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分储层类型的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25442717发布日期:2021-06-11 22:02阅读:211来源:国知局
区分储层类型的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地球物理勘探中的地震资料解释技术领域,更为具体的,涉及区分储层类型的方法。



背景技术:

在实际油气勘探中发现,储层是具有一定的物理特性,储层的类型也具有多种多样的物理特性。在一个研究区内也可能发育有多种类型的储层,如有的储层是裂缝型储层或孔隙型储层,而有的储层则可能是裂缝-孔隙型储层,甚至于岩溶型储层。所以,一个研究区内发育多种类型的储层是较多见的(如陆相的河道储层)。总体上,这些不同类型的储层具有多个物理表现形式,可有不同的地球物理技术对其进行预测。如裂缝、岩溶的物理特性可有相干、曲率及p波各向异性等地球物理技术对其进行描述;而孔隙度则可利用波阻抗等反演数据与之对应,并通过相关计算得到孔隙度数据。

常规的储层预测技术方法有很多种,基本上可分为叠前、叠后反演两个大类。但对于一个研究区内有多种类型的储层时,往往此时的单一反演成果不能很好地对多种类型的储层进行区分及描述。如专利号为cn200910243754.9的发明专利《一种利用低频地震属性预测油藏优质储层的方法》利用地震数据的频谱特征,对目的层段地震数据进行分频处理和振幅谱梯度数据体计算,然后对振幅谱梯度数据体进行去噪和成像处理,形成最终应用于优质储层预测的振幅谱梯度数据体,编制优质储层平面图。可见近年来,对储层的各种物理特性预测的技术方法很多,研究相对比较成熟。但是,针对储层多种类型的综合的预测技术还不够完善,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采用常规储层预测技术通常只能预测储层的综合类型或单一类型响应,而不能预测及区分出储层的多个类型。

(2)常规的储层平面图没有孔隙度及裂缝密度的综合信息,只是一种相对型的预测结果。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区分储层类型的方法,能够准确地区分出如河道系统等地质异常体的不同储层类型及发育强度在平面上的分布状态等。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方案实现的:

区分储层类型的方法,包括步骤:

s1,计算目的层段的孔隙度及裂缝密度数据平面图,并对平面图中各个计算网格点的孔隙度及裂缝密度进行归一化处理,得到归一化后孔隙度及裂缝密度的属性数据;

s2,利用计算网格点上的两种属性数据并设定平面上各个网格点的两种矢量,对各个计算网格点上的两种矢量进行矢量计算,得到用于区分储层类型的重构矢量属性平面图。

进一步地,在步骤s1中,包括如下步骤:

s11,针对目的层段利用地震数据实施计算,得到孔隙度及裂缝密度数据体;

s12,利用目的层层位数据及归一化后的孔隙度及裂缝密度数据体,设定平面上的计算网格点位置,从而提取目的层段平面上各个计算网格点的孔隙度及裂缝密度平均值,得到平面上各个计算网格点的归一化后孔隙度及裂缝密度数据值。

进一步地,在步骤s11中,包括如下步骤:

s111,对目的层段利用地震资料及井资料、地质分层进行合成记录标定后,确定叠后地震数据体中的目的层段的反射位置;对地震数据体中的目的层段的顶、底进行追踪或解释,得到目的层的顶、底层位数据;

s112,利用井中的孔隙度及裂缝密度曲线及地震数据进行计算,经处理得到孔隙度及裂缝密度数据体;

s113,对孔隙度及裂缝密度数据体进行归一化计算,得到归一化后的孔隙度及裂缝密度数据体。

进一步地,在步骤s2中,包括如下步骤:

s21,设定平面上各个计算网格点归一化后的孔隙度及裂缝密度矢量;

s22,将平面上各个计算网格点上的孔隙度及裂缝密度矢量进行矢量计算,得到重构矢量属性平面图。

进一步地,所述重构矢量属性平面图的显示方式包括设定显示网格点,以计算网格点上的重构矢量属性值进行相关平面等值线显示;或,将计算网格点上的重构矢量对两种矢量属性等值线平面图进行叠合显示,重构矢量的颜色与含气性相关,利用这两种属性数据等值线平面图能够实施对不同类型的储层进行显示,达到油气勘探的目的。

进一步地,设定显示网格点的网格相对比计算网格要小。

进一步地,根据计算网格点上的矢量数据值及矢量方位角分别依设定显示网格点进行网格化计算内插后生成等值线平面图。

进一步地,在步骤s112中,包括如下步骤:

分别计算与孔隙度及裂缝密度相关的多个属性数据体,分别提取井点处与孔隙度或裂缝密度相关的属性曲线,并将其与经过时深转换进时间域后的孔隙度及裂缝密度曲线进行相关运算,选取相关系数最高的属性数据体进行后续计算,这样得到与孔隙度及裂缝密度计算相关的两个属性数据体,并分别提取井点上目的层段的属性数据与孔隙度及裂缝密度数据进行拟合计算,得到相关的拟合计算公式,利用这两个拟合计算公式将两个属性数据体转换到孔隙度及裂缝密度数据体。

进一步地,在步骤s113中,归一化处理计算公式如下:

上式中,xp为归一化处理前的裂缝密度或孔隙度数据体,xpi为归一化处理后的裂缝密度或孔隙度属性数据体,xmax=max{xp},xmin=min{xp};将裂缝密度或孔隙度属性数据体归一化到0至k之间,k是自定义系数。

进一步地,在步骤s21中,包括如下步骤:

s211,设定二维坐标系,将孔隙度及裂缝密度的矢量方向设定不同、固定的矢量方位角,并根据归一化的孔隙度及裂缝密度数据值设定相关矢量值的大小;在所设定的二维坐标系中,包括以正北方向为0°,顺时针方向旋转为360°,基于对称关系,所设定的孔隙度与裂缝密度的矢量方位夹角不大于90°,两者的矢量方位角固定;其中,计算网格点上的矢量方位角设定为该点的矢量方向与正北方向的夹角;

在步骤s22中,包括如下步骤:

s22,将平面计算网格点上的重构矢量根据网格点上的孔隙度及裂缝密度矢量进行加法运算,得到该计算网格点上的重构矢量,依次运算,得到用于区分储层类型的重构矢量属性平面图;其中,矢量加法计算公式如下:

上式中,为某一个网格点的重构矢量,为该点的孔隙度矢量,为该点的裂缝密度矢量;

其中,某个计算网格点重构矢量的大小及方向的计算公式如下:

ki=(x2i+y2i)1/2(3)

θ=arctg(xi/yi)(4)

式(3)、(4)中,ki为第i个计算网格点上的重构矢量数据值,xi为该计算网格点在二维坐标上所设定x轴上的属性矢量数据值,yi该计算网格点在二维坐标上所设定的y轴上的属性矢量数据值,θ为该重构矢量方向与y轴的夹角—矢量方位角。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准确地区分出如河道系统等地质异常体的不同储层类型及发育强度在平面上的分布状态等;具体的,本发明利用矢量运算来预测及区分、评价不同类型的储层(如河道系统等),主要是基于储层具有裂缝、孔隙度的物理特征,具有不同类型的储层—孔隙度、裂缝及裂缝+孔隙度。通过对计算孔隙度及裂缝密度数据体,并对其实施归一化计算,得到归一化后的孔隙度及裂缝密度数据体;提取这两个数据体的目的层的平面上计算网格点的数据,并设定这两种属性的固定的矢量方向,对相关计算网格点的矢量实施赋值后进行加法运算,得到各个计算网格点的重构矢量;利用重构矢量平面图对研究区内的不同类型储层进行分析,圈定出优质储层的发育区域。由于使用了矢量计算,进而得到更清晰、直观、能区分出不同类型储层的平面分布图,地质效果优于常规的、单一的储层预测平面图。利用本发明对四川盆地海相礁滩储层及页岩气储层、河道内砂岩储层等探测,均取得良好的效果,能区分出平面上不同类型的储层,并与该实施地区的实钻钻井资料吻合度较高。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的技术路线流程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中某一网格点的矢量相关参数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中某一个网格点的重构矢量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方法的步骤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说明书中所有实施例公开的所有特征,或隐含公开的所有方法或过程中的步骤,除了互相排斥的特征和/或步骤以外,均可以以任何方式组合和/或扩展、替换。

针对背景技术中常规储层预测技术的不足,为解决对同一研究区内的多种储层类型进行相应的区分及描述(如河道系统的不同类型储层分析)的问题,利用本发明提供的方案来实现对研究区内的多种储层类型进行预测,使其很方便了解不同储层类型的平面分布情况,从而更好的为油气勘探服务。

如图1~4所示,区分储层类型的方法,包括步骤:

s1,计算目的层段的孔隙度及裂缝密度数据平面图,并对平面图中各个计算网格点的孔隙度及裂缝密度进行归一化处理,得到归一化后孔隙度及裂缝密度的属性数据;

s2,利用计算网格点上的两种属性数据并设定平面上各个网格点的两种矢量,对各个计算网格点上的两种矢量进行矢量计算,得到用于区分储层类型的重构矢量属性平面图。

进一步地,在步骤s1中,包括如下步骤:

s11,针对目的层段利用地震数据实施计算,得到孔隙度及裂缝密度数据体;

s12,利用目的层层位数据及归一化后的孔隙度及裂缝密度数据体,设定平面上的计算网格点位置,从而提取目的层段平面上各个计算网格点的孔隙度及裂缝密度平均值,得到平面上各个计算网格点的归一化后孔隙度及裂缝密度数据值。其中,计算网格点可以设定为m线xn道,一般实施例情况下,可设定为20线x20道。

进一步地,在步骤s11中,可针对目的层段利用相关叠前或叠后地震数据实施反演或属性计算,得到孔隙度及裂缝密度数据体,包括如下步骤:

s111,对目的层段利用地震资料及井资料、地质分层进行合成记录标定后,确定叠后地震数据体中的目的层段的反射位置;对地震数据体中的目的层段的顶、底进行追踪或解释(可自动追踪和人工解释),得到目的层的顶、底层位数据;

s112,利用井中的孔隙度及裂缝密度曲线及地震数据进行计算,经处理得到孔隙度及裂缝密度数据体;

s113,对孔隙度及裂缝密度数据体进行归一化计算,得到归一化后的孔隙度及裂缝密度数据体。

进一步地,在步骤s2中,包括如下步骤:

s21,设定平面上各个计算网格点归一化后的孔隙度及裂缝密度矢量;

s22,将平面上各个计算网格点上的孔隙度及裂缝密度矢量进行矢量计算,得到重构矢量属性平面图。

进一步地,所述重构矢量属性平面图的显示方式包括设定显示网格点,以计算网格点上的重构矢量属性值进行相关平面等值线显示;或,将计算网格点上的重构矢量对两种矢量属性等值线平面图进行叠合显示,重构矢量的颜色与含气性相关,利用这两种属性数据等值线平面图能够实施对不同类型的储层进行显示,达到油气勘探的目的。

重构矢量属性平面图的显示方式可以为设定显示网格点,以计算网格点上的重构矢量属性值进行相关平面等值线显示。由于重构矢量属性值包括矢量数据值及矢量方位角,从而显示出两种矢量属性等值线平面图。另外,也可以将计算网格点上的矢量棒对两种矢量属性等值线平面图进行叠合显示,矢量棒的颜色可以与含气性相关。利用这两种属性数据等值线平面图可以实施对不同类型的储层进行显示,达到油气勘探的目的。

进一步地,设定显示网格点的网格相对比计算网格要小。如计算网格点为20线x20道,则显示网格点设定为10线x10道。

进一步地,根据计算网格点上的矢量数据值及矢量方位角分别依设定显示网格点进行网格化计算内插后生成等值线平面图。计算机绘制等值线图常用的方法有三角网法和格网法。

重构矢量的颜色与含气性相关的实施方式为对计算网格实施计算其含气性数据,并对其进行颜色显示其含气性。原则上,可以将重构矢量设计为暖色调表示含气性高,冷色调表示的含气性差。在实际操作中,如可以进行吸收衰减属性作为储层的含气性分析属性,并对其提取平面上计算网格点上的吸收衰减属性,作为重构矢量颜色显示所用。

进一步地,在步骤s112中,包括如下步骤:

分别计算与孔隙度及裂缝密度相关的多个属性数据体,分别提取井点处与孔隙度或裂缝密度相关的属性曲线,并将其与经过时深转换进时间域后的孔隙度及裂缝密度曲线进行相关运算,选取相关系数最高的属性数据体进行后续计算,这样得到与孔隙度及裂缝密度计算相关的两个属性数据体,并分别提取井点上目的层段的属性数据与孔隙度及裂缝密度数据进行拟合计算,得到相关的拟合计算公式,利用这两个拟合计算公式将两个属性数据体转换到孔隙度及裂缝密度数据体。一般情况下,关于孔隙度及裂缝密度的计算,有相关成熟的计算方法可以实施,在本发明中不再具体阐述。

进一步地,在步骤s113中,归一化处理计算公式如下:

上式中,xp为归一化处理前的裂缝密度或孔隙度数据体,xpi为归一化处理后的裂缝密度或孔隙度属性数据体,xmax=max{xp},xmin=min{xp};将裂缝密度或孔隙度属性数据体归一化到0至k之间,k是自定义系数。在实施例中,进而取xmin=0,k=1,即将三个第一属性数据体的数据值归一化到0~1值域。

进一步地,在步骤s21中,包括如下步骤:

s211,设定二维坐标系,将孔隙度及裂缝密度的矢量方向设定不同、固定的矢量方位角,并根据归一化的孔隙度及裂缝密度数据值设定相关矢量值的大小;在所设定的二维坐标系中,包括以正北方向为0°,顺时针方向旋转为360°,基于对称关系,所设定的孔隙度与裂缝密度的矢量方位夹角不大于90°,两者的矢量方位角固定;其中,计算网格点上的矢量方位角设定为该点的矢量方向与正北方向的夹角;

在步骤s22中,包括如下步骤:

s22,将平面计算网格点上的重构矢量根据网格点上的孔隙度及裂缝密度矢量进行加法运算,得到该计算网格点上的重构矢量,依次运算,得到用于区分储层类型的重构矢量属性平面图;其中,矢量加法计算公式如下:

上式中,为某一个网格点的重构矢量,为该点的孔隙度矢量,为该点的裂缝密度矢量;

其中,某个计算网格点重构矢量的大小及方向的计算公式如下:

ki=(x2i+y2i)1/2(3)

θ=arctg(xi/yi)(4)

式(3)、(4)中,ki为第i个计算网格点上的重构矢量数据值,xi为该计算网格点在二维坐标上所设定x轴上的属性矢量数据值,yi该计算网格点在二维坐标上所设定的y轴上的属性矢量数据值,θ为该重构矢量方向与y轴的夹角—矢量方位角。

在本发明的其他实施例中,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其技术流程如图1,具体步骤如下:

①计算目的层段的孔隙度及裂缝密度数据平面图,并对平面图中各个计算网格点的孔隙度及裂缝密度进行归一化处理,得到归一化后孔隙度及裂缝密度的属性数据。

②利用计算网格点上的两种属性数据并设定平面上各个网格点的两种矢量,对各个计算网格点上的两种矢量进行矢量计算,得到用于区分储层类型的重构矢量属性平面图。

其中,计算目的层段的孔隙度及裂缝密度数据平面图,并对平面图中各个计算网格点的孔隙度及裂缝密度进行归一化处理,得到归一化后孔隙度及裂缝密度的属性数据,包括以下步骤:

ⅰ、针对目的层段利用相关叠前或叠后地震数据实施反演或属性计算,得到孔隙度及裂缝密度数据体。其中,实施的具体步骤如下:

(s1-a)对目的层段利用地震资料及井资料、地质分层等进行合成记录标定后,确定叠后地震数据体中的目的层段的反射位置。对地震数据体中的目的层段的顶、底进行自动追踪或人工解释,得到目的层的顶、底层位数据。

(s1-b)利用井中的孔隙度及裂缝密度曲线及叠前或叠后地震数据进行反演或属性计算等,经相关处理得到孔隙度及裂缝密度数据体。在实际操作中,主要是分别计算与孔隙度及裂缝密度相关的多个属性数据体,分别提取井点处与孔隙度或裂缝密度相关的属性曲线,并将其与经过时深转换进时间域后的孔隙度及裂缝密度曲线进行相关运算,优选相关系数最高的属性数据体进行后续计算。这样得到与孔隙度及裂缝密度计算相关的两个属性数据体,并分别提取井点上目的层段的属性数据与孔隙度及裂缝密度数据进行拟合计算,得到相关的拟合计算公式,利用这两个拟合计算公式将两个属性数据体转换到孔隙度及裂缝密度数据体。上述操作,只是示出一个孔隙度及裂缝密度的计算方法。一般情况下,关于孔隙度及裂缝密度的计算,有相关成熟的计算方法可以实施,在本发明中不再具体阐述。其中,在本发明的步骤(s1-b)中,相关系数计算公式为:

上式中,xi及yi为进行相关计算的两种数据的第i个数据值,分别为两种数据值的等级排序平均值,r的取值范围为0至1。

(s1-c)对孔隙度及裂缝密度数据体进行归一化计算,得到归一化后的孔隙度及裂缝密度数据体。归一化处理计算公式如下:

上式中,xp为归一化处理前的裂缝密度或孔隙度数据体,xpi为归一化处理后的裂缝密度或孔隙度属性数据体,xmax=max{xp},xmin=min{xp}。可将裂缝密度或孔隙度属性数据体归一化到0至k之间,在本实施例中,取xmin=0,k=1,即将三个第一属性数据体的数据值归一化到0~1值域。

ⅱ、利用目的层层位数据及归一化后的孔隙度及裂缝密度数据体,设定平面上的计算网格点位置,从而提取目的层段平面上各个计算网格点的孔隙度及裂缝密度平均值,得到平面上各个计算网格点的归一化后孔隙度及裂缝密度数据值。其中,计算网格点可以设定为m线xn道,一般情况下,可设定为20线x20道。

其中,利用计算网格点上的两种属性数据并设定平面上各个网格点的两种矢量,对各个计算网格点上的两种矢量进行矢量计算,得到用于区分储层类型的重构矢量属性平面图,包括以下步骤:

ⅰ、设定平面上各个计算网格点归一化后的孔隙度及裂缝密度矢量。就是设定二维坐标系,将孔隙度及裂缝密度的矢量方向设定不同、固定的矢量方位角,并根据归一化的孔隙度及裂缝密度数据值设定相关矢量值的大小。所设定的二维坐标系中,以正北方向为0°,顺时针方向旋转为360°。基于对称关系,所设定的孔隙度与裂缝密度的矢量方位夹角原则上不大于90°,两者的矢量方位角是固定的。其中,计算网格点上的矢量方位角设定为该点的矢量方向与正北方向的夹角(顺时针旋转)。

ⅱ、将平面上各个计算网格点上的孔隙度及裂缝密度矢量进行矢量计算,得到重构矢量属性平面图。原则上,将平面上计算网格点上的重构矢量主要是根据网格点上的孔隙度及裂缝密度矢量进行加法运算,得到该计算网格点上的重构矢量——矢量棒,依次运算,得到用于区分储层类型的重构矢量属性平面图,矢量加法计算公式如下:

上式中,为某一个网格点的重构矢量(或矢量棒),为该点的孔隙度矢量,为该点的裂缝密度矢量。

其中,某个计算网格点重构矢量的大小及方向的计算公式如下:

ki=(x2i+y2i)1/2

θ=arctg(xi/yi)

上式中,ki为第i个计算网格点上的重构矢量数据值,xi为该计算网格点在二维坐标上所设定x轴上的属性矢量数据值,yi该计算网格点在二维坐标上所设定的y轴上的属性矢量数据值,θ为该重构矢量方向与y轴的夹角—矢量方位角。

ⅲ、重构矢量属性平面图的显示方式可以为设定显示网格点,以计算网格点上的重构矢量属性值进行相关平面等值线显示。由于重构矢量属性值包括矢量数据值及矢量方位角,从而显示出两种矢量属性等值线平面图。另外,也可以将计算网格点上的矢量棒对两种矢量属性等值线平面图进行叠合显示,矢量棒的颜色可以与含气性相关。利用这两种属性数据等值线平面图可以实施对不同类型的储层进行显示,达到油气勘探的目的。

优选地,设定显示网格点的网格相对比计算网格要小,如计算网格点为20线x20道,则显示网格点设定为10线x10道。

优选地,根据计算网格点上的矢量数据值及矢量方位角分别依设定显示网格点进行网格化计算内插后生成等值线平面图,计算机绘制等值线图常用的方法有三角网法和格网法。

优选地,矢量棒的颜色与含气性相关的实施方式为对计算网格实施计算其含气性数据,并对其进行颜色显示其含气性。原则上,可以将矢量棒设计为暖色调表示含气性高,冷色调表示的含气性差。在实际操作中,如可以进行吸收衰减属性作为储层的含气性分析属性,并对其提取平面上计算网格点上的吸收衰减属性,作为矢量棒颜色显示所用。

在本发明的其他实施例中,根据如图1所示的步骤,对某三维工区的陆相河道系统进行不同类型的储层预测及评价。

在步骤①中根据研究区陆相河道储层段主要分布在须二段,含气量相对较好,如高孔隙储层中发育微裂缝则有利于压裂,成为优质储层。因此根据步骤①,计算与河道内砂岩中孔隙度及裂缝密度相关的多个属性数据体。利用井中砂岩目的层的孔隙度曲线及裂缝密度曲线与各个相关的属性体井点处的属性进行相关运算,根据相关系数的结果优选纵波阻抗及p波各向异性强度属性数据体进入拟合公式计算,得到孔隙度及裂缝密度数据体。拟合计算公式的得到具体是利用井点上的实测孔隙度或裂缝密度值分别与纵波阻抗及p波各向异性强度属性数据体的井中属性值进行交会分析,对交会图中的数据点实施最小二乘法拟合得到相关的计算公式。实施例中将这两个孔隙度及裂缝密度数据体经归一化计算到0~1的值域上。并根据井震标定的结果,对目的层段的顶、底层位实施解释,并内插到1线x1道的层位数据。利用目的层的层位数据及归一化后的两个属性数据体,提取目的层段的平面上的各个计算网格点上平均的孔隙度及裂缝密度值。其中,设定计算网格点的网格为10线x10道。

在步骤②中,根据目的层段的平面上的各个计算网格点上平均的孔隙度及裂缝密度值,实施矢量赋值及加法运算,得到各个cdp点的重构矢量(或矢量棒),经相关计算后从而得到重构矢量平面图。在实例中将计算网格点上孔隙度的矢量方向设定为矢量方位角0°,而计算网格点上裂缝密度的矢量方向设定为矢量方位角90°,两者互为90°夹角,相关的矢量数据值为两者的归一化后的数据值(图2、图3)。根据平面上每个计算网格点上的两个矢量值进行加法运算,得到各个cdp点的重构矢量(矢量棒),经相关计算后从而得到重构矢量数据(或矢量棒),并设定显示网格为10线x10道,将重构矢量数据分解为矢量数据及等值线计算后得到矢量数据等值线平面图及矢量方位角等值线平面图。实例中根据这两个矢量等值线平面图中的数据点的分布情况及相关的井资料进行划分,得到相关的不同类型的储层分布情况,如矢量方位角0°~30°范围的数据点为微裂缝+强孔隙型储层,以孔隙型储层为主;矢量方位角30°~60°范围数据点为较强裂缝+强孔隙型储层,孔隙及裂缝相对发育,为优质储层的分布区域;如矢量方位角60°~90°范围的数据点为强裂缝+弱孔隙型储层,以裂缝型储层为主。利用矢量方位角的划分结果所得到的相关cdp点位置投影到矢量数据平面图上,再对cdp点的矢量数据值进行相关储层发育强度评价。通常网格点上的矢量数据值越大,则该点储层的孔隙度、裂缝密度或二者相对越发育。利用本发明得到的相关成果,经研究区内已有钻井资料验证,吻合率达到82.2%。

利用本发明技术所预测的不同类型储层的分布状态,由于其综合了孔隙度及裂缝密度的相关成果,有利于对同一研究区内的不同类型储层的分布状态进行分析,优于常规单一储层预测技术所提供的属性平面图。另外,利用本发明技术也能清楚地实施对四川盆地海相礁滩储层及深层页岩储层的不同类型储层的探测,并取得良好的效果,并与相关地区的实钻钻井资料吻合度较高。

本发明功能如果以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或者该技术方案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在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以及相应的软件中执行本发明各个实施例所述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u盘、移动硬盘、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进行测试或者实际的数据在程序实现中存在于只读存储器(randomaccessmemory,ram)、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accessmemory,ram)等。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