较,本发明提供的多功能一体化监测柱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发明提供一种多功能一体化监测柱,1、本发明通过螺纹筒、螺纹杆、拧紧头、内六角凹槽、调节座、钢丝绳和预埋件的配合,可对柱体和安装座四周进行拉紧稳固处理,利用安装座作为稳固支点,三根钢丝绳对柱体四周进行紧固拉紧,从而提高柱体的抗风抗雨雪性能,同时也有效增强柱体的防碰撞受力强度,从而满足监测柱在极端恶劣天气下的稳固支撑需求,通过柱体内部走线以及设备保护箱安装在柱体内腔,从而对监测设备和传感器进行有效防护,也对设备保护箱起到防潮、防沙尘以及防腐蚀的效果,延长设备保护箱的使用寿命,通过两块太阳能电板的配合,可将太阳能转换为电能为柱体用电设备进行供电处理,节约监测柱的整体用电资源,通过支撑座和频闪警示灯,可对过往车辆和人员进行频闪警示,增强柱体的整体警示防撞效果;
2、本发明通过钢丝绳和预埋件沿柱体的中心处呈三角形状态分布,根据三角形具有稳定性原理,增强柱体和安装座之间的整体稳固效果,提高柱体不同方位的防护性能,通过滑座、滑槽和滑块,可对调节座升降过程中起到滑动支撑的目的,提高调节座的升降平稳性,通过限位弹簧,可对滑块的底部进行弹性支撑,避免滑块和滑槽之间发生碰撞,通过定位座、定位孔、贯穿孔和定位螺栓,可对静置的拧紧头进行螺纹固定,避免拧紧头意外出现松动,影响钢丝绳对柱体的拉紧稳固效果,通过镀锌防护层,可对柱体的表面进行防腐蚀处理,延长柱体的使用寿命,通过无线电缆线开孔和避雷引线开孔,便于使用者将对中器本体使用的无线电缆和避雷导线排布在柱体内部,从而对导线起到有效防护的目的,通过卡箍,可对边门进行辅助卡紧,避免不法分子对边门进行撬开对其内部部件进行盗窃,有效提高边门内部部件的防盗安全性。
20.附图说明
21.图1为本发明提供的多功能一体化监测柱的一种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所示柱体的结构主视图;图3为图1结构中a处局部放大图;图4为图1所示滑座的结构侧视图。
22.图中标号:1、安装座;2、紧固螺栓;3、底座;4、柱体;5、设备保护箱;6、边门;7、检修口;8、中心连接开孔;9、对中器本体;10、紧固座;11、紧固机构;111、螺纹筒;112、螺纹杆;113、拧紧头;114、内六角凹槽;115、调节座;116、钢丝绳;117、预埋件;12、供电预警机构;121、太阳能电板;122、支撑座;123、频闪警示灯;13、滑座;14、滑槽;15、滑块;16、限位弹簧;17、定位座;18、定位孔;19、贯穿孔;20、定位螺栓;21、无线电缆线开孔;22、避雷引线开孔;23、卡箍。
23.具体实施方式
24.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25.请结合参阅图1、图2、图3和图4,其中图1为本发明提供的多功能一体化监测柱的一种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所示柱体的结构主视图;图3为图1结构中a处局部放大图;图4为图1所示滑座的结构侧视图。多功能一体化监测柱,包括:安装座1,所述安装座1顶部的中心处通过紧固螺栓2栓接有底座3,所述底座3顶部的中心处焊接有柱体4,所述柱体4的内腔栓接有设备保护箱5,从而对监测设备和传感器进行有效防护,也对设备保护箱5起到防潮、防沙尘以及防腐蚀的效果,延长设备保护箱5的使用寿命,所述柱体4正面的顶部铰接有边门6,所述柱体4正面的底部铰接有检修口7,所述柱体4顶部的中心处开设有中心连接开孔8,所述中心连接开孔8远离柱体4的一侧通过连接件栓接有对中器本体9,所述柱体4四周的底部均焊接有紧固座10,所述柱体4和安装座1相向的四周均设置有紧固机构11,所述柱体4的顶部设置有供电预警机构12。
26.所述紧固机构11包括螺纹筒111、螺纹杆112、拧紧头113、内六角凹槽114、调节座115、钢丝绳116和预埋件117,所述紧固座10的内腔嵌设有螺纹筒111,所述螺纹筒111的内
腔螺纹连接有螺纹杆112,所述螺纹杆112的顶部一体成型有拧紧头113,所述拧紧头113的内腔开设有内六角凹槽114,所述螺纹杆112的底部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调节座115,所述调节座115的底部系设有钢丝绳116,所述钢丝绳116远离调节座115的一侧系设有预埋件117,所述预埋件117远离钢丝绳116的一侧贯穿至安装座1的内腔,所述预埋件117的表面与安装座1的内腔栓接,可对柱体4和安装座1四周进行拉紧稳固处理,利用安装座1作为稳固支点,三根钢丝绳116对柱体4四周进行紧固拉紧,从而提高柱体4的抗风抗雨雪性能,同时也有效增强柱体4的防碰撞受力强度,从而满足监测柱在极端恶劣天气下的稳固支撑需求。
27.所述供电预警机构12包括太阳能电板121、支撑座122和频闪警示灯123,所述柱体4两侧的顶部均栓接有固定件,且固定件的外侧栓接有太阳能电板121,所述太阳能电板121沿柱体4的中心处呈对称倾斜状态分布,可将太阳能转换为电能为柱体4用电设备进行供电处理,节约监测柱的整体用电资源,所述柱体4两侧的顶部均栓接有支撑座122,所述支撑座122的外侧栓接有频闪警示灯123,所述频闪警示灯123位于太阳能电板121的上方,可对过往车辆和人员进行频闪警示,增强柱体4的整体警示防撞效果。
28.所述钢丝绳116和预埋件117沿柱体4的中心处呈三角形状态分布,根据三角形具有稳定性原理,增强柱体4和安装座1之间的整体稳固效果,提高柱体4不同方位的防护性能,所述柱体4四周的底部均栓接有滑座13,所述滑座13的内腔竖向开设有滑槽14,所述滑槽14的内腔滑动连接有滑块15,所述滑块15的外侧与调节座115的内侧栓接,可对调节座115升降过程中起到滑动支撑的目的,提高调节座115的升降平稳性。
29.所述滑块15的底部栓接有限位弹簧16,所述限位弹簧16的底部与滑槽14内腔的底部栓接,可对滑块15的底部进行弹性支撑,避免滑块15和滑槽14之间发生碰撞。
30.所述柱体4四周的底部均栓接有定位座17,所述定位座17位于紧固座10的上方,所述定位座17内腔的外侧从上至下依次开设有定位孔18,所述拧紧头113内腔的四周均开设有贯穿孔19,所述贯穿孔19的内腔穿设有定位螺栓20,所述定位螺栓20远离贯穿孔19的一侧与定位孔18的内腔螺纹连接,可对静置的拧紧头113进行螺纹固定,避免拧紧头113意外出现松动,影响钢丝绳116对柱体4的拉紧稳固效果。
31.所述柱体4内腔的顶部为实心结构,所述柱体4内腔的底部为空心结构,所述柱体4的表面镀设有镀锌防护层,可对柱体4的表面进行防腐蚀处理,延长柱体4的使用寿命,所述柱体4顶部的左侧开设有与对中器本体9配合使用的无线电缆线开孔21,所述柱体4顶部的右侧开设有与对中器本体9配合使用的避雷引线开孔22,便于使用者将对中器本体9使用的无线电缆和避雷导线排布在柱体4内部,从而对导线起到有效防护的目的。
32.所述边门6的中心处环形套设有卡箍23,所述卡箍23的内腔分别与柱体4和边门6的表面贴合,可对边门6进行辅助卡紧,避免不法分子对边门6进行撬开对其内部部件进行盗窃,有效提高边门6内部部件的防盗安全性。
33.本发明提供的多功能一体化监测柱的工作原理如下:使用者使用工具拧紧多颗紧固螺栓2,从而紧固螺栓2对底座3和安装座1之间进行安装固定,从而底座3对柱体4进行安装固定,然后使用者再将预埋件117插入安装座1预留的安装孔内,再使用螺丝对预埋件117进行固定,接着使用者再使用内六角扳手插入拧紧头113上的内六角凹槽114内,并逆时针带动拧紧头113进行转动,则拧紧头113带动螺纹杆112在螺纹筒111内向上移动,滑块15在滑槽14内滑动,限位弹簧16对滑块15的滑动高度进行弹
性限位处理,从而螺纹杆112通过调节座115带动钢丝绳116向上拉伸,通过预埋件117作为固定支撑,从而向上拉伸状态的钢丝绳116越来越紧绷,从而沿柱体4呈三角形状态分布的钢丝绳116对其四周进行稳固拉紧固定,增强柱体4和安装座1之间的整体稳固性,待拧紧头113转动完成后,使用者再将定位螺栓20穿过贯穿孔19至定位座17上的定位孔18内,然后再使用工具将定位螺栓20拧入定位孔18内,从而定位螺栓20对拧紧头113进行固定处理;且柱体4上的两块太阳能电板121将采集的太阳能转换为电能,为柱体4内部及表面的用电设备进行供电,且支撑座122上的频闪警示灯123在夜间对过往车辆和路人发出频闪警示,使用者通过无线电缆线开孔21和避雷引线开孔22,可分别在柱体4内部排布无线电缆和避雷导线,且将设备保护箱5安装在柱体4内部,对监测设备和导线起到防护作用。
34.与相关技术相比较,本发明提供的多功能一体化监测柱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发明通过螺纹筒111、螺纹杆112、拧紧头113、内六角凹槽114、调节座115、钢丝绳116和预埋件117的配合,可对柱体4和安装座1四周进行拉紧稳固处理,利用安装座1作为稳固支点,三根钢丝绳116对柱体4四周进行紧固拉紧,从而提高柱体4的抗风抗雨雪性能,同时也有效增强柱体4的防碰撞受力强度,从而满足监测柱在极端恶劣天气下的稳固支撑需求,通过柱体4内部走线以及设备保护箱5安装在柱体4内腔,从而对监测设备和传感器进行有效防护,也对设备保护箱5起到防潮、防沙尘以及防腐蚀的效果,延长设备保护箱5的使用寿命,通过两块太阳能电板121的配合,可将太阳能转换为电能为柱体4用电设备进行供电处理,节约监测柱的整体用电资源,通过支撑座122和频闪警示灯123,可对过往车辆和人员进行频闪警示,增强柱体4的整体警示防撞效果。
35.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它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