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二氧化碳携带支撑剂的试验系统及方法

文档序号:25955073发布日期:2021-07-20 17:13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二氧化碳携带支撑剂的试验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连接的二氧化碳储存装置(1)、增压装置(2)、支撑剂添加装置(3)、可视化观察装置、过滤分离装置(5)和反压装置(6);

所述支撑剂添加装置(3)与所述可视化观察装置之间还连接有旋转式转接装置(4),其具有进口端(401)、固定出口端(402)和活动出口端(403);

所述可视化观察装置包括第一可视化观察管(9)和第二可视化观察管(10),所述第一可视化观察管(9)的进口端与所述旋转式转接装置(4)的固定出口端(402)相连接,所述第二可视化观察管(10)的进口端与所述旋转式转接装置(4)的活动出口端(403)相连接,所述第一可视化观察管(9)和第二可视化观察管(10)的出口端均与过滤分离装置(5)的进口端相连接,所述活动出口端(403)可相对于所述固定出口端(402)移动,来调整所述第一可视化观察管(9)和第二可视化观察管(10)之间的角度;

还包括加热装置(7),其设在所述支撑剂添加装置(3)、旋转式转接装置(4)和可视化观察装置的外围四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二氧化碳携带支撑剂的试验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二氧化碳储存装置(1)的出口端与增压装置(2)的进口端相连接,所述增压装置(2)的出口端与支撑剂添加装置(3)的进口端相连接,所述支撑剂添加装置(3)的出口端与旋转式转接装置(4)的进口端(401)相连接,所述过滤分离装置(5)的出气口端与反压装置(6)的进口端相连接,所述反压装置(6)的出口端与支撑剂添加装置(3)的进气口端相连接,整体通过管线(8)连接形成循环回路系统。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二氧化碳携带支撑剂的试验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式转接装置(4)为高压旋转式转接头。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二氧化碳携带支撑剂的试验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可视化观察管(9)和第二可视化观察管(10)均包括相同的透明管(901),透明管(901)的两端设有端盖(902),透明管(901)和端盖(902)的外侧壁设有一体成型的套管(903),透明管(901)两端与端盖(902)之间还设有密封圈(904)。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二氧化碳携带支撑剂的试验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混合搅拌装置(11)和摄像装置(12);所述混合搅拌装置(11)设在支撑剂添加装置(3)与旋转式转接装置(4)之间,所述摄像装置(12)设在可视化观察装置的外侧附近。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二氧化碳携带支撑剂的试验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二氧化碳储存装置(1)的出口端还设有第一阀门(13),所述增压装置(2)与所述支撑剂添加装置(3)之间的管线(8)上还依次串联有流量计(14)、压力表(15)、温度表(16)和第二阀门(17),所述温度表(16)的出口端还通过第三阀门(18)与所述旋转式转接装置(4)的进口端(401)相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二氧化碳携带支撑剂的试验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装置(7)为硅橡胶加热带或水浴加热。

8.如权利要求1至权利要求7任一所述系统的试验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将二氧化碳储存装置中的二氧化碳输送至增压装置进行增压,并将支撑剂放入支撑剂添加装置中,通过加热装置对支撑剂添加装置、旋转式转接装置和可视化观察装置进行加热;

2)增压后的二氧化碳输送至支撑剂添加装置中,与支撑剂混合,形成混合流体;

3)混合流体输送至可视化观察装置中进行观察;

4)通过可视化观察装置后的混合流体输送至过滤分离装置中进行过滤分离,分离后的气体输送至反压装置进行反压后,再进行循环利用或输送返回至二氧化碳储存装置中,分离后的支撑剂用收集罐进行收集。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试验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微纳米支撑剂为粉煤灰、陶粒或砂粒,所述粉煤灰的粒径为200~400目,所述陶粒或砂粒的粒径小于100目。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一种二氧化碳携带支撑剂的试验系统及方法。系统包括依次连接的储存装置、增压装置、支撑剂添加装置、观察装置、过滤分离装置和反压装置;支撑剂添加装置与观察装置之间还设有转接装置;观察装置包括第一观察管和第二观察管,第一观察管的进口端与转接装置的固定出口端相连,第二观察管的进口端与转接装置的活动出口端相连,第一观察管和第二观察管的出口端均与过滤分离装置的进口端相连接。本试验系统解决了现有技术中仅能从单一角度模拟支撑剂传输特性的缺陷,提高了系统的准确性。本试验方法,模拟和观察了不同尺寸和类型的支撑剂在不同角度下的运动形态,为现场压裂的不规则缝网中,支撑剂的流动规律,提供了参考。

技术研发人员:胡巍蓝;程鹏;张成朋;马朝阳;张振宇;龙坤;陈浩;何琦;王大琳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重庆大学
技术研发日:2021.04.25
技术公布日:2021.07.20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